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護理心得體會(精選3篇)
臨床醫學護理心得體會 篇1
時間飛逝,歲月如梭,又迎來的一個新的夏季,我已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在這期間,我品嘗到“酸甜苦辣”的樣樣美味,它給了我如何去處理好人際關系;它給了我一面‘鏡子’,讓我看清自己的缺點,得于改正;它給了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斗志與信心…
大三的臨床實習是對在校所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回想過去帶教老師曾對我:“小鄭,只要你肯學,我們都會教你,盡我們所能,但關于在于你要用心去學,雖然每天本文源自六維,你都那么忙,好像沒學到東西,其實一年后你就會覺得其實這一年你學得挺多,在你工作中,很多都是應用你實習的知識,在實習生活中,盡量被表揚也從不驕傲,被挨批也不頂嘴相撞,仍要從容面對。”這些話雖少,但意義深刻,從此做為實習生活的座佑銘,為我實習生活指點迷津,遇到困難如何去面對、去處理… 在實習中,被肯定、被表揚、被挨批…這些都是存在的,人的性格并非都是一致,不然就不是人的特性與個性的,關鍵在于如何去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最好像兄弟一樣,這樣他們也教的開心,我也會學得舒心…
在臨床實習中,我實習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在這些科室中,感覺他們都錯,肯教,嚴格要求我們。
在內科實習中,動手機會雖少,我能夠獨立完成‘胸穿、胸腔置管、腹穿、腹腔置管、骨穿…’尤其在‘消化內科’實習時,總天抱著隨時被提問的思想,科主任要求相當嚴格,要我們投入臨床實踐中,對患者的情況要了如指掌,記得有次我匯報病史“…初步診斷是上消化道出血”,他就問:“血止的沒?”我說:“止的”他又問“怎么說他血已經止的。”我說:“該患病心率、血壓穩定正常,無再黑便,血色素無再下降,網織紅細胞已上升…”他問“現在用什么藥”我說“奧美拉唑”他又問“怎么使用?”我回答“40mg tid”哇!被他的提問都嚇的捏把汗,雖然保持緊張狀態,但學得挺多,我相信嚴師會出高徒的。
外科實習時,動手操作機會比較多,尤其換藥、皮膚縫合是習以為常的,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神經外科’,在那是相當的忙,值班搞通宵不足為奇,跟‘普外科’有得拼,我也經常被拉下水,神外醫生都挺放心我們,讓我獨自去做‘腰穿’每天都有得做,至少兩個,讓我腰穿更加熟練,曾經帶教老師帶我去為兩個患者做‘氣管切開’,第一個,我當他助手,然后一步一步教我怎么做,輪到做第二個時,他問我:“我剛才已經做一遍給你看的,手術刀給你,我當你助手。”我當然非常高興,馬上答應他,接過手術刀在局麻下,開始的氣管切開術,在操作時不足處,他都會給我指出來,應該怎樣做。這種手把手的教學方式的確長進很快。
在婦產科實習時,其實在醫生的眼里,性別并不重要,該科也有五個男醫生,男醫生為女患者解決婦產科疾病,這種觀念已不足為奇的,打破傳統的思想,傳統的束縛。
我實習最后一科室、實習時間最長一一一兒科。兒科的小朋友很可愛、有趣,天真無暇,討人喜歡,他們是純潔的,未受到“污染”的。他們都是父母的期望、寄托,也是他們奮斗的動力,所以小孩子一生病,家長特緊張,這種感受是可以理解的。做名兒科醫生,應該先了解小兒的特性,創造種祥和的氣氛,讓世間充滿的愛,讓小兒不害怕。在這六周里,基本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也獨立完‘腰穿、骨穿’,雖然很難配合,我都是連哄帶騙的,我也不容易啊!
在醫院實習日子里,我自覺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團結實習同學,尊敬師長,做好實習筆記,能夠基本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及操作,曾多次獲得帶教老師及科主任的肯定及好評。
醫學的道路雖然坎坷,而且漫長,是個雄偉的工程,然后它的宗旨是如此高尚一一一為人民服務。現在我要繼續深造自己的醫學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中,爭取做一名二十一世紀合格、優秀的好醫生!
