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感受優質(通用3篇)
泰坦尼克號感受優質 篇1
有關于泰坦尼克號的記憶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似乎就像是被上帝安排的命運一般。然而在塵埃落定時候,誰都看得見,這命運有著怎樣的起承轉合。上帝從來沒有安排,安排好這一切的,是人類。
泰坦尼克號故事所負載的這一層對于人類盲目自信的批判在電影中有所提及,雖然不是敘事的重點,卻也在伊斯姆先生和史密斯船長的對話中、有關救生艇數量和容量的對話中等情節中含蓄的給出了電影本身的觀點——釀成最終悲劇的,并非全是天災,而是人類的挑戰一切的狂熱——無力負擔全責的史密斯船長選擇了放棄生命,無力控制局勢的麥道船長選擇了飲彈自盡,無力創造神話的安德魯先生選擇了與自己畢生的最大杰作一起毀滅——這不是一個人的死亡,不是一艘郵輪的毀滅,而是積聚了一個時代人類欲望的幻夢的崩裂,這崩裂令任何個體都無從承受,惟有一死,方可解脫。
局限于時長等因素,電影在情節上和畫面上對于這一層的表達如果可以說是點到為止,那么來自于詹姆斯霍納的電影配樂,則在這一道路上達到了超越電影故事和畫面的境界。尤其是電影配樂中的尾聲《大海的詠嘆》,以全篇音樂都未曾有過的沉重和憂傷將這個主題講述到了音樂可以達到的極致——不再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再有悲劇升華的光輝,有的只是對于這樣一個已經深眠于大海,終將有一天深眠于人類歷史的故事的反思與追憶,最后逐漸遠去的音效,就是在訴說著這命運。
泰坦尼克號感受優質 篇2
新版的泰坦尼克號并沒有多什么新劇情,imax加上3d的視覺效果,其實看完之后并不會給你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感動和震撼你的永遠只是劇情,新版的視覺效果只是給你一個噱頭和理由去重溫這部經典的影片,所以經典的電影,無論用什么方式重溫,它永遠都是如此溫暖。
我的座位選擇的很有意思,我是一個人去的,前面是一對中年情侶,右手邊是一對年輕情侶,左手邊是兩個一起來的阿姨。在船沉沒的那一段時間里,我可以清晰地聽到他們哭泣的聲音,就像他們可以清晰的聽到我哽咽的聲音一樣。我們每個人的感情經歷都是不同的,對愛情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觀影時的感情狀態也是不同的,但是就在此時此刻,竟然在體會著相同的感動。
觀影結束的時候,我走在街道上,狠狠地吸了幾口煙讓自己冷靜下來。15年的時光,這個世界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但是人們對于愛情的感動似乎從未改變著。我有時候會想,但是又真的不知道如果泰坦尼克號順利地駛達了目的地,Jack和Rose會不會永遠在一起。而現實是,Rose在后來嫁給了別人,有著她幸福的一生。但是,這并不影響這段感情的真摯和偉大,他們的愛情在泰坦尼克號行駛在廣袤的大海上的時候,仍然如此的美麗和炫目。因為在那個時候,兩個人是如此真實而不可自拔,甘愿犧牲的深愛著對方,我想在那時那地,這就是真正的愛情了。
即使是很多年以后重溫這部電影,Jack和Rose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你還是會想,哇,真的好美;看到Jack在船頭擁抱著Rose在風中飛翔,你還是會感覺異常的甜蜜和溫暖;我心永恒響起的時候,你還是會在心中涌起一陣感動;看到船沉沒的時候,老爺爺在傾斜的床上擁著老奶奶的時候,Jack沉入海底的時候,你還是會哽咽,會流淚,會體會到內心最柔軟的聲音;電影落幕的時候,你的心還是像起伏的海浪,久久不能平靜。
所以,不管你現在是在甜蜜的享受愛情,還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感覺到冷淡和絕望,不管你現在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如果有機會,重新看一遍泰坦尼克號,無論是影院的新版本還是在家的老版本,你會知道,你心里對于美麗愛情的憧憬和向往從來沒有幻滅。
這種感覺跟現實就根本無關,而只與愛情有關,而你,永遠都在相信著愛情,無論它曾經,正在,或者將會,在海上或者是生命里,短暫或者永久的綻放著。
泰坦尼克號感受優質 篇3
早在1997年時,便明白《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了,只是那時朦朦朧朧中,只明白是一艘豪華巨艇發生了遭難,并沒有從頭到尾看過。20__年4月10日,距離發生災難那一年,已經相隔一百年了。明白這次《泰坦尼克號》又來了,而且是3D的,于是,我放下一切繁瑣,來到電影院,細心品味。
