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災個人心得及感悟2023(精選3篇)
防汛救災個人心得及感悟2023 篇1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具體體現和彰顯。防汛抗洪是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黨員干部要以對人民群眾極度負責的精神,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將其體現到防汛抗洪的具體實踐和積極作為中。當前,已進入防汛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政府要將為民情懷落實到監測預警、巡查防守、搶險救援等各個工作環節中,在防汛救災新的“大考”中交上一份人民滿意、組織認可的合格答卷。
堅持防治結合,把憂患意識落實為防汛救災的實際舉措。面對汛情,預防是最有效的應對措施,第一時間發現上報汛情險情、落實防汛措施,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減少群眾財產損失的最有效途徑。唯有未雨綢繆,見微知著,才能防患于未然,構筑起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黨員領導干部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始終保持憂患意識,把汛情形勢想得更復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做好最周全的規劃打算,制定最詳盡的預案對策。要本著“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足額儲備各類防汛物資,做好防汛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工作,確保搶險時“拿得出、送得到、用得上”。
堅持沖鋒在前,把使命意識體現為防汛救災的實際表現。面對災情,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好生產生活秩序,是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第一位的民生工程。廣大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則是戰場一線的戰士,必須身先士卒、帶頭沖鋒,堅決打贏汛情阻擊戰。要從災區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盼、最急需的事入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按照“險情第一時間報告、信息第一時間報送、處置第一時間到位”原則,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高效、靈活、務實的調度機制,充分動員黨員干部群眾、社會志愿者組建黨員防汛救災應急救援小分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讓他們能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來自黨和國家的溫暖,切實增強恢復生活生產的信心與底氣。
防汛救災個人心得及感悟2023 篇2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結合歷年防汛工作,我國受強降雨和臺風天氣影響主要集中在下半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澇地質災害防御和應急搶險救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各地組織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黨建、干部、人才等優勢條件,立足實際,用好“三支隊伍”,組織、協調突發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形成聯動一張網,堅決打贏防汛救災“保衛仗”。
用好“黨建指導隊”。堅持黨建引領,選派一支由黨性強、作風正的黨員組成的黨建指導隊,發揮“宣傳員”“指導員”“服務員”“協理員”作用,督促指導各鄉鎮做好今年防汛備汛工作。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原則,以問題為導向,全面開展防汛抗旱風險隱患排查,對各鄉鎮防汛組織領導、責任落實、預案修訂和實施、值班值守、應急隊伍和物資落實、已建涉水工程運行、在建涉水工程度汛方案、防洪搶險應急方案及各項防汛準備、水毀工程修復、河湖設障整治、監測預警設施設備運行、山洪災害防御等,以及汛前準備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和指導,確保防汛關鍵環節落實到位。
用好“干部應急隊”。堅持落實防汛責任制,及時組織召開防汛工作部署會議,組建一支由縣、鄉鎮、農村行政村干部以及各水庫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干部應急隊,層層壓實責任,并進行防汛業務培訓,將全體工作隊員納入輪訓范圍,促進其熟悉應急預案的內容,對當地的地形了解,掌握群眾轉移撤退路線,及時做好各項防御工作準備,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堅持每日加強水情監測預報工作,利用山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系統,與縣氣象、水文部門形成信息共享與水庫管理人員執行汛期巡查和值守值班,形成信息和人為監測等相結合的措施開展水情監測工作。一旦發生汛情,以“先救人、后救物”為原則,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戰場,結合汛情防汛表現情況,大力選拔重用一批擔當作為、在關鍵時刻豁得出、重大任務面前沖得上的優秀干部,樹立敢擔當善作為、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對擅離職守、臨陣退縮、領導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干部,要嚴肅追責問責。
用好“人才專業隊”。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組織各類專業人才發揮專業技術支撐作用。統籌水利、氣象、電力通訊、道路、應急、民政、交通、醫療衛生、農業、住建、國土等部門,突出以提升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為主要內容,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梯次合理、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科學防汛、險情研判、應急處置、災后重建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完善技術技能人才激勵政策,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對防汛救災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實行重獎重用,激勵專業技術人才干事創業。同時,貫徹落實促進鼓勵和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辦法,在職稱評審中加大對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的傾斜力度,為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防汛救災等工作中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防汛救災個人心得及感悟2023 篇3
習近平強調,當前,已進入防汛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近期,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于超警戒水位,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災情就是命令,防汛救災刻不容緩。筆者認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守人民至上初心,繪筑防汛救災“作戰圖”踐行“戰汛”使命。
以人民至上初心繪筑防汛救災“作戰圖”,要織密宣傳“預警網”。自然災害不可避免但可以“未雨綢繆”。可以說,做好宣傳工作就是為防災減災織密“預警網”。防汛救災宣傳是提高防汛救災意識,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防汛救災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要積極組織、動員基層廣大黨員干部利用廣播“村村響”、發放明白卡等大力宣傳防汛常識和防汛應急措施,確保防汛常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同時,要加強與媒體的聯系溝通,認真策劃組織,共同做好防汛宣傳工作,著力做好突發汛情災害的宣傳報道,做好防汛救災信息的及時準確發布和災情的收集匯總。
以人民至上初心繪筑防汛救災“作戰圖”,要夯實一線“安全堤”。防汛救災的一線是人民至上的生命線。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中,加強重點巡查和24小時值守。要一級抓一級、層層壓實責任,加強統籌指揮調度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基層搶險隊伍的應急處突能力。基層一線黨員干部更要發揚敢打硬仗的良好作風,齊心協力、不畏艱險帶頭“戰汛”,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團結群眾做細做實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夯實防汛救災一線“安全堤”,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
以人民至上初心繪筑防汛救災“作戰圖”,要敲好后續“恢復鍵”。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敲好后續“恢復鍵”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第一要務,組織人員全面摸排受災情況,及時開展災后生產、生活恢復工作。要把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作為頭等大事,保障各項救濟款物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對倒塌、損壞房屋分門別類做好登記,建立重建檔案,編制重建規劃和實施方案,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要抓緊搶修損毀的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確保搶險救災道路通暢、信息暢通。要抓好農田水利設施的恢復重建,加緊災后水毀設施的修復,采取綜合措施加緊災害隱患整改,嚴防次生災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大寫的初心,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是黨員干部扛在肩上需要踐行的使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守人民至上初心,踐行“戰汛”使命,堅持一手抓防汛救災,一手抓經濟發展,將防汛救災“作戰圖”繪到底,繼續保持常態疫情防控下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奮力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