臨床醫學護理心得體會 篇2
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白衣飄飄、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影視作品里的護士形象也個個年輕漂亮。高翹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士鞋,容光煥發,身輕如燕的地穿梭在病房里。美得不得了。人們把護士譽為“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現實卻不像稱謂那么美好,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后的艱難、辛苦,誰能真正體會到從事過護理工作的苦與樂呢?為此,我有著切身體驗和感受。
從小覺得護士是圣潔而美麗的。20歲那年,我緣了護士夢。當穿上護士服第一次踏進病房,看見那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身影,看見那一雙雙乞求的眼睛,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我明白了護士的價值和“天使”背后的無私的奉獻。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區不停地穿梭忙碌,為病人測量體溫、打針送藥,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里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為其疏通,心里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耐心地為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熱終于退下去的那一刻,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真是無比的舒暢。當看到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臉,由入院時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時的神采飛揚,我感到一種欣慰。記得有位患者出院時對我說:你笑起來很漂亮,很好看。雖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我很感動。作為一名平凡的護士,我不求感謝,不求回報,更不求鮮花和掌聲,我只希望在我們付出寬容和愛心的同時,能收獲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
難道護士真的是無憂無慮的嗎?不,護士有自己的愁與自己的苦。當病人不理解時,我也會傷心落淚;工作操作失誤時,我也會懊悔不已。年青時我是個愛美的女孩,也像普通的花季少女一樣,追求時尚,想把自己打扮成天使。喜愛飄逸的長發,愛好那晶瑩剔透的首飾。可是,作為一名和傳染病打交道的護士,為了遵守護士禮儀規范,為了自身防護,不得不將自己長長的秀發高高盤起,將精美的首飾深藏閨中留于欣賞。往往是里三層、外三層,被裹得嚴嚴實實,大圓帽一戴,雙層口罩一捂,只剩下兩只眼睛眨巴,甭說別人不認識你,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個兒。在護士這個特殊的職業中,頻繁的三倒班,尤其是漫長的夜班讓人身心疲憊。初來醫院時,我臉蛋長紅撲撲、水靈靈的,可幾年晚夜班倒下來,又黃又蔫。由于生物鐘的顛倒,飯吃不香,覺睡不好,個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知曉。
如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我覺得應該多注重一些細節方面的服務,在與病人的交往中,我認為細節主要表現在:愛心多點,耐心好點,責任心強點,對病人熱心點,護理精心點,動作輕點,考慮周到點,態度認真點,表情豐富點以及對人尊重些、體貼些、理解些、禮貌些、真誠些、關心些、大度些、原則些。
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具有對護理事業的獻身精神,才能提高護理質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為此就必須做到:
1、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不斷追求新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革命精神。
2、護理是門綜合學科,因此要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文化和業務素質,熱愛護理專業,進行繼續教育,通過進修學習,深造掌握新的科學知識。通過查房與書寫護理心得體會不斷積累臨床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再升華到理論中。
3、樹立護理人員在醫療工作中的責任感,責任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護理人員應掌握醫學及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了解護理理論和技術的新進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斷了解掌握病人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協調,搞好護患關系,才能保證病人的身心健康。
臨床醫學護理心得體會 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部署和20xx年全國衛生會議精神以及我院關于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精神,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規范我病區臨床護理工作,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安全,便捷,溫馨的護理服務,我病區于20xx年10月開展了優質護理活動。正式成為優質護理病區后,護士長首先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衛生部相關文件,認真領會中心思想;然后根據我病區病種及收治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制定出了適合我病區情況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及管理模式。經過這幾個月全體護士的共同努力,我病區優質護理服務開展的井井有條,使病人得到了實惠,提高了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
首先,我病區對原有的護理模式進行了改進。以前,護士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輸液的只負責輸液,發藥的只負責發藥,對病人的基本病情及用藥治療不能全面了解掌握。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以后,我病區采取了護士分組責任制護理的模式,將病區病人分為兩個大組,各設一名組長,下設兩名組員,各管兩個小組,6至8名病人,不僅細化了責任護士的工作流程,也對護理工作實施了逐級管理。這就要求責任護士要對自己所負責的病人從病情治療到生活護理方面了如指掌,由每位組長為組員制定周計劃,并監督組員是否按計劃執行相關護理工作,并指導本組護理人員完成醫療護理任務及危重癥病人的護理。實施分組責任制護理后,護士加強了巡視,注重了病情觀察,落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給病人全方位的護理。
其次是真正做到把護士還給病人,大力加強基礎護理的力度。我病區臥床病人較多,多數生活不能自理,加強基礎生活護理和晨晚間護理就更加重要。原來的洗頭擦身,剪指甲等生活護理多是由護工、家屬完成,現在是要求我們護士來完成,因為,在為病人進行生活護理的同時,由于護士對病人病情的了解,隨時可以在操作中觀察病情,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減少病人的痛苦。加強基礎護理更為一些無陪住的病人解除了顧慮,減輕其家屬的后顧之憂,讓家屬能夠放心的把病人交到我們手中。
優質的護理服務不僅僅是為病人做好治療護理和生活護理,還要注重與病人的溝通。及時,有效的溝通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病人排解不良情緒,還能夠及時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及疾病進展的癥狀,隨時為醫生提供有利的資料以便及時調整用藥及治療。從入院、住院直到出院,護士都會和患者及家屬溫馨的交流,認真傾聽……雖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一個微笑,卻大大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
優質護理服務貫穿于我們日常護理的每一個環節,為保證病人的安全,我病區加強了門禁制度及探視管理制度。為每位新入院病人佩戴腕帶,進行生活能力量表的評定并耐心的為病人介紹病區環境和住院制度,對眩暈和臥床病人視其情況進行跌倒和褥瘡的評估,有針對性的給予有效地預防護理措施,減少危險的發生。病人出院時護士還會為病人再次評估,為病人進行出院指導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等保健知識。
作為一名工作十幾年的老護士,我深深地感受到優質護理服務不是一時之舉,是一項長期進行的工作,我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我還需繼續努力,積極參與,真誠以待,盡我們所能,為每一位患者帶去最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