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精選5篇)
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 篇1
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獲“茅盾文學獎”。劇中通過對周家三兄妹成長史的刻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近50年跨度的歷史畫卷。這讓我立刻想起了另一部類似的熱劇《大江大河》,那里講的是三個異性兄弟的成長,不同的是一南一北。
我為什么要強調“一南一北”這個區別呢?因為中國工業化道路上,東北集中了早期的“重資產”大型企業。改革開放最本質的變化就是市場化。而重資產設備一旦陳舊,不僅退出成本高,行業觀念屏障也高。兩部劇對比看,特別能體現“一南一北”的明顯不同,而且背后似乎隱藏著市場經濟發展的深刻道理。
周家所在的“光子片兒”是哈城的“棚戶區”,環境臟亂差,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教育資源。可周家卻出了兩個北大高材生。父親周志剛是大三線工人,長期在外地工作。
在故事開始的年代,工人階級具有極高的政治地位,但經濟上依舊處于貧困線上。他們甚至根本就不敢想象,那些政府干部大院里的住房條件是怎樣的。
直到周秉義與高級干部女兒郝冬梅談戀愛,成為了事實上的“倒插門”女婿。岳母金月姬從未踏進“光字片兒”的周家,在那個一切按身份分配的計劃經濟年代,兩個家庭的差距就是貴族和平民的差距。
大兒子周秉義和二女兒周蓉都很聰明,分別考入了哈市的兩所高中。周蓉極具個性,早早就和一位落魄詩人“私奔”了。可學業上,兄妹兩人順風順水,北大畢業后分別進入了政府部門和當地高校。
老三周秉昆為人厚道,在哥哥姐姐的光環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朋友不少,也都是和自己文化程度差不多的工人。在有濃郁人情味的中國傳統社會里,可以說“關系”是無所不在的。遇到問題,需要靠朋友幫忙,周秉昆也養成了熱情仗義的性格。有兩個優秀的哥哥姐姐,當然,也常常找他們或他們的朋友尋求幫助。
如果對比《大江大河》,你就會發現,在中國要尋求發展,發展和維護各類關系幾乎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貌似南方和北方也沒什么不同。然而,《大江大河》的那三位異性兄弟在處理各類關系中,幾乎處處會遇到“契約”,而朋友之間的幫助,時時刻刻也都有把約束自身行為的隱性尺子,契約傳統就隱含其中。此外,南方人,特別是沿海一帶,那里的人還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和眼光。
這在《人世間》中是不多見的,周秉義思想相對保守,處事圓滑,這點上常被老婆譏諷。岳母那套論點對他不無影響,她對知識分子的不信任也是那一代干部的典型成見。
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 篇2
劇中的小人物周秉昆,非常普通,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代表著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他很平凡,卻一直努力生活,照顧家庭,幫助朋友,任勞任怨。
他曾兩次入獄,卻不改初衷,也沒能磨滅他的意志,再多的苦,在他看來,“嚼嚼咽了”而已,撐起周家這個家的,正是在家長眼里所謂“沒出息”的兒子,還有那位出身卑微,少文化沒工作,還帶著一個瞎弟弟和一個孩子嫁過來的樸實女子鄭娟。
他們倆在一大家子回來的時候忙里忙外,伺候一家人吃喝。特別是鄭娟,給周母按摩了兩年才使她完好無損醒過來,讓在外奮斗的哥哥姐姐可以無牽無掛地繼續前行。
看過此劇的人,都被殷桃的出色演技震撼了,她飾演的鄭娟,被大家公認為好媳婦,是中國傳統式的賢妻良母,她從不索取,無怨無悔,默默地撐起這個家。她與周秉昆和光耀門庭,讓父母臉上有光的兒女一樣,都是對“孝順”的表達,甚至比他們做得更完好。
周家的長子周秉義是改革開放大潮中勇于擔當,一身正氣,清廉的好干部,他在擔任軍工廠黨委書記期間,就敢于開拓進取,費盡周折從當時的蘇聯買回一艘退役的巡洋艦,最終令工廠起死回生。
退休前幾年,他為了改造光字片棚戶區,造福城市百姓,主動要求從北京調回吉春市。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將光字片的居民搬到王家屯新建的居民區,又將光字片整體改造成高檔住宅區。
棚戶區的老百姓陸續住上了漂亮的新居,他卻由于胃癌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和痛苦,而且遭到舉報,接受了上級部門的審查,但審查組的人卻評價他經手上百個億的資金,居然沒有一分錢的爛賬,是難得的兩袖清風的好干部。他在其位謀其政,心系蒼生不混日子,有良知有擔當,代表了改革開放大潮中難得的一股清流。
