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緬懷先烈心得體會500字(精選3篇)
線上緬懷先烈心得體會500字 篇1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我們都會去掃墓。可以給我們死去的親人掃墓,也可以給壯烈犧牲的戰士們掃墓。每想起我到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的情景,我的心中便久久不能平靜。
我第一次去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時是在我四年級時,學校里組織去的。那時,當我聽說要去革命烈士紀念館掃墓時,十分高興。我覺得去掃墓和春游沒有什么區別。我可以帶許多好吃的東西。為了表示我們對烈士們的尊重,我們是走著去的。我們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進了門,我看見一座又高又大的墓碑聳立在地面上。我們在墓碑下,顯得十分渺小。幾位同學把花圈送了上去,我聽到了老師、同學那令人振奮的演講后,才體會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對那些先烈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之情,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用烈士門的尸骨堆成的。
回去以后,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想到了許許多多。我仿佛回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看到了日本人的冷酷、殘暴,中國戰士的堅強與勇敢。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他們卻長眠與地下,我們怎么能忘記他們?解放戰爭時期,我們中國戰士同樣展現出了過人的意志。在重慶的渣滓洞、白公館關押了那么多的共產黨,對共產黨施了那么多的酷刑,他們得到了什么?那些共產黨員寧可拋頭顱,灑熱血,也不說出共產黨的秘密,他們是真正值得敬佩的。
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我們要時時刻刻記得他們。我感激他們,我敬佩他們,我懷念他們,我更不能忘記它們。有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為我們的解放做出貢獻,他們為了中國的解放,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我們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我們要學習革命烈士們那種熱愛祖國,不怕困難的優秀品質,將這種品質發揚下去。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我們要更加努力。
線上緬懷先烈心得體會500字 篇2
昨天,我們去多媒體教室參加了“文明祭掃,從我做起”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我有很大的感受。
這次的活動主要講的是文明祭掃,也就是網上祭掃,祭奠地震遇難者和革命烈士們。
網上祭掃文明快捷,又能跨越時空。這種網祭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民所接受。以前,人們祭掃都是燒紙錢,放鞭炮,搞得烏煙瘴氣,破壞環境,又容易引起火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近年來,國內已誕生多家祭祀網站,在互聯網上十分活躍。
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如今祖國是多么美麗呀!看著自由自在的白鴿,看著美麗的彩虹,看著我們,看著祖國,你們心里應該很心慰吧。在美麗富饒的祖國上,你們用自己的堅強與勇氣,用自己的血肉建立了萬里長城和新中國啦!很好吧,但是如果你聽不見我們的聲音,也就隨便吧。烈士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盡管如此,我們還在為了幫助人們奮斗當中!
祭奠死難同胞,,緬懷革命英烈,對于我們是一次生動感人的愛國教育,我們立誓要向革命先烈們學習,繼承革命傳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共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線上緬懷先烈心得體會500字 篇3
春天里,絲絲細雨中飄來了我入學的第一個清明節。這一天,我也在網上體會、了解了掃墓的經過和含義。
據資料介紹,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另外還有很多以“清明”為題的詩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七絕《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說起清明節掃墓,因為我的知識匱乏,給了四歲的弟弟一個錯誤的解答。這天早上,電視新聞里播報各地清明掃墓的新聞。還沒有起床的弟弟問我:“姐姐,什么是掃墓”我認真地思考了一番后告訴弟弟:“掃,就是一個人拿著掃帚掃,掃墓就是用掃帚掃木頭。”聽到我們對話的姨夫給我們作了解答,我才知道自己的解釋完全是錯誤的。后來,為了叫我更加明白,下班后的媽媽打開電腦,分別登陸了《中華文明網》《濮陽文明網》叫我親自體驗了掃墓的經過,并查閱有關的清明節資料,才叫我真正明白了此掃墓不是彼掃木。在此,我感謝網絡,因為有了網絡讓我了解無知的知識,讓我有機會向無數為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獻花、鞠躬,表達緬懷和崇敬之情。
關上電腦,問起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在網上掃墓嗎?媽媽說她們小時候沒有電腦,掃墓是親自拿著掃帚去烈士陵園掃墓、獻花的,媽媽曾經去過陜西吳旗的陵園和山東東明武勝的陵園,這次和我一起網上掃墓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