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7篇)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相信隨著問責條例的制定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將更加密實,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倒逼機制將更加嚴厲。問責如同一把殺手锏,給那些不把紀律規(guī)矩當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馬由韁、信口雌黃、我行我素的黨員干部的作風套上了籠頭,不敢再肆意妄為,讓紀律規(guī)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觸帶電的高壓線。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一次次扯開了大嗓子,卻看不見甩開的膀子,那么久而久之,黨員干部就會麻木不仁,難免產生 “只要無過,無功也罷”的政治錯覺。找到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或及時解決問題,只會讓群眾更反感。“真抓”還是“假抓”、“實抓”還是“虛抓”、“常抓不懈”還是“偶爾抓抓”,都體現(xiàn)了轉作風是否嚴實。所以,深入地轉變工作作風,積極地以“嚴”和“實”的態(tài)度進行整改,對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員干部在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加快實現(xiàn)“兩個百年”偉大實踐中,難免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必須始終堅持凡是對黨和人民事業(yè)不利的,就當機立斷、立馬橫刀,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徹底越好,切忌拖泥帶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堅持不懈,把作風建設變成常態(tài)、推向深入,關鍵要看在解決問題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發(fā)現(xiàn)反彈能不能嚴肅處理,解決深層次問題能不能啃下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中強調:“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fā)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轉作風不能有“陌上花開緩緩歸”的閑情逸志,知道錯了的東西,要及時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同時,還要聚焦改作風轉作風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出臺一個就執(zhí)行落實好一個,對違反制度規(guī)定踩“紅線”、“闖雷區(qū)”的要零容忍,發(fā)現(xiàn)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松;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問責條例的制定為廣大干部嚴實的工作作風樹起了標準:工作要做細,不能“做戲”。轉作風一定要實實在在,切不可虛張聲勢,立場不堅,則“四風”之疾永遠不能痊愈。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2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遵照執(zhí)行。
各地區(qū)各部門要認真遵照執(zhí)行好“條例”,筆者認為,首先要掌握《條例》中的三個“內容”,即:問責主體和對象、什么情形要問責、問責方式等內容。只有先掌握了這三個“內容”,才能夠認真遵照執(zhí)行《條例》。
什么是問責主體和對象?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政治責任,包括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什么情形要問責?條例明確規(guī)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有6個方面失職失責的情形,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影響惡劣的,就要進行嚴肅問責。即:黨的領導弱化,在推進各項建設中,或者處置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xiàn)重大失誤等情形;黨的建設缺失,黨組織軟弱渙散,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于形式等削弱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問題;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等情形;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失職等情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等。
問責方式?共有7種問責方式。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有3種,包括檢查、通報、改組。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有4種,包括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其中誡勉既包括談話誡勉,也包括書面誡勉;組織調整或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條例還規(guī)定,這些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問責實行“終身制”。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是擔當,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無疑是向全體黨員干部再次表明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再次回應了公眾對于反腐倡廉的期盼。
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本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但一些黨員干部逐漸安于現(xiàn)狀,不求上進,宗旨意識淡化,理想信念退化,思想認識腐化,甚至鋌而走險觸碰法律底線,這些現(xiàn)象都給我了們警示。常言道:“法不明則不治,令不行則不嚴”,問責條例就是以“明”的制度維護黨的權威,以“嚴”的問責喚醒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從而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壓力的層層傳導下和制度的鞭策下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好職、盡好責。
一個沒有鐵的紀律的政黨,必定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全國57名黨員,發(fā)展到今天擁有87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靠的是鐵的紀律;從1921年建黨到建黨95周年,經得起一路的風風雨雨的考驗,靠的是鐵的紀律;從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到 “十三五”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是鐵的紀律。實踐證明,只有把嚴明的紀律擺在重要位置,不斷自我凈化,不斷清除毒瘤,才能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可以說,問責條例為嚴明黨的紀律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對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補充和完善,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擔當落實在行動上,夢想才能觸手可及。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問責唯有動真碰硬,才能治病救人。相信在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快車道上,問責條例一定會讓全黨快馬加鞭,打出擔當作為好風氣,開創(chuàng)奮發(fā)有為新局面, 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4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之后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chuàng)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么,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干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shù)”,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紀律規(guī)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準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于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guī)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后,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干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tǒng)一。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5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制度籠子,《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促進全黨統(tǒng)一思想認識將發(fā)揮重要作用,進一步釋放從嚴治黨,失責必問的強烈信號。《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正如會議強調,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因此,筆者認為,落實問責條列,首要必須牢牢抓住落腳點、著力點和關鍵點。
