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范文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通用8篇)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23-03-19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通用8篇)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1

  我去了紹興科技館觀看了防震減災科普展覽,了解了地震的一些知識,讓我收益匪淺。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種危害極大的自然災害,那么地震是怎么產生的呢?原來地球地層內部物質會不停地劇烈運動,從而產生一股能破壞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原本呈長方形等形狀的巖層彎曲并變形,而巖層一旦承受不住時,它就會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強烈震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的危害極大,它能造成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它還能使地面出現裂縫、塌陷,噴水冒砂;而更嚴重的是它能破壞山體等自然物,從而引起山崩、滑坡;它甚至還會引起海嘯,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地震過后還會引起火災,水災和瘟疫。比如說5.12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遇難,就算僥幸活了下來,可是大多都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家人和朋友,這是我們這些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所不能體會到的,他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地震的危害雖大,可也不是不可預測的。地震前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躁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躁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游向岸邊,翻白肚。

  (1)地震發生時,如果我們在街上走,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并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2)如果我們在室內,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

  (3)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我們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

  (4)我們應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5)我們還應設法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2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結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

  地震發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3

  我去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收獲了許多科學知識,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地震時自救的方法。

  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后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并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游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了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懸掛物。

  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觀完科普展,走出科技館,一陣冰冷刺骨的風吹進了我的衣襟,同時也吹進了我的心里,冷冷的,很凄涼。腦海中不斷地出現一張張扣人心弦的照片,那一個個因地震而陷入困境的人的絕望的.目光…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4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溫室效應、臺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范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6、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難無情,生命無價。同學們,做為未成年人,我們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平時要加強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掌握在危急情況下機智逃生的本領,并積極向家長、朋友和鄰居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安全,珍愛生命。同時,我希望全體師生能以這次防震減災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使我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5

  20__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的汶川地區發生了8級地震。正在上課的學生們一瞬間就被無情的災難奪去了生命,還有很多的學生還在學校的廢墟中呻吟,呼救……看到這一些,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汶川地區大地震,事先沒有預報,人們也毫無思想準備,對此,我感到很奇怪。因為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中知道,在地震發生前會有很多的預兆,比如:在地震前常有小地震,許多動物在臨震前會表現出驚惶不安的異常狀態。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在地震預報上是比較先進的,現在還有了先進的觀察儀器和衛星圖像,可這次沒有一點預報,這是為什呢?看來我們在預報自然災害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啊!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么辦?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正在上課時,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地震停止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不要回到教室去。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如果一旦不幸被埋在廢虛下,一定要堅強,不要嚇得大減大叫。要保存體力,利用一切資源自救。面對災難,我們要保持求生欲,不要被災難嚇倒。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雖然不能人為的制止和改變,但可以通過了解、認識和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常識來進行自救,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保護自身安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6

  1.及時安排部署全縣防震減災宣教工作。

  為統籌組織開展好今年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縣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20__年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羅震領辦〔20__〕1號),就繼續學習宣傳貫徹《__省防震減災條例》;鞏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創建成果;利用“防災減災日”紀念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推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五進”活動等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2.舉辦地震志愿者“第一響應人”培訓。

  在“5.12”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防震減災意識與知識水平。5月8日上午,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社區萬安鎮景樂社區舉行了開展地震志愿者“第一響應人”培訓。社區志愿者60余人參加此次培訓會。會上,縣防震減災局現場講解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地震應急“第一響應人”知識與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并現場發放了《__省防震減災條例》、《__城市應急知識手冊》。

  3.繼續開展新建房農戶集中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建房技術培訓工作。

  2月21日,縣防震減災局開展新春首期新建房農戶及承建工匠防震減災知識和建房技術培訓會,拉開了今年x建戶培訓的序幕。會上,副局長黃興明就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抗震設防要求、農房建設中的材料選擇和抗震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培訓。截止目前,已舉辦培訓12期,參訓農戶和建筑工匠共計400余人次,發放《農村防震減災知識讀本》、《__省防震減災條例》、《__縣農房建設抗震設防指導手冊》等資料1000余冊。

  4.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監督管理。

  為了確保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落到實處,我局加強建筑抗震設防管理,5月21日,縣防震減災局就新改擴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備案流程等方面對縣住建局中層干部職工、全縣房地產企業代表等40余人進行了培訓。上半年,共辦理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管理1項。

  5.對全縣交通、住建等系統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培訓。

  5月15日和21日,縣防震減災局對全縣交通系統和住建系統開展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與應急救援專題講座。講座上,就地震及其災害認識、汶川、蘆山地震的相關經驗與啟示、地震應急準備、地震應急避險遇救援、新改擴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等方面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并介紹了交通、住建部門分別在新修訂的《__縣地震應急預案》中承擔的職責、應急響應措施以及應急保障措施等內容。同時,現場發放了宣傳資料。今年,縣防震減災局將對全縣交通、住建系統進行分批次開展此類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

  6.鞏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創建成果,切實開展了“三個一”活動。

  一是開展了一次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應急知識講座活動。充分利用“5.12”防災救災周等活動,組織對萬安鎮景樂社區、奎星閣社區、白馬關鎮等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開展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二是組織了一次到省級科普教育基地見學活動。5月23日,我局組織萬安鎮景樂社區、通用電子學校、羅江中學、七一潺亭中學、幼兒園、白馬關鎮等6個省、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有關人員到省級科普教育基地__市漢旺地震遺址公園進行了參觀和學習。下步工作中,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將組織學生、社區志愿者、鎮助理員等到基地參觀學習,從而達到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目的。

  三是開展了一次應急演練活動。“5.12”前,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單位都及時修訂了地震應急預案,立足實際,開展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7

  20__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個凝聚著哀傷,承載著悲痛的時刻,一個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懷的時刻!

