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精選3篇)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1
在隆重慶祝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今年xx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電視臺“百萬青少年網上重走長征路”活動的一段報道行程,這是我記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這段光輝的征程,十年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時,我和同事也曾經參加過一次“長征路上看教育”的報道活動,歷時20余天,爬雪山、過草地……,主要對紅軍長征
路四川境內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較為深入詳細的報道,這次長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貴州境內的赤水境內,盡管兩次所走的地點不同,時間長短也不一,但感受卻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參加,需要自行趕到赤水縣與大部隊會合,我選擇了從北京飛到四川境內的宜賓,據別人介紹,從宜賓到赤水距離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賓,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溫干旱,一下飛機,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每一個毛孔驟然張開,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時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脫光鉆進冰箱,而據當地的人說,夜晚已經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報道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到高溫干旱難受,可親臨其境才知它的猙獰與恐怖,而我們參加“網上重走長征路”報道的記者已經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半個來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們是怎么走過來的。與天氣惡劣情況成正比的還有道路,雖然公路已與十年前的泥濘土路不可同日而語,如今大多數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卻沒有絲毫改變,我自認為是很喜歡乘坐汽車的,可是在那彎彎曲曲的山間公路上,急轉彎成了司機的慣常操作,我好幾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東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車的大多是當地沿線的農民,一會兒上來一個背簍里裝著雞鴨鵝的,一會兒上來一個帶著小豬的,…….,高溫下的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混合的臭味,據我們的記者說過去的十多天來,他們的旅途大多是這么進行的,對他們采訪的艱辛與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體會。
在赤水的采訪活動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是假期,但為了配合我們“網上重走長征路”開關儀式活動的舉辦,赤水市教育局給與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當地的學校也是熱情很高,借場地,通知組織學生,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當地老百姓的熱情與豪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電教館的劉主任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親自駕車協助安排我們的采訪活動,許多的采訪線索都是從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們做了一個有關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報道,當時缺乏背景資料,為了搞清楚真實情況,劉主任費勁了周折,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打聽并核實情況,最后終于給我們找到了最真實的情況資料,使我們的報道順利完成;還有一個情況讓我覺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僅把每天的采訪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連吃飯也做了精心安排,讓我們嘗遍了當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說,雖然采訪辛苦,但看到這么質樸善良的人們,那點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兩次參加重走長征路的采訪,讓我對長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認識和感悟。