落實問責條例的落腳點在“責”。會議指出,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而今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已正式實施,為黨員行為規(guī)范設定了紅線和底線。問責條例劍指十分明確,就是要狠剎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不良之風,彰顯黨員干部的對責的擔當,對權的敬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也是每個黨員干部應該擔當?shù)呢熑危硖庮I導干部崗位上,這是黨和人民的信任,理應為黨盡職、為國效力、為民盡責。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其實就是責任,而有責任就要有擔當,這里的“責”就是堅定理想、堅守信念,以人為本、勤政為民,盡職盡責、實干苦干,改革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
落實問責條例的著力點在“問”。會議認為,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只有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方可體現(xiàn)權、責、利的對等。如果黨員干部有了權力,有了職責,卻沒有責任追究,就好比做生意“包賺不賠”。事實上,從近年查處的典型貪腐案件中的領導干部來看,相當一部分都是源于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有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管黨治黨不嚴、責任擔當缺失。拍腦袋決策拍屁股走人,此處失責異處為官,今天停職明天升職等等,說到底就是在“問”上無力甚至是缺位。落實問責條例功夫就應下在“問”字上,正所謂“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通過 “問”把黨紀黨規(guī)利劍高懸起來,讓警鐘長鳴起來,真正“問”出從嚴治黨成效。
落實問責條例的關鍵點在“人”。會議強調,各級黨組織都要把自己擺進去,聯(lián)系實際、以上率下,敢于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由此來說,問責條例的落實關鍵還在人。這個人就是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問責條例作用得以發(fā)揮,關鍵看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敢不敢較真、有沒有戰(zhàn)斗性。貫徹落實問責條例不僅僅是釋放出失責必問的強烈信號,還應以此緊緊牽住黨員干部敢于擔當?shù)?ldquo;牛鼻子”,倒逼黨員干部增強權責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6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近日,中共中央印發(fā)了《問責條例》。《問責條例》體現(xiàn)了黨的xx大以來管黨治黨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成果,是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制度遵循,對于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現(xiàn)黨的歷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責條例》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突出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著力解決一些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不擔當、不負責等突出問題,進一步夯實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基石,向全黨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利器。
《問責條例》強調權責統(tǒng)一,失責就要被問責,強調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內團結統(tǒng)一、強化政治紀律的剛性、政治規(guī)矩的強制性和嚴肅性。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員必須擔當起應該擔當?shù)呢熑危@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黨員領導干部早就刻畫出的“擔當?shù)拙”。但在現(xiàn)實中,部分黨員干部對黨的意識薄弱、組織紀律渙散、立場不堅定,存在信念動搖和缺失,導致精神“缺鈣”,“你拉你的琴,我吹我的號”,有利的就執(zhí)行,不利的就不執(zhí)行或搞變通,使黨的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打了折扣,損害了群眾的利益,也嚴重影響了黨的威信。黨的xx大以來,黨的反腐倡廉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而制定黨的問責條例,就是要把責任這把利劍高懸起來,劍指為官亂象,告誡和警示全黨,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的,黨的領導干部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追責,實實在在刻畫出為官底線。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執(zhí)行制度關鍵在人。問責條例能否起作用,關鍵在于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敢不敢較真、有沒有戰(zhàn)斗性。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要把自己擺進去,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認真勁兒,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7
中共中央為全面從嚴治黨,規(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近日,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遵照執(zhí)行。《條例》是以《中國共產黨章程》為根本遵循,是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制度遵循,對于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現(xiàn)黨的歷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是意義是從國家的高度、長遠的角度來概括總結的,以筆者個人所處的位置、“短淺”的目光和見識來看,《條例》印發(fā)實施還有著幾點立竿見影的實際意義。
一、使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牢記責任和義務,強化責任意識。有權利就有義務,肩負使命和責任,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在職權范圍內,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有領導貫徹落實的責任;對黨內政治生活、組織生活、黨性教育、作風建設、干部選撥任用等有組織建設的責任;對維護黨的紀律,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建設等負有監(jiān)督責任、主體責任。《條例》的施行,做到問責,使黨組織領導班子、負責人,黨員領導干部認識到黨中央是“來真的”,而不是“紙上談兵”,形成震懾力,使他們認真對待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肩負的責任義務,時刻警醒和督促自己有所作為,著力解決一些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薄、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不擔當、不負責等突出問題,強化政治責任、領導責任、監(jiān)督責任。
