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軍人心得體會范文_四有軍人感悟與反思精選范文(通用3篇)
四有軍人心得體會范文_四有軍人感悟與反思精選范文 篇1
“在強軍之路上,我們甘愿成為一名恪盡職守的士兵,我甘愿成為強軍路上的鋪路石。”這是來自一位普通士兵的演講內容,也正是如今全體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心聲。
回溯歷史,有些精神和經驗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研習并代代傳承下去的,12月,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會議通過的由毛澤東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定所確立的建黨建軍原則,不僅對當時紅軍的成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我們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產生著深遠的影響。85年后的今天,主席來到古田鎮,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再次召開,此次會議被稱為“新古田會議”。會上,作出了“牢記強軍目標,爭做四有軍人”的重要指示,有靈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要求更是明確了當代革命軍人的標準,值得我們去深刻學習和領會其中的重要精神。
我軍自建軍以來,不斷成長的同時,也經歷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戰斗和改革。那么,支持我軍不斷前進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這兩個滾燙的大字“軍魂”!
一、聽黨指揮復興強軍之夢
85年前,古田會議確定了“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明確了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作為一名準軍人,我們要知道,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是經過了數十年實踐的檢驗的,只有這一原則能保證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保證我們的國家長治久安,保證我們國家偉大復興夢的實現。軍魂是一支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關鍵,是一支軍隊永葆戰斗力的不竭動力,是一支軍隊永不變質的可靠保障。“黨指揮槍”的原則離不開兩個重要的關鍵因素:領袖和政治工作。領袖代表了黨的核心人物,而政治工作則維護了黨的領導,促進著軍隊的建設和發展。
一代偉人領唱鑄魂之歌
歷史中,一支偉大的軍隊從來不會缺少一個偉大的領袖。從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再到、等等,他阿門有的整修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有的帶領人民脫離貧困的泥潭,有的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無一不是中國軍隊和人民的絕對領袖。還有些人,他們是一支軍隊的指揮官,或有名或無名,但在戰場上,他們同樣是手下官兵的領袖。電視劇《亮劍》中的李云龍,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領袖形象,他在戰場上對敵人兇狠,對戰友和朋友卻肝膽相照。他可以在幾個戰友負傷掉隊時,率領全團重新打回包圍圈。李云龍,戰士們的精神領袖。他的精神和品性影響著他的隊伍,使他的部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成為了一支經歷了血與火錘煉的鋼鐵之師。這就是一支軍隊的靈魂,一個領袖的力量。
政治工作凝聚軍隊靈魂
周恩來在《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中寫道:“以革命主義為基礎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軍隊的生命線與靈魂!”早在《古田會議決議中》就已經提到:“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于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負擔不起來的” 這就從根本上指出了政治工作對于完成紅軍任務的重要性。解放戰爭,我軍為何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因為蔣介石始終未能弄清楚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什么。軍統局只會在部隊里秘密監視、打小報告、造謠生事,搞得部隊人心惶惶、軍心渙散,兩者高低立見,勝負已分。二戰的蘇德戰爭,德軍每每俘獲蘇軍的軍事單位,不論大小,必定搜尋紅軍政委,予以殺害。這更證明了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二、忠誠信仰塑造鋼鐵軍人
軍隊的核心是軍人,軍人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意志,與思想,也就是靈魂。靈魂是一個人的本源所在,沒有靈魂則無異于行尸走肉。在我看來,信仰和忠誠是軍人靈魂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從古至今,他支撐著千千萬萬的士兵共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向著民族復興的道路不斷進軍。
鐵血軍人捍衛信仰高地
