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通用7篇)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說起孫中山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他可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哦,他出生于1866年,那時候正處在清政府腐敗的時候,是他挺身而出當了我國第一個大總統。
孫中山認為人類面對的最重大事情是社會整體的共同生存和發展,脫離社會的個人權利是無稽之談,西方社會的弊端就是過分強調個人權利而導致弱肉強食,由此他拋棄了以個人權利為本位的法律觀,將法律的宗旨定位于維護全體國民的共同利益。提出不盡義務者,停止一切權利,而以社會團體把握個人權利,兩者發生沖突時,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
其自由觀也與西方的截然不同,他說:“自由這個名詞……萬不可用到個人上去,要用到國家上去,個人不可太過自由,國家要得完全自由。”孫中山認為中國人過于自由,不能再給國人自由。傳統中國人心目中的自由,就是無所規范,無拘無束,可以說是一種江湖俠客的自由,俠客精神很能體現一般中國人對自由的理解,這與西方近代那種法治下的自由相距何止千里,孫完全不懂自由概念之西方真諦。
孫中山對黃埔和中山大學所謂文武兩學堂的學生諄諄教誨的就是要取消個人自由。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也說:“說,謀人類的自由,就要去掉個人自由。這一點如果相信不徹底,一定不能革命。”蔣介石更把這個反個人自由的論調,唱得震天價響,把學生馴化為盲從工具,強調:“在校內,在軍中,都要服從我的主張!”廣東國民政府成立之后,便系統的堆行“黨化教育”的政策。戴季陶出掌中山大學,與北大教育方針背道而馳,大聲疾呼要“實施大學之黨化”,要求“大學之一切學問的研究應造成科學的黨化,俾一切科學之發展,皆能完全為革命的發展而存在。”如此赤裸裸的專制主義教育,竟沒有受到任何抵制。(袁偉時《新文化運動與激進主義》)居正《中華革命時代的回憶》中談到,孫中山曾說:“我是推翻專制,建立共和,首創而實行之者,離開我而講共和,講民主,則是南轅而北其轍。”“革命黨不能群龍無首,或互爭雄長,必須在唯一領袖之下,絕對服從。”“我為貫徹革命目的,必須要求同志服從我。
老實說一句,你們許多不懂得,見識亦有限,應該盲從我。”“再舉革命,非服從我不行……我敢說除我外,無革命導師。”孫中山有位生死不渝的日本友人宮崎寅藏,他在一封信中寫道:“孫先生的態度有這種味道:其他中國人都不行,只有我一個人行,我是中國的救星,服從我者請來。”1月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學習蘇俄的黨國體制,首次提出“以黨建國”、“以黨治國”、“黨在國上”,將人民比喻為阿斗,需要黨的訓政(開明專制的別名),為國民黨奠定了理論基礎。北伐勝利后,國民黨實行一個領袖、一個主義、一個黨的專制統治,幾乎回到一個皇帝、一個綱常、一個官僚集團的傳統時代,辛亥革命民主憲政成果基本喪失。而后國民黨在大陸慘敗,到中國臺灣后民主憲政再重新起步。
孫中山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偉大而神圣的人,他所為我國作出的事也是不可磨滅的。從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臨時大總統。結束中國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開始。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為隆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日前,區委統戰部、民革河東區委會邀請天津市孫中山研究會秘書長、民革市委會社會服務處處長葛培林,到河東區做“孫中山先生廉政思想及實踐活動”專題講座。副區長、民革河東區委會主委張慶巖參加。
葛培林逐一從孫中山先生的廉政思想根源、社會實踐活動和對當代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層次分明,史論結合,內容詳實,見解有力。孫中山先生從事國民革命40年,天下為公的精神是孫中山廉政思想產生的基礎,他既是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楷模,又是人民公仆和天下為公的精神實踐者,其愛國主義精神、革命意志和廉政風范在當代具有指導意義,廣大統一戰線的成員們受到了一次廉政思想洗禮。
據了解,今年11月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民革河東區委會將開展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精心謀劃,廣泛動員,扎實做好相關工作,進一步學習、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精神、革命意志和廉政作風,進一步團結各界人士凝心聚力,建設“美麗天津”、“美麗河東”。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議論,說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國民革命并未能完全實行革命目標,反而讓袁世凱有機可乘。不可否認,確實是這樣,但這并不是孫中山本人的思想活動所能左右的,那是時代的局限和國情的制約所致。那么當今的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去妄測那個時代?更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算那確實是孫中山先生的失誤所造成的,我們又憑什么去指責他?
