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精選7篇)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1
從嚴治吏,根本在于實現干部秉公用權;依法治國,核心在于建立權力運行規則。近日,在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明確要求,領導干部要堅定“三嚴三實”的價值追求,時刻銘記嚴以用權。
權力是組織授予、人民賦予,是干部使用、群眾受益。權力可以是社會治理的助力,也可是社會發展的阻力,可能是最善良的幫手,也可能是最兇猛的毒藥。權力本無良善之分,關鍵在干部,所以,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記李鴻忠書記的諄諄教誨,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到“三個銘記”。
銘記“公權不私,私用即盜”,堅持執政為民、秉公用權。
權力由政府行使,再大也不能為所欲為;權力由干部使用,再小也不能放縱。“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權力使用不可大意;“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權與財需要絕緣,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干部嚴以用權,就是保護干部免受權力的傷害。近些年來,一些單位出現的“權力腐敗”,一些地方產生的“小官巨腐”,一些人身邊的“權力掮客”,都源于權力被腐蝕。
銘記“勤政有為,不為如貪”,既清廉為官,又事業有為。
“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干部使用權力就當以服務人民為己任。“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明確規定權力的屬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央鮮明的執政觀昭示世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根本的為民權力觀始終清晰。
銘記“規矩用權,有權不可任性”,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只要權力任性,就會違規;只要權力出軌,必然滋生權錢腐敗。權力與責任相連、與制度相關,既不是自由之物,更不能無所畏懼——在人民面前,權力只有服務;在法律面前,權力只有服從。干部使用權力,就要以“嚴以用權”為戒律,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實現權力歸位。
從公開權力清單,規范“權力之手”,到“召回”不合格干部,“找回”責任;從“打虎拍蠅”雷霆行動,到沒有“鐵帽子王”的宣誓,在權力管理上,嚴以用權的主線始終清晰。如今,規范的干部管理制度正在建立,權力運行制度正在完善,科學的權力規則已經明晰,干部嚴以用權就當以“三個銘記”為箴言,認真踐行,堅定始終。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離婁之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權力的邊界是法制,干部的保障是規矩;要實現干部嚴以用權,管住伸出去的權力,就要加強制度設計,從嚴干部權力監管,通過織密制度之網,拴住脫韁的權力。同時要強化執紀意識,對“違規權力”嚴查嚴打,牢固樹立“法度”為底線,督促干部在“法度”約束下嚴以用權。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2
在對“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作為“三嚴”之一,嚴以用權在“三嚴”的內在邏輯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嚴以用權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修身要嚴,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謹修官德,在靈魂深處真正樹立為民意識,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另一方面,對領導干部來說,嚴以用權又是嚴以律己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只有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樹立強烈的規則意識,真正做到按規則辦事,才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遵紀守法、為政清廉。因此,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嚴以用權的重要內涵,準確把握其三個基本維度。
要做到“權為民所用”
“權為民所用”的基礎在于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權力觀,對權力的來源、權力的性質和權力的使用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領導干部不但要從社會主義法規制度層面深刻把握權力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而且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權力的根本來源和基礎來自于人民群眾,而自身也是人民群眾中的普通一員,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在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對于一個領導干部來說,做到“權為民所用”,前提在于要有良好的黨性修養,真正從思想根源上親民愛民,才能形成“權為民所用”的自覺意識。黨性修養是高于個體修養的另一個層次,它不是“獨善其身”的個體生命意義的完成,而是“平天下”的外在價值的實現。中國共產黨對于自己的領導干部有著區別于其他任何黨派或政治團體的特殊要求。這種要求就是作為個體能夠超越個人一己私利,自覺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己任,完成從“個體利益”到 “社會責任”的轉變。一個人只有超越了個體利益得失的計較,能夠發自內心關照社會,甚至能夠犧牲自我而沒有抱怨,才算具備了從政為官的基本條件。當然“權為民所用”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現實實踐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權為民所用”需要具備照顧百姓的能力,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百姓做好事,為群眾謀福利?h委書記的典型代表焦裕祿同志發自內心的公仆意識,真抓實干的創業精神和廉潔自律的官德意識詮釋了一個優秀共產黨人對于“權為民所用”的深刻理解,從本質上反映了共產黨人“為民做官”的價值理念,為新時期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標桿。
