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悟(精選4篇)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悟 篇1
一場車禍喚醒了她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她內的不解。
這小品,融了悲劇,亦融了社會各象,還融了愛與溫情,不乏遺憾。雙開門的冰箱,嶄新的綠皮大衣,都只能成為賈玲永遠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
賈母因車禍離世后,賈玲一些原本被封存的記憶,逐漸被想起。兒時的玲兒遇到了“危險”——玩具被搶,她的母親李煥英便挺身保護女兒,并帶她去看電影。如水般,母親的愛悄無聲息地蔓延著,浸潤了我的雙眼。這袋母愛,多么寶貴而珍重,值得賈玲珍惜。為了讓女兒開心,賈母奉獻著,傾盡了她的所有去愛這個女孩。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岳母刺字。
床前,岳飛向母稟報了自己將要上戰場,為國殺敵的消息。岳母嘴角掠過一絲溫暖的微笑,她愛子,也愛子的國家,亦愿子為國家獻力。岳母這袋母愛,傾注在岳飛背上“精忠報國”幾個大字上,帶著血的紅字,是岳飛受到的母愛。
中有賈母愛女,外有母疼女孝。
海倫·凱勒自幼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里摔打吵鬧,哭笑無法自控。她的母親溫柔地按摩著她的頭發,她愛女,亦愿女能拋掉枷鎖,重新擁抱生活。海倫母親這袋母愛,傾注在請來沙莉文老師上。開朗活潑的沙莉文,是海倫受到的母親。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孟母三遷。
孟子聰明穎慧,卻不分是非美丑,樣樣模仿。孟母焦慮地皺起眉頭,她愛子,亦愿子能學有所成。孟母搬離屠場,搬離墓地,她這袋母愛,傾注在學校旁邊的家里。散發書卷氣的學堂,是孟子受到的母愛。
似水的母愛,潺潺流淌,汩汩成溪,但應有魚蝦在其中玩樂,這汪水才富有了生機。趁早,來得及孝順。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悟 篇2
其實我是一個在電影方面淚點很高的人,但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哭得一塌糊涂。全劇最觸動我的點不是李煥英的扮演者張小斐說的那句“我的女兒,我要她健康快樂就行”,而是賈玲突然看到自己褲子上縫的惟妙惟肖的小狗圖案,說“她這個時候還不會縫啊”然后開始倒敘,原來李煥英也是穿越過來的,她一早就知道這所有的一切,卻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按照原路再走一遍,賈玲在幫媽媽圓夢,彌補遺憾;李煥英女士也在幫賈玲解開心結。母女兩在進行雙向治愈,我覺得這才是全劇最讓人動容的點。
人生最難得的大概就是你明明經歷過了所有的事情,知道故事的結局,但可以重新選擇的時候,你還是愿意選擇同一條路。但對于我,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還是愿意選擇現在的路,做我爸爸媽媽的女兒,做外公外婆的外孫女。
聽見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談起過去的故事,回憶起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的時候,我總想著要是我有一臺時光機就好了,看看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年輕時候的模樣,帶著現代的零食和東西穿越過去,做他們的哆啦A夢,滿足他們所有的愿望,撫平他們心里的傷痕,陪他們經歷他們過去的人生,和她們做一回朋友。
我們有記憶起,就總記得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這個人就是我的爸爸媽媽了,卻常常容易忘記他/她以前只是別人的兒子或者女兒而已,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她/他也曾經是意氣風發,滿眼江湖的少年,只是我們的出生讓他們有了更深層的責任,而忘記自己少年時的模樣。但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該忘記他們首先是獨立的自己,然后才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不應該總仗著他們的父母身份,而讓他們讓步,放棄自己的愛好,甚至是放棄自己而活在那個只有我們的世界。這也是孝順父母的方式之一。
多陪陪自己的親人,不要給自己留遺憾。不是每種遺憾都能彌補,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我們總想著“下次見面的時候我多陪陪他們”,也許他們想的是“見一面就少一面了,這一次就多陪我幾天好不好?”把每一次見面都當做最后一次見面,想給他們買什么、想做什么就趕緊去做吧,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遺憾是世界上最深的遺憾。
努力記錄你想記錄的人,用文字、影像等一切可以用上的手段,因為人的記憶永遠跑不贏遺忘的速度,當有一天那個你最珍視的人離開你的時候,你還有東西可以憑吊紀念,這也算對抗死亡的一種方式之一,好像她從來沒有離開過你,只是溜進了你的文字里、你的照片里、你的視頻里換了一種方式陪你。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悟 篇3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早已耳聞這部電影總能戳中人的淚點,每一個從*里出來的人都哭的很兇,止也止不住。大年初二那天,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帶著極高的淚點走進了*。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賈小玲在母親因為車禍去世后,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與母親成為了姐妹,賈小玲費盡心思逗母親開心,幫助母親完成心愿。影片在好笑的同時,眼讓人不禁淚如雨下。
這部影片實際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人說賈玲演的太假了,根本沒有一點點真情實感。而實際上,這部影片與其說是演出來的,但不如說是把真正的一個事情重新上演了一遍。電影的末尾是賈玲的內心獨白:打我記事起,我的母親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模樣但是我就忘記了她也曾經是一個花季少女。這部影片不僅僅是賈玲獻給他自己母親的,更是獻給全天下的母親。觀眾們在看著賈玲在電影中一次次的撕心裂肺的哭,看著賈玲的母親在被自己的女兒逗笑后的熱淚盈眶,讓觀眾們都看到了有個普通的女兒,對自己同樣普通的母親的孝順,懷念。賈玲努力的在這次夢中實現了母親的愿望,而醒來后,卻是與母親的生離死別。
其實電影中賈玲也是一個自卑的孩子,她一直都認為自己非但沒有給母親長臉,反而給母親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他還感覺自己如果沒有出生,那么母親就會比現在更幸福。在這樣的心態下,當他看到廠長的兒子與母親相親時,心里便暗暗埋下了一顆將他們撮合在一起的種子,讓他們相親相愛,讓母親的生活更加美好。在這里,已經有很多觀眾不停的抽泣了。我們同樣身為子女,又有多少人像賈玲這樣用心使自己的母親生活更好呢?