二、明確問責條件和方式,為管黨治黨提供針對性法律依據(jù)。《條例》對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問責的情形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對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在黨的領導存在弱化、黨的建設存在缺失、全面從嚴治黨和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失職失責方面都予以問責,并就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分別做了規(guī)定,通過單獨使用或者合并使用的方式對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進行問責,為管黨治黨提供針對性法律依據(jù)。
三、追究“牛鼻子”責任,體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依規(guī)治黨,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guī)治黨,聚焦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深化標本兼治,健全法規(guī)制度,強化黨內監(jiān)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通過問責,追究失職失責各級黨組織、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等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使黨組織、黨的領導干部受到黨的紀律約束,發(fā)揮黨章黨規(guī)的效力、執(zhí)行力,體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依規(guī)治黨,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實效。
四、真正做到了管黨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利于團結人民群眾攜手共創(chuàng)中國夢。“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通過問責的震懾力和影響力,使黨組織、黨的領導干部接受黨的監(jiān)督,督促帶頭學習黨的紀律、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積極維護黨的紀律,以自己的示范表率作用帶動和促進廣大普通黨員嚴守黨的紀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廣大人民群眾看到黨始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嚴治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問責條例》的施行,也給人民群眾監(jiān)督黨、黨組織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受到黨內黨外的監(jiān)督,有效規(guī)避了違章違紀行為,形成正風肅紀黨內環(huán)境,成為人民群眾可依靠、可支持、可放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領導核心,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8
一是問責的再升級。此條例的制定標志著20xx年發(fā)布施行的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規(guī)定的提格升級。從“暫行規(guī)定”升格為“條例”,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
二是制度的再完善。該條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利器,是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再一次制度完善,邁出了黨內問責走向精細化、系統(tǒng)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一步。無論是被譽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正面清單”,還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負面清單”,以及《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的“任務清單”。它們與問責條例一起形成了以黨章為遵循、以責任為導向的“制度群”,把黨員干部“辦公室內外、八小時內外”的黨紀政德家風等方面要求具體化、對象化,體現(xiàn)了“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的戰(zhàn)略縱深度。
三是責任的再強調。問責目的是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治理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共性問題,以及“處處是高壓線,就是從來不帶電”的寬松軟現(xiàn)象,必須在問責的同時黨員干部從自身增加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理想和信念,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合力,督促各級領導干部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嚴格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9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是失職、瀆職干部不可觸摸的“高壓線”,中央在即將迎來建黨95周年之際又一次“亮劍”,體現(xiàn)了我黨從嚴治黨的強烈決心。
忌濫用職權。《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規(guī)范黨員干部行為準則的“標尺”,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不越“雷池”,時刻謹記權利是黨和人民群眾所賦予的,要公平、公正、公道,將權利為民所用、造福于民,要有堅定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生活紀律,學會向一切歪風邪氣說不。
忌表里不一。荀子把“口言善,身行惡”的“兩面人”稱為“國妖”,一個共產黨員最起碼的標準在于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臺上臺下、臺前臺后、當面背后都一樣。黨員干部嚴謹出現(xiàn)“兩面人”現(xiàn)象,要敢于較真碰硬,敢于擔當責任,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要敢于 “唱黑臉”,不做人人唾罵的“兩面人”。
忌損人利己。共產黨員應該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要學會知足常樂,習慣過清貧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僥幸心理。將人民的權力化作私有物,為個人謀私益,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嚴重的危害的就會受到《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把“利劍”的懲罰。時時刻刻要用黨的準則條例這面“正氣之鏡”來規(guī)范自己、提醒自己。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0
《問責條例》是對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是一次較真碰硬的制度探索,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之后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chuàng)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么,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干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shù)”,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紀律規(guī)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準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于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guī)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后,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干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
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tǒng)一。