要按照規則辦事
“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無規不成圓,無矩不成方”。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按照規則辦事,首先要明確“權”和“責”的關系,領導干部的權力都是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應該為人民群眾而行使,任何公共權力的行使都要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領導干部要明確“權力清單”和自己職權的法定邊界,對用權和行權的基本規范要有一個準確地把握,認識到任何職權都是由法律確定的,都必須在法定的權限內行使,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認識到任何職權的行使都要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認識到任何違犯法定職權的行為都要受到追究和制裁。要把依法依規用權和接受各個方面的監督貫穿于日常工作中,要時時刻刻、老老實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真正做到“位高不擅權”、“有權不任性”。其次,要克服有權不想用、有權不會用、有權濫用、為官不為等不良現象。領導干部要不斷反省自身在“做人”、“謀事”、“做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思如何“合規合法地服務好人民群眾”。只有對自身的職務責任有了清醒的認識,才能從靈魂深處挖掘自身存在的“不嚴不實”問題,才能形成領導干部道德規范的自覺認同,才能發自內心的不想腐敗。這就要求領導干部不但要以先進典型為標桿,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提升服務百姓能力和水平,更要以反面典型為鏡子,對照自身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權力觀等方面是否有所放松,不斷凈化自己,做到慎獨慎初慎微。
要摒棄特權意識
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一規定,鮮明闡述了“共產黨員”四個字的基本意義和價值。作為人民群眾中的優秀代表,共產黨員的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人民謀福利的社會實踐中。特別是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在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新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紛繁交錯的利益糾葛和形形色色的現實誘惑,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是艱苦創業的場所;任何領導崗位都不是謀私利的工具,其真正意義在于服務人民群眾。因此,領導干部首先要摒棄特權意識,正確處理個人同群眾的關系、同組織的關系;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始終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決不能把公共權力異化為牟取個人私利的工具。要明辨是非,廉潔自律、向善懲惡,自覺按照法律制度行事,避免以個人好惡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做到踏實做人,通過省察克制的方法,反省自己思想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及時加以克服,自覺遏制在萌芽狀態,做到“權重不謀私”。要把“做人”和“為官”統一起來,把“做官”和“謀事”統一起來,把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統一起來,把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完善自身和奉獻社會統一起來,真正做到胸懷天下,服務百姓。
三:
嚴以用權是“三嚴三實”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關鍵環節。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用權,是為民用權權力觀的根本要求,是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的行使也必須為人民服務。因此,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指出:“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甘當人民公仆,用手中的權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
嚴以用權,“公”字最重要,“責”字記心間,“特”字要摒棄。權力如流水,在溝渠河道之內奔涌,可灌溉田地、運輸貨物。倘若破堤決壩,肆意泛濫,將會淹田毀屋,損害巨大。為防止權力之水泛濫,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必須公私分明。“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強調的就是用權為公,用權為民。權力就是責任,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領導干部要堅守“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責任意識,掌權為民、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特權是禍根,享特權必違公心。要摒除特權思想,嚴禁特權行為,消除特權現象,真正實現黨員干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
嚴以用權,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把制度的籠子扎得緊一些,嚴防“牛欄關貓”,使權力運行有邊界、有約束、受監督。要強化權力公開運行,讓陽光照進權力運行的每一個角落,培養防止權力濫用的正能量。廣大黨員干部要養成在“放大鏡、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的習慣,杜絕暗箱操作、公器私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服務。要強化權力運行監督。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巡視監督,保證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按照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原則,做好頂層設計,逐步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確保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正確行使,實現權由民所賦、權為民所用。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3
