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心得_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范文大全(精選3篇)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心得_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范文大全 篇1
《我和我的祖國》中“前夜”的章節,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三個字“不容易”。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建黨到建軍、建國、建設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今天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勞動人民一點一滴干出來、拼出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全國人民對黨的充分肯定。飲水思源,黨帶領人民取得的這些優異的成績,這些成績的背后有犧牲、有汗水、有壯志,一切成果都來之不易。
首先是建國初期時重建的不容易。1949年建國之初,全國都是戰后的滿目瘡痍,國際社會很多國家不承認,國民黨在西南有殘余勢力負隅頑抗,同時在逃去中國臺灣時帶走了全國的重工業設備和專家人才,當時全國要工業基礎沒有工業基礎,要農業生產沒有農業生產,缺人才、缺設備、缺技術。但是這些艱苦的條件并沒有嚇退共產黨人,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勝利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帶領中國走向了正確發展的軌道,為國家的后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改革開放后發展的不容易。改革開放之初,雖然國家有了好的政策,有了好的指引,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人民群眾還是不太敢放開手腳去打拼,擔心有各種各樣的風險。在這個時候,還是共產黨人站了出來,有的是繼續在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群眾指導,有的是自己主動辭職下海創業,主動放棄自己的“鐵飯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改革開放的建設浪潮當中。在共產黨人的帶領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最后是經濟發展后改革的不容易。我國經濟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其它國家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國家的經濟發展進入了深水區,必須要通過改革才能使國家這艘大船平穩航行。但是改革會觸及到一大部分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會遇到難以想象的巨大阻力。但是這些都不會難倒共產黨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未雨綢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以搬石頭上山的勇氣全面推進各項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些成績經得起時間、實踐和歷史的檢驗。國家的每一項榮譽、每一個成果、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守護,吾輩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到來之際,跟親愛的黨說一聲:您辛苦了!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心得_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范文大全 篇2
《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由薛曉路執導,杜江領銜主演,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故事。其中“2秒之爭”讓人印象深刻。
1997年7月1日0點0分0秒,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全場靜默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徐徐升起,這一刻宣告著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標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在這之前,為了搶奪2秒,讓國旗在0點準時升起,中國同英方進行了10余回正式談判。“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這是對香港回歸的迫切之情,而支撐這份分秒必爭底氣的是中國多年的負重前行,是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20xx年,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回到祖國的懷抱已20xx年。這20xx年,香港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繼續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被列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與紐約、倫敦并稱“紐倫港”,成為世界金融體系的支點與標桿,香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提升至全球第二,展現出十足的經濟活力……也是十足發展的二十年。
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來的。而紫荊花在五星紅旗輝映下才會更加美麗綻放,香港背靠祖國才有底氣有實力有希望。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后盾。
20xx年前,跨世紀之際,香港隆重回歸,20xx年后的今天,香港的發展如火如荼,發展不僅僅依靠香港各個階層集眾智匯眾力,發展也必須依靠廣大青少年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別樣青春孵化器助推下砥礪前行。
從香港1840年到1997年再到20xx年的種種變遷,香港回歸20xx年來,在“一國兩制”制度安排下,香港與祖國同進步共繁榮。今日之香港,經濟穩步增長、市場繁榮、貿易活躍、就業穩定,紫荊花的綻放更加璀璨。
忽忘國恥 熱愛祖國 !!珍惜現在 建設未來!!
20xx年的奮斗,20xx年的追夢,今天繁榮的東方之珠是香港人勤勞的見證,是偉大祖國復興的縮影,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心得_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范文大全 篇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尤其是海外的游子、華僑更有感同深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只要一聽到《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我就會精神振奮、熱血沸騰,被這種愛國的情感所感染。當我得知作為獻禮建國七十周年的一部電影也叫《我和我的祖國》時,便以“饑望炊煙眼欲穿”的心情在等待著這部電影上映。
這部電影分為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七個篇章,按照時間順序演繹了1949年9月30日建國前夜籌備、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xx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xx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xx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及20xx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的故事。這部電影卻讓我了解了在建國七十年來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前夜》是以天安門前國旗的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爺爺為原型的故事。在開國大典的前一晚,大家為了確保電動升旗裝置不出現任何紕漏而反復測試,46秒的國歌、22.5米的旗桿高度,還要考慮國旗重量、天氣因素,他們是那么的精益求精。當鑄造旗桿固定球的原材料缺少時,北京城的老百姓紛紛送上自家的收音機、眼鏡、洗臉盆等物品去提煉稀有金屬。所有人對于新中國的成立,已不僅是歡慶,而是將自己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相遇》講述了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員高遠寧愿自己被輻射,也要保護原子彈裝置的故事。當看到高遠得知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后,他那發自心底的滿足和此生無悔的表情,讓我淚流滿面,為祖國奉獻自己是一件多么驕傲的事情。正是有了無數的像“高遠”一樣的小人物為國防事業奉獻終身,才會有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才會有了我們祖國今天的強大。
《奪冠》、《北京你好》和《白晝流星》讓我看到了平凡人那種最動情的抉擇,最真誠的善良;《回歸》和《護航》讓我看到了我們祖國強盛的國力讓我們國民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尊嚴。
七十年來,我們祖國面臨過各種困難和危機,但是一股核心的力量把我們人民的心聚集在了一起,頑強不屈地去消滅困難、堅定不移地去解決危機!
“中國”,多么偉大的詞;“和平”,極其美麗的詞;“團結”,飽含力度的詞!三個詞,三種情,體現的不就是咱炎黃子孫的心聲嗎?
我國這五千年的歷史并不是那么風平浪靜、平平坦坦,而是經過了無數坎坷才走到了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個令我們自豪而又敬佩的祖國!在自豪的同時,我們還應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和平”,讓“團結”從中國走向全球!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愛國電影,讓我們回憶見證那些歷史時刻,激發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從電影本身出發,電影拍攝的角度,本身也彰顯著時代的進步和國人的自信。
我們不再需要那種吶喊式的表達,我溫柔地看待世界,那是一種內心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