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精選3篇)
2023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 篇1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緬懷先烈、祭掃英烈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情況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退役軍人事務部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烈士祭掃工作要求,倡議全社會在清明期間開展網上祭掃,致敬英雄烈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緬懷英烈,講述英雄事跡。他強調,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清明節之際,讓我們感懷烈士為革命理想甘灑熱血寫青春的赤子之心,繼承民族命運和人民福祉扛于肩頭的家國情懷,,大家共同參與網上祭掃,歌頌英雄,緬懷先烈。
2023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 篇2
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機關黨委組織廳黨員干部、邀請兄弟單位的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和黨務干部共50多人,參加了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舉辦的20xx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海南文昌航天主題樂園(航天科普中心)分會的活動。
強調,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認真總結、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要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指出,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做宣傳思想工作,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
通過視頻連線觀看了北京主會場國家博物館“逐夢太空,掌中蒼穹”11名航天員手模雕塑揭幕儀式的盛況;西安、廈門等5個分會場的學生群眾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劉洋的直接對話。還參觀了航天科普中心展出的系列航天器材,到衛星發射塔現場聆聽技術人員講解衛星發射技術。
本次活動弘揚了“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主旋律,豐富了機關黨建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載體,營造了機關黨員干部關注科技、關注航天事業的良好氛圍。
2023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 篇3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指導意見》指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9項工作任務。一是面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全部優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截至2月2日,教育部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余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二是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高校要合理調整、統籌安排春季學期與秋季學期課程教學計劃。當前暫停所有寒假社會實踐。三是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要公布課程資源質量要求、在線教學課堂紀律和考試紀律要求、學生學習評價措施等管理措施。引導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進行學習考核。與課程平臺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聯動機制,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加快研發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強、數量充足的在線試題。四是發揮“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示范引領作用,課程負責人和團隊要上線提供全程教學服務,帶動全國慕課教師團隊開展線上教學服務。五是全天候開放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免費提供20__余門虛擬仿真實驗課程資源。六是倡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在線課程平臺免費提供優質課程資源,為高校制定豐富多樣的在線教學解決方案,支持教師利用慕課等在線教學資源自主開展在線教學,鼓勵開展網上在線教學培訓。七是繼續組織在線教育機構研發多樣化在線教學解決方案,為高校選擇資源和技術服務提供便利。八是發揮專家組織指導、整合、協調作用。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要整合名校名師名企力量,推動快速上線一批前期有工作基礎的優質慕課和實驗課程。慕課聯盟聯席會要與高校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協同教學。九是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鼓勵慕課平臺開設有關流行病學、傳染病學的慕課專題,提高大學生及社會公眾的科學防控能力。
《指導意見》要求,高校要將慕課教師以及承擔教學任務的所有任課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引導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選修線上優質課程,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強化在線學習過程和多元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制定在線課程學習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保障學生學業不受疫情影響。
《指導意見》強調,高校要擇優選取符合本校實際、與網絡環境條件相匹配的方案,與課程平臺密切配合、規范管理,強化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平臺運行監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傳播,保障在線教學安全平穩運行。
《指導意見》同步發布了22家在線課程平臺在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服務方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