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1
今天,項目部組織全體職工觀看了央視一套播出的20__年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評選節目,講述了那些大國工匠們用雙手匠心筑夢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他們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國工匠們精益求精的精神讓他們創作了各種工程上的“中國精度”。高鳳林,焊接火箭“心臟”發動機的中國第一人,面對0。08毫米的管壁,他0。01秒的精確控制,是中國航天高成功率的保障;夏立,一個普通不過的鉗工,但是能將手工裝配精度做到頭發絲直徑的1/40——0。002毫米,他親手裝配的天線指過北斗,送過神舟,護過戰艦,亮過“天眼”; 喬素凱,作為國內唯一核燃料組件修復團隊領軍人,4米長桿完成水下3。7毫米的修復工作,難如用抓大象的工具抓螞蟻;陳行行,一個年僅29歲的國防年輕工匠,在高精密數控加工上不斷改進工藝和技術,將無數尖端武器裝備上薄薄的殼體以100%的合格率加工出來。
通過看核電站領軍人喬素凱,國防軍工業陳行行,維修工人王樹軍,火箭焊接安裝高鳳林,地質鉆探者朱恒銀,特高壓帶電作業人員王進,鉗工夏立,復興號高鐵轉向焊接員李萬軍,油田開采譚文波,修復工匠李云鶴等領軍人物最大感觸是,不管是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不怕吃苦,敢于亮劍的精神最終會得到成功的,為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帶來最大的輝煌。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2
周二學校組織觀看《大國工匠》,講述了八個工匠所締造的傳奇。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一念執著,選擇一生堅守,千錘百煉,打磨出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
這樣的一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校不是做首富,而是選擇用自己的職業技能為國家添彩。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不凡技術的職業技能師。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為航空事業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工作的積累,使他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制造中國飛機團隊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0__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1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不僅意味著工作量的具大,更甚的是晚上還會急加班。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耗時太長,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趕工,這個異常艱巨的任務突然降臨給了胡雙錢。
一個完整零件需要一萬多元,關鍵在于它的工藝要求精益求精,36個大小不一的孔,相當于人頭發絲直徑的孔,卻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鐵鉆床來完成,不負眾望,僅用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完工,并一次性通過檢驗,胡雙錢的技能不可小覷。
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們,他們的敬業勤勉,值得身為職高學生的我們學習。他們為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我們應為之點贊,為之傾倒,傳承他們的不平凡,學習他們的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學習與實踐中努力獲取專業技能知識,不斷進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爭做社會和國家的棟梁之材。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3
周五晚上收看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些“大國工匠”,既是匠人,也是追夢人。他們用雙手鑄就了港珠澳大橋的輝煌,用智慧將航天器送上太空,用堅守探測出一個個油田,用果敢挑戰超、特高壓帶電作業……他們是焊工、技工、電工、橋梁工等等,來自于不同的工作崗位,卻有著同樣對工作執著的追求。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團隊。這座大橋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它的美麗、雄偉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那些辛酸和勵志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其中一個難點便是一個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橋之前,全中國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來不到4公里,而且,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外海環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說是從零開始從零跨越。我國的橋梁專家們,在困難面前沒有后退,也不能后退。20__年5月1日,歷經96個小時的連續鏖戰,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成功安裝。這是不平凡的96個小時,仿佛一個從來沒有人教過,也從來沒有駕駛經驗的新手司機,要把一輛大貨車,開上北京的三環、五環。
這些可敬的榜樣,他們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員。但是,他們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我們要向這些榜樣人物學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探索,精益求精,用自己的愛心、耐心、恒心去守護孩子們稚嫩的童心,讓他們在愛的雨露中茁壯成長。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4
在觀看了《大國工匠》系列電視節目后,感觸很深,影片講述了8位不同行業的勞動者,用勤奮和專注,精益求精,創造奇跡,在平凡的崗位上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領域內手執牛耳的精英與技能人才。