“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內涵、新要求,是各級領導干部從政為官的基本準則、干事創業的行動指南、個人修養的畢生追求,為組織工作特別是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其中,“嚴以用權”就是要求干部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權力是把雙刃劍,“揮”之不慎可能會傷及自己;權力是一團熾熱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將自己焚毀;權力是一泓激流的水,“掘”之不疏會招致滅頂之災。這是從一些黨員干部由于用權不慎而走向犯罪深淵的典型案例中得出的沉痛教訓。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權力屬于人民,權力來自人民,只有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才能使權力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民,才能與人民群眾建立血肉聯系,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權力行使問題上搞小集團主義、特權主義,甚至將權力視為謀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僅背離了黨的宗旨,而且會滑向腐敗的深淵。
二要把權力當成負擔。蘇聯解體不久,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就說過一句話,他說權力應該成為一種負擔,當權力是負擔的時候,政權就穩如泰山了,權力一旦變成樂趣,一切就完了。這個話如果不是因為蘇聯解體蘇聯共產黨丟掉政權,雷日克夫是說不出來的。國家解體了,丟掉政權了,他就體會出來了。權力成為負擔,就是我們的各級領導、掌權者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人民工作,生怕我們的工作出毛病、人民的利益受損失,這樣我們黨才能穩如泰山。如果把權力當做樂趣,拿著權力吃喝玩樂,甚至貪污腐敗,那一切就差不多了。雷日科夫的話可謂入木三分,對于我們有著很強的警示意義。
三要依規用權。用權為公,可以贏得人民贊譽和尊重;用權謀私,很難避免身敗名裂的下場。正是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所以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依法依規用權,嚴格遵守規范和制約權力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公正無私地行使權力,任勞任怨地履行職責,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體現出人生的價值。
四要自覺接受監督。失去監督的權力最容易產生腐敗。有力的監督是對黨員干部最好的保護。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監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貫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別要時時刻刻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老老實實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自覺主動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4
嚴以用權,關鍵是嚴格規范黨委用人權和政府事權。要嚴格制度程序、強化監督問責,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
中央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充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意識,在作風建設上持續用力,切實把嚴和實的要求立起來、樹起來,扎實推進“開放寧夏、富裕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建設。
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首要的是解決好權力觀問題,關鍵是嚴格規范黨委用人權和政府事權,確保權力的行使不偏向、不變質、不越軌、不出格。公權姓公,不屬于任何個人。公權為民,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搞清楚權力是誰給的、權力是用來干什么的,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真正把權力用在為民造福、為黨盡責上。
黨委用人權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權力,也最容易出問題。選人用人是一個“風向標”,用好一個干部,可以激勵一批干部;用錯一個干部,也會挫傷一批干部的積極性,F在,許多干部出問題,除干部自身原因外,主要是一些黨委(黨組)在選人用人上出了問題。
行使好黨委的用人權,重點要嚴格制度程序、強化監督問責,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上來!饵h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是“基本法”,必須嚴格執行,對干部工作的原則、標準、條件要堅持,對選拔任用的具體制度和要求要落實,不能“放水”,不能“留后門”,防止執行制度走過場。干部選拔任用程序是規定動作,必須嚴格履行,程序該走的必須走,一個都不能少,不能“下跳棋”,防止程序虛設、“空轉”。加強監督問責是對干部最大的愛護,是對組織最有力的呵護,無論是各級黨委及組織、紀檢部門,還是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增強監督意識,對選人用人大膽監督,也要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
政府事權是依法履職的權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與群眾的利益緊密相連,必須依法規范行使權力,決不能任性用權。政府事權必須于法有據,絕不能認為權力越大、權力越多就越好。
