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通用9篇)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1
星期五的下午,天陰沉沉的,萬里無云,我一走進學校,就看見低年級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把凳子搬到操場,走到教室才明白——原來學校是要辦一個“好習慣伴我行”的活動呀!我心里充滿了好奇和激動,好奇的是:看學校能辦出什么花樣來;激動的是: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學校主席臺上有了許多的變化——“好習慣伴我行專題活動”這幾個字飄飄揚揚地掛在主席臺上方,看來這次的活動讓學校領導操了不少的心呢!
活動開始了,趙老師用輕盈的步伐向主席臺中央走來,對我們說:“好習慣是成就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好習慣,我來為大家講講這方面的故事吧!有一個人去應聘一家汽車公司,許多人的學歷都比他高,因此他灰心喪氣,但他還是硬著臉皮去應聘了。他從小到大都養成了一個習慣——看見地上有廢紙就隨手撿起來。一天,他走進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的辦公室,看見地上有紙,就習慣性地把那張廢紙撿了起來,董事長看見了,非常感動,對那個人說:“恭喜你,你被錄取了!”我們聽了,感到不可思議,就這么一個撿廢紙的小舉動就會被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公司錄取,這有點做夢的感覺。
接著,趙老師又為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食品公司要和一個外國的公司簽合約,到了簽合約那一天,食品公司的老板覺得喉嚨有點不舒服,就咳了咳,隨地吐了口痰,外地派出去的簽約人看見了,對那個公司的老板說:“對不起,我們還是解約吧,因為我不相信您的衛生質量,一個老板連隨地吐痰這個壞習慣都敢做,您手下的人難道不是一樣嗎?”老板聽了,后悔極了!同學們,你們敢不敢到可惜?”“可惜。”我們大聲喊道。我心想:“真可惜啊,如果那家公司的老板養成了好習慣,不隨地吐痰就可以簽合約了。”接著,趙老師又為我們講了一件發生在我們學校的事情:“星期一下午大掃除,莫校長在三樓洗手池親自掃了一堆糞便,這都是不良習慣造成的,所以,養成好習慣是我們雙路小學最基本的原則!”我們聽了,既感到慚愧,又感到憤怒,慚愧的是:居然讓莫校長親自去掃那堆糞便;憤怒的是:是誰在三樓洗手池哪里拉的,有沒有道德啊!看來養成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輪到我們班表演的小品了。
胡代蕎扮演的是一個值周的紅領巾監督崗,扮演沒有戴紅領巾的黃暢來了,胡代蕎攔住他,說:“你怎么沒有戴紅領巾啊?是幾班的,扣分!”黃暢聽了,非常著急,不假思索地說:“我是四年級四班的馮小剛,我馬上就戴,你別扣啊!”于是,黃暢急急忙忙地從口袋里摸出紅領巾,戴在脖子上,胡代蕎說:“知錯能改還是好兒童。”
谷佩洋扮演的也是一個值周的紅領巾監督崗,扮演亂扔垃圾的楊鋆來了,谷佩洋攔住了他,嚴厲地說:“你怎么能亂扔垃圾呢?快撿起來!”楊鋆聽了,不但沒有服從,而是作威作福的說:“這又不是我們班的工地,我憑什么要撿?”谷佩洋聽了,說:“你再不撿,我給你們班扣分。”無可奈何的楊鋆,只好撿了。
第二天,谷佩洋又來了。楊鋆還是沒有改掉上次亂扔垃圾的習慣,又扔了垃圾。谷佩洋發現了,就說:“你怎么又亂扔垃圾啊,快撿起來!”楊鋆這才恍然大悟,說:“哎呀,我忘了。”谷佩洋說:“這次可不行了,你必須穿上學校的綠馬褂,雖然是綠馬褂,但這綠馬褂也有是學校的清潔小衛士的職責,如果你看見誰亂扔垃圾,就傳給誰……”
然后趙老師又抽其他同學來講講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這次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好習慣帶給我們的好處,真是受益匪淺啊!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2
相信大家一定有許許多多的好習慣吧!當然,我也不例外,養成好習慣是一件受益終生的大事,為了養成好的習慣,我可下了不少功夫.下面就請你與我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好習慣吧!
我的好習慣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學習,生活,助人為樂等.學生少不了學習,就拿寫作文來說吧.寫作文每一個同學都會,可往往得到的成績卻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如:寫作文時我們會遇到一些不會寫的字,有的同學很懶就隨便寫上一個,也是為了省出時間玩.有的問老師,家長或親自查字典.我就是后者.記得有一次,作文課上周老師給我們輔導一篇作文,題目是<<記一件成功的事>>,指導完后,我選擇了去年過年媽媽教我搟餃子皮的事,可我又想:"搟"怎么寫呢?正想著,我朝前一看,前面不是有我們會說話的字典--老師嗎!我舉起手問周老師,老師沉思了片刻,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出來.一整篇作文除了這個字就"風雨無阻","一帆風順"了.這多虧老師幫我養成了這個好習慣.