讓從嚴治黨快馬加鞭“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是擔當,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無疑是向全體黨員干部再次表明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再次回應了公眾對于反腐倡廉的期盼。
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本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但一些黨員干部逐漸安于現(xiàn)狀,不求上進,宗旨意識淡化,理想信念退化,思想認識腐化,甚至鋌而走險觸碰法律底線,這些現(xiàn)象都給我了們警示。常言道:“法不明則不治,令不行則不嚴”,問責條例就是以“明”的制度維護黨的權威,以“嚴”的問責喚醒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從而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壓力的層層傳導下和制度的鞭策下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好職、盡好責。
一個沒有鐵的紀律的政黨,必定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全國57名黨員,發(fā)展到今天擁有87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靠的是鐵的紀律;從1921年建黨到建黨95周年,經得起一路的風風雨雨的考驗,靠的是鐵的紀律;從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到 “十三五”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是鐵的紀律。實踐證明,只有把嚴明的紀律擺在重要位置,不斷自我凈化,不斷清除毒瘤,才能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可以說,問責條例為嚴明黨的紀律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對黨內法規(guī)制度的補充和完善,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擔當落實在行動上,夢想才能觸手可及。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問責唯有動真碰硬,才能治病救人。相信在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快車道上,問責條例一定會讓全黨快馬加鞭,打出擔當作為好風氣,開創(chuàng)奮發(fā)有為新局面, 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1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共中央主持會議。《問責條例》的通過代表了黨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是黨中央對嚴肅黨風黨紀的進一步提升,是黨中央為廣大黨員干部劃定的一道政治紅線。
從去年印發(fā)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今年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從對黨員要求進行自我行為規(guī)范和對違紀行為劃定界限到今年釋放出的強烈的“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信號都表明著黨中央對于當前廣大黨員在生活中、工作上的高標準嚴要求,隨著《問責條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通過,接下來各級黨組織必將組織黨員對《問責條例》進行學習理解貫徹,在實施《問責條例》過程中,各級黨組織應當做到“問”更應做到“責”。
《問責條例》落點在“問”。要在“問”字上,做到能問、勤問、敢問。完善監(jiān)督制度,以制度為基準保障廣大黨員干部問的權利和義務。在責任問題上要充分發(fā)揮制度作用,對領導干部要能問工作問題、勤問經濟問題、敢問敏感問題,要鼓勵黨員干部直面詢問、善于接受詢問。將“問”在黨員干部的生活工作中作為常態(tài)化機制。
《問責條例》重點在“責”。“問”能保證對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但只問不責在實施過程中會導致《問責條例》缺乏足夠約束力,較難形成有效的約束制度同時在對廣大黨員干部中間也難以形成心理威懾。因此,《問責條例》要“問”更要“責”。要完善已有的問責制度,量化問責標準,保證問責有章可循,有例可依;要加強問責延續(xù)性,對已達處理期的同志要加強考核管理,保證達到條例入心,不再觸犯的效果。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2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共中央主持會議。會議指出,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堪稱是問責制度的頂層設計。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不必贅述,對問責條例的施行,公眾充滿期待。“問責”是在責任認定的基礎上的糾偏與處罰,我們一再強調黨員干部與公職人員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而問責是最有力的保障與最有效的促進。不追究責任,責任就是空的,相關制度規(guī)范就會淪為“稻草人”。問責機制日趨完善,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走樣,方能成為“殺手锏”。
問責條例來源于實踐的提煉,“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再在執(zhí)行與踐行中不斷完善……這是制度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循序漸進。問責條例,既是“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的體現(xiàn),又是“嚴是愛、松是害”的反映。問責條例的鞭策動力與衍生力量在于,從嚴厲問責、規(guī)范問責入手,消除黨員干部“亂作為”“不愿為”或“不敢為”的思想藩籬,朝著“有作為”“必有為”“大作為”的方向邁進。
問責是手段,問效是目的。或者講,強化問責貴在助力問效。“問效”不僅是進一步的監(jiān)管行為,更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核心。“監(jiān)管的重點,要放在辦事效率和辦事結果上。”這才是關鍵所在。包括問責制在內的黨內制度建設,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保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同時,也是確保“權為民所用”,不僅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更要讓權力對權利產生敬畏,增強權力的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
問效也是檢驗問責的重要標準。具體來講,問效,首先要追問機關效率與效能。目前,機關的“庸懶散奢”行為,尚有其存在的制度土壤。對此,必須在制度革新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率上出實招,在優(yōu)化效能上動腦筋,無疑及時到位的問責可以起到推動作用。其次是追問辦事效果。“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最高標準”,不能局限于“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改觀,更要讓群眾少跑腿辦成事,及時有效的問責拉近官民之間身體與心靈距離的“一線牽”。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3
6月29日,省紀委召開擴大會議,專題學習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關精神。
會議指出,加強黨內問責工作是實現(xiàn)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保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要求,是解決管黨治黨突出問題的現(xiàn)實需要。中央政治局在建黨95 周年前夕審議通過問責條例,再次體現(xiàn)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釋放了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堅決態(tài)度。全省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要率先學習,學深悟透、吃透精神、把握更準,保證執(zhí)行到位,避免出現(xiàn)偏差。
