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鍛煉心得體會范文匯編(通用3篇)
基層鍛煉心得體會范文匯編 篇1
通過深入費縣姚河地下水取水鉆探項目機臺,同吃同住同勞動,體驗一線生產生活,深感樹立基層意識、群眾觀念極其重要,根據短暫參與,略談個人觀點。
一是牢固樹立基層意識、群眾觀念“需”深入下去。與職工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方能取得真經,才能思想上、行動上形成基層意識、群眾觀念,才能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制定出好的思路對策,取得好的服務效果。
二是牢固樹立基層意識、群眾觀念“需”放下身段。放下身段,在服務管理過程中做到換位思考,不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更不能各擺各個難、各拉各的調,要找到解決問題的公約數和可操作措施辦法。
三是牢固樹立基層意識、群眾觀念“需”真抓敢管。把管理寓于有效服務之中,科學的管理是有溫度的、有秩序的,也是符合人心意愿的。只有真正抓到位管到位了,才能體現基層意識和群眾觀念來。
四是牢固樹立基層意識、群眾觀念“需”滿腔熱忱。人是感情動物,管理從某種程度上反映的是對人與人關系的微觀特定調節。基層意識、群眾觀念不言而喻對服務管理及其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拿出真心、付出實意,真誠溝通、消融隔閡,這樣才能事事體現責任感、處處彰顯一家人。
基層鍛煉心得體會范文匯編 篇2
積極響應院黨委基層鍛煉號召,按照統一安排,我與王韶霞到了生態地質中心東營項目部。《東營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采集及質量控制》項目工期不到3個月,需要調查120多家企業,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由于該項調查對象涉及石油、化工類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進入廠區調查需要經過專門的安全培訓,并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遺憾的是,我們無法深入企業現場調查。
項目組長張兼任臨沂市調查項目的組長,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去企業調查,晚上整理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上傳,總是加班工作至深夜,長期在野外一線工作所承受的壓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平時與他們交流最多的就是宣傳院里的各項政策制度、民生福祉,了解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對他們關心的職稱評聘、財務報銷、單身職工宿舍等耐心熱心予以解疑釋惑。我們心貼心、面對面,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看事情,大家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毫無保留地表達訴求,為開展好幫扶工作打下堅實群眾基礎。
項目組堅守初心,加班加點,不休周末,無法和家人團聚,打造標桿項目,體現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801精神。我想,再普通的崗位,再平凡的工作,都會成就非凡之舉,而只有當你真正地深入到他們中間時,才會感同身受。
新時代工會工作也需要在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感情、服務群眾方面找差距、找不足,不斷拓寬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緊密結合地勘工作實際,更進一步找到更加貼切的融合點,更好地為職工群眾服務,維護單位和諧穩定,這就是我們工會干部的職責使命。
基層鍛煉心得體會范文匯編 篇3
11月1日至5日,作為壓縮集團公司機關第一批參加“我當一周‘加氣工’”活動中的一員,我和同事們一行共六人赴呂梁公司南姚母站進行基層學習體驗。與我們同時出發的還有一組人員,也是六人,但目的地是忻州公司岢嵐安塘加氣站與寧武分公司城網。
我們于11月1日早上7點30分準時在集團辦公樓一層大廳集合,統一乘車出發,約2小時車程,到達目的地呂梁公司南姚母站。南姚母站位于孝義市南姚村,緊鄰243省道汾介路。當初建站選址主要考慮因素是服務過往運煤車輛加注CNG或LNG,所以南姚母站旁邊有一座煤焦公路運銷票據檢查站點,這在當時是運煤車輛的必經之路,但由于山西煤炭銷售運輸政策的變化,站點幾年前就早已廢棄。由于過往運煤車輛揚塵嚴重,再加上南姚母站周邊有晉能孝龍物流園區、鵬飛焦化等幾家洗煤廠、化工企業,當地環境衛生和空氣質量極差,我們在20__年10月壓縮集團機關組織中層管理人員參觀南姚母站時就深有感受。我們到達南姚母站后,一下車就發現周邊環境與去年相比并無改觀。
