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6篇)
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1980年,錫伯族青年程富勝從伊犁應征入伍,來到了條件艱苦沒有一棵樹的裕民縣塔斯提邊防哨所,程富勝回家探親返回部隊的時候,媽媽從自家后院挖來楊樹苗交到他手里,回到哨所,程富勝和戰友一起種下了楊樹苗,這棵小白楊在歷代官兵的精心呵護下慢慢長大,長成參天大樹。在過往的歲月里,這棵小白楊像一名解放軍戰士,和戰友們相互陪伴,一起成長,扎根邊疆,戍邊衛國,共同見證了偉大祖國的日益強盛。
偉大出自平凡,蓬勃源于根深。因為一棵樹,成就一首歌;因為一首歌,讓一種精神成為人們共同的追求。在忠于祖國、扎根邊疆、建設家園、蓬勃向上的“小白楊”精神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們抱著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的豪情壯志,加入到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隊伍當中,和挺拔的白楊樹一樣,為了祖國的安寧和穩定,扎根邊疆,無私奉獻,保家衛國,無怨無悔地奉獻著青春和熱血,在綿延千里的邊境線上,筑起一道道守護安寧、建設家園的美麗風景線。
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和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斗爭精神”。
《傳奇與使命》看完后,我深受感動,影片摒棄以往以人物故事為題材的敘事方式,將故事主人公聚焦于“一匹馬”、“一頭牛”、“一棵樹”,通過還原真實歷史事件,展現人與動物的真情實感,凸顯守初心、擔使命,扎根邊疆、默默奉獻、無私無畏的高貴品質,為全體警務人員、公安干警上了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
“一匹馬”、“一頭牛”、“一棵樹”雖遠不及故事本身所展現的時代背景來的那么真實可靠,但就是這么普普通通、在世人眼里看似平常的行為,在其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品質和精神才真正為世人所稱道。那么“一匹馬”、“一頭牛”、“一棵樹”究竟所代表的是什么精神呢?我個人認為,其所表現的正是當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所大力弘揚的忠誠、干凈、擔當的責任意識和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無私無畏的奮斗精神。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作為一名公安民警,配合做好防疫各項工作是頭等大事、緊迫任務,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相互疊加,維護安全穩定面臨的風險更大、挑戰更多。同時與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我們在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服務民生、保障發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不足。在建設大美新疆、平安烏魯木齊的新征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4
20__年2月12日,我觀看了自治區公安廳制作的紀錄片《傳奇與使命》,影片中通過一匹軍馬、一頭黃牛和一顆小白楊的故事分別詮釋了不怕犧牲、任勞任怨和堅韌不拔精神品質。也讓我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了新的認識。
兒時,聽了看了很多英雄先輩的故事,所有為國犧牲的英雄人物都自帶光環,完美的不像個凡人,他們笑對刺刀、鐵骨錚錚、慷慨赴死,雖然這樣的完美多多少少存在著說一半藏一半的成分,但很符合那個年代的需求,人們選擇全部相信,然后以他們為榜樣,拼命努力著。
隨著年歲漸長,開始明白,英雄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也有平常人的自私與卑微,然而,他們之所以偉大,并非因為他們完美,只是他們用信念打敗了人性的懦弱,用理想戰勝求生的本能,生存不再是最重要的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份豪情壯志的背后,一定有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悲傷與眼淚、痛苦與掙扎。
從警時,我們都曾有個莊嚴的宣誓,都鄭重地向黨表示了堅持理想信念的態度和決心。面對開放大潮的沖擊和市場魔力的誘惑,我們不妨捫心自問一下:這些年來理想信念是否動搖過?是否始終在踐行從警誓言?意志有沒有松懈?激情有沒有減退?作出的承諾有沒有遺忘?
