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小巷管家》心得感悟最新(通用3篇)
觀看《小巷管家》心得感悟最新 篇1
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祖國的繁榮和人民安居樂業是70年來黨和國家最偉大的成就。作為國家的一個小細胞,一條小巷里發生的變化也折射著國家的發展。“小巷管家”的生活恰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與記憶,更是無數生活、工作在基層的黨員、干部積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見證。
結合今年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國慶獻禮影片《小巷管家》以北京市2.3萬名小巷管家的先進事跡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容,將北京市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事跡生活緊密結合,集中表現了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電影堅持以正為本、以情動人、展示了幽默而不夸張,感人而不煽情的京人、京事、京味,以及地道的京韻文化。
電影《小巷管家》將基層黨建工作用藝術化的形式來進行宣傳報道,表現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的工作風采和工作狀態豐富了黨建工作的宣傳方式,提升了宣傳效果,并為今后的黨建宣傳工作開創了新的模式。片尾胡同里的爛肉面館關了,但會在另一個更好的地方重新開業,這一情節體現了對待傳統文化的辯證思想。“小巷要伴隨著時代前進不斷走向現代化,但小巷又不能丟掉傳統。”作為一部描寫社區普通百姓生活的電影,該片著實令人感到“久違”,希望越來越多類似表現百姓身邊故事的文藝作品呈現在我們的身邊。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觀影后我感受頗深,也受到很多啟發。我們街道社區的工作和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一樣,崗位雖小,一言一行皆是政府形象,工作雖雜,一事一項都是民之所需,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始終默默無聞的在平凡中堅守。這部電影讓我對有溫度有熱度的街巷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讓我對身邊這些真心為居民著想、切實為居民辦事的街巷工作者充滿敬意。在今后工作中,我將以“小巷管家”為榜樣,將牢記黨的宗旨,勇擔職責使命,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彰顯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和價值追求。
觀看《小巷管家》心得感悟最新 篇2
陽光燦爛的午后,和社區同事們一起觀看《小巷管家》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小胡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盛大節日來臨前一百天之內發生的故事,主人公趙建國作為“小巷管家”,從最初的不受人待見到贏得老百姓的尊敬,實實在在為胡同老百姓解決了停車難、上廁所難、院落清理等瑣事小事,在70歲的年紀,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影片從老百姓的視角切入,選取“小巷管家”這一群體來呈現,通過一條小巷的變化,折射出國家的發展、時代的變化,體現出小人物大時代、小切口大主題、小制作大影響,同時也是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工作的縮影。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我更加看到了自己工作的重大意義。守好黨員的初心,擔好社區工作者的使命。時時刻刻走在前,行在前,趕在前,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影響鄰里群眾對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用自己不斷提高的綜合素質為鄰里權益和社區建設出謀劃。工作中,時刻把老百姓的大小事放在心上,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給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當好百姓的身邊人!
觀看《小巷管家》心得感悟最新 篇3
《小巷管家》這部電影的主人公趙建國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是小巷里的大“管家”,巷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解決,把他人的困難、難題當做自己的事情去解決,親力親為。
一心為民顯擔當。他懂得把自己放在最后,當街坊鄰里不愿意清除煤棚或者因為停車位產生矛盾時,他耐心的去協調,一時不能得到街坊鄰里的理解,也并不生氣,因為在他的心理有著愛民的“大情懷”。為了能幫助巷子里公廁改革的能夠實現,趙建國總是犧牲自己睡眠的時間,畫好設計圖,還動員家里人參與此項工作。最終,趙建國的在社區黨組織的幫助下,黨支部發力,協調轄區內各部門的自愿,并用自己真誠的付出和智慧贏得了小巷百姓的喜愛。
實事求是解難題。胡同的事十分繁瑣、細小,卻牽涉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當好“小巷管家”,光有一腔熱血是不行的。趙建國在車位調解這件難題上,最初碰釘子,弄得“里外都不是人”,就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如何真正把群眾的事辦好,是基層工作者要精心思考的問題。在社區黨委書記的鼓勵下,在優秀“小巷管家”的感召下,趙建國開始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公廁改造,他畫好圖紙、做好數據統計;吳奶奶家的爛肉面館搬遷,他聯系好賓館作為面館落地之處;美化胡同,他不顧年邁身體,騎車幾十公里到花圃實地考察情況……用對方法,很多難題都迎刃而解,這一點值得基層工作者借鑒。
趙建國做的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他心理裝的是“大家伙”,當他把黨徽戴在胸前的那一刻,臉上露出了無尚的喜悅,巷子里百姓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是他不求回報的付出,更是他作為平凡人物的“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