感謝電視劇的編劇,沒讓他因癌癥死亡,妻子迅速改嫁,而是讓他退休后在妻子的陪伴下外出旅游,給了觀眾一個比較滿意的結局。還應該談一下周家的父母。周父周志剛是位老工人,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他舍小家顧大家,長年累月戰斗在祖國西南的大三線,是位鐵骨錚錚的頂天立地的硬漢,可以說是新中國的脊梁。
周母李素華,雖然不是劇中的主角,但她是整個家庭的支柱和靈魂,是一位大智若愚,善解人意的好母親,她的身上始終散發著滿滿的溫情,釋放著彌漫在空氣中都能感受到的母愛的溫暖。這樣的母親,是孩子成長的底氣和動力,是孩子的福氣,也是一個家庭的風水。
以上這些人物,太感人了,他們是人世間的主流,正因為有了他們,祖國的面貌才發生巨變,他們無愧于人間正道的可歌可泣的無名英雄。
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 篇3
近年涌現的電視劇,可謂鳳毛麟角,《父母的愛情》,是人們雖經歷苦難,仍相信愛情。《平凡世界》,我們世界是平凡的,但我們是不平凡的。這兩部電視劇是優秀的,令人難忘的,可謂經典永流傳,相信《人世間》也是這樣的電視劇。
好的電視劇,有著偉大的作用,那就是起著鼓舞,教育,引導人的作用。她可以讓虛無的心靈越過陰霾的風霜雨雪,在陽春三月的櫻花盛開季節舞蹈;她可以給熱愛她的人提供一個宣泄的出口,將存于心扉的事情不再隱秘,不再豎之高閣;她可以讓人們相信,縱然世間并不完美,但向日葵依然向陽,太陽依然溫馨,天空依然湛藍,鮮花依然繽紛地盛開;她可以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盡管人世間仍然有那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們依然會詩意地活著。相信有國家,人間有愛,大地為憑,《人世間》為證。
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 篇4
《人世間》以平實的筆觸、真實的手法,講述了周志剛一家從20世紀70年代起,經歷了時代發展、生活變化、命運悲歡,真實的年代、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節,深深地震撼讀者心靈。特別是小說中最難得、最打動人的是“兩個真實”:真實呈現時代發展、真實展現百姓生活。
在構建的《人世間》生活場景里,我讀到了個人的成長、草根青年的奮斗,讀到了婚姻、家庭的維系與經營,讀到了家族的衰敗與延續,讀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讀到了不同社會階層的親疏遠近,讀到了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小說面向蕓蕓眾生,重在展現人世間的社會生活,寫不同社會階層的生存狀態,寫人與人之間的糾纏,寫人生的悲歡離合,寫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從而勾畫出一幅錯落有致的世間百姓群像圖。人性最初是淳樸的,但隨著人的成長和社會的變化,人性卻變得最復雜。
人間世態見道義,世間煙火顯情懷。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人世間》真實地書寫時代,最貼近人世間的作品才是的作品,飄著煙火氣的故事才是最動人的故事,而真實是制勝的法寶。
熱播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范例薈萃 篇5
這部電視劇,展現了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描繪了祖國半個世紀的發展變化,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蝶變。在劇中,書寫了普通民眾的道義和擔當,情懷和熱情,同時也揭露了人性的涼薄,親情的復雜,友情的齷齪。
這部電視劇,簡直就像奔騰不息的江河,將新中國半個世紀艱苦奮斗的歷史和滄海桑田的變遷,匯聚成滔滔的江河水,在觀眾心中滾滾流淌。
電視劇《人世間》的創作人員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使劇中的眾多人物在悲歡離合里迎風歌唱,在苦辣酸甜中向陽而生。
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經久不衰的人間煙火,看到像周秉昆、鄭娟這些普通民眾不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看到像周秉義那樣有擔當、一身正氣的領導干部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竭盡全力的砥礪前行。
正是這些人,在生生不息的人世間,將精神史詩譜寫在華夏大地上,換來了人間的美好和社會的發展。這是一部回望歷史,見證時代,真情滾燙的平民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