這些大國工匠大多出身于平凡的家庭,但是,他們沒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在有限的資源內不斷提高自己,澆灌出成功之花,從而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我們國家的底氣,不僅需要高精尖的技術人才,還需要不畏艱苦,銳意創新的技術工人。他們可能是學歷不高的普通人,但是他們通過鍥而不舍的刻苦鉆研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詮釋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因為技術強國就是給我們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鐵路人,如果都能繼承大國工匠的專注專心、艱苦創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勉敬業,書寫一線工人不平凡的價值,聚沙成丘,那么我們的企業效益定會蒸蒸日上,水漲船高,員工也會增加收入,讓普通員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煥發出昂揚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生產中,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現在,合機給一線的普通員工提供了許多發揮自己特長的平臺,比如技能大師室、各類技術比武與技能競賽等,它們給青工們提供了張揚青春展示自己的機會,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不敢來,新時期的鐵路詩篇,等著我們來書寫!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5
他們是勞動一線的創造者,平凡的工作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供獻!我為他們點贊!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煤礦工人的兒子,誕生在薛村子礦(大社礦的前身),長在薛村子礦,這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美好的童年回憶。所以退伍后我又回到了薛村子礦,現在是大社礦營選科一名扳道工。我的崗位地勢偏遠,較為冷僻,以前總覺得本身的崗位死板乏味,沒有什么代價。觀了大國工匠們的先進古跡后,對本身的工作崗位進行了重新審視,認識到了本身崗位的緊張性,可謂是責任重大。因為工作性質,我們要不停守在崗位上,守在電話機跟前,聽從羊二站的調整令,隨時上車皮、倒車等等,還要反省道岔和軌道的平安環境,能力包管全礦的原煤外銷通道通暢。如果不能死守好崗位,就會貽誤火車到位光陰,軌道或道岔存在平安隱患,發生事故效果弗成想象。所以我往后要學習大國工匠們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耐得住寂寞,死守好崗位,盡職盡責,為企業維護好效益的`平安通道。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6
“你是這樣風雨兼程你和百姓同行就像樹木扎根土地就像種子和泥土相依...”片尾飽滿激昂的歌聲振奮人心,歌詞滲透情懷,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個創新強國,研發強國,職責強國!從圓夢工程到創新科技,從綠色中國到共享小康,一幅幅幸福民生的壯麗畫卷正在我們眼前展開。
在這部電影中,無不映襯出我們國家的強大,港珠澳大橋的合龍、C919的首飛、FAST天眼的吊裝、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組裝、藍鯨二號海上鉆井平臺的運行等宏大壯麗的場面,在大銀幕上看,視覺上的沖擊幫忙我們更直接深刻地理解了“偉大工程”四個字的涵義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中國人在戰天斗地的過程中迸發出的驚人創造力同時,滿滿的震撼與自豪也蕩然在心中!
另外,在這些宏大工程背景下,聚焦了我們百姓的生活。從基層扶貧工作人員的生活狀況,到筑起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的壩上三代人,再到細致做好入戶工作的健康管理員和保衛國家的威武之師。看出國家的壯大離不開全國人民的磅礴力量;人民的安寧與期望,更加離不開國家的繁榮富強。“大國”與“小家”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在扶貧干部的淚水,懸崖村里拿著比自我還高的鋤頭挖地的孩子,不愿搬遷難舍故土的藏族老人,普通干部“國家此刻是個好時代,我也趕上這個好時代”的自豪,外國工人“我要跟著中國師傅走遍一帶一路”的認同,從這一個個有溫度的鏡頭中見證了我們的國多么厲害!
作為工程建設大軍中的一員,在看到影片中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的畫面,高鐵的八縱八橫,高速與高鐵的里程世界第一。身為一名基層的中國鐵建員工,為我們作為高鐵建設者、引領者、此刻感到滿滿的自豪感。也告訴我們,幸福的生活是奮斗出來的。生活在這一完美時代的我們是多么地幸福,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我們的力量,不負今生,不負祖國!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7
觀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們來自航天科技、國網電力、國防軍工、電子科技、石油鉆探、文物修復等多個行業,大國工匠們最年長的86歲,最年輕的29歲。每一位當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傳承者。
“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于聶圣哲(著名企業家、教育家),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于這種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當今社會存在諸多的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堅持“工匠精神”,從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鑄造更多的精品。
作為我們施工企業,更應該有這種“工匠精神”,應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從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力做出的不平凡業績,為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8
他們都是工作在國家重要生產建設的第一線,工作危險度極高,但是他們從來沒有退縮,把國家的建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經營,以主人翁的思想對待他們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技能,他們都是一群把頭盧別在褲腰帶上行走的人。隨時面臨生命危險,卻堅守事業勇往直前的人。當之無愧為大國之人,大匠之人!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相對他們而言,我們是屬于工作在安全地帶的人,為了家人能夠生活得更好,我們在電子企業里求生存。俗話說: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好;鍋里有了,碗里才能有,這個“大家”這個“鍋”就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企業,只有企業變強了變好了,我們才能跟著一起受益,而企業的強大離不開我們每一位家人的努力。務實就要求我們每一位家人都能腳踏實地講實話、做實事,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專做精,都要拿出的十倍的努力和全心的投入。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9
