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考本科心得體會(精選4篇)
關于自考本科心得體會 篇1
首先,要重視歷年的考卷,充分利用歷年的自考試卷。歷年的自考試卷主要有以下三個作用。
(一)在預習一門課程時,將自考試卷上的題目與這本書的大綱與課后練習題相比較,這樣就能對這門課程試卷的出題規(guī)律有一個大概認識,比如大綱上沒有的內容會不會考、書上沒有具體明確內容的部分會不會考。更好的學習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我在學習《婚姻法》這門課程時,通過以上方法發(fā)現(xiàn),上一年考卷上的簡答、論述題全部出自課后練習題,于是我對于課后練習題重點學習掌握。后來我參加98年下半年的考試,考卷證明了我的分析判斷。
(二)隨著自學考試的升溫,有關自學考試的輔導材料越來越多,歷年的自考試卷可以幫助我們分清其中的優(yōu)劣。
方法是將試卷上的題目與輔導材料上的題目進行對照,重復率越低,則這本輔導材料的可用性越差。原因很簡單----不能緊扣考卷的輔導材料對于任何考生都是沒有幫助的。就我個人三年的自考經(jīng)驗,我不建議大家購買除歷年試卷和各科《自學指導》以外的任何輔導材料。
(三)更好的幫助進行復習。在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后,做做過去特別是上一年的考卷,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在學習上是否還有所疏漏起到釋疑補缺的作用,
而且自學考試試卷上的題目還有一定的重復性,上半年考過的題目下半年未必下半年不會再考!或許因此而得到的幾分對于及格來說就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要重視各科的《自學指導》。
各科的自學指導一般都是教材的作者編寫,緊扣大綱與重點,特別是練習題更是精要,考卷上的題目常常一字不差的從中抽取。大家將考卷上的題目與《指導》上的練習題比較一下即可得知。
其實說到底,自學考試以其嚴格而著稱,好的輔導材料與學習方法并不能幫助我們應付過關,而是能夠較合理有效地吸收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自考本科心得體會 篇2
沿著一條因暴雨變得格外泥濘、坑坑洼洼的碎石路,邁過散落各處的西瓜皮和垃圾,在七拐八繞后,記者終于找到了小黃位于肖家河的住所。
樓道狹仄,二樓的樓梯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只用幾排鐵管替代。這是一間連確切通信地址都沒有的出租屋,一張寫字臺、一把椅子、一張高低床,屋內的家具屈指可數(shù):一臺電腦、一臺電扇、一盞燈和一臺飲水機是屋里所有的電器。屋角一個磚砌水池不斷溢出下水道潮濕的霉氣。屋里顯得悶熱,小黃把窗簾撩開,其實離窗戶不到半米的地方就是一堵墻,根本沒有多少陽光能照進這里。就在這樣一間不到9平米的蝸居里,小黃的自考生活已有4個年頭。
4年前,高考落榜的小黃不想再復讀,經(jīng)學長介紹,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上了一陣培訓班后,就退學靠完全自學的方式參加自考。為給家里省錢,他干過不少零工,書桌上一本印有必勝客廣告的日歷就是他做外賣的見證。那時他一小時跑三四次趟,算上5角錢提成,也只能賺8元。他還在培訓機構打過工,每天也不過70元,發(fā)傳單時還經(jīng)常被保安攆走。打工辛苦一點不算什么,小黃怕的是耽誤學業(yè)。為專心做實踐考核報告,他忍痛放棄了所有兼職。并不富裕的家庭,現(xiàn)在是支持他學業(yè)的經(jīng)濟來源。每月800元的日常開銷,聽上去不算多,可全部要向家里伸手,這讓小黃有些汗顏。
盡管有自己的蝸居,可小黃一天最主要還是泡在北理工的自習室里,早上常常8點前到校,每晚趕10點半的末班車回肖家河。前兩天趕上下大雨,他又錯過了末班車,等輾轉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點多。他說,之所以總泡自習室,一是為找學習氣氛,二是能碰到在培訓學校的同學,聊聊天,緩解一下難以排遣的寂寞。
這里離京郊旅游勝地百望山不過兩站地,可他從沒去過。小黃平時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有些人覺得看書復習很無聊,可也正是無聊逼得我只能復習看書。”
