青年教員備課的心得領會(通用3篇)
青年教員備課的心得領會 篇1
“有備而來,胸有成竹”我很喜歡這樣經典的話語。
今天上午在海口市第十一小學多功能室聽了陳文華老師《淺談教師備課》的專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也學習到很多。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不能不研究備課藝術。在備課上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有一分的收獲。教師要摸清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習慣,吃透教材,還要考慮教學目的、原則和方法,只有備好課,才能安排好教學環節,在有限的時間里,始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要隨時隨地翻閱教材,要體會有關章節的精神實質,把它變成自己的教學思路靈活應運,確定教學目的。
備課應包括以下幾點:1、備課標。課標是非編寫教科書和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2、備教材。教材,包括教科書、參考資料、媒體教材等,它是教學大綱的充實和展開,它反映了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把學科的整體和各部分的教學目的反映得更加清晰。3、備教參。“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一桶水”。要廣泛閱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科學成就。教師知識豐富了,方能得心應手,講解自如。4、備學生。在重視研究教材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這是教學取得的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備課的重要內容。5、備方法。就是在解決“教什么”的基礎上,落實“怎么教”,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教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
雖說備課是艱苦的勞動過程,但其中也充滿著藝術樂趣。當我在這項勞動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時,就會得到收益獲得成功、感到欣慰、樂趣無窮。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談到備課,有人說它不重要,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備課是上課的準備,是上課思路的演習。備課,是教師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鉆研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查閱資料、要確定教學目的、要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類型。要考慮教學方法。要設計編寫教案,還要借鑒相鄰、相關學科的教學經驗,更要研究國家教育的全局形勢……可以說,教師課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課下的精心準備為代價的。備課是否能達到教學中教師所期盼達到的目的。這就要看教師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即:是否做到了對學生的思想情況、年齡特點、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班風紀律等情況了如指掌。是否有針對性地采取了相應而適當的措施。所以說,備課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不能離開了解學生這個重要基礎。一節課要備的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才行。只有這樣,上課才具備了它前提的條件。
青年教員備課的心得領會 篇2
一、談談我對備課的理解
1、備課不等于背課,也不等于寫教案。備課首先要放飛自己的思想,走進學生的世界,站在學生的角度和學生一起看世界。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個題為“孩子眼中的世界”專訪片,其中有一個片段說的是生活中大人用的面盆,孩子看著很高,用起來也不順暢。諸如這樣的例子也很多,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認識和情感,任憑我們的想法在課堂中滿堂飛,這就造成了課堂上預設的教學目標過高,課堂效果欠佳的現象。我們備課要備學生,把課備進心靈深處。教師備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所以我們在備課是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
2、備課要有自己的風格。備課是一項具有創作性的勞動,它不等于一成不變地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夠了。它沒有現成的模式,而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不斷的嘗試和積累,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根據,在深鉆細研、反復思考的基礎上,找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這三者的最佳結合點。要用多樣化的備課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當然也不能忽視二次備課,也就是寫課后反思,如果我們長期堅持寫課后反思,那將對我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學中反思,才能更好地完成下節課的教學。
二、如何進行有效備課。
只有備好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將教法了然于胸,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進了課堂才能和學生交流,從而獲得“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的從容與快樂。
1、要精通教材,讓“教材”走進心中,達到“人本合一”做到宏觀運籌,微觀調節,實現從預設走向生成。“老師備課,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應該力求擴展本篇教材的教學效果,產生擴散效應。”這也是一種“舉一反三”。只有既能鉆進去,又能跳出來,才能對教材有深透的理解。
2、突出教學重點,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集中。
備課時就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想辦法,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創設情境,如何啟發引導,如何層層推進等等,一堂課,重點突出了,目標也就明確了,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3、解決教學難點,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認真研究和分析難點。
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教學難點,即是新內容與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備課時要弄清楚為什么學生會感到難,難在哪里?然后根據難點所在,抓住教材中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4、運用恰當手段,完成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是幫助學生學校的基本方式和措施,要關注對學生學習幫助的實際效果。所以在備課時就應考慮這一實用性。
學無止境,一本書滿足不了一個人的精神所求。對于一個老師來說,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學真諦的老師才是一個好老師,才是一個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老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愿與大家共勉。
青年教員備課的心得領會 篇3
很榮幸可以在三中得到這么珍貴的工作機會。作為英語教師我之前對三中優秀的教學質量所有耳聞,在實踐的這一個月里更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三中這個大集體的優秀教學理念和教學質量。
作為新入職的老師,初到崗位的時候心里還是比較忐忑的,對未知是既新鮮也有些許的不安。但是和高一年級組的老師接觸下來,我忐忑的心情就平靜下來了。感覺各位老教師都挺照顧新老師的,也會及時幫新老師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的工作環境確實更堅定了我前進的動力。一開始王志勇老師就給我們講解了人教版英語課本的設置,以及在上課的時候該如果把控自己的課堂。讓我的備課思路更清晰,備課的時候也更有針對性。我也很開心可以成為韓曉云老師的徒弟,在這一個月里,韓老師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細心解答我遇到的所有問題。上崗課準備階段,確實是我可以快速成長的好機會,韓老師更是全方位地幫我把關,教給了我TKT的教學方法,并指導我在操作的時候應該注意的點是什么。上崗課結束了以后,辦公室的老師們逐一對我的課進行了點評,也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建議。
回歸到課堂上來,感覺高中學生接觸起來比較想象中地要容易很多。畢竟不是小學生和初中生理,所以溝通起來并沒有什么障礙,而且孩子們也是很心疼老師的,也比較懂事。可能和我之前工作的經歷有關系,我比較傾向于相對輕松的課堂。但是弊端就是輕松的課堂和紀律兩者之間的平衡是比較難把控的,這也是我后面要考慮的問題。我帶的班是B層次的班,孩子們的基礎是有的,所以上課的氛圍還不錯。作業方面感覺孩子們堅持得不是很好,我需要反思是作業量的問題,還是我的管理機制不都完善,要想辦法調動孩子們做作業的積極性。理科班的書寫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而書寫直接和作文掛鉤,所以接下來要在書寫上對孩子們進行規范。
一個月確實讓我成長了不少,但是我應該改進的地方仍然有很多。所以接下來我要繼續堅持豐富我的專業知識,強化我的班級管理。讓孩子們在我的手里有所獲,讓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