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通用3篇)
2023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1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這是對脫貧攻堅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所處位置的準確判斷。越是任務艱巨越要迎難而上,確保到20__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需要,更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體現。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他還指出,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現在,我們黨就是要領導廣大農民脫貧困、奔小康,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不是社會主義。
但是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中國之所以取得扶貧減貧歷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建立了完備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形成了高效的扶貧開發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保持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為大規模減貧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堅持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分階段明確減貧目標、扶貧標準、專項規劃;堅持精準方略,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應扶盡扶;黨的領導貫穿全過程,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這些成功經驗,深刻彰顯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當前世界形勢日趨復雜,中美貿易戰日漸膠著,全世界又爆發新冠疫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尤為艱難。據國際媒體報道隨著新冠疫情的出現,世界經濟不斷萎縮,全球經濟將進入衰退期。無論情況如何,全球貧困狀況可能自1990年以來首次增加,可能把一些國家推回約30年前的貧窮水平。在疫情發展最嚴重的情境下,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將增加4.34億。中國作為此次全球戰疫的先鋒隊,首戰告捷,交出了滿意的答卷,4月8日武漢解封,全國各行各業快速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國內經濟全面復蘇,勤勞的中國人民又讓中國這臺超大型機械重新啟動并穩穩地向前推進。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擔當,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為20__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
2023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2
20x年以來,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縣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相關要求,抓實脫貧攻堅工作,現就20x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中和鎮位于岳池縣東南邊陲,距縣城約5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共有2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約6000余戶,20000多人,貧困戶共456戶,1473人,其中14年脫貧176戶468人,15年無脫貧人口,16年預計脫貧82戶303人,摘帽貧困村金頂山村,金頂山村是20x年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村。17、18年預計全面脫貧。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和閑時務工為主。轄區屬丘陵地帶,無優勢自然資源。中和鎮黨委政府全面創新脫貧攻堅機制體制,鞏固提升扶貧攻堅成效。建立完善幫扶責任“一對一”,幫扶措施“3+N”,幫扶成效“四個好”,幫扶資金“五條腿”(基礎建設財政兜、環境改善個人籌、產業發展企業幫、公益事業集體補、愛心幫扶社會捐)等工作機制,強化攻堅保障,提升脫貧實效,形成全員參與脫貧攻堅,共同奔康圓夢的生動畫卷。
(一)貧困戶危房改造情況
全鎮20x年計劃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0戶,目前正在籌備,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全鎮規劃異地扶貧搬遷戶36戶、71人,20x年計劃實施5戶、22人,目前已搞好規劃選址和戶型設計等前期工作開始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前完成。
(二)“五個一”駐村幫扶情況
按照上級相關要求,縣級聯系干部、各村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及農技員,切實履職盡責,扎實開展幫扶工作。堅持到崗到位,和村兩委成員一道,研究制定完善全村發展規劃,協調解決全村在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各村選派的第一書記,結合崗位實際,建立了工作臺帳和民情日志,制定了工作日程和計劃。堅守工作崗位,堅持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切實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全力謀劃全村發展,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主動協調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鄉鎮對第一書記的到崗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各村第一書記下村時間每個月到達了2/3以上,較好的履行了工作職責。
(三)貧困村規劃情況
一是對今年摘帽的貧困村進行了項目規劃,編制了貧困村十三五規劃方案,重點圍繞道路建設、農網改造、水利設施、通訊設施、電子商務、種養業、農戶環境建設、農戶能力提升、社會事業等,規劃投資1100萬元左右。通過規劃項目的實施,達到項目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同步發展,民主管理不斷完善,鄉風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主導產業規模發展,使全村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力爭達到5000元。非貧困人口實現年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力爭達到8000元。二是按照貧困村摘帽要求,按照“一低七有”標準,重點就發展集體經濟、道路建設、安全飲水、生活用電、衛生室、文化室、寬帶網等,制訂規劃措施,確保完成貧困村摘帽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改善。由于我鎮地處偏遠,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村基礎設施較差,表現為群眾分散居住、交通不便、水利、文化、衛生設施建設滯后、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和當地經濟發展。
(二)發展集體經濟難度大。主要原因:一是干部思想不解放,對發展集體經濟存在畏難情緒。二是土地流轉存在困難。個別群眾對產業發展持懷疑態度,不愿意將土地進行流轉。三是區位優勢不明顯。因中和處偏遠鄉鎮,很多業主不愿意前來投資興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農戶自籌、社會捐助,以及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補助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改善貧困村道路、水利、電力、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
(二)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利用各村資源優勢,加快土地流轉,動員在外知名鄉友回鄉創業,或引進業主來鄉投資興業,切實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三)創新扶貧思路,完善扶貧機制。做好結隊幫扶工作,發揮好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作用,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引導資金、技術等各種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形成輸血與造血、幫扶與協助的扶貧工作機制,加快推進貧困村發展,實現貧困脫貧奔康。
2023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個人心得體會怎么寫 篇3
扶貧開發始終堅持以消除貧困為首要任務,沿著正確的方向路徑真刀真槍地干、滿懷感情地抓,突出一個準字,嚴格落實六個精準的要求,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是一項是長期而重大的任務。第一,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貧困地區仍存在經濟發展矛盾,扶貧攻堅任務仍十分艱巨。第二,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為扶貧開發創造了有利環境和條件。現在要從解決溫飽成為鞏固溫飽,要將扶貧全新定位,從改善生活環境和提高發展經濟能力來縮小貧富差距。
做好思想工作。幫助貧困群眾立下去窮志。擺脫貧困,首要的是引導貧困地區黨員干部帶頭轉變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積極主動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讓先富起來的、有幫帶能力的黨員干部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帶動他們共同致富。通過細心工作和耐心引導,發動貧困地區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點燃求富、求榮、求美、求變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發內生動力,形成攻堅合力。
做好調查工作。貧困戶對自身致貧原因、脫貧條件、致富優勢和自己興趣愛好、所需致富項目比各級干部更清楚。因此,在與貧困戶的聯系中進行科學分析,了解貧困戶選擇什么樣方式脫貧致富。
做好引導工作。引導貧困戶要搶抓消費升級、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帶來的新機遇,利用現代科技、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生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引導貧困群眾創新創業,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特色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