總而言之,國父孫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領導人,是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是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稱之為國父是當之無愧的。
慢慢地合上書頁,同時也再次合上了那段時勢造英雄的歷史,不由得沉思起來,耳邊又響起了那位嚴厲而不乏慈祥的老先生的聲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要謹記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教誨,踏著他曾經走過的路徑,為我們的未來,為我們的祖國,去爭取一段輝煌的歷史。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10月,孫中山宣布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標志著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為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孫中山在斗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孫中山先生是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共產黨人從來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正是靠著精神,億萬兒女迎來了嶄新的一天。共產黨人團結和全國各族和一切愛國力量,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犧牲,終于了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并把革命發展為革命,從上了民族的命運,使的面貌了翻天覆地的。
孫中山先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革命家,他的奮斗的一生留給有益的東西。民族的楷模,他的思想值得發揚光大。
滔滔長江,源遠流長。孫中山先生對長江鐘愛,1894年至30年間,他進出長江12次,累計在長江之濱居留5年半,占去他整個生命的。他鐘愛長江,還熱切地希望盡快開發和整治長江。怎樣把這么的長江能源,為振興服務,為謀福利? ,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這是國人次在長江三峽上筑壩的設想。孫中山個要在長江三峽修大壩,將浩浩長江的水攔腰堵住,把水蓄積起來,用于發電、運輸、防洪、灌溉,綜合。
孫中山先生一向把發展交通擺在建設事業的首位,因(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此他對開發長江的運輸資源。長江水道的整治,工商業的發展,他主張開發上海浦東;提議配套設施,建設沿岸商埠;主張長江的自然水力,來解決泥沙的淤積。
孫中山先生開發長江的規劃,是非常大膽的設想。設想一旦,將給和帶來無比巨大的利益:可以根治長江水患,免去千百年來長江給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災害;可以長江的運輸作用,使船舶暢行于長江流域,并和大河溝通,物資交流,經濟繁榮;可以生產電力,為發展經濟充足的資源;四是要以造出數百萬畝良田,生產的糧食和棉花,的衣食之源。
孫中山開發長江的規劃,既是宏偉的藍圖,一項現代化的系統工程。要使設想完全,需要幾代人持續的努力。
新中國成立后,人對長江的治理。1956年6月,毛澤東主席在暢游長江之后,他對三峽工程深思熟慮以后的重大決策,寫下了《水調歌頭游泳》這首氣勢磅礴、光彩奪目的詞章,給勾勒了一幅“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壯麗藍圖,給指明了治理開發長江的方向,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了要修建三峽水利樞紐的堅強決心。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4
150年前一位偉人誕生,他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先驅者,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富強而奮斗了終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的活動開拓了一個新階段:提出了具有比較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綱領,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當中國革命歷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后,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把舊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使之獲得了新的歷史特點。他的晚年活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動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發展。
很多事實和資料見證,孫中山先生畢生堅持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倡導以“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項內容為核心的“人民有權”,以“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五權憲法”為核心的“政府有能”,推行“廣興福利,大有為式”“萬能政府”的“權能區分”治國模式,從目前看,依然還有積極的影響力。遺憾的是因受制于歷史條件局限,受制于軍閥混戰分崩離析搞內耗,受制于積貧積弱一盤散沙,孫中山先生的這些宏圖大志、治國籌謀和“我所獨創”,未能最終實現。
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創立共和的政治實踐,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的經濟思想以及民主、平等、主權在民的社會理論,都是一種創新的思考和有價值的探索,而兼收眾長、一以創新的文化概念,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品質,無論是在中國近代化發展之路,還是在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鑄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新征程上,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性、實踐性。這在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領袖們的眼里和心中,都是那么異常珍貴,并視為管理和建設好國家,統一民族大業的法寶,一直在借鑒、學習和踐行。
不管有無黨派身份和關系,身在什么社會組織,居住何方,從事那些工作,只要你是中國人,你的軀體流著中國人的血,你的鄉音未改,你的向善、向上基因沒有變異,你就沒有任何理由悖逆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你就不能說不利于兩岸和平發展、創造錦繡前程的話,你就不能做不利于兩岸同胞心相連、志相投、勁相融、路相通的事。不當民族的敗類,只做歷史的推進者,孫中山先生一定會含笑九泉。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5
9日下午,民革昆明市委隆重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歷史功勛,學習、繼承和弘揚他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不斷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
市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金幼和,市人大會副主任夏靜,市政協常務副主席張建偉,市政協副主席常敏,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朱燕出席紀念大會。