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要紀念什么,紅軍的那些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紀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訪,我更多關注的是當地貧困的生活狀況以及亟待發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為十年前長征路上許多地區的經濟狀況還相當艱難,我們重走長征路的記者做得最多的采訪報道就是把當地面臨困境的經濟和教育現狀進行客觀展示,呼吁政府和社會各界不要忘記長征路上的人們,給與他們幫助和支持,促進經濟的發展,讓當地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學上、有書讀。十年后再走踏上長征路,我也在思索我們重走長征路的目的。
盡管長征沿路各地的經濟與其他地區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但縱向來看,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其現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足,但已經不再為溫飽發愁,這些地區已經率先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孩子們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學費沒有書讀而擔心了,學校已經成為了當地最好的建筑,看到這些寬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縣內看到的一個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廟變成的學校,破破爛爛的土墻已經搖搖欲墜,由茅草搭成的屋頂顯然不再起作用,學生說下雨時屋子里泥濘不堪,不下雨時就塵土飛揚,學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頭做成的,而這里氣溫經常是幾度甚至零下,就是在這樣四面透風的地方卻有著二十幾位孩子讀書,他們的老師也只有一個。
在那里,我們記者們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時我對長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讓孩子上好學。正如我采訪當地的一位負責人時他說的一句話,“我們對長征精神的領悟就是無論如何要通過努力改變我們落后的經濟面貌,讓我們的孩子在像樣的教室里讀書”,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對長征精神真諦的領悟,這也讓十年前初出茅廬的我感到了一種責任。
這次采訪,我不再把主要目標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關注人們對長征精神的認識和行動上,應該說,在赤水這片當年紅軍戰斗過的紅色土地上,許多當地的老百姓對紅軍精神都有著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當地政府為此也進行了許多努力。不過,我們在大街上進行的一次隨機調查卻讓我們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們調查的二十來個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紅軍曾經經過赤水,四渡赤水之戰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來,弘揚紅軍精神的宣傳依然任重道遠。
十年間,兩次踏上長征的征程,我深深領略到了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將把傳播長征精神作為自己的一項長期使命。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2
從健身房回到家已經近9點了,因為鍛煉后有點累,就懶在沙發上瀏覽電臺。習慣性地轉到央視6套,看看在放什么電影。正好看到主人公杰利表演結束,看上去傻傻地樣子,被同學戲弄;聯合主題《小孩不笨2》,初步以為這個電影的主題就是這個笨小孩,被同學欺侮然后又默默的出成績,當然看完全劇后證明我的猜想是完全不正確的,我的猜想有點太中國式了。意猶未盡,觀后還上網搜索這部電影,沒想創下新加坡的票房奇跡、還曾到杭州做他的大陸首映式,也是去年的事情,我居然到現在才看到。還推薦給身為家長的同事去看。