當我們在呂梁公司同事們帶領下進入南姚母站辦公區與加氣站場后,發現站場環境衛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站場員工精氣神十足,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各自手中的工作。這是“我當一周‘加氣工’”活動下基層學習體驗中南姚母站給我的第一印象。在接下來幾天的學習體驗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南姚母站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受到了基層同事們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同時也學習到了許多關于站場管理運行的相關知識。
此次基層學習體驗活動對我來講感觸頗深,獲益頗多。首先是從南姚母站的變化感受到了公司正在發生的良好轉變,進一步堅定了企業脫困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從20__年壓縮氣集團9.20干部會議后不久,陳勇明董事長提出壓縮集團脫困目標以來,公司上下都在為達成脫困目標而努力工作,下屬子公司脫不了困,壓縮集團脫困就無望,所以公司上下圍繞“四大攻堅”做了大量工作。城網并購、氣源掌控、增值服務、資產盤活,一項項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工作部署都需要有人腳踏實地去實施、完成。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南姚母站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就是“四大攻堅”中加氣站盤活工作開花結果、取得實效的一個有力例證。從去年的現場觀摩到今年的基層學習體驗,南姚母站站容站貌、站場管理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全新的面貌、良好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從站場人員的士氣低落到精神抖擻,從辦公區的臟亂破舊到窗明幾凈,從站場的關門停業到加氣車輛的川流不息,從設備的腐蝕生銹到煥然一新,這一系列的變化無不凝聚著呂梁公司領導干部職工的辛勤付出與汗水,無不顯示出他們上下一心,共克艱難,謀求企業脫困的信心與決心。從過去停業的閑置資產,到現在正常運轉的加氣站場,從零銷氣量到每天20噸左右的LNG銷售,南姚母站在改變,呂梁公司在改變,壓縮集團隨之也在改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壓縮集團*歷史遺留問題、擺脫發展困境需要一個過程,并非朝夕之功。但南姚母站的變化無疑讓壓縮人看到了公司逐步向好發展的一面,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進一步堅定了壓縮人鍥而不舍推動企業脫困的信心與決心。
其次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環境的艱苦,增強了服務意識與工作責任心。從機關到基層,相距的不只是空間上百十公里的距離,更有工作環境上的距離,乃至工作溝通服務上的“距離”,“我當一周‘加氣工’”活動無疑為機關與基層縮短溝通服務的“距離”創造了條件,促使我們進行換位思考、提升服務意識。此次下站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讓我對基層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機關的高樓大廈、物業服務相比,在南姚母站我看到的是煤灰籠罩下低矮的站房,清早穿梭于辦公區樓道內值日員工忙碌的身影,凌晨兩點在站場昏暗燈光下、凌厲寒風中給車輛充裝的夜班職工,以及周六、日主動加班工作的站長。當我們多數人在燈火璀璨的鬧市中進入甜美夢鄉時,他們仍然堅守在夜幕下荒郊野外的加氣站工作崗位上,披星戴月,默默為公司發展肩負著責任,貢獻著力量。空氣中彌漫著煤焦氣味,腳底下踩著黑乎乎的塵土,對于南姚母站的同事們來說,在這種極差的環境中日復一日工作,默默堅守著崗位,這本身就令我們感動之情油然而生,對他們肅然起敬。從基層到機關,崗位不同,環境不同,但對壓縮集團發展都承擔著各自的一份責任是相同的。與基層相比,集團機關的工作環境、工作崗位有著相對的優越條件。五天的學習體驗,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同事工作的艱苦,學會了設身處地進行換位思考,有助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增強責任心與服務意識,主動溝通、主動服務于基層,盡己所能熱情幫助基層同事們解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最后,此次基層學習體驗活動雖然時間有限,但南姚母站的同事們在緊張的工作中抽出專門時間,為我們進行站場管理運行專業知識的講解,使我切實感受到了自己燃氣專業知識的缺乏,同時也促使我了解掌握了一部分專業知識。特別感謝他們耐心、細致、專業的講解,以此為契機,今后我將在燃氣專業知識方面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不斷改進工作,服務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