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精選5篇)
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 篇1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去西藏旅游。我們由成都乘飛機到拉薩。一路上,飛機穿過云層,飛過高山,最后降落在拉薩的貢嘎機場。走出機艙,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雄渾壯美的畫卷:像水洗過了一樣的藍天,碧綠的草地、棕色的耗牛……深深地吸一口氣,空氣是那樣清新。然而,剛一走下舷梯,我的美好心情就遭遇了挫折。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我暈頭轉向,有了高原反應。這將是我經(jīng)受的第一個考驗。
汽車從機場出發(fā),沿著雅魯藏布江向拉薩市內(nèi)駛去,一路上,高原的風光從我眼前掠過,那山、那水、那馬路兩旁種的青稞都令我贊嘆!導游告訴我們怎樣防止高原反應:“多喝水,小聲說話,慢慢走路,張開大嘴深呼吸。”到了我們住的吉祥寶馬賓館,我的高原反應就更厲害了,頭疼得像炸開一樣,走起路來頭重腳輕的,像踩在棉花上。我難受得不想吃飯,睡不著覺……同來的許多大人也一樣,有的還吸了氧。媽媽告訴我要堅持,就這樣,我終于克服了高原反應。
第二天一早,我忍著頭痛跟爸爸、媽媽去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八角街,藏語稱“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寺,傳說是山羊運土填湖修建的。大昭寺坐東面西,殿高4層,上覆金頂,有20多個殿堂,整座建筑具有唐代風格。大昭寺前面有個廣場,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白塔,白塔上香煙繚繞。寺廟門前跪著許多信教的藏民,他們有的趴著磕長頭,有的跪在地上雙手合十放在胸前,誦念著經(jīng)文。進入大昭寺,里面有許多藏民排著長隊,每個人手里都舉著酥油燈,為佛像的長明燈添油。殿內(nèi)燈火輝煌,照耀著墻壁上色彩鮮艷的藏族民畫,整個寺廟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大昭寺門前的八角街,是一個專賣藏族工藝品的地方,街道的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新鮮玩藝:有耗牛角、有藏香、有五光十色的項鏈,有鑲嵌著寶石的轉經(jīng)筒,還有潔白的哈達……非常吸引人,我們買了一些回去做紀念。
返回的路上,每當汽車從路邊駛過,熱情的藏民便停下手里的活,朝你招手、微笑。他們對遠方來的客人總是那么友好。
臨走那一天晚上,導游安排我們吃一次真正的藏餐并觀看藏族舞蹈。我們來到一家叫“瘋牛”的藏餐館,一進入口處,兩只巨大的耗牛頭骨,裝飾在大門上。進到里面,四周掛滿了色彩鮮艷的藏族掛毯,今晚,在遠離京城的雪域高原,我們品嘗了真正的藏餐,味道鮮美、風格獨特。不一會兒,表演開始了,戴著鬼臉的演員,伴隨著強勁的鼓樂起舞,還有身穿藏族服裝的姑娘們唱歌。最精彩的登場了,兩只黑色的牦牛竄到臺上,隨著急促的鼓聲邊舞邊跳,突然,那兩只牦牛跳到臺下,人們發(fā)出一聲尖叫,嚇得我們小孩都不敢睜開眼。原來,牦牛是四名藏族小伙子扮演的。
汽車載著我們向機場飛駛,就要告別拉薩了,我是那么依依不舍,西藏的美麗風光將會永遠留在我記憶中。
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 篇2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姓蘇,叫蘇瑞林,大家叫我蘇導游吧。希望我的服務能給你們帶來方便,帶來快樂。現(xiàn)在我們在布達拉山腳下,布達拉宮就是建在這座山上的,所以這座宮殿叫布達宮。布達拉宮已經(jīng)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了。大家只要爬上這座山就能領略到布達拉宮的風貌了。
登上山的游客就可以看到布達拉宮了。它是不是很壯觀呢?它高大雄偉,金碧輝煌,在陽光照射下還能閃閃發(fā)光,當然很壯觀了。大家可以走近看看。
這四周有紫紅色的柱子,上面雕刻的金色飛龍栩栩如生。五世達-賴靈塔的塔殿,位于紅宮西側,有5層樓高,兩旁陪襯著銀質(zhì)佛塔。靈塔用金皮包裹,球寶鑲嵌。僅包金塔,就耗費黃金11萬余兩。整座金塔極其輝煌壯麗,稱為“世界一飾”。塔高14余米,朱玉寶石遍綴塔身,十分華美,靈塔的前面,保存有一座用20萬顆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是十分珍貴的工藝品。這說明西-藏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大家來到后山,后山是一片水明林幽之所。這里花木繁茂,林中一潭碧波,清澈見底。潭中有島,建有龍王宮。這里是布達拉宮的后山花園。