這是新加坡的電影,有他們獨特地文化影響,但是家長與孩子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與我現在所處的社會確有相近之處,這個真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雖然我的孩子才23個月,但是看著周邊的情形,讓我不得不想到我也即將面臨一個嚴峻的教育問題。影片拍得很細致、很現實,又略帶一些幽默諷刺的手法,在輕松的地方語言中又拍得感人至深,特別是到了劇情尾聲,我的眼淚都是止不住地流。隨后的幾天內,都在不停地反思,想到我與老公的相處。在家里,言語不多,言多必吵。看待事物我們都有不同的觀點,且各持已見,很少有共同的方向。我認為他不現實,他認為我太俗,所以在家里不適合討論,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見。對他的懶惰行為,也不能多說,就是提醒他該換衣服了,不能超三次,再說馬上換來一句:唧唧歪歪、不要對我指手劃腳。口口聲聲要怎么發展,卻不能在一處待得長時間,換來是公司不適合他,而不是他不適合公司。回到家就是捧著電腦看著電視,對家務不聞不問,就算雨下得很大,也不會對眼皮底下陽臺上的窗去關一下,任憑衣服被雨水打濕。不能提錢,提錢就太俗了;卻不對自己從兒子出生到現在,連奶粉錢都未出一分的行為不感到可恥。我可能是一個很要強的女人,但更希望男人有點出息。想要他實現結婚前的承諾,那真是天方夜譚。像我們現在這樣的處境,沒有溝通、言多必失,不知道發展下去會是個什么樣的境地,如果沒有兒子,我想遲早會走到分開的一步。有的時候,真是想讓老公去換一種生活試試,也許是我的讓步讓他感覺始終在處優階段;再是獨生子女,也不可能看著老婆辛苦地養家而無動于衷,也不承認老婆的優秀。就算是自卑,那也得拿出實際行動來。
講了這么多,無非是想到現在很多家庭,女人的犧牲;想起學生時代午夜聽萬峰老師的節目,很多女聽眾打電話進去,都是說因為孩子,一直忍著丈夫的不良行徑,而換來萬峰老師的一頓臭罵,做人要想著自己,不要說因為孩子而吊死。但是我也做不到,兒子太可愛了,留給任何一方,對他來說都太不圓滿,哪怕做假也要做給他看,這是一個多么和諧的家庭。
所以,隨著孩子的長大,教育要開始了,勢必會因雙方的意見不和而爭執。如同劇中,杰利家,父母都各自忙著,在教育孩子不可以吃飯時打電話時,卻為自己的接電話而辯解,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忽視了孩子。我們以后會怎么樣呢?雖然心想要給兒子最放松地一個環境,這點上還是與老公有個共同的愿望。就是不知隨著社會的發展,冷不丁會禁不住這個發展的氛圍,而強加一些方式,拔苗助長。從現在恐怖的學校教育中,真得是不難想象。
就像在劇中所展現地一樣,新加坡的嚴格體制下,學生還是做出所謂的違規。就算公眾鞭刑,換來學生對這個體制的失望。我也崇尚從嚴制約,也許想得太狠,但是嚴格未必是好事,要么是反叛、要么是懦弱,真是頭痛啊!就像我的侄女,快8周歲了,有的時候看起來很懂事,有的時候看起來又是小小孩一個,與自己童年的時候,簡直是不可以相同并論。想要嚴格也做不到,她就是不理;換成講道理,有時奏效;有時也是當成啞巴;有時變成一個雄辯手,讓你無從說起。從劇中也是感受到,每個人都有實現的愿望,適時地稱贊可以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作用。以后生活中是要注意,多褒揚別人,老公這里也是,雖然做得不盡人意,自以為是,還是多多鼓勵他。
再說說現在的教育,怎么辦呢?不知道到了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會是什么風氣?就算是一年級,班主任也要推薦去上補習班,說是如果不上的話,會跟不上其他孩子。那他們上課的時間在干什么?不是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是看你怎么去教么。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們開始學習關系學。侄女上的幼兒園是私立的,問她為什么小班長沒得當,就說是“媽媽沒去老師這里拍馬屁”;上小學,交個五千,進56號人的大班,如果是交二萬,就可以進32人的`標準班。真是要瘋了!看了這部影片,看來新加坡的教育也是抓得非常緊,補課是正常不過,但是補課出成績了么?成才,家境貧寒,但爸爸給他請最好的補課教師,結果是什么?最終以血淚的教訓,在家長、老師、學生共同的認識下,最終成才。
為使家庭和諧,我想應該自己多犧牲一些,包容這個小孩子氣的老公;與兒子坦誠相處,不把他當成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與他分享生活,正確引導他的人生!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3
這部電影非常有趣,也非常搞笑,特別是寶葫蘆的那句臺詞:“寶葫蘆,葫蘆寶,葫蘆渾身都是寶,金魚鯉魚黃花魚,愿望成真真奇妙。”這句話使我非常難忘。
里面有些情節我非常奇怪,比如說:王葆是怎樣找到寶葫蘆的,中間有一些情節,許多鳥排成一個向那里走的箭頭;魚鉤為什么往寶葫蘆所在的地方跑,這些我都不知道。
寶葫蘆的理解能力差:有一天,王葆在和別的同學下棋,站在王葆邊上的同學說:“快,快吃他的馬呀!”站在樹上的寶葫蘆自言自語的說:“原來,主人想吃他的馬呀!好,讓我來幫你!”說完,就開始施展魔法,把對方的馬塞進了王葆的嘴里,王葆的對手還很納悶,想:我的馬怎么不見了,
站在王葆旁邊的同學又說:“快,快吃他的兵呀!”寶葫蘆又說:“又想吃兵?今天主人的食欲怎么這么好?”說著,就把兵又塞到王葆的嘴里,王葆更難受了,王葆的對手更納悶了:怎么又一個棋子不見了,明明看到王保沒動啊。站在王葆旁邊的同學又說:“快,快吃他的車啊!”寶葫蘆說:“還吃啊!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是主人的命令我就要服從。”說著就把車塞進王葆的嘴里,王葆更加更加難受了。他跑到墻角邊把棋子吐了出來。“噗!”馬吐出來了,“噗!”兵吐了出來,“噗!”車也吐了出來。王葆這才緩過勁來。
在一次游泳訓練中,王葆讓寶葫蘆附在他身上讓他游得更快,游是游得快了,可是把王葆的肚子上搞了四個印子。王葆進入了市級的游泳錦標賽。
上件事王葆就忍了。這件事王葆是忍無可忍了。有一天,王葆經過玩具店,讓寶葫蘆記住這些玩具,然后把它搞到家里去,正巧,王葆的爸爸回來了,王葆的爸爸在上樓梯的時候終于把所有的玩具都弄走了。
最終王葆把寶葫蘆丟掉了。
游泳比賽開始了,王葆在比賽中獲得了金牌。
寶葫蘆也意識到自己不夠好,要去遠方學習。
就這樣,這部影片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