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通用6篇)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1
5月23日,高峰林場黨委中心組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一專題學習研討會,對“講政治有信念”專題開展學習研討。
會議由場黨委書記田湘主持,會上學習了黨章、《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論如何做合格黨員:堅定信念 心系人民和國家》等文章,傳達學習了5月20日自治區林業廳開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會議精神;禤俊卿專職副書記、工會主席和易冠明副場長分別圍繞“講政治有信念”專題、結合自己實際工作作了中心發言。
田湘書記要求,一是場屬各單位黨員及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講政治、有信念”的豐富內涵和內在要求。講政治、有信念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特有優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是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黨員干部要準確把握“講政治、有信念”的深刻內涵,更加自覺地固“本”鑄“魂”,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講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義是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根本要求是把好“總開關”補足“精神鈣”。二是要貫徹落實“講政治、有信念”的根本要求,解決好“三個關鍵問題”。解決好理想與現實的問題。要立足現實,立足自己的崗位,想方設法做好林場的各項工作,出色完成組織交辦的各項任務。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把追求崇高理想轉化為立足現實推動林場改革發展的有力行動,加倍努力謀事、干事和成事,做好當前每項工作。解決好政治與業務的問題。要把“講政治有信念”與林場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貫穿于全過程,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項具體工作當中。要善于借鑒其他林場及企業的成功經驗,破解制約林場發展的瓶頸和難題。解決好“學”與“做”的問題。“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要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要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對照建設現代國有林場的標準,查找林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邊學邊改,立行立改,以林場改革發展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的實際成效。三是領導干部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和對林場負責的高度,自覺做“講政治、有信念”的表率。這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員領導干部這個“上”如何“行”至關重要。在實際中,往往是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大家就會跟著學、照著做。所以,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領導干部要走在前面,先人一步,深學一層。要突出寫好“傳幫帶”這幾個字,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廣大黨員干部要嚴格對照黨員標準,把“學”和“做”有機結合起來,邊學邊做,以學促做,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落實黨章各項要求,做合格黨員。
場黨委中心組成員、總場機關黨支部、離退休職工黨支部、機關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共34人參加會議。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2
5月19日下午,省宗教事務局(省民委)召開“兩學一做”專題學習研討會,圍繞“講政治、有信念”主題開展學習討論。局(委)領導班子、各支部書記和省級宗教團體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上,大家集體學習了系列重要講話和有關文件精神,局(委)領導班子成員、各支部書記和省級宗教團體辦公室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會議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講政治、有信念”排在四講四有的首位,凸顯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會議強調著力突出四個要求:一要增強“四個意識”,努力塑造信念。要增強政治意識、核心意識,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確保中央、省委、省政府政令暢通。二要加強黨性鍛煉,精心培育信念。要學理論錘煉黨性修養,深入系統地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加強黨性修養。三要牢記黨的宗旨,堅持踐行信念。做好一切工作特別是民族宗教工作,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要貼近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加強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的服務管理。四要嚴守政治紀律,不斷檢驗信念。要切實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為促進富民強省努力奮斗。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3
按照《哈密地區旅游局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安排,6月3日,地區旅游局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以“講政治、有信念”為主體的專題學習討論會。
會上,地區旅游局黨支部書記張強總結了前一階段“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并闡述了開展“四講四有”專題討論的重要意義。接下來局黨組班子成員帶頭發言,全體黨員一致認為:
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調共產黨員要“講政治、有信念”,很有必要,是新形勢下保持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關鍵。“講政治、有信念”是愛黨之源,是黨員義務,更是責任。“講政治、有信念”需要牢固樹立和增加“四個意識”,必須牢記習“五個必須”的指示要求,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黨忠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奮工作、廉潔奉公,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4
5月26日,六里分場召開黨員干部會議,開展“講政治、有信念”專題學習討論,并要求從三方面做到“講政治、有信念”。13名黨員干部參加討論。
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真正弄懂“講政治、有信念”的含義,弄懂“講政治、有信念”的規矩是什么。真正的“講政治、有信念”是要有大局意識,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二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講政治、有信念”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平時的為人處事、日常的工作都要從小處著手,隨時抱著“奉獻”的心態去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三是要切實做好崗位工作。全體黨員干部要珍惜現在的崗位工作,珍惜現在的和諧幸福年代,每天抱著積極的心態工作,不管有多少困難都想辦法克服并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就是“講政治、有信念”的一種體現。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5
重溫黨章黨紀,深學系列講話,將學習成果現場轉化為一場“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的推進會,使全體黨員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強化黨性教育,夯實理論基礎,積極探索實踐。6月3日,慈利縣社保局開展以“講政治,有信念”為主題的第一專題討論會,全體18名干部職工積極開展學習討論。
學習采取“大討論”的模式,讓每一名黨員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聯系個人思想工作生活實際,把學習思考、自身問題和工作職責三個層面擺進去對照,以思促學、以學促思。進而通過“講政治,有信念”達到二重效果:一是明確努力方向,激發干事動力,逐層理解系列重要講話就是對人民的承諾、對發展的要求及對世界發展的貢獻的論述和闡釋,進而轉化為“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的內生動力,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積極探索實踐,爭做先鋒模范,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合格黨員大討論,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教育不是一時興起,應該成為一種常態,常為常新,社保局黨支部書記在學習討論會最后總結道。廣大黨員干部也紛紛表示,學習會使他們受益良多,有的更是在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實現學習教育良性循環。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篇6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頒布以來,我深深地反思著:“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教師: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引路人。這句話把教師教書育人的天職說得淋漓盡致,畢竟教師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更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文化品位和自我修養的體現!通過對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的學習與領悟,受益匪淺,現談談體會。
一、愛崗敬業、關愛學生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愛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我們心中要有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這種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溫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重視感情上的熏陶,建立師生交流的情感紐帶,創造愛的環境,把握愛的分寸,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完善自我。杜甫有詩句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其說的是春雨滋潤萬物的特點,不如說是教師的感情特點。
二、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愛因斯坦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由此可知,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成長以及全面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在教育價值。在“校園情感場”這個特定的情境中,教師的舉手投足均能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為此,教師必須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善待學生等,只有這樣,才能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
三、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和教育別人。”難以想象,素質低下的教師能培養優秀的學生,為此,我們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完善能力結構,強化教育教學水平,發展自己的教學藝術,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教師只有讀那些能喚醒靈魂、令人感動、發人深省、讓人精神沉醉的書籍,才能真正與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總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的頒布實施,要求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從而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