這次旅途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請記住這里的美好風景吧。
大家好,我姓肖,以后你們就叫我肖導吧。今天我將全程陪同大家參觀“布達拉宮”。抓緊時間,快跟我一起出發(fā)吧。
你們眼前的這座雄偉的建筑就是“布達拉宮”,它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700米的紅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它是由左邊的白宮,右邊的紅宮,以及其附屬的建筑物組成。優(yōu)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筑、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合,使布達拉宮在歷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了幾分豐采。
布達拉宮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建筑坐北朝南共七層,紅宮位于布達拉宮的右部,以紅宮為主體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層,這里供奉歷代達-賴-喇-嘛靈塔以及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今天,布達拉宮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圣地的地位,成為世界所公認的藏民族象征。
布達拉宮號稱“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于世,體現(xiàn)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筑的偉大成就。
這次旅途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請記住這里的美好風景吧。
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 篇3
布達拉宮是世界著名遺產(chǎn)名錄。到西藏的游客幾乎都是向往布達拉宮而來。
星期天,我們一家人也加入了游覽的人群。去年,布達拉宮的`票價炒到800元一張,現(xiàn)在票價按正常出售,大人100元,小孩80元。可是安檢可嚴了啦,連化妝品也不能帶,這就是“3.14”帶來的麻煩。
我們站在布達拉宮腳下,抬頭仰望,巍峨的布達拉宮矗立在紅山上,似乎一個壯麗的皇宮。布達拉宮兩邊是白宮,中間是紅宮。
到了紅宮我們向四周一看整個拉薩市盡收眼底,四面八方全是重重疊疊的小山,向拉薩市走來。這個城市可真不小啊。進入紅宮,聽導游說:“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因戰(zhàn)火紛飛,布達拉宮被燒了幾次。十七世紀五世--喇嘛時期重建后,成為歷代--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和一的中心。”
我們先參觀--喇嘛的寢宮,每世--喇嘛寢宮都不一樣,床上有他們穿的衣服,桌上有他們的經(jīng)書。
隨著蠕動的人群,來到長廊,長廊的墻上有壁畫,畫有佛、人、山等等……栩栩如生。
然后,來到佛殿,這些佛像真是壯麗無比、千姿百態(tài)、神采各異,中間有個像金字塔的雕像,金光閃閃、燦爛輝煌,導游介紹:“這佛像用了三噸多的黃金,還有許多名貴的珍珠、寶石。”眾人聽了贊嘆不已,也令我大吃一驚。我想:過去西藏很窮,哪來這么多黃金白銀,珍珠寶貝啊。正在這時,我爺爺問導游:“哪來這么多金費啊?”導游說:“都是清朝政府贈的。”
我們還看了護法殿和經(jīng)書殿……我們在經(jīng)書殿看見一塊金扁上,用藏、漢、蒙、滿文寫著:當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也就是贊揚清朝的皇帝。
在七世紀時,松贊干布向唐朝求婚,于是唐朝讓文成公主出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還從內(nèi)地還帶來了許多寶貴的東西,連西藏的柳樹也是文成公主帶來的。在修建布達拉宮時,唐朝出資修建,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磨礪,布達拉宮年久失修,在清朝又重修過。現(xiàn)在的西藏更美好人民過著幸福的生活,--喇嘛,你有什么理由要分裂祖國呢?
