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精選9篇)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1
首先,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干的好作風。
高德榮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正是靠著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對他的學習,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其次,樹立高度責任感。
我們常講沒有責任的事業是沒有希望的事業,責任是一個人道德水準和精神境界的體現,也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對于我們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事業的責任感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是對事業忠誠的具體表現,責任是動力,責任也是壓力,有了責任心,動力大,活力足,就會自我加壓,責任心強,什么問題都不會放過。只有抱著高度的責任心,時刻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牢固樹立事業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果,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最后,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學習、實踐、總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負重托,做好每一項工作,完成每一項任務。我們要嚴格的遵守中心的規章制度,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敢于擔當,切切實實的為人民著想,將服務群眾落實到實處。在工作中,我們時刻都要有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一切以黨和人民利益為重,殫精竭慮地為黨和人民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于時代的重托,無愧于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厚愛。
今后,我要高德榮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中國夢”,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為譜寫好“中國夢”貢獻力量!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2
高德榮同志始終把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利益和本民族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這是我看后的第一感覺。解放后族實現了從原始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千年跨越,隨著改革開放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實現了小康,但面對全國的發展,族卻未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落在了全國的后面,為了發展江的經濟,讓族早日擺脫貧困,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實現江的二次跨越,高德榮上山下地過索道、跑省進京要項目,帶領群眾跟黨走、奔小康,把造福家鄉,奉獻人民作為他一生的追求。
高德榮上山下地親自手把手教群眾栽培草果,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一個鄉長、縣長親自到田間地頭搞培訓,手把手教群眾種草果,免費為群眾發放數十萬棵草果苗,說明他關心群眾、熱愛群眾,把群眾當親人看,時刻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一心為民,說明他能與群眾在一起,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說明高德榮的作風優良。
高德榮非常關心路的問題,一心想著盡早把路修通,他把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說:“路對江來說就是一條大動脈,一條命根子,路修不好要想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那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他才把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為了盡早修通路,他總是沖在修路第一線,當指揮員、當警報員,他時刻叮囑施工隊的人員要注意安全,處處為他人著想,但他卻不顧生命安危,曾被雪崩埋過,差點丟了性命,可他并不在呼。
高德榮生活非常簡樸,不講穿、不講吃,他的衣服高領磨破了還舍不得換,洗凈后繼續穿,他去省里開會時穿了一套新衣服,他都非常不習貫;在群眾心中高德榮是一個慈祥大方的老人,他不管到那個群眾家中吃飯都不會白吃,吃的不管是洋芋、雞蛋、還是山中野菜,那怕只值幾元錢的菜飯,他都要給群眾兩三百元錢,從不白吃,他還經常用自己的工資救助那些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到群眾家家訪都要買上些禮品,家訪時遇到困難的群眾,還經常悄悄的在群眾家里放下幾百塊錢,他對群眾特別大方舍得,但他對自己和家人卻非常小氣和苛刻,衣服破了舍不得買,他的工資多數為群眾花掉,留給家里的不多;他被安排到省人大工作,按規定他可以分得一套房子或領一筆補助,但他都沒有要,為了江的發展,他又回到了江老家木屋里,這允分說明高德榮的高風亮節,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清廉本色。
