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精選3篇)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1
在隆重慶祝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今年xx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電視臺“百萬青少年網上重走長征路”活動的一段報道行程,這是我記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這段光輝的征程,十年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時,我和同事也曾經參加過一次“長征路上看教育”的報道活動,歷時20余天,爬雪山、過草地……,主要對紅軍長征
路四川境內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較為深入詳細的報道,這次長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貴州境內的赤水境內,盡管兩次所走的地點不同,時間長短也不一,但感受卻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參加,需要自行趕到赤水縣與大部隊會合,我選擇了從北京飛到四川境內的宜賓,據別人介紹,從宜賓到赤水距離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賓,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溫干旱,一下飛機,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每一個毛孔驟然張開,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時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脫光鉆進冰箱,而據當地的人說,夜晚已經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報道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到高溫干旱難受,可親臨其境才知它的猙獰與恐怖,而我們參加“網上重走長征路”報道的記者已經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半個來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們是怎么走過來的。與天氣惡劣情況成正比的還有道路,雖然公路已與十年前的泥濘土路不可同日而語,如今大多數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卻沒有絲毫改變,我自認為是很喜歡乘坐汽車的,可是在那彎彎曲曲的山間公路上,急轉彎成了司機的慣常操作,我好幾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東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車的大多是當地沿線的農民,一會兒上來一個背簍里裝著雞鴨鵝的,一會兒上來一個帶著小豬的,…….,高溫下的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混合的臭味,據我們的記者說過去的十多天來,他們的旅途大多是這么進行的,對他們采訪的艱辛與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體會。
在赤水的采訪活動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是假期,但為了配合我們“網上重走長征路”開關儀式活動的舉辦,赤水市教育局給與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當地的學校也是熱情很高,借場地,通知組織學生,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當地老百姓的熱情與豪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電教館的劉主任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親自駕車協助安排我們的采訪活動,許多的采訪線索都是從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們做了一個有關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報道,當時缺乏背景資料,為了搞清楚真實情況,劉主任費勁了周折,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打聽并核實情況,最后終于給我們找到了最真實的情況資料,使我們的報道順利完成;還有一個情況讓我覺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僅把每天的采訪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連吃飯也做了精心安排,讓我們嘗遍了當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說,雖然采訪辛苦,但看到這么質樸善良的人們,那點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兩次參加重走長征路的采訪,讓我對長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認識和感悟。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要紀念什么,紅軍的那些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紀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訪,我更多關注的是當地貧困的生活狀況以及亟待發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為十年前長征路上許多地區的經濟狀況還相當艱難,我們重走長征路的記者做得最多的采訪報道就是把當地面臨困境的經濟和教育現狀進行客觀展示,呼吁政府和社會各界不要忘記長征路上的人們,給與他們幫助和支持,促進經濟的發展,讓當地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學上、有書讀。十年后再走踏上長征路,我也在思索我們重走長征路的目的。
盡管長征沿路各地的經濟與其他地區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但縱向來看,無論是經濟還是教育,其現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足,但已經不再為溫飽發愁,這些地區已經率先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孩子們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學費沒有書讀而擔心了,學校已經成為了當地最好的建筑,看到這些寬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縣內看到的一個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廟變成的學校,破破爛爛的土墻已經搖搖欲墜,由茅草搭成的屋頂顯然不再起作用,學生說下雨時屋子里泥濘不堪,不下雨時就塵土飛揚,學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頭做成的,而這里氣溫經常是幾度甚至零下,就是在這樣四面透風的地方卻有著二十幾位孩子讀書,他們的老師也只有一個。
在那里,我們記者們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時我對長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讓孩子上好學。正如我采訪當地的一位負責人時他說的一句話,“我們對長征精神的領悟就是無論如何要通過努力改變我們落后的經濟面貌,讓我們的孩子在像樣的教室里讀書”,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對長征精神真諦的領悟,這也讓十年前初出茅廬的我感到了一種責任。
這次采訪,我不再把主要目標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關注人們對長征精神的認識和行動上,應該說,在赤水這片當年紅軍戰斗過的紅色土地上,許多當地的老百姓對紅軍精神都有著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當地政府為此也進行了許多努力。不過,我們在大街上進行的一次隨機調查卻讓我們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們調查的二十來個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紅軍曾經經過赤水,四渡赤水之戰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來,弘揚紅軍精神的宣傳依然任重道遠。
十年間,兩次踏上長征的征程,我深深領略到了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將把傳播長征精神作為自己的一項長期使命。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2
公司在公司董事會決議精神指導下,在以陳達總經理領導的經營班子的帶領下,全體員工團結協作,緊緊圍繞經營與管理這個中心。
以“勵精圖治、開拓物業市場;眾志成誠,再創大廈輝煌;重經營、控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重管理、抓培訓、創新服務理念;重品牌、拓市場、增強競爭實力;重人才、創機遇、擴大發展空間”為經營管理方針,克服了目前新建寫字樓硬件設施好,價格低所帶來的市場沖擊,以及廈內幾家大客戶由于公司自建樓宇和國家政策調整等原因的搬遷給公司造成的巨大經營影響等困難。
加大內部物業管理和對外營銷工作力度,雙管齊下,遏制了出租率連續下滑的趨勢,使經營工作扭轉了不利的局面,保持出租率穩定回升,最高達到86.39%;物業管理也取得較大進展,客戶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員工隊伍建設也實現了人員繼續精干,任務不斷加大,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實現大改觀的嶄新局面。
從走長征路心得體會總結 篇3
國慶期間可是旅游的最佳時候,我們一家人就游玩了千島湖。
說起千島湖,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一個湖,湖上有許多的島。想起游玩的時候,我就沉浸其中……
“嘩——“隨著濺起的一朵朵浪花,游艇駛了過來,不知為什么,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游艇并不大,共十個座位,分為兩排,中間是過道。一坐上去,頓時矮了許多,快與水面平行了。人到齊后,游艇就發動了,像一支離弦的箭飛了出去。兩旁不時地濺起水花,飄在窗戶上。那青山與綠水,白鷺與西天,都讓人心曠神怡。
來到月光島,映入眼簾的是十二個掛鎖架,上面都掛滿了鎖,每一個鎖架前,都有一只生肖,刻在地上,刻的可真是惟妙惟肖:猴子機靈可愛、羊端莊大氣、牛沉著冷靜……我最喜歡的可是猴子了,因為它是我的生肖。再走進去,幾把大鎖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它們一個個金燦燦的,橫臥在地上,旁邊配有一把鑰匙,意思是:每一件事都有一把鎖,只有你認真了,打開鎖的鑰匙自然會找到你。
梅峰島,是個風景島,所有的美景都會盡收眼底。梅峰島有個古代的小博物館,那里真讓我打開眼界。走到一個玻璃小柜臺的前面,幾個演員正在唱戲,大家看得可是津津有味;在墻上,寫著海瑞的歷史故事,我也發奮要做像海瑞一樣清廉的人。要坐索道啰!我們三人匆匆忙忙坐上觀光纜車,它不斷升高,千島湖的風景也越美麗。
千島湖真是一個圣地,使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