我不僅在學習中有好習慣,在生活中也有.爸爸可疼我了,每天都給我4到5元的零花錢,每次爸爸給我錢,就毫不猶豫的花了,可自從一件事后,就讓我養成了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一次爸爸給我了5元錢,我高興極了,便帶著去了學校.那天正好是讓我們給山里的孩子捐錢買書,買本子,每位同學都要捐款,老師給我們講那些孩子們,沒法上學,只能在家里干活,有時還吃不上飯,我們每天都能吃飯而且吃大魚大肉,聽了這些,我便下定決心不再亂花錢,把錢存起來買些有用的書.老師說捐多少都可以,我便把五元錢全都捐上了,通過這件事我不再亂花錢了,還告訴了媽媽,她夸我說:"好孩子真是長大了,不亂花錢了!"說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聽了夸獎的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人生的路還很長,不管是在今后的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是受益終生的大事,讓我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養成更多的好習慣吧!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3
這是我上學后的第一個假期,我希望能過得更有意義,改掉壞的毛病,養成新的好習慣。
我給自己制定了幾個目標:第一,在學校的時候一直沒學會跳大繩,假期里我一定要學會。第二,完成所有的假期作業,還要在開學前預習好新課本的知識。第三,開學前要進行鋼琴二級的考試,我要認真練琴,爭取順利通過。第四,媽媽說我平時來人不知道打招呼,我要從對自己的家人做起,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第五,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學會幫媽媽做家務。
為了完成這些目標,我安排了一個30天行動計劃,讓媽媽監督我在這30天按時完成我的計劃。每天七點起床,自己穿衣,自己疊被,自己洗臉刷牙,自己吃飯。早上,爸爸、媽媽上班的時候主動與他們說“再見!”九點寫當天的寒假樂園和口算天天練。十點讓奶奶和爺爺帶我出去學習跳大繩。十點半預習一小時新課,并學會新課的生字。下午二點,寫一頁字,收拾好自己的學習用品。完成作業后,學習做家務,掃地和擦桌子。干完活,讀新書。晚上爸爸、媽媽回來時上前打招呼,并幫他們拿拖鞋。吃過晚飯,在媽媽的指導下彈鋼琴。九點睡覺,自己鋪被,自己睡,不讓家長陪。
放假的第二周,我就按照計劃執行了。學習的任務都能按時完成,家里來客人和父母上下班的時候,媽媽都會提醒我,我就馬上問好。可是,奶奶總是把我當小孩,什么事也不讓我伸手,還因為我吃飯慢總要喂我,我每次都告訴奶奶我要自己做。最讓我開心的是,堅持鍛煉了幾天,我就會跳大繩了,不但能跳還能轉圈呢。鋼琴練得最辛苦,我幾乎要堅持不下去了,每天都想辦法少彈偷懶,有時候還不按照老師要求的指法和手形,都被媽媽發現,嚴厲地要求我重彈。
假期快結束了,這些好習慣也伴隨我走過了30多天,現在我已經能很熟練地跳大繩了,作業也全部完成。老師說我現在的鋼琴彈得很好,完全有可能通過二級考試。過年的時候,我主動給大家拜年,家人都夸我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媽媽說,我已經成為她的小幫手,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我真為自己高興!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4
我有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我的媽媽是一位小學老師,她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下來累的精疲力盡,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干許多家務。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我主動承擔了拖地,刷碗,收拾房間等家務事。每天晚上,媽媽的洗腳水都是我為媽媽準備的,媽媽的襪子我也承包了。媽媽身體不好,經常感冒。有一天晚上,爸爸不在家,媽媽發燒了,一量溫度,39度,我急忙為媽媽端水拿藥,讓媽媽吃上藥,過了一會,媽媽退燒了,我才睡了覺,這時已經快10點了。
我不光對媽媽好,對爸爸也不薄。爸爸每天都在電腦前寫材料,每天晚上,我都給爸爸端上一杯熱水;爸爸累了,我幫爸爸捶捶背,以此消除爸爸的疲勞,爸爸媽媽都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父愛是座山,母愛是片海,有了“山”的庇護,有了“海”的滋潤,才能使我健康,茁壯的成長。父母在我身上花費了許多心血,父母對我傾注了無限的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用雙倍的努力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讓爸爸媽媽因為有我這個兒子而驕傲。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5
我有讀書的好習慣。我平時利用空余時間讀一些好書,比如:《天方夜譚》、《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西游記》等,讀書能讓人全身心放松,讓人忘掉不開心的事。讀一本好書可以修身, 可以悟出很多人生道理。讓你感受人生,享受生活。讀書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正如培根所說的“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智慧。”“知識就是力量”這是一位偉人曾講過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就有了力量和財富。看些生活方面的書,比如個人傳記、名人傳記等之類的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意志,增強自己的社會免疫力,可以增加自己的抗擊壓力的能力。 讀書可以使人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既然看書有這么多好處,如果你現在沒有養成看書的好習慣,那我勸你還是多看點書吧!