小李是小黃之前的同學,他住在離市區(qū)更近的北理工集體宿舍里,宿舍比小黃這里大不了多少,住了6個人,一張床鋪每月300元,相當于小黃整間屋子的租金。幾年來,小黃和小李的自考之路走得都沒有想象的順利,小黃剛剛拿到專科畢業(yè)證,本科畢業(yè)預計還得小兩年。小李雖然專、本多數(shù)課程都過了,卻被英語(一)這一門課拖了兩年連專科畢業(yè)證還沒拿到。
“生活的艱苦,學習的艱辛,寂寞的難耐,這些都沒什么。最讓人心酸的是,有時付出了很多,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次考試結束,小黃覺得應該不錯,可成績下來,三門課分別得了57、58、59分。小黃申請復核,成績并沒登錯。申請復核的事情小李也干過,“雖然知道成績幾乎不可能有錯,可就是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不復核有點不甘心。”盡管因為生活拮據(jù),有時小李申請復核的幾十塊錢都要向親戚去借。學業(yè)雖然屢屢受挫,小黃和小李卻仍在堅持。小黃說,以前自己的鄰居中,有不少是像他這樣在出租屋里學自考的北漂族,有的人順利畢業(yè)找到工作離開了,有的人堅持不下去也離開了,現(xiàn)在這里只剩他自己。
學業(yè)不知何時能完成,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更是遙遙無期。說起未來,兩個人眼中都閃著夢想的光芒,語氣中雖帶著迷惘,但卻從未想過放棄。小黃說:“家鄉(xiāng)的人都知道自己去北京念書了,要是沒混出個人樣就回去了,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啊!”他們心里清楚,沒完成學業(yè)不只是丟人那么簡單,更對不起辛勤供養(yǎng)他們讀書的父母。每一次考試前,父母的噓寒問暖小黃都不會忘記,每次考試后,小黃也立馬向父母匯報成績,盡管在北京的開銷不算少,可父母從沒有一句怨言。雙雙在外打工的小李父母對于他的學習從無二話,只是說:“孩子,學吧,我們供你。”一想到這里,他們就覺得再沒有什么困難可以讓他們放棄。
小黃的書桌上,厚厚一摞教材中夾著一本小說《士兵突擊》。“做有意義的事情”,小說主人公的這句名言他一直銘記在心。雖然很多自考同路人找到工作后就不用再參加自考了,可小黃對這些并沒有太多羨慕,他的目標仍是先完成學業(yè)。“學了那么久卻半途而廢,那我學習的意義又在哪里?而且一個人在北京,除了學習,我找不到更有意義的事可做。”說到這里,小黃又拉開了窗簾,一抹陽光靜靜照進小屋。幾平方米的蝸居或許可以暫時安放下小黃、小李這些北漂自考生的青春,而他們夢想與奮斗的道路,卻依舊向著窗外的世界伸展、延續(xù)……
關于自考本科心得體會 篇3
量力而行莫貪多求快
報名時除了指定的教材外,還要準備一本質量較好的輔導書。一本高質量的輔導書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讓我們學到更多知識,這是毫無疑問的。
把書放在顯眼醒目的位置,有空就拿出來翻翻。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了解和記住書的大致內容和框架結構,掌握書本知識的內在條理性。
根據(jù)報考的課程門數(shù)多少,確定復習準備時間。如果工作確實很忙,建議考生一次考兩門。如果覺得自己有精力,也可以報三四門。集中一個月時間來看書,對許多在職者來說是難以做到的。自考課程知識點龐雜,短時期內突破壓力大、效果差。我用此法兩次通過了三門課程,相對而言,一次報兩門比較輕松。
考前15天進入沖刺狀態(tài),這段時間內,考生要盡量在8小時內完成工作,并減少應酬。當然在職考生還是要以工作為重,不要因自考而影響工作。
制訂計劃莫半途而廢
沖刺期按5至6天看完一本書的進度,將教材分為5至6等份,一般教材只有300—400頁。每天從晚上7:00開始看書,夜里1:00準時休息。
這是最考驗意志和毅力的時候。為了安靜,我每天晚上關掉手機,孤身一人呆在辦公室內看書。如果覺得苦,就想想通過后的快樂和低學歷給你的更多痛;如果覺得困,就泡杯濃茶或沖杯速溶咖啡;如果正在戀愛,這段時間內可控制一下聯(lián)絡次數(shù)。每天保證6個小時學習時間。其中閱讀教材80—100頁大約需要4小時,每看完一個章節(jié)要對照輔導做習題,強化記憶理解。根據(jù)做題的情況,對教材中掌握不扎實的考點再補習一遍,完成了一天的目標后再休息。堅持下來,你會有越來越強的成就感。