何為信仰?信仰是對某種主義極度信服和尊崇并奉為行為準則的精神現象,是人類精神世界的最高追求。塞繆爾說:信仰是一個人奮斗的精神標本,高貴情操的良知堡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就是軍人的信仰。縱觀古今中外,兩軍對壘,總是有信仰的軍隊戰勝沒有信仰的軍隊,或者信仰強的軍隊戰勝信仰弱的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和同盟國勢均力敵,雙方軍隊都是沒有信仰地戰斗,打到最后大家都已精疲力盡,這時候美軍出現了,美國人都本著解放歐洲大陸的信仰而戰斗,所以成了最后的大贏家。秦國后期自商鞅變法后,軍隊中存在的信仰越來越強。當時秦國士兵在砍殺敵軍的數量達到一定界定時,就可以提高自己甚至家人的社會等級,奴隸可以變為自由人,他們的信仰就是殺敵換自由。抗美援朝的志愿軍為什么不怕死?因為他們不愿再過亡國奴般的生活。抱著這樣一種信念打仗,強大的美軍也招架不住。兵雖有陣,以勇為本。任何軍隊要在作戰意志上出了問題,那是不可能取勝的!作為革命軍人,就是要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我們要始終堅守的信仰高地,也是我們的職責使命所在。
忠誠戰士捍衛軍魂永固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忠誠是每一個軍人內心深處最本質的靈魂源泉。“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年輕的岳飛在抗金期間寫下了這氣勢磅礴的詞句,以此來抒發他掃蕩敵寇、還我河山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心。而當他聽到南宋要和金議和的消息時,他又發出了:“大好河山,一旦淪于金人之手,豈不可恨!”的嘆息。他誓死效忠于南宋,但卻遭秦檜等人的誣陷,最終被毒死于風波亭。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靈魂卻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崇高的民族氣節,使中華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而他精忠報國的事跡也流傳至今。中華歷史長河中忠誠效忠的故事數不勝數,當代軍人仍然很好的傳承著這一精神,他們忠誠于黨,時刻保衛著國家和人民。抗震救災,消防救援,戍守邊疆等等皆可看到他們偉岸的身影。沒有這些敢于以血肉之軀同鋼鐵坦克同歸于盡的忠誠戰士,就不可能實現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沒有那些肯于服從大局,甘愿犧牲局部利益,承擔打阻擊、做掩護的指戰員,就不可能有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沒有千千萬萬個先烈的壯烈犧牲,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環境和幸福生活。然而,在如今的社會中,“忠實”一詞卻被很多人忘卻了,成為許多人嘲笑和譏諷的對象,對其敬而遠之。他們追逐個人利益,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指鹿為馬,掩蓋事實。為了一己之私,出賣國家,出賣人民,違背自己曾近做出的誓言。這是多么荒謬的現實啊!
三、志存高遠書寫強軍華章
理想是一把尺,量出見識的長短;追求是一桿秤,稱出一個人靈魂的輕重。身為國防生,即將進入部隊的我們應當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當代大學生。結合當今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我們應自覺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夢中去。在大學,我們獲得的機會更多,所以我們要珍惜難得的機遇,把個人的理想抱負融入強軍夢的實踐中,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另一方面,我們應當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鍛體,積極訓練,使自己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盧梭說過:“身體虛弱,他將永遠不會培養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作為一名準軍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是為我們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能不能真正成為一名有靈魂、有本領、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關鍵是要有強軍興軍的歷史擔當,要有當兵打仗的使命感。現在,我們的國家安全仍然面臨著嚴峻威脅和巨大挑戰。東南有中國臺灣回歸大陸統一問題,東海有我與日本對釣魚島領土的爭奪,南海有我與越菲海上權益較量,更大的不安因素是美國長期對我奉行圍堵政策,妄圖遏制我戰略崛起!對此,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認識,真正樹立起明天就要打仗、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觀念,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備狀態,時刻保持聞戰則喜、不畏生死的敢戰狀態,做到思想上緊起來、訓練上嚴起來、學習上實起來,在校爭當優秀的國防生,畢業后盡快成為一名能打勝仗的精兵,努力勝任和堅決履行新一代革命軍人的神圣使命!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身在學堂,心在軍營。身為一名準軍人,我們要時刻持抱有一顆熱忱的心,堅定信念和信心,以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指引,在生活中以點滴小事積累,厚積薄發,堅定不移的朝著強軍目標奮進。
四有軍人心得體會范文_四有軍人感悟與反思精選范文 篇2
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思考的越是持久和深沉,它們在我心靈喚起的贊嘆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這一則刻在康德墓碑上的箴言,時刻拷問著世人的道德底線,時刻警醒著世人的良知,作為準軍人的我們更要時刻牢記軍人的良知,那便是: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使命,堅決服從命令,爭做“四有”軍人。
聆聽時代強音,踐行強軍目標