我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洗衣服、疊被子、整理房間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直接的好處是減輕了父母的負擔,培養了自己的獨立性、自主性。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不依賴父母,將來獨立生活就沒有問題了。間接的好處,是鍛煉了自己的手,使自己的手變得越來越靈巧。
我的好習慣還有很多,比如: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6
小時候媽媽就對我說,人人都要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因為這對以后的成長大有裨益。從小學開始,每冊語文書都有兩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養成好習慣確實很重要。而我也確實從小學便有了許多好習慣。
剛上小學時,媽媽讓我每天回家先把當天的課程復習一遍,復習完之后再寫作業,最后再預習次日的課程。我雖然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可還是照做了。剛開始我也非常不習慣,因為我的寫字速度很慢,而這樣做又很費時間,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務都會很晚。但不管怎樣,媽媽還是堅持讓我每天這樣,對我說要養成這樣的一個好的第一范文網學習習慣。久而久之,當我習慣了這樣時,我對當天學習的課程了解愈來愈深,寫作業的速度也愈來愈快,學習成績也漸漸上升。這時,我不禁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同時更明白了好習慣對成長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愛讀書。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便喜歡上了閱讀,像《 湯姆·索亞歷險記》、《昆蟲記》等都是我的最愛。讀書讀得多了、久了,我便漸漸了解了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我不僅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個好習慣很多次都幫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長更加美好。
諸如此類,我還有一些好習慣,都使我不斷進步,離成功越來越近。朋友,養成好習慣對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會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養成一些好習慣吧!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7
生活中我有一個好習慣,想知道是什么嗎?
空閑時我喜歡遨游在書的海洋里,喜歡到科技王國里去參觀;喜歡到作文樂園里去游玩;喜歡穿過歷史長河去做超越時空的采訪;還喜歡……這就是我的好習慣,而且它還讓我受益非淺了。
看各種各樣的書對我來說都能有一定的作用,就說歷史書吧!它不僅能帶我去做超越時空的采訪,讓我認識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和有才華的文人哦,而且還能在我的作文中體現它的風采呢!每當我在寫作的時候,我有時會把歷史中的人物:孔子、孟子、老子……請到我作文中來做客,讓我作文更加地生動;而作文中的好詞好句也會讓我拉來,好為我的作文在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我的作文能放出燦爛的色彩,讓我不在苦于寫不出作文來。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哦。
聽了我的一翻介紹,你是不是也羨慕我有這樣一個好習慣!也許你會發現這比網絡世界更有趣。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8
爺爺日漸蒼老的臉上布滿了深刻的皺紋,黝黑的皮膚就是爺爺勤勞樸實的象征。
爺爺從前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在大學里學的是當時無人問津的英語,畢業后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現在爺爺退休了,按理說應該像其他人那樣過著平靜而悠閑的生活,但是他選擇了當一名辛勤而平凡的農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已經成為了爺爺的一種情趣,或者說是,一種習慣。
