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精選7篇)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1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花園,那么正能量就好比甘霖的雨露,使生命之花吐露芬芳。”正能量“是現在大熱的詞語,它的是樂觀、向上的心態,如果每個人都懷著向上的心,充滿正能量,那這世界上將洋溢燦爛的陽光。
書中的賽馬春麗就是充滿正能量的。它一生雖然參加過113場賽馬,但都無一例外的輸了。它并沒有因連敗不勝而氣餒,而是奮力奔跑,再次去爭取。就是因為樂觀積極的心態,它的故事傳遍了整個日本,它這匹從來未勝卻依然努力的賽馬在每年有三萬多人因壓力而自殺的日本,就好似一個英雄。人們記住它不是因為它的連敗紀錄,而是敬佩與它的不停奮斗,不會因失敗停止前進的腳步。正能量在春麗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向前的正能量。喜怒哀樂憂,這喜和樂只占其中兩個,人的一生不可能都順順暢暢,誰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重要的是面對挫折時的心態。若是在低谷期時能有所期望,能笑對挫折,懷著一顆積極向前的心,那么就可以做到榮辱不驚,修煉出堅定、剛強的心。
我們生活中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逆境。比賽輸了,挖掘自身不足,厚積薄發再戰;考試差了,總結教訓,認清自我再出發;同學,親人之間有小摩擦了,真誠認錯,重拾感情。每件事,只要你有心,會樂觀面對,總還有補救的空間,假若哭哭啼啼,自我放棄,那于事于人,皆是不利的。正能量會決定你對事情的看法。
正能量是可以傳遞的,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得到正能量,同樣,我們的樂觀向上,也會感染給他人。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那每個人都能在逆境中歷練起來,那這世界,也將充滿陽光、幸福。所以,為了生命更加多姿多彩,從今天起,樂觀做人,成為一個陽光少年吧!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2
當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完《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書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伴隨著《復興之路》的音樂史詩,感受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仿佛坐上”神舟九號“為在天堂的最美司機吳斌帶去人們的期盼;搭乘”蛟龍“去探尋海底世界的奧秘;為中國奧運健兒歡呼;為和諧自然努力,懷著對科學家的敬仰去知識的殿堂朝拜……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發現生活中的美》。
法國的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日本賽馬春麗的故事就是一種被人們發現的美。它沒有輝煌的成績,沒有動人故事,恰恰相反,在它的賽場生涯中,它從來沒有贏過一場比賽。在它連敗88場時,高知縣報紙對它作了專門介紹,由此一舉成名。人們紛紛捐贈物品和食物為明知不能獲勝的春麗祈禱,但并沒有為人民帶來意外。20xx年,創下113場連敗記錄的春麗已屆暮年按照日本賽馬屆的規矩,一匹從來沒有獲得過冠軍的賽馬,退出賽場后將被屠宰。但在日本公眾的要求下,春麗得以存活。在日本公眾看來,一匹從來沒有贏過的馬,每次出場卻都精神抖擻,盡全力奔跑,從不灰心懈怠,正是這一點,讓人感動。
我們做為中華民族的新一代,就應該具有這樣的一種執著。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失敗、挫折、懊惱會無所不在,如果因為一點挫折就要放棄目標,那就是最大的失敗。記得平時在遇到失敗時,爸爸常常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成功的一天,要在失敗中看到希望。“
盧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從我們心中奪走對美的愛,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因此,許多人給春麗的信中痛陳自己生活中的種種不幸,說自己早已對生活失去信心,但看到春麗奮力奔跑的樣子,使自己找回了生活的勇氣!
