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心得體會范文 篇1
黨的xx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規定:“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條例作出的這一規定抓住了信任與監督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既解決了監督方面的認識誤區,又填補了監督方面的實踐空白。
辯證統一:信任是自律,監督是他律
信任和監督、自律和他律辯證統一,沒有監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作為社會現實中的人,黨員、干部也有其兩面性,即正面和可能滋生的負面。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就是對黨員、干部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兩面性作出的正確價值判斷。信任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肯定,監督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可能滋生負面的預防。
信任是黨組織基于黨員、干部的正面、即積極的一面、陽光的一面、優秀的一面、美好的一面、可靠的一面所作出的價值判斷。黨員像個黨員,加入黨組織的大多數黨員,是符合入黨條件的、是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干部像個干部,提拔使用的大多數領導干部,是符合黨的干部標準的,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帶領群眾前行的向導。從本質上講他們是值得信任的,從主流上看他們是應該信任的。信任體現的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一種尊重、一種肯定、一種贊賞、一種期待。當然黨員、干部能否不辜負黨組織的對自己的信任就不是單純的主觀認定,而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經受考驗、交好答卷。
監督是黨組織基于對黨員、干部可能滋生的負面、即消極的一面、貪腐的一面、墮落的一面、蛻化的一面所作出的價值判斷。目前,有些黨員干部經受不住“四大考驗”,克服不了“四種危險”,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難以自制、無法自拔,自覺不自覺地跟著感覺走,形成官僚的做派、走進斂財的歧路、陷于享樂的迷途、染上奢靡的風氣。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變為階下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我們把對黨員、干部的信任代替了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好心但產生的結果并不好。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貪腐。遏制、清除黨員、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負面因素,光有信任是不夠的,還應該有監督,監督缺位,黨員、干部身上可能滋生的負面因素就會野蠻生長?梢姳O督也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負責任的一種體現,是對黨員、干部采取的一種預警措施,是幫助黨員、干部走出自我困境的有效辦法。
把握維度:信任是放心,監督是愛護
對于黨員、干部的工作,黨員、干部的生活,一方面需要從信任的維度放心他們,另一方面需要從監督的維度愛護他們,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就是從另一個維度對黨員、干部作出的愛護舉措。
信任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秉承放心態度的體現,這符合黨員隊伍的實際、干部隊伍的實際,回應了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對黨組織的心理要求。聽黨話、跟黨走,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按照黨員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黨員,是黨員隊伍的本質和主流,對他們應當放心。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按照好干部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干部形象努力塑造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干部,是干部隊伍的本質和主流,對他們應當放心。從心理投射的情況看,黨員、干部對黨組織給予他們的放心態度是認同的,歡迎的、滿意的,對于他們來說,黨組織放心就意味著自己有更大的自由空間、自便舞臺,更多的自主機會、自選動作。對黨員、干部以信任為取向的放心是黨組織應持的態度,但是放心并不意味著黨組織對黨員、干部放任不管,更不是放縱不問,而是讓監督這種特別的愛護形式及時跟進。
監督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給予愛護的一種特別形式。監督不是對黨員、干部不信任,也不是跟黨員、干部過不去,而是提前愛護黨員、干部的一種另一種措施。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出問題,就在于其對來自黨組織的監督有一種逆反心理,不接受監督而導致的苦果。從黨內監督的歷史經驗、歷史成效看,監督能夠幫助黨員、干部解決以下問題:一是能夠幫助黨員、干部解決“燈下黑”。一個黨員、一個干部真正要做到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其思維定勢往往是欣賞自己的長處而掩蓋自己的不足,關注自己的成就而忽視自己的問題,解決這種“燈下黑”就需要來自于黨組織的監督。二是監督能夠幫助黨員、干部建立防錯隔離墻。黨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對市場經濟的環境,各種各樣的誘惑,出錯機率在增大,失足的風險在增強,能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僅僅靠個人的主觀努力是不夠的,他需要黨組織構建監督這道防錯“隔離墻”。三是監督能夠幫助黨員、干部校正前行坐標。黨員、干部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會有各種思想的影響、各種價值的左右、各種聲音的干擾、各種生活的浸染,能否大道前行,不走錯路、不走邪路、不走歪路,來自于黨組織的監督可以幫助他們驅霧霾、引航向。四是監督能夠幫助黨員、干部堵塞漏洞!靶《床谎a大洞吃苦”,一些黨員、干部出問題,最初都是由小問題逐步演變而來的,而來自黨組織的監督能及時給黨員、干部提個醒,堵個漏、說個不,在問題剛剛露頭時就把它解決掉。從以上四個方面看監督確實是對黨員、干部的一種特殊愛護。