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 篇4
布達拉宮坐落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市中心的紅山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共13層,是西藏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樣式最全、保留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拉薩的第二天,就先到布達拉宮旅游。遠遠望去,布達拉宮像一頭巨獸,匍匐在紅山山頂上。走進宮門,就看見長長的盤旋而上的臺階,臺階兩側是雪白的墻,白墻和湛藍的天空相輝映,讓人神清目爽。墻的頂部刷成了朱紅色,像是給墻戴上了一頂紅帽子。臺階的盡頭,是紅色和黃色的宮殿。紅、黃、白三色的布達拉宮看上去顯得格外壯觀美麗,又充滿神秘。
布拉拉宮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十七世紀五世--喇嘛時期重建后,成為歷代--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分為白宮和紅宮,宮內(nèi)珍藏大量佛像、壁畫、經(jīng)典等文物。在紅宮內(nèi)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以及大臣們的塑像,是他(她)們促進了漢族和藏族人民的友好往來,促進了西藏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讓我最感到震驚的是五世--的靈塔,它高達14.85米,當時為建造它,共花費白銀104萬兩,并用去了11萬兩黃金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還有一顆大象腦里生成的比大指拇還大的珍珠。藏族人民對布達拉宮的敬愛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爬上布達拉宮時累的氣喘吁吁,可是身旁常看到有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一邊走、一邊在叩拜,一點疲憊的樣子也沒有。宮內(nèi)隨處可看到許多善男信女在虔誠的磕頭、念經(jīng),他們還向佛像捐獻酥油、哈達和錢。宮內(nèi)到處彌漫著藏香的味道,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我在宮內(nèi)草草參觀后,就來到了出口。在出口處,正好看到一個年青人在閉著眼睛唱經(jīng),他那虔誠的樣子讓我禁不住肅然起敬。
走出宮門,回首望去,布達拉宮沐浴在陽光下,被陽光染上一層金色,更增添了神秘氣氛,更顯得壯觀美麗。
布達拉宮游玩心得900字 篇5
絲絲清涼的風輕輕掠過,混合著高原之上獨有的那份清冽和涼意,并沒有滲人心扉的凜冽之意,卻在瞬間貫穿了心胸,使舟車勞頓的身體驀然間清醒起來,極目遠眺所望到的蒼穹,并沒有想象中變化萬千的藍,而仿佛古井無波,無暇的云朵如同蜀繡,構成了亙古不變的驚世奇景----那種不染塵埃,天然純凈的美----這便是拉薩的天,經(jīng)歷過數(shù)載佛教的洗禮,便連著山水也隨著聲聲低沉的祝頌聲而變得神秘與高潔了起來。
透過窗而望,拉薩城的風光盡收眼底,并沒有想象之中霸氣絕倫的高原粗獷之感,有的卻只是整齊劃一的低矮的樓,行色匆匆的旅人,仿佛眼光能夠無阻攔的穿過城市的角角落落,然,在某個霎那,所有的目光卻被一點所吸引,進而凝結。
鶴立雞群似的高聳,若眾星捧月般,矗立在拉薩城的中心,沐浴在柔和的陽光里,若出塵的女子,潔白,令人仰慕,但這種感覺,只一眼便被消磨殆盡,接踵而至的,便好似壓迫感般的凝重,宛如歷史的足跡在天頂碾過,這寥寥幾眼,便從佇立的建筑中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抑或是說,屬于佛教的獨一無二的神秘與氣勢。布達拉的恢宏體現(xiàn)在那仿佛坐落云端的獨特地理位置,以及紅白相間,獨具藏傳佛教特色的宮殿;但是,它真正的魅力卻要從心靈之中去感受,那種真正座落九天,睥睨眾生的勇氣以及這逼人風姿之后,寥落的寂寞。
不知是以怎樣的心情走進布達拉,是好奇,欣喜,還是因為座落九天的布達拉的神秘激起的探究意味?無從知曉,便從踏上青色磚瓦的一瞬間,被濃重粘稠的歷史感所包裹,目光游移在霧氣蒙蒙的拉薩城上游,連自身也仿佛隱于這低沉的法號誦經(jīng)聲中,緩緩潛行。
正在淅淅瀝瀝的飄著小雨,高原之上,本來溫和的細雨也仿佛冰刃,清冷之上,還有一種能夠能夠洗滌眾生的魅惑。
雨中的布達拉,更顯得神秘與高貴,刺目的黃色,在眼中浮動,飄揚。五色的經(jīng)幡,好似將祝福隨氤氳的薄霧,直傳到九天之上。紅宮美的眩目,仿佛有一個透明的結界,將這完美無缺的歷史感與清冽的雨意分開。或許是因為佛教的洗禮,抑或是經(jīng)歷過數(shù)千載歷史的風暴,布達拉的厚重感從每一塊磚瓦的靈魂深處滲透開來,暈染過一切世俗塵埃,并不會因為這突如其來的細雨而輕佻半分,從平地而起的煙霧,并沒有將布達拉描繪成一幅婆娑的美景圖,那股凜冽的氣勢反而在與雨中愈發(fā)奪目逼人,那是一種凌駕眾生的氣勢,與信仰合為一體的存在。
雪域高原的神圣,洗滌了眾生,也將與這布達拉一起,永恒存在于萬物的靈魂之中,永遠不會被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