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精選8篇)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1
《弟子規》教育我們做人要先學敬孝,要懂得尊重別人,弟子規會背不行,得按照弟子規的內容一條一條去學去做才是最主要。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敘,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們達到的準則,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學習,如何講究文明和禮貌。
《弟子規》全篇十分短小,360句,僅1080字,卻蘊含豐富,它總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入則孝”告訴我們在家中要聽從父母,愛親人。親人有困難或者有病,要真心實意地幫助照顧他們,不與父母爭吵,聽父母的話。這讓我們在家中與父母之間更加和睦、溫馨。“出則悌”告訴我們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樣,為人為謙虛,見長輩要讓道懂道理,這使我們在外出時有“風度”、“彬彬有禮”。“謹”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小事上也可以體現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須從小事做起,這使別人眼中的我們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謙謙人子。
“信”告訴我們要時時講誠信,誠實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諱,不要喜怒無常。“泛愛眾”告訴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厭舊,要愛每一個人,要心胸寬廣。“親仁”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不要勾心斗角,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密無間。“余力學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聽講時要認真,學習時要努力,寫作時心態要端正,要心無旁物。
弟子規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很多大道理,在今后的做人學習上,我要按弟子規上說的去學去做。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2
《弟子規》已經伴隨我一年多的時光,使我受益匪淺.他是引導人們做一個好人的良師!教育人們正確認識現實中的自己,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讀書學習和修養品德…….的確是一本好書,認識它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就在附頁上寫了警示句:多思、多想、多看、多聽、謹言、慎行!
“孝”是最為樸實的文字,也是最簡單的做人道理,深深的被一代代中華兒女所傳承。父母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最偉大的。回憶以前,或許你也和我有同樣的經歷,在上學回家或玩耍了一天疲倦的躺在沙發上,昏昏睡去,朦朧中感到母親把毛巾被蓋在身上,也不覺得什么;還記得小時候生病,母親步履蹣跚的背著我們去打針的時候嗎?那時候也不覺得什么。以為為人父母應該做的……其實像這樣的關愛還有好多好多!現在我們有沒有如此地去關愛他們,即使我幾乎每天下班都回家也是覺得做得太少太少了,真是不能等他們不能老了不能動了才去孝敬!
《弟子規》一句話一個道理,一句話一種思想。讓我明白了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朋友、感恩公司。。。其實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和我一樣的少了一份感恩之心,常把自我擺在第一位,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淡漠了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辜負了領導對我們的期望。心中掛念更多的是名利,是自己的榮辱得失 ,對公司都少了一份感恩 ,少了一份真誠。我們應該多站在公司角度上,居安思危,時時有一種危機感和壓力感,強化團隊意識。
一年來,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會好好的對照自己,反醒自己,學好《弟子規》,更好的做人做事。用我的實踐來影響孩子以及周邊的人們,讓《弟子規》幸福更多的人!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3
開學已經將近一個月了,我接觸《弟子規》也有一段時間了,我通過學習《弟子規》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開學初,學校安排我教六一班的語文,剛跟孩子接觸了一天,我的心情還是蠻愉快的。可是一天還沒有結束,由于工作上的變動,學校又臨時調整我教六三班的語文。說句實話,我并不想接六三班的語文,因為班里至少一半以上的孩子,五年級時我都教過,有很多調皮搗蛋的孩子我都領教過了,我的能力有限,我真的怕我駕馭不了。可是,既然學校已經安排好了,我也只能服從。于是,進到六三班之后,我就一直在試圖用《弟子規》來改變這些調皮的孩子,沒想到兩周下來,孩子們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我就在不斷反思自己,難道是因為我的問題才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如此膽大嗎?
