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精選6篇)
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 篇1
“打鐵自身硬。”不忘叮囑與會人員,“越是大機關越容易燈下黑,紀檢監察戰線也不平靜,也有一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再不作為,咱們就要算算賬了。”
筆者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紀檢干部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嚴峻的考驗,經受著形形色色的誘惑,只有保持思想、作風、行動純潔及清正廉潔,多學習多補腦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抵擋住各種誘惑的侵蝕,才能做好黨的忠誠衛士,當好群眾的貼心人,永葆紀檢本色,使我們黨的事業立于不敗之地。
一學習、繼承和發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豐富實踐經驗。我們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應當根據新的形勢加以堅持、完善和發展,充分運用于當前反腐倡廉建設實踐。在加強隊伍建設過程中提高科學化水平,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核心,努力提高干部隊伍政治素質,著力加強隊伍專業化、制度化和作風建設,全面推動紀檢監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二認清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的特點和規律。牢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為大局服務過程中體現科學化水平。堅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服從和服務于科學發展這個大局不動搖,圍繞經濟發展、著眼于實現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來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著重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運用現代管理學方法,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緊密銜接、相互制約的權力運行機制,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和制約,加強廉政教育工作。
三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科技含量。當今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反腐倡廉建設要在原有方式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如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網絡舉報和受理機制、注重分析網絡輿情等,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實效性;善于借助和運用現代科技的新成果,積極探索將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網絡技術等運用于權力監督、財政收支、行政審批、信訪舉報、投訴處理等各個環節,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利用網絡宣傳反腐倡廉思想、先進典型、警示案例等,加強宣傳教育的廣泛性。
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 篇2
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須先正己。可以說,紀檢監察隊伍也并非處處“鐵板一塊”,有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在作風和紀律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極少數人甚至蛻化為腐敗分子。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執紀理念,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重拳頻出,敢于解決內部“燈下黑”的問題,切實的讓群眾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意志。
現如今,反腐已經到了攻堅期,在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更需要一直敢于執紀,剛正不阿的紀檢監察隊伍,同時更需要增強全社會對反腐倡廉的信心。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片反映的就是真實反映了黨的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展現出了紀檢監察隊伍的不斷“革新”。
在紀錄片中,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余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這些典型案例無不在證明紀檢監察干部也是一樣,都是由小到大,積少成多,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因此,必須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讓紀律成為自己的尺子底線,不能等到出事才想起黨的紀律。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防止“燈下黑”,強化內部監管必不可少,做實外部監督也不可或缺。首先,要繼續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剛性執紀,對膽敢觸線者絕不姑息;其次,要創造條件、豐富載體、暢通渠道,讓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落到實處,讓反腐工作去神秘化,除了警示作用紀錄片的意義也就在如此。
不管怎樣,不管是紀檢監察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干部亦或是群眾都應該深刻領會紀錄片精髓,全社會凝心聚力,反腐倡廉,拒腐防變,以監督的“無影燈”,消除“燈下黑”,真正建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政治生態底線。
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 篇4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短短七個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迫切愿望和堅定決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下面談談組工干部如何才能做到“自身硬”。
首先、要政治過硬,立場堅定跟黨走。組織工作者是管黨員的黨員,管干部的干部。關鍵的崗位和特殊的身份要求我們必須要政治立場堅定,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服從黨中央的統一安排部署,要有服務大局、服務干部的意識,堅持公道正派、科學選才,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堅持原則,做一個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只有政治立場堅定,才能確保中央政策執行不走樣,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加強基層黨建等工作上貫徹落實中央意圖,出色完成自身的政治使命。
其次、要思想過硬,永葆先進樹航向。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指南,我們要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科學理論作為一切組織工作的行動指南,自覺從思想上、從源頭上杜絕消極作風、散漫態度和腐敗的侵蝕,強化組工干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大局觀、群眾觀,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素質教育,練就一身過硬的素質,始終保持不負重托的壓力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使自己真正成為謀劃工作的高手、熟悉業務的里手、推動組織工作的能手。
再者、要能力過硬,凝心聚力干實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上級精神執行好、貫徹好,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組織工作正經歷著全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新的情況和問題,組工干部若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練就過硬本領。增強學習能力,把準政策導向,吃透政策內涵;增強實踐能力,掌握實際情況,培養具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考能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抓重點、抓主要矛盾;增強團隊能力,強化團隊意識,加強團隊建設,形成推動工作進步的強大組織力量;增強創新能力,大力倡導敢想敢干、會想會干的科學創新精神。
