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府好家規觀后感(精選3篇)
2023天府好家規觀后感 篇1
1月18日,四川省紀委機關、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明辦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征集“天府好家規”的通知》,面向全省、全社會各行、各事業單位職工以及普通社會家庭”征集經典家訓家規、優秀家風家訓故事,最終將在全省評選、表彰十佳“天府好家規”。《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紀委機關、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認真做好“統籌協調”工作。
四川省委宣傳部專門印發《關于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好家規集中宣傳報道的通知》,對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宣傳報道工作進行具體安排。目前,活動進入全面征集階段。各地各部門進展情況如何?記者從活動組委會了解到,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不斷推進,已征集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家規家訓好故事,不少受訪者對自己家規家訓的感悟和再理解、再認識,更是引人深思。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門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規家訓,其后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會相對遵紀守法,這其中家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為這些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風對他們有著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同時,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家規家訓對他們有著強烈的道德約束力。今日,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干部家風作風建設,這些傳統資源無疑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父母是子女言傳身教最好的典范,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范,養成良好的家風,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親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被紀曉嵐稱頌為“行求無愧于圣賢,學求有濟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時,對子女教育亦非常嚴苛。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傳承父輩精神,為后人所稱道。
要想為子孫后代樹立良好家風,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堅守原則。自己作出典范,無論是在多么惡劣的政治環境中,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這才能夠成為后人的榜樣,F在的黨員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過硬,這樣才能正人正己。同時,家風也需要有意識的養成,對子女親屬的不當行為要時常提點,才能及時矯正,筑牢思想防線。
2023天府好家規觀后感 篇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長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規是不可缺少的。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為規范。
曾國藩不僅帶頭事親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復告誡家人說:今人都將“學”字看錯了,若細讀“賢賢易也”一章,則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于“孝悌”兩字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何不日日在“孝悌”兩字上用功…務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無一日不順適;下而兄弟妻子皆藹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學問也。
顏氏家訓寫到: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應在嬰兒識人臉色、懂得喜怒時,就加以教導訓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規范他們的行為。
【吸收古代家訓的精華】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一個擁有優秀家訓傳統并貫徹良好的家族,可以令其子孫后代人皆君子淑女,人才輩出,香火永續。……
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
【讓孩子在親身實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 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也是當代孩子最缺乏的。因為他們平時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付出愛,沒有學會關心和感激。家長千萬不要這樣想:孩子還年幼,主要任務是學習,只要學習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轉變觀念:不要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好孩子的標準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寵溺只會助長孩子的自私】
計劃生育的今天,往往是一個孩子有6個老人來寵愛,過分的溺愛導致了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不會為別人考慮,做事不顧后果,認為不管犯了什么錯,別人都會像家長一樣原諒他們,以致釀成大錯……
結語:子欲孝而親不待 別在孝上欠賬當某天,
父母吃飯漏嘴的時候,把飯菜留在衣服上時,千萬不要責怪他們,想一想,當初父母是如何把著手給我們喂飯的。當某天,父母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臟了衣服,不要埋怨他們遲鈍,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父母是如何為我們擦屎擦尿的。當某天,父母說話忘了主題,給他們一點回想時間,讓他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我們在旁邊,聽他們說下去,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記者問比爾蓋茲,世上最不能等的是什么。比爾蓋茲沒有說是機會,沒有說是金錢,他說的是盡孝……當給父親捶捶背的時候,忽然發現從小爬在地上,讓我當駿馬騎的那個挺直脊梁早已彎曲,再也挺直不起來了;當我忽然發現父母的白頭發的時候,還能數的過來嗎?父母老了,行孝不能等啊。扔兩個錢不能叫孝順,要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和父母說話,放低點聲調,多一點包容……
2023天府好家規觀后感 篇3
2月24日,四川省紀委機關、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聯合發文《四川首屆十佳“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方案》,意味著四川首屆十佳“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拉開了序幕。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從四川各地紀委獲悉,報名者異常踴躍,均想在此展示其家風及家規。在內江市威遠縣,一周之內就有30余個家庭報名參評,當地將家規故事整理后組團向活動組委會報名參評。而成都已經建立經典家訓家規、優秀家風家訓故事儲備數據庫,儲備數據庫也不少于30個好家規的故事。
威遠崔氏族中無一人因懶致貧
“當加厚于所親,雖千金不為妄;費浪用于無益,即一錢已是浮屠。”在四川威遠,崔氏家族于康熙57年(公元1720xx年)“湖廣填四川”入川。
崔氏族人勤奮、上進,凡家族中好吃懶做、不孝敬父母的族人,族長都要按照家規家訓進行懲戒,至今家族中無因懶致貧的族人,族人中無一戶貧困戶。崔氏家訓造就了二十幾代族人。
內江威遠一周30家庭組團報名
內江市威遠縣已經開展了“踐行十愛·尋找婆城好家規”活動;顒用嫦蛉鐣餍袠I、各企事業單位職工以及普通社會家庭,征集優秀家規及其背后的優秀家風故事。在不到1周的時間內,該縣已經收到了近30篇好家規家風稿件。
目前“婆城好家規”尋找活動采取組織推薦、媒體推薦、社會推薦、群眾互推自薦等多種方式進行征集。縣直機關工委、縣教育局、縣衛計局、史志辦、公安局至少推薦2個,其余各鎮各部門至少推薦1個。媒體推薦、社會推薦、群眾互推自薦家規及家風故事個數不限。
“家庭成員熱愛家庭,注重家庭,具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記者發現,在“婆城好家規”的基本要求中,家庭責任感被放到了重要位置。除此之外,參評家庭還需要注重家風和家教,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在家庭美德建設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成都建立經典家訓家規數據庫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紀委了解到,2月24日,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征集“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活動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方案,成都將征集本地好家規及其典范故事,并建立經典家訓家規、優秀家風家訓故事儲備數據庫,儲備數據庫不少于30個經典家訓家規、優秀家風家訓故事。
征集完故事之后,就進入評選階段。根據活動進程,在2月27日前,成都要完成33條“天府好家規”征集和初審,積極協調成都市文聯邀請到成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兩名教授擔任評委進行評審。同時,成都對征集到的好家風好家訓故事家庭進行“一票否決”資格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