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
有人認為吃到山珍海味就是幸福;有人認為能穿上綾羅綢緞;有人認為開上名牌轎車就是幸福;乞丐認為能吃一頓飽飯就是幸福;酒鬼認為酩酊大醉就是幸福;失業的人認為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是幸福……而我認為,能讓別人快樂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次,我我乘公交車去公園。路上,望著窗外美麗的風景,我感到十分愜意。這時,公交車在一個站停了下來,又上來一些乘客,車里變得擁擠起來。
這時,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從人群中擠了過來。老人也許是急著搭車,累的氣喘呼呼。我想:車上這么擁擠,老爺爺又這么勞累怎么能承受沿途的顛簸呢?于是,我便想給老爺爺讓座。這是,老爺爺已經擠過人群,來到我的座位旁。他伸手去抓橫桿,但是沒有成功,他搖搖頭,抓住了我座位旁的欄桿。我趕忙站起來,面帶微笑地說:“老爺爺,您請坐。”老爺爺連忙道謝,我回答說:“不用客氣。”老爺爺安穩的坐到了座位上,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輕松的神情。周圍的人向我又來贊許的目光。我站在座位旁,使勁地抓住了扶手。
一路上,車子顛顛簸簸,我的手酸了,腳也麻了,但我始終沒有后悔把座位讓給老爺爺。因為,我看到老爺爺安詳地坐在座位上,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車外的陽光伴著幸福的音符直達我的心底,奏出美妙的旋律。
現在,你若問我幸福是什么,我回毫不猶豫地回答: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你幫助他人,為他分憂,那是一種快樂的感覺。幸福也許只是一個細小的動作,但是他會讓你心中的花朵開放,只要我們拉開心靈的窗簾,讓陽光灑滿心房,我們都會感到幸福。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2
每年的三月,我們總少不了談“學雷鋒”,“雷鋒月”。到了三月,班級,學校,社會上,都會組織不少這樣的活動。而現在,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了,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在我們的新時代還適用嗎?
什么是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中國共 產主義戰士雷鋒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 產主義精神。其實質是:忠于共 產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在各種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干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為社會主義、共 產主義的事業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雷鋒精神應該是熱愛祖國,熱愛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而今天,有些人只把讓位這件事當作學雷鋒。當然,謙遜禮讓,做好事當然是在學雷鋒。但是不要忘了,它還有更加豐富的。雷鋒的“釘子”精神是什么?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崗位精神么?它過時了嗎?
雷鋒,作為助人為樂的模范,對我們的影響絕對不小。記得小學的時候,每次號召學雷鋒的時候,我們還要拿著掃帚去掃馬路,去孤寡老人家幫忙打掃。今天,人們為什么會有“還要不要學雷鋒”的疑問,這關系我們做事的方式和時間。
前不久,我聽說有學校組織小學生去幫高齡老人打掃房屋。一群小學生熱熱鬧鬧的忙了一陣,心里也覺得做了好事很高興。這當然是助人為樂了。然而對于老人,對于老人的家人,也許不一定是好事。要知道,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東西不擺在原來的地方可能他就找不著了。而他的家人,在眾人忙完之后,還是要再從新做一遍,把一切恢復原狀。對于他們而言也是辛苦。并不是說學校組織學生幫助老人不好,而是,在做之前,是否應該更加全面地考慮一下呢?否則,可能會事與愿違,這并不是我們樂意看到的。
再說到,學雷鋒的時間,只是三月嗎?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就不能學雷鋒了嗎?很高興,現在有越來越多志愿組織在努力著為社會各群體服務。也許,在我們提倡學雷鋒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更清楚明白地告訴大家雷鋒精神是什么呢?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助人為樂呢?當我們已經把它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時,大概就沒有人再去質疑雷鋒精神還適不適用了。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3
快天亮了。月亮和星星早早的下班了,眨著那明亮而又發白的眼睛跟我們再見。太陽急忙沖出家門,穿上那紅似火的外套。
我懶洋洋的睜開眼睛,看到的是一個溫馨而又大方的房間。“啊,不好,我答應一個同學去博物館的呀!”于是我手忙腳亂的穿好衣服,并往公交車站跑,終于到車站了,公交車司機還是那樣熟練地踩著剎車,我趕緊往車上走,卻看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我后退了一步,說:“老奶奶,您上吧!”老奶奶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用我依稀能聽懂的話慢慢的說:“你真是個好閨女!”