高德榮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典范,他定期到群眾家中進行家訪,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眾生活狀況,了解群眾疾苦,撐握第一手群眾資料,充分反映了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打成一片的群眾路線觀。只有心中有群眾,時刻貼記著群眾的冷暖,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才能不斷地到群眾中去,才能踐行好群眾路線。
群眾說高得榮天不怕、地不怕,他上山下地過索道,跑省進京要項目,當問到高德榮怕什么時,他說他也有怕的,最怕的就是老百姓窮,最不怕的就是老百性富起來。
高德榮從江鄉黨委書記到XX縣縣長再到XX人大會副主任,不管職位發生怎樣的變化,對他來說始終不變的是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民族和家鄉的熱愛,對人民群眾的責任,高德榮工作和生活中的先進事跡,充分說明高德榮作為一名黨的優秀干部,體現了他優秀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公樸本色,清政廉潔的廉政本色,是當代共產黨員的模范代表,值得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學習。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3
近日,我認真學習了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材料,覺得高德榮同志以下幾個方面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高尚品質和政治情懷。高德榮同志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高德榮老縣長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高德榮同志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不謀私利,克己奉公。一門心思為百姓謀利,扎實踐行“為民”二字。不當縣長好多年,老百姓仍親切稱他“老縣長”。這一句老縣長,是群眾對他的信任,對他的認可。稱他是群眾路線的模范實踐者,因為“老縣長”主動放棄享受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把“辦公室”搬到獨龍江畔的田間、地頭、施工現場、火塘邊。他從帶領群眾種植草果起步,到現在草果、重樓、蜜蜂、獨龍牛、獨龍雞、漆樹、蔬菜等一批產業發展壯大,再到帶領鄉親修公路幫助他們勤勞致富,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好的例證。他總會說“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大堆計劃不如為群眾辦一件實事”。數十年如一日扎根偏遠山區,腳踏實地,始終堅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一切為了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作為畢生追求,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獨龍江畔,為獨龍族同胞的福祉盡心竭力。高德榮同志為我們樹起了又一個示范的標桿,也為我們立起了又一面閃亮的鏡子。
三、忠誠、為民、奉獻的可貴精神。高德榮同志始終懷著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帶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少數民族政策,帶領群眾一心一意跟黨走,對黨忠誠,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我們要學習他愛黨、愛國、愛家鄉的赤子情懷,始終保持堅定的立場和清醒的頭腦,時刻把群眾的疾苦記在心間,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四、踏實做人、務實擔當的優秀品質。高德榮同志一句“官當得再大,如果自己的同胞還窮得衣服都穿不起,別人照樣會笑話你。我只想為獨龍族群眾發展進步多找點路子、多想點辦法,讓獨龍族在小康路上永不掉隊”,展示了共產黨員務實、擔當的優秀品質,我們要以高德榮同志為鏡子、為標桿、為榜樣,捫心自省,查找差距,見賢思齊,從思想深處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通過學習了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對照檢查自己,找準差距,明確努力方向;篤行,就是向高德榮同志看齊,把“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作為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黨性修養全過程,貫穿于工作實踐各方面,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始終做到心中有黨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為人民群眾做更多的貢獻。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4
學習了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感慨不已。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對高德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充滿了敬意,同時,在腦海中也浮現了對自身的無數反思。高德榮同志已將民生工作付諸于實際,便體現在行動上。
我想:他為百姓流的每一滴汗水,操的每一份愛心,注的每一次真情,都會銘刻于百姓的心里,銘記于百姓的腦中。他的所作所為將會刺痛那些表面忙碌不已,實則真正意義上未體民生、民情的領導干部們的心臟,從而使那樣的忙碌扭轉了指向最終目的地的導航標。有這樣的領導,我們放心;有這樣的干部我們驕傲!
