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育嬰師心得體會 篇1
我有幸參加了吳江市首屆高級育嬰師的培訓,雖然放棄了許多休息時間,但是我覺得每天都是收獲多多 。
一、理論的提升
雖然作為一個從教多年幼兒教師,但在0—3歲這個領域還是一個空白,正像老師所說的:一個好的幼兒教師,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育嬰師。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從《育嬰師工作的職業道德和基本要求》乃至到《嬰兒洗澡》,以及一些嬰兒急救的措施和方法等,讓我在理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授課老師的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授課老師都很敬業,他們認真仔細地教學、規范的演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兒童醫院的孫主任,她不但用自己看過的病例來講授,還充分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為大家一一解答疑難問題。她說的一句樸實的話,讓人回味:我希望你們在我這里多問一點、多學一點,那是對我講課最大的獎勵,我想這也是我人生旅途中寶貴的財富。
三、學以致用是關鍵。
老師常教導我們:你們不但要自己不但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更要學有所用!通過學習了小兒的生活照料,使我了解了小兒的飲食、乃至小兒的睡眠、二便、三浴具體操作方法。沒有實踐對象,我就想方設法幫鄰居的孩子洗澡、還主動向他們指導自己知道的育兒知識。另外我盡量把學到的一些小知識和同事共享,比如:番茄和黃瓜不能同時吃,洗手的七步法等讓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增強了知識的儲備。
所以我想只有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才是此次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
育嬰師心得體會 篇2
很有幸得我參加了四級育嬰師的培訓,雖然我是一位幼兒教師,但在0-3歲這個領域還是比較欠缺的,正如培訓老師所說的:一個好的幼兒教師,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育嬰師。育嬰師課程主要講述了嬰兒生理、心理、營養、衛生保健、疾病預防和社會行為培養及人格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和方法。主要從嬰兒的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行為五個方面來評判0-3歲嬰幼兒的發育標準和智力水平。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在理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始終認真對待,基本不遲到、早退,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培訓,必先請假,除了在課堂上積極操練外,我回家還購買材料,反復練習,力爭熟能生巧。
通過育嬰師培訓,我知道了育嬰師注重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寶寶動作技能、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實際就是嬰幼兒的家庭教師。通過學習,我掌握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生長發育特點,知到了好多的護理手段是以此作為基礎的。老師向我們詳細闡述了嬰兒生理、心理、營養、保健、教育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國際上關于嬰兒綜合發展的最新理念和發展態勢。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傳播科學育嬰的理念,傳授育嬰的科學知識,按照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借鑒國內外現代育兒的最新理念,指導成人和嬰兒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開展游戲活動。
我已經掌握了怎樣分不同年齡段科學的喂養、護理、照看寶寶,和怎樣對寶寶進行上述四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寶寶今后入托、入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育嬰師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對育嬰師的學習培訓,我感悟深刻,育嬰師是根據0-3歲嬰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全面對嬰兒生理、心理、營養、保健、教育等方面進行科學的生活料理,護理和教育。培養出一批健康、快樂、綜合能力強的孩子。
0-3歲是孩子的腦黃金時期,即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早期的教育和開發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智力發展、性格培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育嬰人員的工作態度、思想觀念、技術水平將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影響到孩子整體的教育質量和社會效果。所以,以往的教育只用愛心、耐心、及滿足物質的享受以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運用育嬰師所掌握的科學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使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最佳的人生開端。
一.對嬰兒的教育從零歲開始的理念滲透到每個人的心理。
進入新世紀,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優秀人才已成為增強國力的頭等大事。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是每一個父母和家庭的心愿,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才,但成為天才的只有萬分之一。育嬰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科學的培養、早期的教育。會使每個人都挖掘出自身的最大潛能,幾十年后給社會帶來的將是更多更優秀的國家棟梁之才。
二育嬰師---領跑人生第一步
1抓住一個“早”字
從生理角度講,人類智力的發展隨年齡的增長而成遞減規律,一個人的嬰兒時期是他智力發展的最快時期。在全身各器官的發育成長中,神經系統的發育最為領先,從4歲開始兒童大腦重量已經達到成人的90%左右,是全身發育最大的器官。而神經元則是大腦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神經元一旦發育成熟,會使樹突、軸突生長,突觸連接。每次新體驗都會導致大腦內突觸連接的增加及密度的增大,孩子的大腦則越發達,越聰明。同時,突觸使用的機會越多就會永久保留,而不用則枯萎死亡。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大約是成人的2倍,到了14歲,和成人大致相同。例如,嬰兒每聽到一次媽媽的聲音,他大腦的某些突觸就會對這個信息進行加工,在多次聽到媽媽的聲音之后,處理這個信息的突觸的連接就會加強,這部分突觸就會存活下來,以后大腦在處理這部分信息時其效率會變得更高。相反如果嬰兒沒有或很少這些體驗,突觸無法形成。對嬰兒日后各種能力如反映能力則欠缺,影響智力發展。所以,3歲之前嬰兒的早期教育如果沒有抓住,給孩子造成的是永久的遺憾。