我心里偷偷地樂了一下,還沒等老奶奶拄著拐杖走上車,我后邊的叔叔阿姨就說:“快點啊,磨蹭什么,老人家快點,我們還等著吶!”就憑他這幾句話,我心里的怒火就上來了“阿姨,您能不能尊重一下老人家!”我正要說那個阿姨一句,可我想起了爸爸對我的教導“我們要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我們,若我們不尊重別人,別人也就不尊重我們了!”于是我并不理睬她,而是把老奶奶扶上了車,又幫她占了一個座位。我一看,沒有座位了,只好委屈一下自己了。
快到站了,我時不時瞟一下老奶奶,看到這一幕,我感到非常驚訝,老奶奶居然過了好幾站都對我微笑著,我臉紅了,不敢再看老奶奶,最后,還是老奶奶打破了公交車里的沉默:“小姑娘,謝謝你,你真是個“小雷鋒”我咬著下嘴唇,不好意思地說:“沒事。”
我下站了以后,常想著老奶奶對我微笑的畫面和她那慈祥的臉孔,想著想著,總覺得很溫暖。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助人為樂,自己會感到無比快樂吧!”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4
在我家四周,有誰不知道老爺爺是出了名的助人為樂,不管以前怎么對待老爺爺,老爺爺總是不記前嫌,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他們;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老爺爺也總是熱心去幫助他們;不管自己處在什么樣的困境下,也是為他人服務為優先……
記得有一次,我在樓上玩游戲,忽然從窗外聽見"咯咯吱吱"的響聲,我好奇的往窗外望下去,只見老爺爺正為一個小男孩修自行車,我心想:那人是誰?怎么從沒見過?我帶著疑問,下樓去。剛下去,便見小男孩帶著微笑向老爺爺致謝,轉眼瞧瞧老爺爺,他雙手都黑了,嘴角上露出一絲微笑,說:別客氣,別客氣!"我跑過去問老爺爺:“那人您認識嗎?您在幫他修車啊?”老爺爺笑著回答:“不認識,他的車壞了,幫忙修修,應該!”說著便轉身離開。望著他離去的身影,我從心底非常佩服這位老爺爺。
老爺爺助人為樂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令我難忘的卻是那件事。那天晚上,天下著傾盆大雨,我記得那天老爺爺正發著高燒,恰巧他隔壁鄰居阿姨的3歲兒子突然也高燒,這危急時刻,阿姨又不知去哪了?只是叫她10歲女兒照顧小兒子,小兒子由于發高燒,引起身體難受,"哇哇"直哭,哭聲驚動了住在隔壁的老爺爺,老爺爺急忙起身,跑過去一看,這才得知他哭的原因。于是老爺爺便背起正發著高燒的小兒子,冒著大雨走向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治,小兒子才慢慢康復,但老爺爺的病情卻加重了。可老爺爺還是依然笑了!
我知道,老爺爺是因為他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不管他在什么情況下,都依然幫助別人,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我們都該學習,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5
要說助人為樂的人,那要數小明了。在校內,他關心同學。在校外,他總是幫左鄰右舍排憂解難。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爬山的事。
那時學校組織了一次爬山活動。到了山腳,爬山開始了。那天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山坡,使人感到灼熱唯愛。我們一邊往上爬,一邊高聲地說笑著,心里非常高興。可是沒爬多久,就感到口干舌燥,嗓子里像撒了一把干面粉,渴得直冒煙,于是我們捧起水壺,擰開蓋,大口喝了起來。我在無意中看到小明不說不笑,也不喝水,只是默默地向上攀登。
中途休息的時候,我走到小明面前。掂了掂他的軍水壺,小聲對他說:“你的水壺怎么這么沉啊?是舍不得喝吧!”“需要水的時候還多著呢,我現在又不太渴,能留一點就留一點兒吧”小明說。我心暗想:小明也真是的,都爬了一半了,怎么會不渴呢?有水不喝,真是個怪人。
快爬到山頂了,可是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我再一次抱著希望想倒出一點水,可是水壺上連一滴水也沒有了。我再望望其他同學,也像我一樣,坐在石頭上,懶得挪移了。
正在這時,小明快步走到大家面前說:“誰要喝水?我這有!”“我要,我要!”大伙一聽,如獲如寶,一擁而上,把小明緊緊地圍了起來。小明打開水壺,小心翼翼地向大家的杯子里倒水,此時我才知道小明省下水來,是為了大家最需要水時,讓大家潤潤嘴,鼓鼓勁兒,他想得多細呀!