船廠因為過于自信與高傲,掉與輕心、莫不在乎,然,他萬萬沒有想到這艘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船”,第一次出航便沉沒了,演變了一場可悲的后果。到船身即將沉沒與北大西洋底時,他靜靜的,一個人選取與他這一生的巨作共存亡。這些些,讓我謹記,人,真的不能過于自滿,不然,得為自我的傲慢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卡爾,一個利益熏心人,他以為有錢就能夠做任何事,當船員把那疊想與他做協議的前,砸在他頭上的,他也許還不明白,錢是買不到生命或者感情的。更讓我覺得可恨的是,他竟為了自我能坐上救生艇,隨便抱了一個小女孩,自稱是其最親的唯一親人,使之能夠理所當然的坐上救生艇。可上船后,對其小女孩不理不睬。卡爾,為了個人安全,不擇手段,如此真實、如此露骨、如此現實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惡與卑劣。
游艇上的救生衣遠遠不夠穿,那些沒有救生衣穿的人們,為了那一絲存活的意念,竟把別人的頭往海里按,借以能夠讓自我浮在水面。
救生艇上的人為了自我的安全,竟沒有去救救身邊那些些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總共有四十艘救生艇,只有一艘,一艘啊,如此之少,只有一艘回來,試圖看看還有沒有存活的人。
那么可惡,然而,卻又那么現實,我看得很揪心,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做呢?其實,人,在面臨這種災難與死亡,真的是極度恐慌的,所以,那些些平日里極力掩飾的惡行便會表現得如此一覽無遺。
我還是相信人,有著最完美的一面的,始終相信。一個母親,明白存活的渺茫,于是,對著兩個孩子講著完美的童話,哄他們安恬入睡,我想,媽媽講的那完美的童話,必須會出此刻你們的夢里;一對年老的夫妻,十指緊扣,緊緊相擁,在這生命的最后一刻,沒有懼怕,沒有慌亂,雖然流著淚,卻是如此淡定的等待死亡的降臨。我想,他們必須期盼著來世再續前緣,能夠坐著搖椅慢慢聊,然后一齊慢慢變老,直到哪兒也去不了,他還依然把她當成手心里的寶;船上的演奏者們視生死度外,拉著一曲曲曲子,來緩和氛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又一次的合作,好像等待他們的不是生與死,而是一個人生的大舞臺。我想,他們必須看到了臺下有千千萬萬的聽眾,為他們喝彩;沉著冷靜的船員,極力的為自我的職責,有條不紊的安排,讓婦女和兒童先上救生艇,我想,他們必須做好的殉職的準備,全然不顧自我的安危;還有杰克和蘿絲,被席卷而來的洶涌海浪狠狠追逐的時候,看見一個男孩子,應對滾滾即將淹沒自我的海水,無措又無助的哭喊爸爸的時候,杰克毅然說:“不能丟下他!”便抱起孩子一齊逃亡;蘿絲,在救生艇上,看到杰克還在游艇上,堅決不茍活,毅然縱身跳回游艇上,我想,還有什么比和自我心愛的人在一齊更快樂的事?哪怕是應對
死亡,蘿絲那種不顧一切的舉動深深的打動著我。
蘿絲,雖然身處豪門,可她一點也不快樂,她最終,掙脫了一切世俗,哪怕已經是卡爾的未婚妻,她為了追求感情和幸福,縱使飛蛾撲火,仍然,為愛而愛,不顧一切,選取與杰克在一齊。我被蘿絲這種為愛而愛的精神感動了。她堅決的讓杰克,在船一靠岸,就帶她走。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船,還沒靠岸,杰克就已經先沉沒與北大西洋底。生命如此短暫,脆弱得不堪一擊。我的心,也跟著碎了一地。
整艘游艇沉沒以后,蘿絲與杰克,借著一片游艇的殘骸,然,那片殘骸,卻只融一個人的重量,蘿絲在殘骸上,和杰克拼命的說話,其實,經過這一場驚險,辛苦的逃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了,然而,活下去的意念,讓他們明白只有如此了。在生命最后一刻,杰克要蘿絲發誓,答應自我,必須要活下去。
當那一艘僅有回來施救的救生艇,船員用照明燈來回尋找存活的人,蘿絲以為,這下和杰克有救了,當她拼命的想要叫因為疲憊與寒冷沉沉睡去的杰克,才發現,杰克,已經,沒有了呼吸,無力醒來。為了兌現杰克的承諾,蘿絲必須要活下去,兩行滾燙的熱淚滑過蘿絲冰冷的臉龐,她無限痛苦輕輕一吻杰克的手,將杰克的尸體放入西洋中。
蘿絲不能違背對杰克的誓言,所以她必須要活下去,她用盡最后一絲力氣,顫抖著游向已死去的一個船員,拿起掛在他脖子的口哨,吹響了對世間萬物的眷戀,照明燈回到來。我看見了燈光照在蘿絲堅強的臉上,我看見了蘿絲眼里的執著。
這是蘿絲在年老時,回憶84年前那驚心動魄的真正故事。個性喜歡影片的最后一段情節,回憶了過去的老蘿絲在夜深人靜之際走到了探險船護欄邊,她突然感到百感交集,因為她腳下深深海底的泰坦尼克號正是見證著她和杰克感情地方,一種莫名的力量使她地爬上了護攔,海風吹拂著蒼老的臉膀,隱約中掏出了口袋中的海洋之心,卻一不留意掉到了深海,老人有些失落但立刻又感到一絲安慰……
那一晚蘿絲睡的個性安詳,在夢中她似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號上,在眾人的歡聚下和杰克擁抱在了一齊。
這部影片,淋漓盡致的體現了生命的價值,深刻的體現了人類本性的丑惡與善良,高貴與卑微。此刻,那些些觸目驚心的畫面依然震撼我,撞擊著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