去年冬天,爺爺搬到了城市,住進了樓房,然而他不甘清閑寂寞,在城郊的一片廢棄廠房中找到了一片土地,斬草、破石、開荒、搭棚、播種,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變成了充滿綠意的菜園,還美其名曰“云臺坪”,真是不可思議。于是在十一長假,我便跟著爺爺去游覽了他的樂園,收獲還不小。
從遠處的山下望去,是一道半圓形的墻,圍墻的上面是一塊平地,這就是爺爺的“云臺坪”我們從墻根沿著一條陡而滑的小路向上攀爬。能上的去嗎?我躊躇著。爺爺把這段路叫做“三瞪眼”,道理是這樣的:“看到這條路愁得瞪眼,爬到中間累得瞪眼,爬上平臺向下看就嚇得瞪眼。其實爬上去也不難,只要‘三咬牙’就輕松地過去了。”
氣喘吁吁爬上平臺,展現在眼前的就是爺爺所稱的“云臺天路”了。這是一條在高墻之上的險路,只有大約四十厘米寬,一邊是菜園,一邊就是--米高的懸崖,一失足就會摔下去。我跟在爺爺身后,戰戰兢兢地走著,不敢往下看。而爺爺卻健步如飛,我真是佩服爺爺的膽量。
走完了“云臺天路”,就到了爺爺休息的小屋“南崖別墅”。從高墻的下面看,“南崖別墅”高懸于懸崖之上,就像是空中的仙閣樓臺。我暗暗贊嘆爺爺的細心和耐力,同時又想到了那條“三瞪眼”和“云臺天路”。這些蓋屋用的水泥、磚瓦、木料,全都是經過了那兩條路一點點運過來的,那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了。奶奶也曾經來幫過忙,但是累得腰酸背疼,沒幾天就嚷著不干了,只有爺爺始終不叫苦不喊累,無怨無悔地堅持著。
農田中更是一派生機勃勃。平臺之上的“綠畦半畝”和山坡上的“壁掛山田”,無不滲透著爺爺的汗水。紫紅色的豆角成串掛滿棚架,一棵棵大白菜翠綠欲滴,黃瓜懸在架上嫩得發光,金黃的玉米種滿山坡,碩大的南瓜也藏在厚厚的葉子底下。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遠處,城市中的樓房高低錯落,火車從山后林蔭中呼嘯著駛向遠方。小路上,看門大爺養的白鵝正成群結隊地搖擺著,山風使滿坡的莊稼蕩起綠波,我看到爺爺擦去額頭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
臨行前,我發現“南崖別墅”中的木板上寫著一副對聯:“勤勞益福壽,善德延年華”。我終于明白了,爺爺的勤勞,是多少年風風雨雨所磨練的烙印,已經成為了一種別樣的習慣。他沿著他勤勞樸實的習慣,走出了自己的養生之道。
好習慣伴我行心得體會 篇9
閱讀、運動、鍛煉、早睡、早起、節食,不知你有哪項習慣呢?或許有人會說我有一項,或許有人會說我有兩項,也可能會有人說我全有,可我要說,這些我一個都沒有。
不錯,這些我都不稀罕,因為我也做不到。我的習慣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忍”,所謂“忍”就是心字頭上一把刀,忍過了,那就達到最高境界,也沒有什么能傷害我們的了。有人說忍是一種境界,我說忍也是一種習慣。只要你第一次學著忍,第二次學著忍,以后也就自然而然會忍了。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這是多么美的一句俗語啊!當你學會忍之后,就會發現這樣不僅對對方有利,也會同時幫了自己。化尷尬為玉帛,化沖動為冷靜,化仇恨為感激,何樂而不為呢?
那天,在公交車上,我和爸爸去配眼鏡,一位時尚女郎就坐在我旁邊,而爸爸在我后面,那位女士穿著得體,相貌極姣,白齒紅唇,想必是個文明人吧。不一會兒,她去前面不知和乘務員說什么,不過看她們有說有笑的,應該聊得很開心。不一會兒她回到了座位上,翻她的包包,因為剛才她的包包就在座位上,想必是來找錢喲,她翻了好一陣子,也沒有找到,誰知她卻把矛頭指向了我。
“沒想到你小小年紀不學好,竟偷別人東西,你家長是怎么教育你的……”一連串侮辱我的話語脫口而出。同,屈辱感油然而生。但我強忍內心的憤怒,心平氣和地說:“阿姨,我沒有拿您的錢,興許是您忘拿了吧?”“胡說,錢我已裝好了。”這時爸爸也看不下去了,想為我辯解,我卻按下爸爸,讓他別著急。誰知她真的在座位下面找到了錢,而且在我的座位之下。“這下你沒話說了吧!”這是誰的錢,真是她的嗎?可我沒動呀!眼看著我就要被冤枉了,乘務員阿姨說:“剛才下去一老人,他說錢丟了,而他也坐在那里過,或許是他丟的”。在這時,時尚女郎的手機響了,她去拿手機,結果發現錢就在她手機的后面,是她自己沒仔細翻而已。她接了手機之后,沖我不自然的笑了笑,然后才坐下了,并對我說了聲對不起。我覺得沒什么,對她說了聲沒關系。
“忍”這個字在古代更是常常可以看見,穿過歷史的隧道,沒有韓愈忍跨下之辱,柳宗元忍謫貶之痛,武則天忍眾官之不服,勾踐忍喪國之恨,又怎會有著這優秀的詩篇、不朽的著作和輝煌的今天?縱觀古今,如果你不會忍,為了一點小事與別人斤斤計較,為了一點失敗而放棄自己,那也許這個社會還能容下你嗎?
“忍”也許不能讓你報一時之快,也許不能讓你逞一時之能,也許不能讓你解心頭之恨,但很快你會發現,忍了別人給你帶來的傷害,報以一個明朗的微笑,那就是你很好的回報。所以,我會讓“忍”一直伴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