高德榮同志的這種精神、意志,是我今后的學習范本。我會將其作為我往后的奮斗目標。“老縣長”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標桿和典范,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努力學習、扎實工作,以責無旁貸的主人翁意識、一心為公的服務意識、無私奉獻的大局意識,把“老縣長”的精神具體落實到農村基層工作中來、落實到新農村建設事業上來,自加壓力、負重前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中心精神,盡職盡責盡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做到接見來訪要熱心,指導工作要耐心,監督調查要細心,扶貧幫困有愛心。我們要虛心向老黨員、老同志學習,學習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優秀的思想品德和敬業精神,學習他們的堅強黨性、優良傳統和作風。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學習、實踐、總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負重托,做好每一項工作,完成每一項任務。我們要嚴格的遵守中心的規章制度,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敢于擔當,切切實實的為人民著想,將服務群眾落實到實處。
在工作中,我們時刻都要有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一切以黨和人民利益為重,殫精竭慮地為黨和人民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于時代的重托,無愧于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厚愛。
開展學習高德榮老縣長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
來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政任務和執政使命。
學習高德榮老縣長,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他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經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己的事業,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務能力,爭創一流工作業績。學習高德榮老縣長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學習高德榮老縣長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5
榜樣的無窮力量源于精神價值的閃光和感召。
對照提出的好干部“五條標準”,我們看到了老縣長高德榮這個“老典型”的新價值。他身上所展現的信念與擔當、清風與正氣、淳樸與善良,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公仆本色。
在獨龍江歷史上第一個不被大雪封山的冬季,我們再次走近老縣長,采訪他、品讀他、感悟他,既是一種精神洗禮,也是一次黨性錘煉。
今年6月,高德榮退休了。他給自己定下規矩:“職務可以退,黨員義務不能退,我還要和獨龍族群眾一起干,干出活路來。”
對共產黨員的身份,他視若珍寶。在央視“時代楷模”發布廳,當被主持人問及獲獎感受,他又一次脫口而出:“共產黨恩情比天高,獨龍江人民永遠跟黨走!”
不走進獨龍江,不了解獨龍族的歷史,就無法真正理解老縣長對黨的感情為何如此真摯熱烈。
初次見老縣長,他講過獨龍族的“三次跨越”:一次是1949年貢山和平解放,獨龍族由原始社會末期“直過”社會主義;第二次是1999年獨龍江簡易公路修通,獨龍江終于和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了;第三次從20年算起,我省啟動“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三年行動計劃”,省委、省政府莊嚴承諾——“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
再進獨龍江,依然山青水碧,卻仿佛換了人間。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全線貫通,以前的茅草房、木頭房、籬笆房沒了蹤影,一棟棟民族風格的小樓整齊排列。
這便不難理解高德榮人生的兩次關鍵選擇。年少走出大山,留校工作前程似錦,他卻主動請求調回偏遠的獨龍江鄉教書;年過半百,升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會副主任,他再一次向組織提出要求:“把我的辦公室設在獨龍江。”
“為什么不愿離開?”記者問。
“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我的今天。獨龍族同胞還在受窮,我在外面享福,睡不踏實。”紅彤彤的火塘邊,老縣長臉龐也紅彤彤的。
這是一個獨龍族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一輩子不忘黨恩,一輩子不忘本色,一輩子為了改變民族的命運而努力。
■學習心得
“忠誠是為了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而永不背棄的理想、信仰、品格和境界。無論在何種崗位,高德榮都把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這是他終生奮斗的精神支撐。”怒江州委書記童志云說,老縣長一輩子守住寂寞、耐住清貧,為的是能實實在在地幫群眾辦幾件實事,為的是整個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他是一個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老縣長還是那么忙,日程滿滿當當。從早到晚,跑了6個村、10多個項目建設點,一天上百里山路。司機肖師傅說:“這就是老縣長工作的常態。”
他是實干家,一年到頭不是蹲在鄉下帶領群眾架橋修路、發展產業,就是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