金幼和致辭時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重溫中國從振興中華到民族復興的百年歷史進程,對于我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全市統一戰線各界人士學習和繼承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愛國思想,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和繼承孫中山先生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積極投身把昆明建設成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偉大實踐;學習和繼承孫中山先生矢志不渝的進取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開創全市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
朱燕表示,民革昆明市委將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愛國思想、革命意志、進取精神,始終堅持履職為民、服務社會,積極為昆明市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著力夯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組織保證,全面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保持民革昆明市委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紀念大會上,以視頻采訪、現場互動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民革昆明市委黨員傳承中山精神、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事跡,以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全體民革黨員要在民革云南省委和中共昆明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精誠團結、銳意進取,進一步開創昆明民革工作新局面,為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而努力奮斗。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6
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
為了中華的崛起,為了雪恥報國,為了振興華夏,為了騰飛于世界。我們的前輩發奮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的前進、發展。
孫中山先生是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億萬中華兒女迎來了嶄新的一天。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力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犧牲,終于完成了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一個偉大革命家,他的奮斗的一生留給我們很多有益的東西。作為我們民族的楷模,他的思想值得發揚光大。 滔滔長江,源遠流長。孫中山先生對長江特別鐘愛,1894年至30年間,他進出長江1,累計在長江之濱居留5年半,占去他整個生命的十分之一。他鐘愛長江,還熱切地希望盡快開發和整治長江。怎樣把這么豐富的長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為振興中華服務,為人民謀福利?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這是國人第一次提出在長江三峽上筑壩的設想。孫中山第一個提出要在長江三峽修一個大壩,將浩浩長江的水攔腰堵住,把水蓄積起來,用于發電、運輸、防洪、灌溉,實行綜合利用。
孫中山先生一向把發展交通擺在建設事業的首位,因此他對開發長江的運輸資源特別重視。隨著長江水道的整治,工商業的發展,他主張大力開發上海浦東;提議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沿岸商埠;主張利用長江的自然水力,來解決泥沙的淤積。
孫中山先生開發長江的規劃,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設想。這個設想一旦實現,將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無比巨大的利益:一是可以根治長江水患,免去千百年來長江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災害;二是可以充分發揮長江的運輸作用,使船舶暢行于長江流域,并和其他大河溝通,促進物資交流,經濟繁榮;三是可以生產電力,為發展經濟提供充足的資源;四是要以造出數百萬畝良田,生產大量的糧食和棉花,擴大人民的衣食之源。
孫中山開發長江的規劃,既是一個宏偉的藍圖,也是一項現代化的系統工程。要使設想完全實現,需要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領導人對長江的治理特別重視。1956年6月,mzd主席在暢游長江之后,根據他對三峽工程深思熟慮以后的重大決策,寫下了《水調歌頭•游泳》這首氣勢磅礴、光彩奪目的詞章,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壯麗藍圖,不僅給我們指明了治理開發長江的明確方向,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們一定要修建三峽水利樞紐的堅強決心。
1980年7月,剛剛復出不久的dxp同志親自來到三峽。他說:“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并指出,三峽是特大的工程項目,要考慮長遠利益,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些好的東西。
1994年10月,在三峽工程開工前,jzm同志再次來到三峽庫區。他說,三峽工程經過多方論證,既然已下定決心要上這個工程,那我們就要萬眾一心,不怕困難,艱苦奮斗,務求必勝!
20xx年8月,三峽工程經受住了運行一周年的考驗,開始發揮其巨大綜合效益。三峽工程蓄水、通航、發電的實踐證明,dxp同志和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策是英明的。事實也證明了,孫中山先生思想博大精深,開發長江的規劃為中國的發展未來啟示著光明,是留給我們的珍貴精神遺產,成為激勵我們振興中華的力量!孫中山的思想和實踐隨時間的轉移而日益顯出其不朽的光輝。
2023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7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孫中山先生也始終把中國共產黨人當成自己的親密朋友。孫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開拓前進,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中國的面貌發生了舉世矚目的深刻變化。撫今追昔,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令他憂慮重重的舊中國積貧積弱的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令他念茲在茲的中國人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他魂牽夢縈的中國現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繼續進行長期的艱苦奮斗。我們要銘記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輩振興中華的夙愿,繼續把幾代中國人為之吶喊、為之奮斗、為之流血犧牲的民族復興偉業推向前進。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積極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積極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鞏固和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鞏固和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廣泛凝聚中華民族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共同創造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