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歌曲感受范本(精選3篇)
我的祖國歌曲感受范本 篇1
“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每當聽到郭蘭英的這首《我的祖國》的時候,我心潮澎湃!
我的祖國是一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國家,她擁有五十六個民族,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她坐落在北半球的中央,因此故名為“中國”。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多少文人墨客曾在這里留下足跡;多少國外學者曾對中國發出感嘆。中華民族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她絲毫沒有衰老。有人把中華民族比作一頭沉睡多年的雄獅,在新中國沒有成立以前如同一只任人擺弄的獅子,而成立以后卻一發沖天,正如齊景公所說:“此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我心中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互助、相親相愛的大家庭。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但從來不鬧矛盾。
祖國,是我們的避風港,每當我們的一葉小舟在海上行駛卻刮起了大風,我們心需要她;祖國是一位慈祥的母親,當我們犯錯誤時,我們需要她來寬恕;祖國,是空氣,沒有她我們就不能生存;祖國,是寶庫;當我們需要物資源時,就可以從中去探索,去尋找……
我心中的祖國是令人羨慕的。在戰爭時期,外國人為了搶走我們的祖國——一片風水寶地,不惜向我們挑戰。我們炎黃子孫也沒有丟祖國的臉。越戰越勇,最終把侵略者打了回去,使他們乖乖向我們投降,因此保住我們那強大的祖國。我心中的祖國是強大富裕的。從古到今,中國人都在拼命斗爭,到現在我國已有接近14億人口了,從1963年到1973年這10年間,我國幾乎每年增加20__多萬人口,所以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了。還不止這些,從20__年開始,我國陸續成功發射了載人航天宇宙飛船:“神舟”5號、“神舟”“6號”、“7號”,這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已逐漸強大起來。
我生長在美麗的祖國中,真是太幸福了。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回報祖國,回報社會。
我的祖國歌曲感受范本 篇2
《我的祖國》是中國大陸電影《上甘嶺》(1956年出品)的插曲。喬羽詞,劉熾曲,原唱者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郭蘭英。
1989年,喬羽、劉熾、郭蘭英憑借該曲獲得第xx屆金唱片獎。20__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完《上甘嶺》之后,導演沙蒙找到喬羽要其為主題曲作詞,喬羽接到邀請當夜,登車由南昌趕往上海,由上影廠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趕到長春。沙蒙、喬羽會面后,沙蒙便把情況和盤擺給了喬羽。《上甘嶺》影片已經拍完,樣片也剪出來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鐘戲,等歌出來后補拍。全劇組每天的花銷巨大。因此,沙蒙要喬羽快速創作,并要求這首歌能夠經久不衰。喬羽在作詞時想走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寫作路子,可又想不出來,而沙蒙幾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來催稿,喬羽也沒辦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1]。沙蒙拿著稿子看了半個小時后,詢問第一句為何不用萬里長江或長江萬里,喬羽認為這樣寫可能會讓那些不在長江邊上的人從心理上產生距離,失去親切感,最終沙蒙認可了喬羽的想法。
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復傾聽,最后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劉熾在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小白樓創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為找適合演唱《我的祖國》的歌手,長影請了一批中國內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試唱,結果都不太滿意。后來,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后,長影便選定她作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的,錄制完成后的第二天電臺便向全中國播放了這支歌。
《我的祖國》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唱出了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三段歌是三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歌曲雖然不同于很多紅歌那般曲風硬朗有力,但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后半部副歌,混聲合唱與前面形成鮮明對比,仿佛山洪噴涌而一瀉千里,盡情地抒發戰士們的激情,唱出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
《我的祖國》是一首優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種波涌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后一部分用混聲合唱形式,與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唱出了“這是美麗的祖國”的主題,激情澎湃,氣勢磅礴。
我的祖國歌曲感受范本 篇3
在我的心里有著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度。她雖然歷經千年滄桑,卻依然頑強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她用那不朽的傳統文化將五十六個華夏民族緊密相連。她——就是我的祖國。
從浩瀚的書籍里,我認識了祖國五千年的文化;從出土的陶瓷上,我把歷史的回聲聆聽;從香濃的茶葉里,我被那文人的韻味所吸引;我開始悄悄把祖國裝進我幼小的心里。
雨霏霏的江南,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漫步在青石板的老街上,體驗著“雨打芭蕉、門環惹銅綠”的韻律。——那是我的祖國。
顆顆砂粒堆積,縷縷飄煙凝聚,渲染出大漠孤煙直的壯闊;涓涓細流匯集,條條江河奔騰,涌動出滄海一動的浩瀚;座座山峰連綿,片片紅葉交織,勾勒出“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絢麗;白雪皚皚,冰川相連,構造出一片驕人的北國風光——那是我的祖國。
長江后浪推前浪,承載著祖國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
長城蜿蜒曲折,用她堅硬的脊背支撐起祖國的血肉之軀;
黃河奔騰不息,哺育著祖國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
祖國的那輪明月,如明鏡一般,照亮了我黑暗陰霾的心靈天空;
祖國的那泓清泉,如乳汁一般,記錄著我作為華夏子孫的深情。
祖國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祖國一切的一切,都在我心中鐫繡出一片龍的圖騰。
戰爭雖然扼殺了祖國無數的生命,卻依舊阻止不了華夏血脈的傳承;地震震碎了祖國的山河,卻震不碎祖國人民的意志與情懷。
我登上崇山峻嶺的高峰之巔,站在那長城聳入云端的城墻之上,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向天空吶喊:
祖國,你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