他最瞧不起“說空話”的人:“當干部的如果不務實,指揮棒就會變成‘攪屎棍’。”
“官當得夠大了,如果不為人民做點事,活著的時候群眾不要你,死了以后,馬克思也不要你。”說完,老縣長又樂呵呵地跑去“秘密基地”看他的“寶貝”了。
草果、重樓和中蜂,是高德榮根據獨龍江實際精心挑選的產業。一來是生物資源,不會破壞生態;二來是適合獨龍江的氣候土壤水質。
獨龍族“全民族拿低保”,在老縣長看來并不是光榮的事,老在政府的扶持下過日子也不是辦法,他說:“戴著落后的帽子一點兒都不光彩,太難看了。不要總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他帶領大家在獨龍江建起了“綠色銀行”,教群眾種草果、種重樓、做蜂箱。去年,僅草果一項全鄉就增收53萬元。
原來,他的心里裝著一個讓獨龍江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夢”。
高德榮工作中的一大特點就是勤于匯報。只要有利于貢山縣和獨龍江發展,老縣長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每次去外面參會,他都積極反映貢山和獨龍江的發展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哪怕深夜想到一個需要匯報的事情,他也會馬上從床上跳起來,要么打電話,要么直接去敲領導房門。
有人不理解高德榮的做法。他說:“國家那么大,怒江那么偏遠那么小,上面很難了解我們的情況,所以積極匯報是我們的責任。”
“我不怕得罪人,就怕成罪人。”這是高德榮敢于擔當的勇氣源泉。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6
怒江大峽谷深處,一條獨龍江從天而降,一個因江而生的民族,在解放后終于迎來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獨龍族。千百年來一直守護在獨龍江畔的獨龍族,過著靠天吃飯、狩獵捕魚的原始生活,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獨龍族同胞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進現代社會的繁華。
“官當得再大,如果自己的同胞還窮得衣服都穿不起,別人照樣會笑話你。”一個從鄉長到縣長、再到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獨龍族干部,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高德榮”,不因職位變遷,只因心中有百姓,如一面旗幟一樣迅速飄揚起來。對獨龍江畔獨龍族的深入了解,源自對貢山“老縣長”高德榮同志先進事跡的學習,通過大量的查閱資料,收集圖片,把關于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認真讀了個遍,當看到他的照片時,似乎有點老土,但這才是真正的接地氣官員,一個人的高大,不在身材的高大或者著裝的華麗。
兩進兩出高黎貢山,高德榮同志的每一次選擇,都與貢山人民的發展水乳交融,每一條嶄新的路途上,都是執著堅守,不計得失,從獨龍江來,回獨龍江去,一輩子苦干實干,傾心盡力為完成一件大事而來,那就是讓4300名獨龍族同胞盡快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獨龍族父老兄弟姐妹是平等的,沒有頭人。如果有頭人,那就是共產黨。”高德榮如是說。在他身上從來就沒有“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樣的說法,他自己就是群眾,始終把自己看成一名群眾,主動放棄城市生活,把辦公室搬到艱苦的獨龍江,搬到豪爽的獨龍族群眾中去,38年一如既往為民務實,不負黨恩、不改本色。
高德榮正在用他的實際行動努力改變著獨龍江貧窮落后的面貌,他口中喊出的口號,沒有一句是空號,他勤勤懇懇用盡畢生精力的實踐向大家詮釋了一個獨龍江兒女的高尚情懷。蒸蒸日上的獨龍江,有了專家、學者、作家、民營企業家;通了電話、電視、手機、互聯網,獨龍族群眾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從這些點點滴滴來看,“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臨近寒冬,美麗的獨龍江鄉又被雪花妝扮得銀裝素裹,那里將成為世外桃源,獨龍江人民將與世隔絕長達半年之久。歲月如梭,從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退下來的“老縣長”,為了打開一條獨龍鄉同胞的生命通道、發展通道,一頭又扎進了獨龍江鄉,完成童年時期種下的夢想,開修一條長達6.68公里的獨龍江隧道。
“老縣長”的公仆形象,是高德榮同志一步一步在美麗的獨龍江畔走出來的,如今早已牢牢定格在獨龍族同胞心中。老百姓的一句“老縣長”,凝聚的是群眾對他的信任,也是他一生的自豪。他說:“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是他最大的快樂。”學習高德榮,要學習他的價值追求,像釘子一樣牢牢地扎在獨龍江畔,把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作為畢生追求。高德榮同志為我們樹起了又一個模范標桿,也為我們立起了又一面閃亮的“活鏡子。”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7
觀看《高德榮先進事跡報告會》個人心得體會在觀看了《高德榮先進事跡報告會》后,我感觸很深。高德榮同志一心為公、一心為民,踏實做人、務實做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真心為群眾謀利益。通過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我覺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首先,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干的好作風。高德榮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正是靠著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對他的學習,我們就要像他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其次,樹立高度責任感。我們常講沒有責任的事業是沒有希望的事業,責任是一個人道德水準和精神境界的體現,也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對于我們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對事業的責任感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是對事業忠誠的具體表現,責任是動力,責任也是壓力,有了責任心,動力大,活力足,就會自我加壓,責任心強,什么問題都不會放過。只有抱著高度的責任心,時刻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牢固樹立事