電影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被人們誤以為是這部電影里的梗,但也透露著一些心酸。看著賈玲濕潤的眼眶,這是多大的一次讓步啊!為了母親的生活幸福,他希望與母親再做一次母女,希望來生給自己的母親好好的掙一回臉。他希望如果這樣,母親就不會因為車禍而離他而去。但是事已至此,她只好做出了一個決定:自己不要出生。
在賈玲穿越回來的同時,他的母親也穿越了回來。面對女兒一次又一次的逗她開心,她欣然接受,陪女兒走過了自己最后的時光。在看到女兒褲子上的破洞后,為他縫補成一個可愛的卡通圖案;在女兒喝醉后,一步步背他走回家;面對廠長兒子的真心,她卻依舊與賈玲的父親相愛,依舊成為賈小玲的負責的母親。對于女兒,他或許錯過了自己一生中的青春時光,但他收獲了一個愛他的女兒,值得。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自己母親帶來的愛,不要忽視它,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再后悔。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悟 篇4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改編自自己創作的同名小品。
賈玲在電影創作上初出茅廬,然而,這樣一部笑中帶淚,一部帶有喜劇元素的悲情作品打動了億萬觀眾,既叫好,又叫座。
劇情并不復雜,雖然運用穿越的手法切入,有點俗套,但也能使主人公在故事中跳入跳出,推動劇情發展,比單純回憶性敘事手法顯得生動活潑,同時也使觀眾產生一種夢幻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愰忽迷離的感覺。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自傳體作品,現實中賈玲的媽媽確實也叫李煥英。賈玲也算本色出演,作品中的賈曉玲明顯就是以賈玲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但文學作品畢竟屬于文學藝術創作,作品中的賈曉玲不能完全等同于現實中的賈玲。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賈玲和姐姐曾經談到過自己母親去世的原因。據賈玲說,父母一起去通稻草,因為草堆的比較高,媽媽坐在爸爸開的小翻斗車上,然后不小心失足摔了下來,摔倒了小腦,當場就去世了。在火葬母親的時候,賈玲還是難以相信這個事實,雖然賈玲的姐姐已經讓賈玲去看媽媽的最后一眼了,但是賈玲說,自己那個時候就是傻的不能相信媽媽已經去世的事實。這成為賈玲永遠的痛,也成為賈玲創作《你好,李煥英》的初衷,就是懷念母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母親沒等到賈玲成功,沒享受到賈玲成功的喜悅,更沒給賈玲回報她的機會,便匆匆撒手人寰。這成為賈玲心中邁不過的一個坎。所以,賈玲不惜運用穿越的手法,恨不得擁有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穿越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變身姊妹替母親分憂解難,甚至愿意創造機會讓“母親"(姐妹)嫁給一個干部子弟,而不是"鍋爐科"的父親,目的就是讓李煥英少受點罪。故事雖然荒誕,但把無以為報的拳拳愛母之心,表達的無以復加。
影片打動觀眾讓觀眾淚濕衣袖的就是親情,講述的也是父母與子女的故事。
這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我是讀了魏山虎校長《你好,你煥英》觀后感,心生感動,于是我領女兒一起去觀看。
女兒學習比較用功,成績也比較好,但自從上了高中以后變得沉默寡言,有時心情煩躁,平時顧不上鍛煉,顧不上與同學交流,顧不上睡覺,課上課下鉆入書堆,身體也越來越差,心理上似乎有點亂了陣腳的意思,作為父親很是替她擔心。正如影片中李煥英所講的,我也愿意讓孩子健康成長,做一個快樂上進的人就夠了,善交流,有朋友,懂人情,能獨立。
電影結果后,我和孩子談影片中的故事,談創作手法,談人物命運,沒想到孩子對一些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并感慨地說,“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感同身受",我明白她說的是,賈曉玲穿越與李煥英作姐妹一事。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