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黨代表風采觀后感(精選3篇)
2023年廣東省黨代表風采觀后感 篇1
在黨組織的倡導號召下,近期我觀看了系列專題片《廣東黨代表風采》。該系列專題片中69名優秀共產黨員黨代表來自各個階層,他們中有領導干部,有企業家,有幼兒園教師、有生產一線的產業工人,從事著不同的行業,他們具體的奮斗奉獻故事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身上的黨性、先進性和奉獻精神是相同的,其中有一些事跡令人非常感動。 陳杏芬,女,44歲,現任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南新村黨支部書記。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20xx年當選為“北京20xx奧林匹克”火炬手;20xx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農村基層干部工作崗位上,陳杏芬可以說是經歷豐富。自1999年任村民小組長起,她歷任村委會委員、村委會主任,到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一干就是十幾年。
南新村曾經是有名的后進村,經濟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里農田水利設施、道路交通、村委會辦公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落后,歷史遺留問題多,村民經常上訪。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的陳杏芬,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全力促進南新村發展。
20xx年至今,在集體收入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她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了村道、小組道硬化修建,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和甜玉米銷售運輸難的問題。全村種植甜玉米從200畝發展到現在的3800多畝,
使農民的經濟收入翻了一番,南新村也成了全省遠近聞名的甜玉米種植示范基地。這些年,陳杏芬還多方爭取配套資金300多萬,完成了村里的農田水利“三面光”硬底化設施建設,徹底解決了村里的農田灌溉和經濟作物排澇的問題;爭取省級荒地墾復項目資金200多萬,使村里650畝荒地變成良田;籌集90萬元,建成了村辦公大樓、文體廣場、文化室、衛生站。如今,當選為代表的陳杏芬又在為村里的廣場照明設施建設奔忙著。
另外還有很多黨代表的事跡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印象深刻。如趙廣軍、邱影、饒富通等等,他們均是在自己的崗位平凡的堅持著,十幾年如一日的風險。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事業,他們的事跡和行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他們都是先進黨員的代表,無愧于人民的認可。
通過深入學習,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看到自身和那些優秀黨代表的差距;而之后的思考又讓我樹立了自己的新的努力目標,我將堅定不移的堅持黨的事業建設,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更加深入的學習和領悟共產主義的真正精髓和先進性。我思考著如何更好把黨代會精神落實到自身工作中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是以學習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黨代會的勝利召開為契機,始終把學習黨代會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臵,通過認真學習,深化對上
級決策重大意義的理解,努力用黨代會精神指導工作實踐,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堅持業務學習,愛崗敬業,以高度熱情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閱讀人事政策讀物,領會新的人事管理理念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運用新的科學方法觀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和同事們團結協作,不計較個人得失,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三是以貫徹為主線,不斷增強敬業意識。學習黨代會精神,重在貫徹,重在落實。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必須勤勤懇懇工作,扎扎實實做事,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費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職工作,淋漓盡致地展現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能力,銳意進取、勤勉敬業,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和業績。
在黨代會精神的指引下,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發揚“蠟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將黨代會的精神貫徹到生活和學習當中,切實為航道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2023年廣東省黨代表風采觀后感 篇2
在黨組織的倡導號召下,近期我觀看了系列專題片《廣東黨代表風采》。該系列專題片中69名優秀共產黨員黨代表來自各個階層,他們中有領導干部,有企業家,有幼兒園教師、有生產一線的產業工人,從事著不同的行業,他們具體的奮斗奉獻故事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身上的黨性、先進性和奉獻精神是相同的,其中有一些事跡令人非常感動。 陳杏芬,女,44歲,現任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南新村黨支部書記。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20xx年當選為“北京20xx奧林匹克”火炬手;20xx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農村基層干部工作崗位上,陳杏芬可以說是經歷豐富。自1999年任村民小組長起,她歷任村委會委員、村委會主任,到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一干就是十幾年。
南新村曾經是有名的后進村,經濟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里農田水利設施、道路交通、村委會辦公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落后,歷史遺留問題多,村民經常上訪。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的陳杏芬,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全力促進南新村發展。
20xx年至今,在集體收入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她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了村道、小組道硬化修建,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和甜玉米銷售運輸難的問題。全村種植甜玉米從200畝發展到現在的3800多畝,
使農民的經濟收入翻了一番,南新村也成了全省遠近聞名的甜玉米種植示范基地。這些年,陳杏芬還多方爭取配套資金300多萬,完成了村里的農田水利“三面光”硬底化設施建設,徹底解決了村里的農田灌溉和經濟作物排澇的問題;爭取省級荒地墾復項目資金200多萬,使村里650畝荒地變成良田;籌集90萬元,建成了村辦公大樓、文體廣場、文化室、衛生站。如今,當選為代表的陳杏芬又在為村里的廣場照明設施建設奔忙著。
另外還有很多黨代表的事跡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印象深刻。如趙廣軍、邱影、饒富通等等,他們均是在自己的崗位平凡的堅持著,十幾年如一日的風險。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事業,他們的事跡和行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他們都是先進黨員的代表,無愧于人民的認可。
2023年廣東省黨代表風采觀后感 篇3
為迎接省黨代會,我們也來了解一下身邊的省黨代表。今天要認識的是一位基層黨務工作者,浦江縣浦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煒。多年來,他一直深耕基層,始終把基層黨建的主體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黨建引領各項工作,深化“黨建+”工作模式,讓農村和社區黨建全面開花。
今年3月,陳煒從鄭家塢鎮調任浦陽街道,一個多月時間,他已跑遍了街道所有村和社區。眼下,浦陽街道正加快推進城區垃圾分類工作。于是,這段時間,陳煒一有空就會到各個社區的街頭巷尾走一走,抽查垃圾分類工作的落實情況。
對于推進垃圾分類,陳煒有著豐富經驗。三年前,陳煒任職的鄭家塢鎮在浦江全縣第一批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現在,陳煒的“主戰場”從農村轉移到社區。他認為,農村“黨建+垃圾分類”的模式在社區同樣適用。他和黨工委班子經過廣泛實地調研,決定在街道各個社區推行黨員樓道長制度,充分發揮黨員“樓道長”作用,助推垃圾分類工作開展。
浦江縣浦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煒:“由黨員樓道長對網格內所有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負責,進行指導、監督。同時更加明確在冊黨員的工作范圍和職責,進一步加大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力度。”
浦陽街道中山路社區共有67位樓道長,他們和175名黨員一起努力,使社區垃圾分類的正確投放率達到了95%以上。陳煒“黨建+垃圾分類”的理念,又一次取得了實際成效。
陳煒認為,黨建不僅要在垃圾分類上發力,更要貫穿于剿滅劣V類水體、小城鎮綜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各項工作的全過程。今年4月底,浦陽街道圓滿完成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陳煒告訴記者,新班子要有新作為,關鍵還是抓黨建。接下來,他將認真履職,主動作為,在創新探索中充分發揮省黨代表作用,帶領新班子讓“黨建+”在浦陽農村和社區全面開花。
浦江縣浦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煒:“對我來說,當選省黨代表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浦陽街道是浦江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們將積極探索“黨建+發展”“+治理”“+生態”“+文化”的工作方式。”
“作為一名氣象工作者,為社會提供氣象服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只有讓老百姓從中獲利,才會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