業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果,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最后,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學習、實踐、總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負重托,做好每一項民政工作,完成每一項領導交辦任務。嚴格遵守單位上的規章制度,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敢于擔當,切切實實的為人民著想,將服務群眾落實到實處。在工作中,要時刻有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一切以黨和人民利益為重,殫精竭慮地為黨和人民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于時代的重托,無愧于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厚愛。
今后,我要高德榮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8
高德榮生在獨龍江,長在獨龍江,對獨龍江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他的家鄉,他傾盡全力、付出所有,把自己的一切的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家鄉。
通過學習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讓我受益匪淺,有了很多收獲,這樣的先進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對高德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充滿了敬意,同時,在腦海中也浮現了對自身的無數反思。高德榮同志已將民生工作付諸于實際,便體現在行動上。對于我們的邊遠的貧困地區,基層的工作人員就需要有他這樣大肚而無畏的精神去帶領群眾加快發展,才能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
學習高德榮同志,一是要學習他愛黨愛國愛家鄉愛民族的情懷,矢志不渝將有限的生命投身于為人民群眾無限的服務當中,認真踐行共產黨人“一心為民”的誓言,始終堅定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二是要學習他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崇尚質樸、常下基層,在思想上理解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服務群眾的公仆情懷;三是要學習他為民務實清廉、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患難的的價值追求和尊黨愛黨、忠貞為民、恪盡職守、質樸清廉的高貴品質。
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范文 篇9
“忠誠是為了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而永不背棄的理想、信仰、品格和境界。無論在何種崗位,高德榮都把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這是他終生奮斗的精神支撐。”怒江州委書記童志云說,老縣長一輩子守住寂寞、耐住清貧,為的是能實實在在地幫群眾辦幾件實事,為的是整個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他是一個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老縣長還是那么忙,日程滿滿當當。從早到晚,跑了6個村、10多個項目建設點,一天上百里山路。司機肖師傅說:“這就是老縣長工作的常態。”
他是實干家,一年到頭不是蹲在鄉下帶領群眾架橋修路、發展產業,就是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
他最瞧不起“說空話”的人:“當干部的如果不務實,指揮棒就會變成‘攪屎棍’。”
“官當得夠大了,如果不為人民做點事,活著的時候群眾不要你,死了以后,馬克思也不要你。”說完,老縣長又樂呵呵地跑去“秘密基地”看他的“寶貝”了。
草果、重樓和中蜂,是高德榮根據獨龍江實際精心挑選的產業。一來是生物資源,不會破壞生態;二來是適合獨龍江的氣候土壤水質。
獨龍族“全民族拿低保”,在老縣長看來并不是光榮的事,老在政府的扶持下過日子也不是辦法,他說:“戴著落后的帽子一點兒都不光彩,太難看了。不要總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他帶領大家在獨龍江建起了“綠色銀行”,教群眾種草果、種重樓、做蜂箱。去年,僅草果一項全鄉就增收53萬元。
原來,他的心里裝著一個讓獨龍江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夢”。
高德榮工作中的一大特點就是勤于匯報。只要有利于貢山縣和獨龍江發展,老縣長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每次去外面參會,他都積極反映貢山和獨龍江的發展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哪怕深夜想到一個需要匯報的事情,他也會馬上從床上跳起來,要么打電話,要么直接去敲領導房門。
有人不理解高德榮的做法。他說:“國家那么大,怒江那么偏遠那么小,上面很難了解我們的情況,所以積極匯報是我們的責任。”
“我不怕得罪人,就怕成罪人。”這是高德榮敢于擔當的勇氣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