又到了五一小長假的時候,但是我們也不能光想著放假。今天,央視新聞推出一檔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而這個星期四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大國工匠》,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胡雙錢。
而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而在學習中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地進步,爭取做好自己。
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10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我國政府隆重召開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說明中央政府對勞動模范的重視,也為我們企業的一線生產職工帶來了一股春風。
九十年代起,中國經濟大潮洶涌澎湃,使大多數人產生了金錢至上的思想觀念,好多年輕人都不愿到生產一線工作,要么經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務員,使得我們制造業一線年輕技術工人嚴重斷層。全國勞模大會的召開,是對我們一線工人的充分肯定,也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崇尚勞動已成為我們勞動者永不消失的榮耀。
“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每天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推出了“大國工匠”系列報道,每期介紹幾位制造業的國家級高級技師,有的是在生產一線制造火箭的焊接工,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他們這些人都沒有多么高的文憑,從學徒開始,靠自己的勤奮鉆研、實干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最終成為國家級高級技師,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就我公司的實際,談以下幾點看法和感受。
一、不要認為沒有文憑就自卑。
我們的一線職工大多是工作20_年以上的老工人,高中以下文憑占大多數,但大家在我們生產的膠合板機械領域個個都是技術能手,無論是焊接,還是加工和總裝,都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像谷延春、郭同虎等的焊接技術;沙崇光、燕春偉等的加工技術;高大明、劉玉寧等的裝配技術,在公司乃至全國都是高手,他們大都沒有多么高文憑,但是在本職工作中都很出色,在行業內都是好手。只要好學、勤學,手藝就會練成,練成手藝就會成為行業高手,也可享受高工資、高待遇。我們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善于琢磨、善于鉆研、善于總結,怎么干才能干得快、干得好,要有自己一套獨到的工作方法,你才會超越別人,有了高超的的技能你也會成為國家級高級技師的。
二、抓質量要一絲不茍。
“大國工匠”中的幾位高級技師,生產的都是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一批質量要求相當高的產品,如有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墜落、高鐵可能脫軌,輪船可能沉沒,這些產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證質量。我們的干部和職工在平時質量管理中動不動就是“差不多”、“還湊合”,這些詞都不能用在我們的質量管理中,我們的產品質量也要求是100%。這就需要我們的一線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要一絲不茍,想辦法、動腦子,把質量確確實實提上來。我們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機械制造業的品牌不是靠廣告宣傳能換來的,是靠過硬的質量和優越的性能從用戶的口碑中換來的。我們全體員工要時刻把質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堅決不入庫,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出廠,要有持之以恒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把產品做好,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不斷地發展壯大,大家才能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
三、你不一定愛廠但一定要熱愛你的工作。
無論工廠怎么對你好,有個別同志總是在抱怨;無論工廠怎么感化你,有個別同志仍然是無動于衷。這些同志不熱愛自己的工廠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熱愛你自己的工作,工廠有千萬家,但你從初期學的工種可能只有一種,無論你在那個工廠工作,你干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不會吃上飯的。只有你熱愛了你的工作,你才能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好,你才能提高你的技能,你才有立足于企業的本錢,如果你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不出一定的價值,到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收留你的,現今的企業,沒有任何一個單位愿意收留一個閑人的。無論你從事任何工種,都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自我約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養成高技能人才。
四、未來的高級技術工人會大有作為。
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量已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發展,過度依賴于消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也使得中國的制造業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要轉型升級,就必須有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工人,再先進的機器也是通過人制造出來的,沒有能人產品永遠也不可能升級。我們企業過去是生產中小型產品為主的企業,我們的部分職工過去只是制造小型產品,現在升級為制造大型數控產品及生產線,這些都要求我們的一線職工要提高自身素養,學習先進技術,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過去的生產一線工人是最底層,現在的生產一線工人是最頂層,尊重知識、崇尚勞動,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望全體職工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的技術水平,技術水平提高了,你才會大有作為。
請大家看一下“大國工匠”這個報道,向全國各行業的優秀技師學習,大家會從中受到啟發的。希望全體一線職工勤學習,肯鉆研,愛崗敬業,在不久的將來,很多人都會成為百圣源的工匠,成為中國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