激勵方式:信任是柔性激勵,監督是強制約束
信任與監督作為兩個不同的維度,其作用方式一個是自律、一個是他律,但二者的最終目標指向是一致的,即激勵、監督黨員、干部不忘初心,始終做一個好黨員、好干部。
信任作為激勵的一種方式,是寄希望于黨員、干部的自我凈化,通過正心、修身、堅守、慎獨、自省、改正、糾錯等主觀能動方式,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純潔性。信任激勵能夠激發黨員、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內生動力。黨員、干部在自律方面的內生動力來自哪里?黨組織的信任是他們的重要動力源泉。信任我、是對我的放心,信任我、是對我的鞭策,信任我、是對我的鼓勵,信任我、是對我的期待,我不能辜負這種信任,我要努力回報這種信任。黨組織給我一個信任,我還黨組織一個放心。不忘初心、不忘本色、不忘使命、不忘責任,始終沿著黨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信任激勵能夠發揮黨員、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動作用。黨員、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能動作用來自哪里?黨組織的信任是他們重要的推動力量。信任我,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充分發揮出黨員、干部在自律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黨員、干部在自律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一旦迸發,就會自覺筑起思想道德防線,努力做清正廉潔的好黨員、好干部。信任激勵作為自律的一種方式也有著自身的局限,一旦黨員、干部迷失自我,自律就會成為無律,所以自律需要與他律并進。
嚴格監督是基于黨組織的強制約束,對黨員、干部形成一種震懾力、威懾力。黨員、干部在社會現實生活中,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巨大誘惑,一次、兩次能夠說不,一年、兩年也許能夠抵制,多次行不行,長期能不能?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由好同志變為階下囚,應該說監督制度長期缺位、實際沒有到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告誡我們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律這種“軟約束”很難抗衡私念、私欲、私情的反作用力,必須有監督這個“硬約束”,給黨員、干部劃出一條警戒線、高壓線,筑起不可逾越的制度防線!吨袊伯a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一次從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黨內監督的基本方式、黨內監督的監督體系、黨內監督的責任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它是建設廉潔政治、廉潔黨員隊伍、廉潔干部隊伍,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重要制度環節。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自覺接受監督、主動配合監督,習慣于在監督下工作、在監督下生活,為此才能一生平安。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心得體會范文 篇2
記得我曾讀過這么一個故事:一艘貨輪在大西洋行駛,一個黑人小孩不慎掉進波濤洶涌的大洋。孩子急切地大聲喊救命,可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聽見,誰也不知道。
船,開得越來越遠,孩子在海面上劃動的手,早已精疲力盡,他實在游不動了。他心想:放棄吧!可他腦海里,總是浮現出老船長那張充滿慈祥友善眼神的臉。他又覺得,船長知道自己掉進海里,一定會救他的!于是,孩子咬緊牙關,費盡最后一絲氣力朝前游去。
船長終于發現孩子失蹤了,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氣,下令返航。終于,在黑人孩子即將沉下去的那一刻,船長及時趕到了,并救了孩子的命。
當孩子蘇醒過來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為什么能堅持這么長的時間?”孩子回答:“因為我知道您會救我的,一定會的!”
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交流不就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嗎?如果沒有了信任,那世界將充滿了丑惡、仇恨。一個人被他人信任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幫助更是一種幸福。由此看來,彼此信任有多么重要,而在我們現實生活,缺少了這種信任。只有信任,才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美好!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心得體會范文 篇3
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選舉這一屆的班長,就在這次選舉中,我擔任了班長職務,那一刻,我好高興呀!因為我得到了信任。
那天早上,隨著老師的引導,我們開始了緊張的評選,經過幾番緊張刺激的演講,我和潘寧等人進入了最關鍵的一關——投票。
投票開始了,我緊張極了!擔心我落榜,因為這是同學對我信任度的考核呀!隨著唱票人喊出一個個名字,隨著“正”字的人在黑板上一筆一劃的增加。他每喊一聲,每寫一筆,我的心都要劇烈地跳動一下,放佛心都要在嗓子眼里卡住!我有點緊張得發昏,似乎有點透不過氣來。唱票人嘴一張一合:
“苗嘉龍,一票”
“潘寧,一票”……
幾分鐘后,我在榜上屬于解元,我有點心灰意冷,放佛看見班長的職位在向我“拜拜”,我氣餒了。我再也沒有心思盯著黑板上票數的變化,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休息。心中暗想:“看來同學不怎么相信我”。忽然,我聽見我同桌在叫我,我睜開那雙迷迷糊糊的眼睛,漫不經心地說:“咋了?”我同桌急了,一把拽住我,連珠炮似的對我說:“包子!別睡了!你當上了班長!蔽覠o可奈何的一笑,一臉狐疑地說:“可能嗎?別開玩笑了!他們不信任我,我應該落榜了才對!”他揪著我,讓我看看黑板,我抬起頭,哇!我是狀元。這是真的!我當上了班長!我仿佛一下子從苦瓜世界掉進了糖果樂園!我心中仿佛像吃了蜜一樣甜,看來,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下課,好多同學圍住我,七嘴八舌地對我說:“苗班長,我們信任你,相信你能成為一名負責任、能成功的班長!”
那一天,我高興得有點癲狂。不僅是因為我當上了班長,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