會議要求,問責條例下發(fā)后,要及時按照中央、中央紀委要求,抓好學習宣傳、貫徹執(zhí)行工作。要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將問責條例內容和有關精神列入中心組學習內容,與學習其他黨規(guī)黨紀結合起來,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載體和形式,在全省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形成學條例、用條例的濃厚氛圍。要抓好宣傳引導,結合貴州文化、貴州實際,創(chuàng)新宣傳思路和方法,注重宣傳時效和實效,對條例的內容和意義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解讀,傳導壓力、壓實責任。要緊扣中央要求,結合工作實際,適時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和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問責機制,確保真正用好用活條例,推進問責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倒逼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要加大問責工作力度,不僅對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的領導干部堅決問責,而且對失責不問、問責不嚴,應當問責而沒有進行問責,破壞法規(guī)制度的領導干部嚴肅問責。行動要快、問責要準,越往后執(zhí)紀越嚴,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發(fā)揮震懾警醒作用,真正讓鐵規(guī)發(fā)力、禁令生威。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4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劍”,是失職、瀆職干部不可觸摸的“高壓線”。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執(zhí)政信心,充分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
中央提出的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是深化從嚴治黨的必要舉措,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作為紀檢監(jiān)察干部,就是要帶頭堅守底線,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
我們要時刻加強理論學習,注重提高政治思想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強化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嚴格執(zhí)行黨所賦予我們的任務,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要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5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條例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彰顯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回顧我們黨95年奮斗歷程,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也是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輝煌成就的光榮傳統(tǒng)。新形勢下,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是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擔當責任,做到在黨愛黨、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實踐證明,有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黨的建設、管黨治黨就會堅強有力,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就能充分發(fā)揮。責任重如泰山。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始終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課題。
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問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落實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我螅仨毧恐贫葋肀U稀栘煑l例貫徹黨章,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以問責層層傳導壓力,問責條例釋放了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利器。
制度建設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而要根據(jù)形勢發(fā)展和實踐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總結管黨治黨豐富經驗,特別是以來從嚴治黨實踐成果,修訂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從樹立高標準,到明確 “負面清單”,再到提出責任要求,三部黨內法規(guī)既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標志著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緊,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更加制度化常態(tài)化。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問責條例就是要把利劍高懸,告誡和警示全黨,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的,黨的領導干部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追責,誰也不能例外,誰都必須盡責。執(zhí)行制度關鍵在人,關鍵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敢于較真碰硬、狠抓制度落實,真正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只有把自己擺進去,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強化問責,堅決破除好人主義、一團和氣,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才能讓問責條例落地,成為黨員履職盡責的有力約束和經常性提醒,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和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tǒng)一。
從“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到“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rdquo;,95年風雨兼程、砥礪奮進,始終如初的是共產黨人為民族奮斗、為人民擔當?shù)某嘧又摹P抡鞒躺希瑘远ú灰仆七M全面從嚴治黨,不忘為民初心,不改擔當本色,我們黨必將更加堅強有力,團結帶領13億人民不斷抵達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新境界。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6
黨的以來,反復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再次向全黨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既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shù)孽r明品格,又進一步扎緊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我們要堅持見思想更見行動,學習好、貫徹好、執(zhí)行好《問責條例》,以問責落實責任,以擔當詮釋忠誠,踐行實干至上、行動至上,做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向黨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必須牢記“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
對共產黨人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來說,黨和人民在賦予我們權力的同時,也賦予了沉甸甸的責任。現(xiàn)實中,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關鍵就在于沒有正確認識權力與責任的關系;一些地方和單位之所以存在黨的觀念淡薄、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等問題,根本就在于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沒有擔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制定《問責條例》,健全了促進責任擔當?shù)膲毫C制、倒逼機制,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劃出了擔當?shù)拙、問責紅線。