通過閱讀《春麗的故事》,我感受深刻。因為我是一個不能經受挫折的女孩,每次遇到一點挫折我就怨聲載道,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差,怎么努力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甚至,灰心喪氣,放棄拼搏。如果中華兒女都如我一樣,怎么能從腐敗落后的舊社會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復興中華從我做起,我一定要充滿信心,發現生活中的美,創造最美的中國。
生活如同一盤大餐,調味的人永遠是你自己,就看你如何去發現、尋找調出美味的方法了。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3
我們的祖國,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許壓得祖國太沉重了。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祖國將再一次崛起,而復興中華,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中國是一個經歷了太多苦難的國家。因為我們的落后,其他強國都欺負我們。所以,要復興中華,必須讓祖國強大起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念書,學習更多的知識,長大之后才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建設祖國。
除了使祖國的科技發達起來之外,人民的道德品質也很重要。一個國家之所以稱之為國家,是因為它有人民。一個國家里有好的道德品質的人民,這個國家一定會被其他國家所尊敬的。
而現在人們的道德品質著實讓人擔憂。各種不文明現象還在陸續不斷地出現,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還是有許多道德品質優秀的人出現,如最美媽媽,最美司機等等等等。他們的美不僅體現在外表,更是體現在內心。
我們青少年更是應該向他們學習。
每一天做一件好事并不難,困難的是如何堅持下去。
其實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孝開始。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父母是我們這輩子最親近的人,我們有空應該多陪陪他們,和他們聊聊天。不要嫌老人家煩,因為這正是他們愛你的表現。
我們不僅要關心、愛護自己的父母,還應該關心、愛護那些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空余時間還可以做做義務勞動。盡自己的努力,讓世界上的人多感受到一點點溫暖,也能讓祖國在世界人民眼中多一點點光芒。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隨著祖國的飛速發展,許多大城市越來越國際化,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我們的祖國。我們應該在外國人面前做好東道主的職責,讓他們對我們祖國有一個難忘的好印象。
復興中華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所在!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4
20xx年6月16日18是37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州九號搭載著3名航天員騰空而起;6月27日,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7062。68米的海底,中國”蛟龍“再次刷新了”中國深度“。
在過去的20xx年里,神九升空、航母入海,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國的日益強盛。面對日本人的蠻狠無理,中國人毫不畏懼,我們以理服人,面對釣魚島,我們絲毫不怠慢。航空母艦上的一聲聲”走你“,更加詮釋著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從古至今,華夏兒女對祖國有無限的貢獻。中國與其他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各式各樣的巨型石雕讓我們看到了它曾經的輝煌;惟妙惟肖的藝術瑰寶《清明上河圖》和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的趙州橋,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世界制陶史上的創舉——秦兵馬俑,更是古典與藝術的杰作……
我們尚未成年,也許,還不能像周總理那樣,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許,還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樣,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光明;也許,還不能像運動健兒那樣,用汗水譜寫祖國的光榮與夢想。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愛國。具體的說,尊重祖國的語言和文字,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這是愛國。每天節約一度電,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緩解國家日益緊張的資源危機,這也是愛國。我們每人都多植一棵樹,多栽一株草,多參加一次環保活動,祖國的環境定然會更加美麗,這是愛國。關愛家人,關心集體,熱愛家鄉,崇尚團結互助的和諧氛圍,這也是愛國。當然,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心系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做一個尚禮明志,博學善思之人,這更是愛國。
我們在學校里,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享受著老師給我們的知識瓊漿,這多幸福啊。但是我們知道,以前的孩子讀書環境很差,他們渴望讀書,渴望成為知識淵博的人。但是他們都無法如愿。現在,我們所做的都是他們所期待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珍惜時光呢?
同學們,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中華能否振興,祖國能否富強,取決于我們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負起時代的重托。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實際行動踐行”八榮八恥“,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明天,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5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叫做《復興中華 從我做起》的書,這本書里共有15課,里面有許多感人的故事。通過這本書,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我們的祖國——中國。
從書里一個個的小故事里,我漸漸了解到,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不僅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燦爛文化,而且還發明了一些科學技術:指南針、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這四樣東西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發明的。在世界上被稱作偉大的四大發明。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青少年要有擔負起富民強國的責任和理想。周總理在學生時代就曾說:”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這也成為了他畢生奮斗的力量源泉。他以次為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著,我們看到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也看到了他對黨的事業,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光明前途,對振興中華民族偉大事業充滿著必勝的信心。周總理人生的信念和人性的光芒就像一座堅定不移的燈塔,指引著幾代青年人揚起理想的風帆穿越人生的精神海域。