國強離不開軍強,強軍才能強國。縱觀古今中外,有哪個民族的興盛不是伴隨著強大軍隊或征戰周邊,或威逼四方。好戰誤國,但忘戰必危。陳橋兵變,一襲黃袍,趙氏奪得了天下,一杯清酒,兵權盡失。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縱彼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汴京煙柳滿皇都,臨安城里春意鬧,又怎奈金人鐵蹄踏入襄樊,百萬遺民淚盡胡塵里,國權淪喪,碧天泣血,國破家亡,民眾任人欺凌。盛世的繁榮也不過是一串虛無的泡沫,易破,易碎。兵者,國之大事,攸關存亡,不可不察。主席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高度,明確了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號召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時代的最強音,寄托著黨和人民殷切的希望。加快現代化國防建設,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作為準軍人的我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重任。黨的“”明確指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符、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實現強軍目標,是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的基本實踐,必將開啟我軍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新征程。
嚴格要求自身,爭做“四有” 軍人
軍人的靈魂在于有信仰,敢擔當。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滿含屈辱的血淚史,在民生凋敝,強寇鷹揚,山河破碎之際,是什么讓仁人志士們不顧生死,前仆后繼?是信仰,是時代的責任感,他們相信國家必勝,他們甘愿為祖國的自由戰爭粉身碎骨。是中國軍人的靈魂,奏響了那個時代可歌可泣的樂章;是中國軍人的靈魂,讓中國軍隊立于不敗之地。有信仰的軍人,就有了戰斗的力量;有靈魂的軍隊,敢于直面來犯強敵,忘乎生死,必將讓敵人在生前死后都后悔與共和國為敵。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嚴守紀律,忠于職守,苦練殺敵本領。軍隊需要新形勢下的全能型人才,身為國防生,我們不光要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軍政素質,更要博覽群書,學習各項技能。強軍、強國不是空話,沒有實際行動,復興夢就是南柯一夢,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培養自身第一任職能力,以火一般的熱情和過硬的素質積極投身于國防現代化建設。
軍人當“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清代名將左宗棠認為“打仗以膽氣為貴”。軍人沒有血性,縱使裝備優良,也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狹路相逢,敢于亮劍,哪怕是死,也要讓對手膽寒。如詩畫般美麗的漢江,蜿蜒流淌在秦嶺山脈的南麓,滋養著沿江兩岸勤勞樸實的人民,也傳唱著一個抗戰軍人的壯歌,他就是張自忠將軍,這名軍人被人民稱為抗戰軍人之魂,75年前,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攪擾了這片土地的安寧時,他帶著所屬部隊溯江而上,迎著敵人的炮火,誓死抵抗,直至為國捐軀。將軍遺言,我生國死,我死國生。逝者已矣,生者自勉,當代軍人接過先輩手中帶血的旗幟,并將他們的精神傳承。
血性沉睡在每一個人心底,需要外界因素在必要時喚醒它。中國軍人當以血性為圖騰,中國軍隊是仁義之師,但也是虎狼之師,我們敢于直面強大的敵人,我們不怕犧牲,為了勝利拋開一切,為了祖國前仆后繼。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含著金湯匙長大,“血性”對于我們來說,很陌生,也很遙遠。就我而言,對血性最早的認知便是觀看完《甲午風云》后,胸口發悶,眼眶濕潤。策馬揚刀尋好漢,攜筆從戎國防生。我們為國家當立班超志,守蘇武節,歌武穆詞,做易水別。軍人血剛,有死則已,死要死的轟轟烈烈,膽敢犯我華夏著,雖遠必誅。男兒血性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有血性,有狼性,我們的軍隊必將成為不敗之師。“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軍人豪邁,刺刀見紅,死何苦,生何歡。了卻天下事,贏得身后名,殘陽應泣血,血色勝殘陽。
羅曼·羅蘭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身為國防生,我們具有大學生和后備軍官的雙重身份,所以我們的德行操守必將備受關注。中國軍隊是文明之師,而中國軍隊的形象是由千千萬萬個中國軍人的形象匯聚而成。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乎軍隊的形象,良好的品德給國人的不光是一個好印象,更是一種無可替代的信賴。
矢志報國凌壯志,無悔青春獻國防
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革命軍人就要勇擔當。我曾向往青春和自由,不得不說,軍旅之路與我的夢背道而馳。我曾向往成為一名作家,描述祖國山河壯美,歌頌中華兒女勤勞勇敢。但我選擇成為一名光榮的國防生,這是因為我更向往策馬揚鞭,馳騁疆場,保家衛國,中天懸劍。自己選擇的路,就算是跪著也要走完全程,我的夢因為抹上了橄欖綠而更加偉大,我的夢也因為散發軍旅情而更加堅強。兒時的夢想,已化作起點的陽剛,銅紐扣已微微發燙,我聽見它在輕輕吟唱,那是軍人的歌謠,從容堅定,永遠嘹亮。
四有軍人心得體會范文_四有軍人感悟與反思精選范文 篇3
新時代的軍人要具備怎樣的風采體魄,新時代的軍人要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奮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爭做四有軍人心得
新時期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已成為引領我軍建設發展的鮮明旗幟。要強軍,首先就要鑄魂育人,堅定理想信念,爭做一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身為祖國的后備軍官,牢記強軍目標,我們當仁不讓;爭做四有軍人,我們更是責無旁貸。下面我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匯報一下我對四有軍人的認識和看法。