小明的水壺也空了,他立端著最后一小杯水走到我眼前,遞給了我,我望著那干澀的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喝了水,同學們的勁頭又來了,大家一鼓作氣,登上了山頂。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6
星期三,一個平凡的日子,可對于我來說,這個日子是開學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個日子了。因為,我明白了原來幫助人原來是那么開心的。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看了會兒書,然后就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王江,馮寧正拿著掃把往操場上跑去,我心想:她們肯定去掃包干區了,現在是秋天了,樹葉落得肯定比以往多了,只有她們兩個掃那得掃到虎年馬月呀,反正現在時間還那么的早,不如去幫幫她們吧。說干就干,我拿著一把掃把就到操場上去了。
操場上,只見王江和馮寧在掃著樹葉,可樹葉太多了,兩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她們見我拿了個掃把,都是很吃驚,對我說:“你快來呀!我們忙不過來了。”聽見他們讓我幫忙掃地,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過去了。
樹葉真多,忙得我們是不亦樂乎,我拿著掃把在草叢中仔細尋找著樹葉的蹤跡,不一會兒,草叢里的樹葉就全部掃到操場上了,“我去那垃圾桶。”我叫了一聲,把垃圾桶拿來了,我用掃把把樹葉一片一片地掃進了垃圾桶里。馮寧說:“真是太謝謝你了,若不是你,我們才不會這么快掃完。”
聽著他們的這句話,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很熱心的喜歡幫助他人的人,有那么一件事……
去年我在學校接受慘不忍睹的魔鬼訓練,渾身上下無比疼痛,一步一個腳印地挨到了車站。那天也夠幸運的了,沒過幾分鐘車就來了,人們蜂擁似的擠進車里,我瘦小的身軀只能當一個弱者排在了隊伍的末尾。車里人山人海,每個人只有一個豆大的小地方,我懶洋洋地靠在一根柱子上。忽然有一句話從我耳邊穿過,“同學你來坐這里吧!”我聞聲抬頭一看,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哥哥,帶著一副眼鏡,臉上露出著熱心腸的樣子。我沒有底氣地回答道:“啊?在說我嗎?”“是呀!”哥哥說得非常和氣。我推辭道:“謝謝!您坐吧,你的書包明顯比我的沉,而且你倆手還拎著這么大的袋子,我站著就可以了。”哥哥聽后,表現出了輕松的表情對我說:“我一點都不累,再說了,我要下車了,你來坐吧。”邊說邊走向后門去。原來他是要下車了,我果斷地坐到了那個位子上,我什么也沒有想,就在位子上美美的睡了一覺。我睡醒了之后,就起來準備下車了,可是我走到車門的時候一看,發現那個哥哥還沒有下車,我便不解地問道:“您怎么還沒下車呀?”他不緊不慢地說:“我到終點站才下車呢,如果不騙你,你估計今天晚上非得疼的不行。我騙你也是萬不得已。”我看著他,眼眶一下子濕潤了。
哥哥助人為樂的品質值得我學習,人與人是互助的關系,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們。通過這件事我也懂得了應該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道理。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8
每一個人都有一顆與眾不同的心,有些人的心是善良的;有些人的心是美好的;還有一些人的心是永不言棄的。然而,我的心卻沒有他們的心那么簡單,我的心是一顆樂于助人的心,是一顆美好的心。
就在初一的寒假,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就在剛要過馬路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就看到一位老太太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在那里,我們一看就知道她要過馬路。于是我和我的朋友就互相的看了看,并且點了點頭(這就示意著我和我的朋友一起上去幫忙)。于是,我們一起走上去問那一位老太太:“請問這一位老太太,您好。請問您這是要去哪啊?需不需要我們兩位人來送你過馬路啊?”于是,這一位老人就說:謝謝你們兩位初中生啊!不用了,我自己是可以過去了的。真的不用了,謝謝你們的好意啦!”于是,我就對老人說:“沒有事的啊!反正我們現在又沒有事干,你就讓我們來幫幫你嗎!再說了,你看現在深圳都已經是車水馬流,人山人海的了。再說了,這些車的車主也是有時候不長眼睛,在那里橫沖直撞的。這多么危險啊!是不是?你要是一不小心,你的命都會沒有了,是不是啊,還是讓我們兩來幫你吧!”于是,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扶著這一位老太太過馬路。過完馬路之后,這位老太太說我們很懂禮貌,懂得愛護他人,關心他人。