這本書里列舉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朱光亞、蘇步青、伯蘭特 。羅素、劉翔、朗朗……
書里還講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從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首發。20xx年6月3日搭載著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實驗母船從江蘇江陰蘇南碼頭起航,奔赴馬里納海溝區域,進行7000米級海試航任務。
一種自豪感在我的心中冉冉升起。有一種想為祖國復興作出貢獻的念頭漸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于是,我問媽媽:“復興中華,我該做些什么事情呢?” 媽媽笑笑告訴我:“復興中華可以從自己做起,從平凡的小事做起,把復興中華的理想和抱負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去。就從每天在學校勤奮學習知識開始,從每天認真聽好每一堂課起,從在學校關心同學幫助同學開始,從在家里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開始,在社會上愛護環境、講究衛生開始做開始……復興中華可以從點點滴滴開始做起,從最基本的開始做起。” 聽了媽媽的話,我漸漸意識到,我是中國未來的主人,我要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在學校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做個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家里要做個關心親人、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如果要復興中華,那我們就必須要做一個心胸開闊、勤奮自立、勇于創新的“小主人”。
行動起來吧朋友,讓祖國為我們驕傲,為我們自豪!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6
最近,我讀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這本書,讀完后,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書中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故事,都深深的觸動著我的心。
比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篇文章,其中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是的,說的多好也是多么貼合現實的話語,簡單普通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當你滿懷熱情充滿興趣的做,肯定會事半功倍,還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2歲年輕的教授——劉路,這個創造奇跡的男孩,他并不是奇才,從小也沒有刻意培養,他為什么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呢,那就是興趣,是興趣牽引他的思維不斷向科學的高峰攀登,最終創造了奇跡;還有書中另一篇課文發現生活中的美,讓我感觸也頗深,春麗的故事,這匹賽馬讓我們知道,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再也沒有信心,再也站不起來,世界上最難攀登的高峰,就是自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失敗中找到前進的力量和方向,不斷進取,勇往直前,即使你一百零一次的失敗,你還有第一百零二次的機會去前進,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機會,自己給自己成功的階梯;
總之,這幾個故事,傳遞給我們的都是積極進取,堅持不懈,勇于擔當,越是困難越是逆境,我們越要堅持,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只有自己放棄自己,生活絕對不會拋棄每一個,有思想不斷進取的人。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他像茫茫大海中的燈塔,為我們現世中的青少年指明了人生的航向,我們青少年應該明確自己的使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從我做起,勇敢地擔起復興中華、振興中華的使命。周總理在學生時代就曾說過:”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我們雖然沒有如此的雄才大略,但是我們要腳踏實地,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就是走好了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我們是星星就要發出星星的光和熱,每一顆星星組成了浩瀚無際,強大無邊的宇宙,我們每一個人聯合起來,發出的光和熱,將拼出一個輝煌強大,史無前例的新的中華民族,讓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祖國母親的強大,而吾將上下而求索吧。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讀后感 篇7
那一天,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名叫《復興中華,從我做起》的課外讀物,讀完之后,我被書中的精彩內容迷住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些為國爭光,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人的偉大事跡,比如說:數學家蘇步青,飛人劉翔,鋼琴家郎朗,慈善家阿里木,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氣象學家黃榮輝……這些都是為祖國努力奮斗的人,里面不但有這些,書中還有一些愛國歌曲和名言警句,主題活動等等呢!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美國的動物學家布拉迪巴爾博士的采集河馬汗液行動了。由于他要研究一種新型防曬乳,需要采用河馬的汗液,于是他便只做了一個近90斤的”河馬裝“。除此之外,博士還在河馬裝上涂上了許多的河馬糞便,然后,巴爾博士便悄悄地混入了河馬群中。為了采取河馬汗液,他除了要忍受38度的高溫。還要忍耐住讓人流出眼淚的河馬糞便,而且帶進去,一待就是六個小時。不過,他很快就陷入了泥沼。但是他沒有泄氣,仍然一次一次地實驗,直到他第四次陷入泥沼。才不得不放棄了這次行動。
聽了布拉迪巴爾博士的故事后。我發現他雖然放棄了。但是他身上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可是我對照了一下我的日常生活,然我覺得十分慚愧。有一次,我中午回家后,便趴在了自己的課桌上寫中午老師留的課堂作業,不過。可能是作業臺多的原因,我總是覺得寫也寫不完,當時,我心里好像有兩個”我“在爭吵,第一個我說:”作業一點兒都不多,肯定會做完的!“另一個我說:”哎呀,沒事,作業這么多,不寫也罷。可以到學校問同學嘛。“我最后還是聽了懶惰我的話,一溜煙去外面玩去了。想想很后悔,應該更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怎么樣?這本書不錯吧!趕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