領悟要領莫死記硬背
總復習階段,看教材要帶著問題用尋找考點的眼光和思維去看書,考慮什么地方可能會出題,會以什么樣的題型出現(xiàn),檢驗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做得好會增強學習信心。
以這種方法,兩本書10天左右就可大致看完,知識點記憶更準確,這一點對應考很重要。最后還可預留2天,溫習一遍教材,做一兩套模擬題,對重點內容再次強化復習。
考前的晚上,入睡前回顧一下第二天考試的課程內容,強化記憶。至于考前幾個小時,建議考生就別看書了,這時關鍵要自信,有時看得越多,忘得越多。除了筆和證件,不要帶與考試相關的材料。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加上復習到位,順利通過考試問題不大。
關于自考本科心得體會 篇4
1、心得體會
1)要培養(yǎng)自學能力,竟然自己弄懂概念、知識點,建立自己認識的學科體系,不要過分依賴輔導班或其他人。
2)對于每一門課都要恭恭敬敬,尤其是英語、數(shù)學這樣的公共課,對于學會計的,會計、財務管理這樣的基礎課尤為重要,對于學法律的則是法理、刑法、民法,對于學計算機的則是計算機基本原理和程序設計。對待學科的基礎課要特別的重視和關照。
3)不要死記硬背。這是學習中最忌諱的事情。我在整個會計學自考過程中,通過背誦而過的科目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的。任何一門課,不僅僅是數(shù)學,哪怕是合同法、訴訟法,都有其學科獨到的理論體系,除了一些功利性的內容,其他的理論和知識點都可以通過演繹和歸納得到。如果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不強,可以拉長時間,反復理解、去領會,這要比死記硬背強上一百倍。因此這樣學到的東西,你可以記住五年、十年甚至終身。
4)全盤學習,重點突出。針對學習一門課來說,必須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此外除了重視學科內的理論聯(lián)系外還要重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5)重視靠前復習。這雖然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方式,但是對通過考試一定有用,考前復習的邊際效用比較大。
2、自考和普高本科教育的比較
1)生源。普高本科生源相對較好,尤其是高校的生源更是如此。
2)畢業(yè)生。的高校畢業(yè)生總體素質十分好,而一般高校的畢業(yè)生總體素質也真的只是一般,與自考畢業(yè)生的總體素質相差不大。畢竟自考畢業(yè)率不是很高,能夠按時畢業(yè)的不會太差。
3)學習。自考生學習內容比較單一,一般以考為學。而普通高校學生的學習很多是帶有思辨性質(針對文科來說)或者實驗性質(針對理工科來說)的,自考生在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上不如普通高校尤其是高校的本科生來的更有廣度和深度。當然自考生也有個優(yōu)點,如果能真正的專心自考教材,自考畢業(yè)生的基本功是會比較扎實的。
4)考試。有些高校的校內考試難度很大,但是就總體來說普通高校的校內考試難度一般,應該說是不如自考的考試難度的。但是由于考試是檢驗自考生學習效果的依據(jù),對于自考生有較嚴格的考試要求是應該的。自考生命就在于考試的嚴格性,因此透題、作弊之流是最為反感的。其實平心而論,自考的考試難度也是有限的。
與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對象、考試時間及學制不同,自考是"寬進嚴出"。考生參加國家考試機構統(tǒng)一組織的單科考試,合格一門,發(fā)一門的合格證書,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請畢業(yè)。自考是一種過程,一種經(jīng)歷,只有親身體驗過,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學習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終勝出者(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