  還記得那日的四川本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然而卻在那一瞬間,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錯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止20__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5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達8451億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于此可見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地震是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敵人。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懂得用科學的道理,使用的辦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避免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地震來臨前,地下水,動物都會有一些異常。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而動物則是亂蹦亂跳、驚恐不安等,這些都是地震來臨前的征兆。在地震來臨前,我們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疏散路線和避震場所;清楚樓道和門前雜物;妥善處置屋內易燃易爆物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里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密碼等;有確切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發生時,從地震開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要做到以下幾點: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書桌下面或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在教室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邊。在影劇院和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撤離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枕頭、臉盆、書包等頂在頭頂,或用雙手護住頭部。

  地震發生后,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那我們在災難面前便顯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絕不再低頭。防震減災,共創美好家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早晨,大家讀英語讀的可起勁了,可是一陣警報聲突然響起,同學們以為已經大難當頭,我們非常慌張。可是當我想到王老師昨天說了,在災難面前不要慌張,臨危不懼,我再看到別的同學一點都不怕,我怦怦亂跳的心平靜了。

  在路上,有些同學雖說很慌張,不過大部分同學都很鎮定。我們看到低年級的同學在逃生,我們很禮貌地讓他們先過去。

  到了操場,別的班級都在了。鐘校長告訴我們,這是一場演習。我們大吃一驚,這原來是一個“騙局”,是老師們和曹校長、鐘校長幫我們演練逃生技巧。鐘校長的講話,使我明白了“騙局”的緣由。

  在回教室的路上,那一幕幕緊張的場面仍使我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但我心里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假如,每次災難來臨前,我們都這么鎮定,中國發生災難就不會死那么多人;假如我們每個人都像今天演練的那么好,這樣生存的機會就會大得多。

  今天的演練真是刻骨銘心,我從中受到了教育——災難前不要害怕,要鎮定。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8篇)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全國還剩余551萬貧困人口未脫貧、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直播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8篇)

    大家一定知道地震吧?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了紹興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走進大門,就看見了一個大屏幕,里面介紹了魏格納對大陸漂移地理論和為什么會地震的原理。通常大地震前兆有:貓狗大叫、黃鼠狼、老鼠、螞蟻大搬家、鴿子高飛等。...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7篇)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應對各種突發緊急事件的發生,我校組織學生進行了防震演習,每個班在進行班隊會時,按照不定時的防震逃生演練方案進行了演練。...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弱小的當它來臨時我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運用逃生方法,去戰勝災難讓我們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展現精彩,而一場地震逃生演習讓我感受深刻。...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直播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我們先來到第一展廳,那里有許多新奇的東西,我第一次看到了人造地震儀,觀看了橫波、縱波實驗演示,參加了知識問答游戲,還認真地觀看了許多圖片展覽,知道了地震的類型有: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構造地震等等。...

  • 2023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直播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對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生命,對生命來說災難是最大的對手。因為災難會瞬間泯滅生命。因此,我們要學會防災的一些常識。因為現在是21世紀,對我們來說最大的災難就是地震。不管是汶川地震還是江西地震,都奪去了許多生命和資源。...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地震演練的心得體會領導高度重視是演練成功的保障。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韓貴喜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忻州市首次組織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點設在忻府區秀容中學。...

  • 關于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一、領導重視,措施落實領導的重視是學校科技活動正常開展并能取得成績的保證。我校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性,把科技創新教育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學校的長遠規劃。...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儀式》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作為中國人,我對在日本生活的人類所遇到的悲劇深表同情,并且也非常贊嘆他們在地震中所表現出的民族素質!!!作為中國人,我覺得有必要對其實施人道救援,我國派出一支救援隊體現人道關愛,我覺得這樣很好也足夠了。...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地震就像一頭猛獸,時刻危機著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希望它來到,但是也要有遇到突發事件時的安全疏散意識。20__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碎了我們的心,有多人在這一天失去了親人、朋友,有多少家庭在這一天破裂,多少人在這一天經歷生死離別。...

  • 2023最新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心得體會(精選19篇)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即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

  • 科普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0篇)

    今天看了《植物揭秘》這本書,了解了很多植物,看到了大自然的奇觀。這本書的主題是《草本植物》《植物的秘密》《植物世界的吉尼斯》《沙漠植物》《植物習性》。我對這些話題很感興趣。植物世界里有太多東西可以探索了。...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通用8篇)

    今天早晨,大家讀英語讀的可起勁了,可是一陣警報聲突然響起,同學們以為已經大難當頭,我們非常慌張。可是當我想到王老師昨天說了,在災難面前不要慌張,臨危不懼,我再看到別的同學一點都不怕,我怦怦亂跳的心平靜了。...

  •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感悟心得(精選8篇)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營造學校、家庭和社會防災減災的宣傳氛圍,喚起廣大師生、學生家長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互救技能,我校積極開展了一系列...

  • 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已成為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科學技術的普及程度,是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標志,事關繁榮科技、振興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局。...

  • 心得體會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滦平县| 固安县| 彰化市| 永顺县| 洮南市| 罗源县| 娱乐| 唐山市| 余姚市| 郓城县| 遂宁市| 鄂温| 平遥县| 垣曲县| 平山县| 屯留县| 陵川县| 晴隆县| 四会市| 云梦县| 南宁市| 临武县| 河北区| 酒泉市| 全州县| 土默特左旗| 云南省| 宁国市| 黄浦区| 广灵县| 水富县| 许昌市| 仪征市| 北川| 黄平县| 抚顺县| 花莲县| 德清县| 邯郸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