依法規范政府事權,核心是解決權力邊界的問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一方面,法無授權不可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在經濟新常態下,簡政放權就是抓發展、穩增長,是實實在在的解放生產力。另一方面,法定職責必須為,依法履行好政府的管理、引導和服務職能,積極主動為企業、為群眾服務。市場的作用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也要發揮好,該管的必須管住管好,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要嚴格依法管理,守住法律法規底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5
謹慎,是一種對外界事物和自己言行密切關注的為人處世理念,也是一種接受新事物、解決新問題、求得新發展的精神狀態。保持謹慎,決不是因循守舊,明哲保身,謹小慎微,不思進取,而是始終保持頭腦清醒,謹言細行,慎終如始,與時俱進。古人云,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對于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謹慎是一種責任心,是一種作風,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格。每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把謹慎作為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自覺追求,作為一種優良的領導方法自覺發揚,作為一條重要的為政之道自學踐行。
謹慎是一種責任心,就是用權時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利黨利國利人民;用不好,誤黨誤國誤自己。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說到底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黨的干部不論從事什么工作,擔任何種職務,都是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是代表人民群眾行使權力的,實現也、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行使權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把權力當作個人、家庭和小集團牟取利益的手段,就必然導致私欲膨脹,那是很危險的。這樣的教訓昨天有,今天有,明天還會有。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牢記黨的宗旨,認清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既要擺正公仆位置,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又要擺正權責關系,牢記責任,慎重用權,切實做到職務面前勤思義務,權力面前多想責任,把行使權力的過程,看作是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過程,看作是對黨委、對干部負責的過程,慎重使用權力,過好權力關,經受住權力的考驗,自覺地為民盡責、為國竭力、為黨分憂。
謹慎是一種作風,就是多做少說,敏于事而慎于言。大多數黨員領導干部作風是扎實的,心態是好的,能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注重練“內功”、干實事,心思用在工作上、情感貼在民心上、作風聚在求實上、成績記在集體上。但也有部分人心浮氣躁,有的隨意提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和口號,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有的熱衷于搞勞民傷財的所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看到別人提拔了,自己還沒有動靜,就感到心里不平衡,心情不舒暢,整天設計自己的“升官圖”,到處拉關系,跑門子,追逐名利;有的剛走上一個新的領導崗位,工作沒干多久,就坐不住了,就開始考慮自己下一步發展,自我包裝,自我推銷。必須認識到,群眾心里有一桿秤。一個不論官職大小、位置高低,只要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就會感激你,就會記住你;而那些不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人們也會記他一輩子,戳他的脊梁骨。做人、做事、做官,不用自吹自擂,不用自我作秀,只要講實話、辦實事、做老實人,什么時候都能站得住、吃得開。弄虛作假,玩花架子,有可能得逞一時,但最終不會有好結果,因為這樣做,黨組織不允許,人民不答應。善于摸實情,戒浮戒懶;敢于講實話,戒私戒虛;勤于辦實事,戒推戒拖,這樣下去,終究不會吃虧的。
謹慎是一種能力,就是能見微知著、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我們將要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來自國內和國外、境外的,來自經濟和社會政治生活中以及自然界的風險和挑戰。學會用辯證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問題,善于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矛盾,妥善解決問題,對領導干部來講,是一種必備的領導能力。要在百忙中留下一些思想的空間,學會從龐雜的事務中超脫出來,從繁忙的工作中靜下心來,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既要明于事,更要明于理;要不斷總結實踐,把握事物規律,預見未來發展,由事及理,創造性地推進工作;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醒地看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真正做到憂黨、憂國、憂民,常懷遠慮,居安思危。對社會上一些錯誤的思想和思潮,要善于識別,敢于斗爭;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心中有數,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謹慎,是一種品格,就是要慎權慎獨,自警自勵。領導干部能力再強,政績再好,如果在廉政上出了問題,對于組織來說,是一種損失;對于個人來說,則前途盡失;對家庭來說,是名譽掃地。新水如泉水,雖然不多,但可終身受用;肥水如洪水,雖然不少,但非常危險。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時時刻刻不忘記自己的身分和所處的位置,既要用黨的政治要求和國家的法律規范來要求、約束自己,不能有任何越軌行為,又要經常以別人的教訓來告誡自己,別人“亡羊”我來“補牢”,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覆轍,不要犯類似的錯誤。千萬不能心存僥幸,以為法紀之劍不會落到自己頭上,目無黨紀國法,視黨紀國法為兒戲。要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微慎欲慎獨慎權,不向組織要官要權,不向人民要名要利,真正做到有骨氣而無傲氣、要正氣而不要霸氣、靠志氣而不靠運氣,始終堅持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廉樹威,以公生明,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穩住心神、管住手腳、擋住誘惑,經得起金錢、美色、權力的考驗。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6