一、崢嶸歲月,軍魂凜然
談起軍人的靈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忠誠”兩個大字。當230萬個忠誠匯集在八一軍旗下時,它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每名軍人的信仰,這支軍隊的共同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軍人,注定他不會有非凡的成就:呂布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鼠目寸光的他沒有治軍理念和志向,寄人籬下,最后不僅被曹操所殺,而且還留下一個三姓家奴的千古罵名。反觀劉備,他就很有自己的理念:民心所向者,才會眾望所歸。最后取四川、奪漢中、建立蜀漢王朝,成就了一時霸業;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人民軍隊,她的足跡遍布雪山草地,用雙腳去丈量25000里的漫漫征途;她也曾在槍林彈雨中用信念支撐了22個春秋。她所使用的武器裝備是落后的,但卻沒有輸過一場戰爭„„這就是信仰的力量。遙看歷史的天空,我們總能發現曾經的虎狼之師如璀璨明星般掛在天邊閃閃發光:從秦國掃六合的戰甲方陣到成吉思汗彎弓搭箭的蒙古鐵騎,從凱撒的羅馬軍團到二戰時期的德意志機械化部隊„„這些曾經稱雄一時的虎狼之師的制勝法寶無外乎先進的武器裝備、嚴格的獎懲制度和軍紀。像人民軍隊這樣用意志和信念來武裝自身的軍隊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是沒有的,這些戰士為了勝利,他們可以前赴后繼,勇往直前。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團長犧牲了,一批人倒下了,營長頂上去,另一批人跨過尸體繼續沖鋒,就這樣不停地循環往復,即使戰到最后一個人,也會倒在沖鋒的路上。曾幾何時,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有七情六欲,也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他們一個個倒下時卻并沒有想過這些東西,只是想著這樣的結果只不過是他們最終的歸宿而已,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久而久之,信仰就成為了一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往往具有培養英雄的土壤,它能使一名普通戰士瞬間變為英雄,也能使一名英雄逐漸轉變成偉人。當無數的英雄都聚集在一起時,自然而然,這支軍隊就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也許她的武器裝備會相對落后,但是這支軍隊的士氣和意志會對它的短板進行彌補,抗美援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聯合國軍”法國希爾將軍說:“鴨綠江的冬季戰役,我的部隊一次戰役下來,損失慘重,我從士兵眼神中,看到的不是怒火,而是恐懼!”。國防大學金一南將軍也談到了他在訪美期間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軍人對中國軍人很是尊重。這還不是緣于抗美援朝中中國軍人作戰的勇猛?時至今日,從美國士兵每一分尊重中,我們依舊能感受到那些長眠于異國他鄉的先烈們對今天中國軍人地位所做的奠基。
二、和平時期,信仰堅定
在和平建設時期,軍旗不倒,信仰不變。當洪魔肆虐時,第一個站出來的依舊是他們,用軀軀血肉鑄成新的長城;在抗震救災中,是他們用雙肩托起了生的希望,用沾滿血跡的雙手搜尋著廢墟下奄奄一息著的生命;還記得生命垂危之際仍工作在病房的林俊德嗎?還記得佳節團圓之際,卻與殘陽孤月為伴,手中緊握鋼槍站在邊防第一線的哨兵嗎?他們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獻,只為踐行當初的錚錚誓言:強國夢,強軍夢。拿破侖有句名言:“如果你是軍人,心里只能裝著你的國家和你的敵人”。這也許就是對軍人信仰的另一種定義:為國家,為人民,時時刻刻準備著。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撐起民族的脊梁。
三、繼往開來,再塑軍魂
九十多年前,我黨如中流砥柱,在民族危難之際,挽狂瀾于即倒;又如凌云大木,扶民族大廈于將傾。九十多載的坎坷艱辛路,讓我黨深刻的了解到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重要性。新時期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是對我軍提出的新要求。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八十多年前,我黨親手締造了這支人民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理所應當為這個政黨服務,它是軍隊的靈魂所在;軍隊是用來打勝仗的,這個是核心,打仗打不贏,一切等于零;因為信仰,我們軍隊有了優良的傳統,傳統是什么?傳統就是一種性格,一種習慣。老一輩革命家教給我們太多的習慣:親民愛民、軍民團結、為我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當我們脫離了這種傳統時,也就意味著背棄了我們的信仰,脫離了我們的原則。因此,作風優良必不可少。
身為軍人的我們,做好自己的事,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用理論武裝我們的大腦,堅定我們的強國強軍信念,這就是對強軍夢做出最大的貢獻。
有一種信念,可以統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種追求,可以鍛造靈魂,改變歷史。因為對信念的堅守,150多年前的馬克思恩格斯早就已經繪好了人類未來大同社會的藍圖;因為對信仰的追求,我黨在《共產黨宣言》的指引下,從南昌起義到遵義會議,從攻占南京到振新中華,歷經坎坷,開創中國如今之盛世;也同樣是因為對信仰的執著,才會有13億華夏兒女對強國之夢的渴望,才會有230萬忠誠衛士對強軍夢的追逐。強軍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厲兵秣馬,為祖國決勝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