之后,我就試圖慢慢改變我的思想,不輕易對孩子們發脾氣,出現了問題耐心教導他們,平時上課多鼓勵少批評,有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盡量不在課堂上訓斥他們,而是趁下課時間多與他們談心等方法來解決。通過采用這樣的方式,我發現六三班的孩子真的在課堂上有了些許的變化,愛說話的學生上課已經沒有那么多話了,班長和組長也能起到帶頭作用,及時提醒孩子們上課遵守課堂紀律了,就連班上最調皮的桑源澤也慢慢在語文課上變得乖巧了。看到同學們的變化,我心里也頗感欣慰。
我知道是《弟子規》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給了我努力的動力,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學習《弟子規》,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六三班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喜歡我的。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4
隨著近年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復蘇,杭師附小303班的師生們共同學習《弟子規》,作為家長,我參加了學校的教育活動,聽取徐老師的授課、監督并與孩子共同踐行、半年以來的教育,我從家庭生活與孩子身上在潛移默化地產生的變化感受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綱領對人的行為進行規范和老師們為什么選擇學習它的正確性。
“是《弟子規》改變孩子,而孩子又在改變著家人!”我始終這個認為!10月21日也就是上個周末,迎來了孩子第九個生日,我們身為父母,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值得紀念又增進與孩子交流感情的機會。妻子準備了一個晚上:做家鄉特色的米粑以示慶賀。我呢?又是忙前忙后!一大早,我們很想趁周末睡個懶覺,可孩子呢?早早地不動聲響走到床前說: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今天是我九歲的生日。你以前說過,我的生日便是你的難日。感謝你們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感謝你們對我的養育之恩,而后在床前深深地,”簡簡單單的三言兩語和一個鞠躬。頓時,這小精靈讓我們啞然,是幸福、是感知、是……我與妻子面面相覷,感覺熱血沸騰,愛營繞著溫馨的小家!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感謝老師的教育,感謝她從《弟子規》中汲取養分。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有一個易急易燥的脾氣,容不下孩子半點拖拉作風,可每次做作業、穿衣服、吃飯似乎都會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久而久之家里的黑臉、白臉也產生了。我們常常把愿望迫切強加于孩子,孩子也常屈的不行,我的大發雷霆在她眼里司空見慣.而事后妻子常對我交流說,其實我們也有很深的缺點,我們是她的啟蒙老師。那就是在教育孩子想讓孩子聽話的時候,不能強迫孩子的意愿,把 “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少數落孩子,多多找找我們行為上的錯誤……這些都會讓孩子對家長不尊重或是誤會.只要直說要害,要孩子應該如何做說清楚,當她知道無法討價還價時.孩子就知道該如何做的。從吃飯到完成作業的姿勢開始,到和風細雨潤無聲,家庭常常緊張的局勢也有了微妙的變化,女兒對我不但生起尊敬心,同時還和媽媽說他爸爸變得比以前更好了,妻子問為什么, 女兒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我們父母都知道:凡出言,信為先。孩子該守規矩的時候還是要守規矩,正所謂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真是學習一點,收獲一點,踐行一點,收益一生。望子成材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心愿,《弟子規》是當今父母值得一讀的一部好書。全篇寥寥千字,簡明扼要,亦如家中長者殷殷囑咐!它讓我們校正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改變了態度。它讓我的家庭其樂融融。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5
在學校沒讓孩子們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自己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規》。看了這本書,學習了《弟子規》覺得對自己孩子幫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規》的“弟子”是學生,“規”指的是規范,學習好《弟子規》孩子是很優秀的。
《弟子規》說:“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受眾,而親仁,有余力, 則學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較乖巧,也很孝順。有時候自己很喜歡吃的都愿意和我分享,經常用自己做的愛心賀卡,寫上溫暖的話,表達心中對我的愛,每次都讓我感動。“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沒接觸《弟子規》前,自己比較隨性,很多時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踐行《弟子規》后我會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在孩子面前想讓孩子學習好的品行,對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我會盡量幫忙!其實做好事是讓人非常開心的事,就像徐老師常說的“因為有愛,所以生命有陽光!”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是我從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說“你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你好!” 我也常跟孩子說“學會感恩,感恩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給你知識的老師,感恩批評你的人,感恩給我們幫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自私,比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對她說“你忘了什么了么”她馬上接口說“噢,謝謝媽媽!”不管她是不是感動,但我覺得養成一個習慣是很難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宮,買水喝自己的長刷不出來,剛好有個不認識的阿姨也在買水,她順手就遞給我一瓶,她執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兒走到她身邊深一深地鞠躬“謝謝阿姨”阿姨很開心,我也很感動,我覺得女兒長大了,學習《弟子規》知道感恩了!