最后、要作風過硬,公道正派守清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組工干部承擔著為黨選賢任能的歷史重責,必須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保持風清氣正、勤學善謀、求真務實、公道正派的良好作風。要始終把“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履職的根本,始終把黨的事業、國家的利益、人民的期望放在第一位,謹慎用好手中的權力,嚴格按程序辦事,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經常清理思路、清除雜念、清醒頭腦。真正做到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打造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要求我們把認真學習精神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來抓,重點研讀大會報告中關于黨建和組織工作的新提法、新動向,把握政策,大膽創新,強力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用人選人公信度,加強基層黨建,夯實黨在基層執政的組織和人才基礎。奮力開拓,攻堅克難,沿著充滿希望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以扎實奮斗迎接偉大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 篇5
在黨的剛剛閉幕后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就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紀律檢查機關承擔著維護黨紀的重要職責,干的就是“打鐵”的活兒,自身更要過硬。要始終以“三嚴三實”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更嚴的紀律約束自己,中央要求全黨做的我們帶頭執行,中央明令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
黨中央高度重視紀檢干部隊伍建設。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提出要解決“誰來監督紀委”問題,三次全會上提出要解決好“燈下黑”問題,五次全會上要求紀檢機關“清理好門戶”。的重要指示,態度堅決、要求明確,越講越具體,概括起來就是:忠誠、干凈、擔當。這6個字來源于黨章,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具體化,是每一位紀檢干部的基本標準。對黨忠誠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干凈是必須守住的行為底線,敢于擔當是對黨忠誠的具體體現。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干部隊伍,是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責任。紀檢干部必須從嚴要求自己,做到政治忠誠、本人干凈、敢于擔當。
紀律檢查機關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是一個紀律性很高的機構,對執行紀律的要求不亞于軍隊。紀律檢查委員會名字里就有“紀律”兩個字,沒有紀律,紀委就沒有必要存在。我們這支隊伍在作風和紀律上偏出一尺,黨風廉政建設離黨中央的要求就會偏出一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這一判斷對各地區各條戰線都適用。紀檢監察系統也絕非凈土,面臨的形勢同樣嚴峻復雜。紀檢監察干部是黨員干部中的一員,黨內的一些不正之風,在我們的干部身上都會有所表現。有的人作風漂浮、衙門習氣,有的人不敢監督、失職失責,有的人違反審查紀律、以案謀私。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就無法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
己不正,焉能正人?正人先正己。紀律檢查機關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承擔著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職責,在關乎人心向背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有著重要使命擔當。黨的以來,紀檢機關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率先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清卡”活動,帶頭對紀檢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在系統機關內設立紀檢干部監督機構、強化自我監督、堅決“清理門戶”,使之與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回答了“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紀檢機關必須嚴字當頭,發揮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紀檢干部必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層紀檢機關做到的,中央紀委就要先做出個樣子。
與黨中央的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期望相比,紀檢機關自身建設依然任重道遠,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松。要適應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直面存在的問題,從嚴管理監督,建設一支忠誠于黨、讓人民放心的過硬隊伍。
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 篇6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正因此,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努力成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按照這一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大政治任務。
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一中心任務,切實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緊緊抓住監督責任這個“牛鼻子”,用扎實有效的工作、敢抓敢管的擔當、踏實辛勞的付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新成效。懲治腐敗沒有禁區、嚴明紀律不留特區、聚焦“四風”排除盲區、創新巡視形成震懾……這些落地有聲的成績說明,我們的紀檢監察隊伍是一支立場堅定、態度堅決、行動有力的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敢于亮劍、能打硬仗的隊伍。
信任是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最大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應該看到,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也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監督者不被監督,就可能出現“燈下黑”的情況;紀檢監察干部發生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等問題,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傷害,將比一般干部更甚。“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清理好門戶,做到打鐵自身硬,才能讓監督執紀問責更有底氣、更加硬氣、更具權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紀檢監察干部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就能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注入強勁動力;相反,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黨紀政紀就必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因此,紀檢監察干部尤其應該涵養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干部,該調整的就要調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督責任缺位的要堅決問責。唯其如此,才能讓責任意識深入人心,讓擔當精神蔚然成風。
越是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深入的新挑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越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自身監督,始終確保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成為黨紀政紀的忠誠衛士,成為嚴懲腐敗的鋼鐵拳頭。以絕對忠誠標注精神高度,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以擔當精神激發干事熱情,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必將為奪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