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堂心得體會(精選3篇)
高明堂心得體會 篇1
高明堂同志,系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2019年1月18日5時40分,高明堂同志在單位突發疾病,不幸去世,終年54歲。
高明堂同志,1962年6月生于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1983年12月參加鐵路工作,1990年11月入黨,1986年12月通霍線開通后,成為第一代西部鐵路人,歷任珠斯花站連結員、調車長,珠斯花車務段主任業務員、黨委組織干事。1997年7月,任白音胡碩車務段珠斯花站黨支部書記。2019年7月,任白音胡碩車務段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9年1月,任霍林郭勒車務段黨委書記兼副段長。曾先后榮獲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路局優秀黨支部書記標兵等榮譽稱號。
高明堂同志是西部鐵路建設和發展的親歷者,他滿懷對黨的無限忠誠,秉持一生聽黨話、一心干事業的信念,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艱苦、耐得住清苦、耐得住誘惑,扎根西部鐵路30余載,把青春年華和畢生心血獻給了鐵路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高明堂同志以實際行動模范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崇高的價值追求和高尚精神境界,體現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優秀品質,不愧為共產黨員的杰出代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楷模。為宣傳弘揚高明堂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可貴精神,局黨委、路局決定,在全局開展向高明堂同志學習活動。
《沈陽鐵道報》于1月27日《甘守寂寞寫忠誠》、1月29日《不畏艱苦鑄豐碑》、2月1日《樂享清苦拒誘惑》連續刊載他的感人事跡。
高明堂同志事跡,貼近現場、貼近實際,真實感人,催人奮進。雖然都是些實實在在的點滴小事,但累積在一起就是不容易、不平凡。體現了一名鐵路領導干部的無私忘我、默默奉獻的偉大情懷。
學習高明堂同志,一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信念執著、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二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敢于擔當、耐得住艱苦的實干精神。三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永葆本色、耐得住清苦的儉樸作風。四是要學習高明堂同志淡泊名利、耐得住誘惑的清廉風范。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聯系車間、班組和崗位實際,聯系“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聯系巡視問題整改,聯系春運安全、服務、經營攻堅等中心工作,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學習高明堂同志忠誠事業、苦干實干、艱苦樸素、耐住寂寞、抵制誘惑的崇高品格,并以他為榜樣,忠誠履職,盡職盡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保安全、抓穩定、促增收、守廉潔、提質量”的實際行動上,努力爭做“高明堂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學習高明堂同志的先進事跡,就是要強化干部職工“愛崗敬業、自強爭先”意識,以高明堂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扎實工作,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為車務段安全、經營、服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下一步,我們將把學習高明堂同志活動全面鋪開,并以此作為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個人修養、提振精神和士氣的重要載體,不斷引向深入。
高明堂心得體會 篇2
這段時間,觀看了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情景讓我非常感動,在大流口水的同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有如下的體會:
一、紀錄片里面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泛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里才有浸透著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里,不能在肚子里。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靈感的轉化
我是陜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陜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
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和幸福。
三、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嘗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后我們發現我們心里卻一直存在著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里的凈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國》是我看過中文紀錄片最好的一部,感覺像是看到了bbc《美麗中國》的續ji,里面有不少鏡頭就是直接從《美麗中國》剪切的,甚至連海報都有幾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國》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個中國紀錄片的奇跡。之前央視出品的不少紀錄片,拖沓冗長,解說沉悶,而這部紀錄片明顯借鑒了《美麗中國》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鏡頭切換簡潔明快,解說詞設計得也恰到好處。以食文化為窗口,滲透人文的關懷,虔誠的態度,尊重勞動,尊重自然,尊重傳統。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導演陳曉卿表示“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高明堂心得體會 篇3
一是按照“三公”調度暨供電優質服務“三個十條”要求,制定了《加強和改進電力優質服務工作的決定》,出臺了違反“三個十條”規定的處理措施。開展了“三公調度”暨供電優質服務大型宣傳活動,散發宣傳冊15000余份,義務檢修用電設備,處理重大安全隱患10多起,現場接受群眾咨詢200余人次;
二是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實行一口對外、內轉外不轉的一條龍服務;完善了客戶服務中心功能,正式開通95598電力特服系統,24小時受理業務咨詢、信息查詢、電力服務投訴和電力故障報修等業務;在全市刷寫95598服務熱線墻體廣告780余條,使特服電話深入民心。
三是開展了“熱心為三農,爭當好電工”活動和供電所“零投訴”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深入客戶家中,開展“零距離”服務,解決群眾用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共走訪客戶1000余戶,征求意見30多條,為客戶及時解決各種困難80多件。四是積極組織收聽了“陽光熱線”節目,對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和處理,對照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力爭做到服務措施更規范、服務質量更優質。同時通過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座談會,征求對全局工作作風、職工福利、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中層干部專題座談會,對企業管理、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對20xx年工作進行總結,對今年工作進行謀劃,進一步加強了民主管理。五是邀請市政府領導、老干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經理、工商戶代表參加城網改造工作座談會,誠懇地征求各界代表對電力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20xx年,是電力發展極其不平凡的一年,是電網大建設,大發展、大收獲的一年,也必將成為電力事業發展史上閃閃發光的一頁。一年來,全局干部職工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致搞建設,同心同德干事業,扎扎實實為電力事業發展作貢獻。通過艱辛努力,使全市電網布局明顯改善,供電能力明顯增強,員工作風得到了錘煉,電力優質服務手段和服務作風明顯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上級部門對我局工作的關心和幫助,體現了兄弟部門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也凝聚著全局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謹代表局領導班子向長期支持和關心電力事業發展的衡水電業局領導和市委、市政府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一年來默默奉獻的全局干部職工道聲:同志們,辛苦了!同時也向給予我局工作理解和支持的職工家屬表示衷心的感謝!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有幾條基本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發揚光大。
1、安全、穩定,是確保全局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
2、改革、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3、團結、苦干、實干,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保障。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弱點和不足:
1、抓落實的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對工作安排多、督促檢查少,具體要求多、嚴格考核少,落實規章制度不嚴格,責、權、利沒有實現高度統一。
2、工作作風需要改進。主要表現在我局中層干部中少數人工作浮躁,責任心不強、標準要求不高,小集團意識強、政令不暢,比待遇不比貢獻,比收入不比能力,要條件不要奉獻,工作應付、一些上報數據不真實。
3、員工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學習氣氛不濃,青工隊伍整體素質不能適應工作形勢,需要鍛煉、加強。
4、安全生產還存在著薄弱環節。有些職工的安全意識淡薄,存在思想麻痹、工作粗心的問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沒有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習慣性違章和人為責任引發的安全隱患還未完全杜絕。
5、經營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個別單位經營分析不細,仍存在跑、冒、滴、漏現象。
6、企業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進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省市公司規范化、集約化、精細化、與嚴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以上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局各項工作的完成,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