從嚴治吏,根本在于實現干部秉公用權;依法治國,核心在于建立權力運行規則。近日,在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明確要求,領導干部要堅定“三嚴三實”的價值追求,時刻銘記嚴以用權。
權力是組織授予、人民賦予,是干部使用、群眾受益。權力可以是社會治理的助力,也可是社會發展的阻力,可能是最善良的幫手,也可能是最兇猛的毒藥。權力本無良善之分,關鍵在干部,所以,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記李鴻忠書記的諄諄教誨,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到“三個銘記”。
銘記“公權不私,私用即盜”,堅持執政為民、秉公用權。
權力由政府行使,再大也不能為所欲為;權力由干部使用,再小也不能放縱。“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權力使用不可大意;“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權與財需要絕緣,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干部嚴以用權,就是保護干部免受權力的傷害。近些年來,一些單位出現的“權力腐b”,一些地方產生的“小官巨腐”,一些人身邊的“權力掮客”,都源于權力被腐蝕。
銘記“勤政有為,不為如貪”,既清廉為官,又事業有為。
“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干部使用權力就當以服務人民為己任!耙磺袡嗔儆谌嗣瘛,憲法明確規定權力的屬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央鮮明的執政觀昭示世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根本的為民權力觀始終清晰。
銘記“規矩用權,有權不可任性”,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只要權力任性,就會違規;只要權力出軌,必然滋生權錢腐b。權力與責任相連、與制度相關,既不是自由之物,更不能無所畏懼——在人民面前,權力只有服務;在法律面前,權力只有服從。干部使用權力,就要以“嚴以用權”為戒律,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實現權力歸位。
從公開權力清單,規范“權力之手”,到“召回”不合格干部,“找回”責任;從“打虎拍蠅”雷霆行動,到沒有“鐵帽子王”的宣誓,在權力管理上,嚴以用權的主線始終清晰。如今,規范的干部管理制度正在建立,權力運行制度正在完善,科學的權力規則已經明晰,干部嚴以用權就當以“三個銘記”為箴言,認真踐行,堅定始終。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離婁之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權力的邊界是法制,干部的保障是規矩;要實現干部嚴以用權,管住伸出去的權力,就要加強制度設計,從嚴干部權力監管,通過織密制度之網,拴住脫韁的權力。同時要強化執紀意識,對“違規權力”嚴查嚴打,牢固樹立“法度”為底線,督促干部在“法度”約束下嚴以用權。
對嚴以用權心得體會 篇7
一個鄉下老百姓說:我們不希望改換領導啊,因為這些人 剛剛被我們養肥呀,若再換一個瘦的來,豈不又要我們去養肥他?——我們虧呀!
一個企業員工說:還是老實點吧,免得領導給我們穿小鞋呀!
一個基層干部說:當官就要當管官的官。在群眾面前我們是領導,在領導面前我們是出氣筒,窩囊啊!
“權”在封建時代是統治國家的一把利刃,帝王世襲而君臨天下,說話是“開金口”,走路叫“移御駕”,舉手投足,關乎人命。朝廷賣官鬻爵,用人任人唯親。大官小官官官相衛,惟上命是聽。稍不留心,還怕丟烏沙,遭連坐,滅九族!雖有包拯、海瑞的英名留世,也難保王朝的清譽!不合民心,濫用權力,官逼民反,最終還是被人民推翻。
權在當今社會同樣是統治國家的有力武器,但不同的是,今天當權者的權是人民給的,這用權就應該服務于民。然而,一些腐敗分子卻憑著自己手中的一點權力,損公肥私,行賄受賄,貪污墮落,為飽自己的私欲不擇手段,濫用職權。他們忘記了是誰給他們的權力,高高乎在上。于是,社會上的諸多不正之風就肆無忌憚地吹起來了。當心呵,你不記得有個比喻,當官的好似船,人民如同 水,水能托起船,也能沉下船啊!
一位省委領導講得好:作為領導干部,一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模范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表率,決不能干違紀違法的事情。這是一個底線,一個做人的底線、從政的底線、為官的底線,是對一名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作為國家干部, 逾越黨紀國法這一底線,就意味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背叛,不管你耍什么花招,找什么借口 。
堅持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向前發展,給人民帶來了福音。這是不可否認的鐵的事實。但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卻忽視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根本措施,鉆政策的空子,走歪門邪道,追名逐利,他們忘記了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諄諄教誨!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就得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曾經講過: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以自己的優良作風和良好形象帶動群眾做好各項工作。我們的那些領導干部不會不懂這些道理吧!
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企業員工,還是基層干部,他們的一些語言看來雖有一點過激,但也并非空穴來風。我相信我們的領導干部大多是好干部,“天地之澗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挑江山,你就是秤盤的心!”我們一定要 情系民生,多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他們誰還說你無能,說你腐敗,催你“下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