如果說,刀光劍影里,有一種微笑叫勇敢;鐵血柔情時,有一種眼淚叫堅強;忘我付出中,有一種幸福叫隱藏;那么在熠熠閃爍的警徽下,就有這種選擇,叫堅守。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管怎樣,遇到多少困難,我都要在我的崗位上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履職盡責、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和戰友們一起為轄區各族群眾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歲月不居、精神永恒。棗騮馬、阿黑牛和小白楊。它們只是大千世界的普通生靈,蕓蕓眾生中的平凡生命。然而,它們卻用不怕犧牲、任勞任怨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書寫了自己生命的傳奇,樹立了永恒的精神坐標。這種品質和精神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物猶如此、人何不往,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就是最生動的許國,奉獻就是做可貴的報國。在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奮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在實現黨中央治疆方略和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征程中,作為三道嶺公安分局的副局長、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作為一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我持之以恒的態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就是我的原則。我要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誠奉獻、不怕犧牲、任勞任怨、頑強拼搏、聚焦總目標、打好組合拳,為扎根新疆、保衛新疆、建設新疆的時代華章畫上最絢麗的一抹印記。
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5
在舉國戰“疫”共克時艱的攻堅階段,“平安天山”重磅推出公安廳拍攝的紀實專題片《傳奇與使命》,無異于為我們打贏這場持久戰注入一劑強心針。通過認真收看,收獲三點啟示。
若有戰 召必回 戰必勝
片中講述了三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在新疆伊吾保衛戰的危急時刻,一匹棗騮馬,可以獨自冒著槍林彈雨,穿越敵人的重重封鎖線,英勇無畏、機智敏捷地一次次將軍需物資送到前線陣地,為打贏伊吾戰役立下了赫赫軍功;一頭大黑牛,可以堅持十七年如一日,從危險重生、陡峭冰封的山中踏出一條牛腸小道,獨自為邊防哨所送去后勤補給;一棵小白楊,可以在惡劣的氣候、艱苦的環境中扎根邊防哨卡,茁壯成長,鼓舞著一代代新疆軍警民保衛邊疆,保衛祖國。物猶如此,人何不往。當疫情防控戰打響,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時,公安民警更應該沖在前,打頭陣,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堅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力奮戰在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線。
守初心 擔使命 戰到底
大愛無言,大道至簡。專題片中的故事,并不是廣為人知,但它們的奉獻不是為了名垂青史,也不是為了贏得鮮花、掌聲和光環,正如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正如一代代新疆軍警民奉獻終生,建設新疆,保衛新疆,這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源于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考驗面前,我們更要學習這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堅持疫情不退我不退,誓死戰斗到底,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勇傳承 再奮斗 鑄忠誠
專題片喻意深遠,以物喻人,借事喻理,以史明志,雖是從三個故事入手,卻是在謳歌新疆精神,給我們上了生動又深刻的優良傳統教育課。精神的傳承,這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在疫情警報拉響后,全國公安全警動員,全力以赴。全體民警來不及告別家人,就迅速到崗到位,投入戰斗,體現了“受命之時忘其家,臨陣之時忘其親,擊鼓之時忘其身”的使命擔當。據統計,全國已有59個公安民警輔警犧牲在戰疫一線。用生命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我們要傳承“忠誠勇敢、愛民奉獻、團結進取、公正廉潔”新疆公安精神,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遺志,發揚不怕艱苦,連續作戰的精神,為奪取疫情防控戰的最后勝利而奮斗!
2023傳奇與使命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6
1月27日至29日,省軍區利用視頻會議系統,組織三級黨委機關集中開展“堅決服從改革大局忠實履行職能使命”教育。省軍區政委戴勇作“適應新體制提振精氣神,立起新一代國動人的好樣子”動員輔導,省軍區司令員于天明、副司令員徐繼龍、副政委南曉敏、參謀長盧信允、政治部主任楊學倫參加教育。期間,還邀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任天佑圍繞“深刻理解改革強軍戰略思想”主題作專題講座。
戴勇指出,各級要深入學習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深刻理解調整省軍區領導管理體制的重大意義。要著眼圍繞國防動員地位獲得新提升、國防動員事業進入新境界、鑄牢軍魂得到新加強、職能使命有了新定位、目標要求有了新明確、后備力量建設發展新理念六個方面,深化學習理解,堅定信心決心,以更高標準做國防動員體系改革的堅定擁護者和實踐者。
戴勇強調,面對新的歷史機遇、新的期望重托,各級必須承擔起新國動人的歷史責任,以絕對忠誠的堅定信念、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奮發有為的昂揚銳氣、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著力培塑新一代國動人的精氣神,奮力開創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