我們既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營造學習貫徹《問責條例》的濃厚氛圍,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清醒認識權力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更要通過用好《問責條例》這個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一以貫之、一個聲音、一貫到底,強化“謀一方發(fā)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的使命擔當,為杭州實現(xiàn)高起點上新發(fā)展、加快建成“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提供根本保證。
必須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問責條例》從制度上解決了“問誰責、誰來問、問什么、怎么問”等實踐和操作問題,真正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了前面,為增強問責的執(zhí)行力、精準度提供了遵循和依據(jù)。
一方面,我們要把握《問責條例》的治理重點,緊緊圍繞黨委的中心工作和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緊迫問題開展問責。當前杭州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服務保障G20峰會,我們要喊響“杭州干部行不行,要看服務G20”,明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追責清單,嚴肅問責存在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問題的黨員干部,確保圓滿完成黨中央和賦予浙江、交給杭州的重大使命。
另一方面,我們要清楚問責的目的是要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要堅持嚴愛并舉,在不折不扣執(zhí)紀、真刀真槍問責的同時,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正確對待、關心幫助被問責的干部,防止工作簡單化,不搞“一棍子打死”,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履好職盡好責。要落實好《關于建立黨員干部改革創(chuàng)新容錯免責機制的實施辦法》,為擔當者擔當,保護好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必須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執(zhí)行制度的關鍵在人。我們要突出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以大黨建責任制考核為抓手,把全面從嚴治黨和問責的責任壓給全市3.7萬個基層黨組織,分解到紀檢和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zd等黨的工作部門,把《問責條例》執(zhí)行情況納入執(zhí)紀審查、巡視監(jiān)督、基層黨建工作檢查考核等日常工作中,推動問責全覆蓋和常態(tài)化,匯聚起管黨治黨的強大合力。
同時還要聚焦“關鍵少數(shù)”,推動各級黨組織尤其是主要負責人從自身做起,堅持以上率下,敢于較真碰硬,把嚴和實的要求貫穿管黨治黨的全過程,特別是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敢于亮劍、當戰(zhàn)士不當紳士,以抓鐵有痕的韌勁和嚴格執(zhí)紀的剛性釋放全面從嚴治黨的正能量,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硬緊。
關于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范文 篇17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之后的又一黨內制度,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黨內問責由規(guī)定升格為條例,層級更高,覆蓋更廣,權威性也更強,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器,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再加制度砝碼。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全面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利器,為防止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權力脫韁”加上了一把鎖。以來,黨中央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利器,先后對山西塌方式腐敗、天津港事件、湖南衡陽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等嚴肅問責,產生了很好的震懾效果。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靠嚴明的紀律和規(guī)矩。指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紀律執(zhí)行的主體是全體黨員,《問責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就是要倒逼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將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讓領導干部在用權時多一份敬畏和擔當,不能再拿紀律和規(guī)矩不當回事,也不能再游離于管黨治黨責任之外了,切實做到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提醒,違反紀律立即處理,嚴格以紀律為標尺管住 8875.8萬名全體黨員特別是80多萬名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真正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zhí)行到位。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而且關鍵在人。《問責條例》作為管黨治黨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只有落地才能見效。如果僅僅停留在有了制度規(guī)范,而不去狠抓重抓執(zhí)行,管黨治黨的責任依然難以真正歸位到位。所以要狠抓制度執(zhí)行,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zhí)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讓鐵規(guī)發(fā)力、讓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為硬約束而不是“軟皮筋”。各地各級黨組織,特別是紀檢,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等黨的工作部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以擔當精神抓好《問責條例》的貫徹落實,要嚴字當頭、實字打底,抓嚴管嚴、抓實抓好,堅持“一碗水端平”,杜絕特殊化和“破窗效應”,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執(zhí)行制度方面失職失責的,要敢瞪眼敢紅臉,更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劍,堅決做到執(zhí)紀必嚴、失責必究,讓黨紀黨規(guī)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失責就必須被問責。無數(shù)事實證明,只有通過層層筑牢防線、層層壓實責任,將監(jiān)督管理的網織得越來越密,讓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才能最大程度阻止黨員干部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避免違規(guī)違紀違法的各類悲劇反復上演。各級黨組織要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層層壓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少數(shù)地方單位的領導干部缺乏擔當精神,對于班子成員和下屬職工的監(jiān)督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滿足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實際上是你不好,我也不好,大家都不怎么好。《問責條例》的頒布實施,將從根本上打破這一“僵局”,這也是倒逼解決“為官不為”、“為官亂為”以及腐敗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從而倒逼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領導干部要擔當責任,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一次次扯開了大嗓子,卻看不見甩開的膀子,那么久而久之,黨員干部就會麻木不仁,難免產生“只要無過,無功也罷”的政治錯覺。所以,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從嚴問責,讓有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有讓《問責條例》的各項要求落地生根,才能真正發(fā)揮好“重器”的重磅作用和“利器”的利劍作用。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擔當精神抓好落實,讓《問責條例》真正發(fā)揮治黨、管權、治吏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