2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關鍵期:也即敏感期。
在孩子的生命發展過程中,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產生特別敏銳的感受力,出現特殊的好惡和感受。孩子的內心會有一種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孩子對它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和學習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種動力才會消失。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進行某種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上世紀4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丹尼士曾經做了一項慘無人道的實驗。他從孤兒院挑選了一批新生嬰兒把他們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給他們吃住,讓他們與世隔絕。這些嬰兒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嬰兒完全一樣,慢慢地機能逐漸退化,最后變得越來越癡呆。這些嬰兒長到一定年齡后,再把他們釋放出來,讓他們過正常人的生活,雖然經過長時期的訓練和教育,但是絕大多數的孩子始終都沒能恢復人的基本特征,變得終生癡呆,只有個別人學會了吃飯、穿衣等簡單的生活能力。
相反有個事例,1972年,人們在東南亞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迷失的日本士兵橫井莊一。他遠離人類,像野人一樣生活了20xx年,人的一切習慣甚至包括日本話都忘了。可是當他獲救后,人們只用了82天時間的訓練,就使他完全恢復了人的習慣,適應了人類的生活,一年后還結了婚。雖然他過野人生活比狼孩卡瑪拉多20xx年,但對他的教育和訓練卻比狼孩容易多了,其原因就是他沒有錯過受教育的“關鍵期”。由此可見“關鍵期”的重要性。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很多多的這樣的例子,例如7-8個月齡的孩子,會爬,它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為站立和行走做準備。當嬰兒爬行時,動作協調才能保持平衡,可促進嬰兒小腦平衡功能的發展,促進嬰兒眼、手和腳協調運動,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從心理發展來講,爬行是嬰兒向外界主動探索,接近他感興趣的人和事物的即自然又有力的方法。隨著活動范圍的擴大,增加認識事物的機會,有助于發展他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在嬰兒期缺乏充分爬行,到了學齡期就會顯得反應遲鈍,動作笨拙,游戲能力不如同伴,動作發展也不及會爬行的孩子。又如,6個月左右的嬰兒,是咀嚼關鍵期,應添加輔食,一方面可保證嬰兒的健康,另一方面,可增強嬰兒的咀嚼和味覺功能。如錯過關鍵期,沒有這些體驗,嬰兒很難形成正常的飲食,健康得不到保障并且影響智力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充分抓住每一個關鍵期,讓孩子的人生因沒有遺憾而精彩。
3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一個人是否成才,不僅于智力水平有關,而且與非智力因素關系重大,一個嬰兒出生后,要經過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渡與發展,完成這個過渡與發展叫做兒童的社會化。兒童的社會化過程,既不能單靠智力開發,也不能只靠成人說教,而主要靠與其他人的社會交往來實現。兒童在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適應,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培養各種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倘若孩子只具有較高水平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而不具備良好的非智力素質,那么,他在社會生活的適應上就會感到困難,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樣的孩子,其心理發展是有缺陷的,即便是智力水平高,終究難以成才。因此,早期教育決不能單純智力開發,必須特別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4遵循早教原則,切忌拔苗助長。
目的是尊重生命自然成長的規律,科學合理的激發嬰幼兒的潛能,優化嬰幼兒健康成長的環境。關心嬰幼兒的營養,關注他們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活動能力,關注他們的心靈,全面培養,正面教育。促進他們的健康和諧的發展。不可盲目的早教開發。在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的情況下,對孩子“跳一跳,夠得著”的方面給與教育指導。而怎么跳也夠不著的方面,不要心急,要耐心等待。而想通過教育跨越兒童發展的必經階段,只能是拔苗助長。例如孩子獨立行走的練習,最好在孩子能獨立站立、蹲下、站起來,并能保持身體平衡時開始。最好不要使用學步車,因其不利于嬰兒的全身肌肉協調平衡能力的發展。對有些孩子還可造成尖足,影響大運動的發展及大腦的發育。(目前早期教育過度,失當或缺失是國際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三育嬰師要做到知識面廣:
育嬰知識的不斷學習和育嬰經驗的積累是做好育嬰工作的關鍵。嬰幼兒的早教知識、嬰幼兒的心理學知識、醫療保健知識、運動學知識、體格發育、飲食營養等等都要掌握。例如,很簡單的事情,以睡眠作比方,新生兒每日睡眠時間為16——20小時,可以有助于嬰兒的腦部發育,有助于嬰兒的記憶的增強,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嬰兒的生長速度在睡眠狀態下是清醒狀態時的三倍。而夜里10至1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時。對于我們要做的是為嬰幼兒營造適宜的睡眠條件,保證睡眠時間。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全方位的知識是我們育嬰能力的體現,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總之,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種苗,每一個孩子都有它獨特的成長軌跡。包括存在部分腦損傷的孩子。只要我們付出真愛,用科學的育嬰知識,合理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為他們提供幫助,他們將發揮巨大的潛能和無窮的智慧,他們的未來將不可估量,我們的民族會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