今后孩子的路很長,學好《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我想孩子的路會更寬!更廣!怎能不會不優秀呢!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6
弟子規是一本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學規、學則的形式、三言成語的體例,濃縮了八德(孝、悌、信、禮、義、廉、讓)知識的教育讀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讀、講解而結合實際,不論從生活到工作,還是從做事到做人,就把人類提倡的、反對的、遵道的、違德的講得明明白白、清清處處,內函豐富。并用它來要求自己,檢查自己,反省自己。
做到敦倫盡分,大量的事實證明,能按第子規的要求規范自己言行的人,絕對在家庭中是一個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單位是一個好員工,好同事、好領導。在社會上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圣閑之人。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孝順也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知道了怎樣與兄弟姐妹相處,懂得尊重別人,知道了人生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知道了人應該有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和大地絕對沒有私心。
通過了學習,在工作中傳授給學生,讓小學生從小做人、尊敬、孝順等禮節。通過領導帶好頭,師生照著學的方法。在學校、在班級上都大有改觀。人人都爭達到圣人的最高境界,傳統和美德的發揚五千年的文化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在教育教學中,認真教好每一學生,讓他們做好弟子規的每一條,我們盡到自己的責任,教育好學生,運用好弟子規每一條,使我們的世界會將永遠文明、燦爛、和平。《弟子規》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繼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將它發揚光大,永傳下去。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7
自從踐行《弟子規》以來,孩子明顯比以前懂事了很多,從先前什么都不干,只要動動嘴巴,大人就都幫他做了。特別是爺爺奶奶什么事情都依著他,讓他認為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什么事都依賴父母,爺爺奶奶,養成了驕縱的壞習慣。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來一字一句背弟子規,一字一句的踐行,并寫踐行日記,明顯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來,看到他拿一個拖把在拖地,雖然拖得不是很干凈,但那種發自內心想幫媽媽分擔一點家務的心,讓我感覺他長大了。家里來客人也會主動打招呼,問好; 也學會關心人了,奶奶頭暈,會主動幫奶奶拿藥,倒開水,還不忘了說聲小心燙著。爺爺喝酒,會勸爺爺少喝點,當心高血壓,會為他人著想。時不時做點事情還不忘套用兩句弟子規。比如幫奶奶捶背就說是入則孝,就是要孝順長輩,幫媽媽蓋被子說是冬則溫等等……
所以說從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來看,弟子規確實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孝順了很多,弟子規是一本很好的誦讀經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為子女做好榜樣,大家一起踐行弟子規,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成效。
踐行弟子規心得500字 篇8
去年,我家又多了一個成員,一只可愛的垂耳兔。記得這個小精靈剛到我們家時,還只有二個月大,有成人的兩個拳頭大小,身上的毛稀稀的,兩只小耳朵一只豎著,一只耷拉著,看過去,楚楚可憐惹人愛。如今,它已經長大了。
上學前、放學后,祺祺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小兔喂食物。每天,他都會把學校學到的養兔知識用到實處(303班正飼養一只兔子)。有時候祺祺來不及喂,就會交待爸爸媽媽一定要照顧好小兔。“記得給小兔加水。”“別忘了給小兔增加食物。”祺祺對動物的愛心,在這一刻充分體現。
小兔的智力雖然不高,但我覺得兔子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而且不害怕人類。它會聞聞小主人的腳,圍著祺祺打轉,然后在房間里信然邁步;它遇到祺祺的玩具,會很感興趣,它會伸出兩只前爪,使勁地翻騰著玩具;它奔跑起來很快,真應了有人害怕逃跑時的那句話“比兔子還跑得快”…..小兔的可愛之處不勝枚舉,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
《弟子規》教會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要和諧才有發展。我們家長非常感謝學校老師的辛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