我覺得幫助別人既能讓他人得到幫助,又能夠讓自己得到快樂,這真的是一舉兩得啊!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和我的朋友要一起幫助別人。
這就是我的一顆善良的心,一刻樂于助人的心。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9
在記憶的腦海里,有著一個個五彩繽紛的貝殼和一顆顆又大又亮的小星星。但在這其中,有著一顆又最大最亮的星星,它身上的色彩比貝殼還要鮮艷,至今還令我記憶猶新。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因為是暑假,我才得以自己去公園玩耍。我在家連忙吃完飯,向公園的方向走去。我走著走著,在半路看見了一位老爺爺,只見他穿戴整潔,頭上頂著一頂大帽子,臉上早已布滿了一條條皺紋,戴著一幅黑眼鏡,手里握著一根長長的竹竿。這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位老爺爺是一個盲人。老爺爺正在一步步艱難地走著,那竹竿敲打地面“叭叭”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里,這讓我想起了前些天晚上因一位司機沒有看清有沒有人,不注意撞死了一位老爺爺,想到了這兒,我便連忙跑過去,輕聲對老爺爺說:“老爺爺,我來幫您過馬路吧。”老爺爺高興地點了點頭。于是我扶著老爺爺,一點一點地走,我都快耐不住性子了,真想拉著老爺爺一陣小跑到達馬路那邊,但我沒有,用著烏龜爬似的速度走著,每一步我都要向兩邊看一看有沒有車,才走一步,過了一大會兒,才走到馬路那邊,我的頭上已經流出了汗來,我把老爺爺送到人少的地方,老爺爺說:“你這個孩子真懂事,長大一定有出息。”我聽后,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我向老爺爺說了聲再見,就小心地走過馬路,又向公園方向走去。
那天我覺著天很黑,天上的星星卻十分明亮,眨著那明亮的大眼睛,好象在夸我呢,路旁的小樹隨風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好象在為我鼓掌呢。那天我玩得十分開心,可以說十年來從未那么高興,這因為我幫助了別人,可真和那句話一樣: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來幫助別人,我們這個世界該會多么美好呀!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0
人在什么時候最開心?這個問題讓一千個人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我認為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最開心。這一觀點的得來緣自于我坐大巴車的一次經歷。那是一個十分炎熱的下午,我上了大巴車。車上的人很多,十分擁擠。每當有一個座位空出來時總會引起人們的一陣爭搶。而得到座位的人就像得到了一件寶貝似的,緊緊地抱住不肯撒手。車突然停了,害得我差一點摔倒。一個手上提滿東西的老太太十分吃力地上了車,靠住一個扶手站好。在她周圍的座位上坐著幾位年輕人。雖然他們也看到了老人那疲憊的身影,但是沒有一個人想要把座位讓出來,紛紛將頭望向窗外或埋進手中的雜志。這讓我在心中禁不住開始責備起這幾位年輕人。
就在這時,一個小孩站起來,用她對老太太說:“老奶奶,您坐在我這里吧。”老太太笑著說:“謝謝啦,孩子。”小孩說:“不用謝,老師教導過我們,尊敬老人,給老人讓座是一種美德。”可以看出小孩的這一舉動使周圍的氣氛變得十分融洽,同時從他身上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輝照耀并且溫暖了他人,讓他人能夠得到更好的待遇,讓人感受到這個孩子是美的,他的形象是可愛的,我相信她現在的心情一定很開心。
我們大家應該幫助別人多一點,自私自利少一點,幫助人后的心情很開心,不信你就試試吧!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我、莫嘉穎和鄧樂行走在小區的花園里,突然一片垃圾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一眼望去我發現竟然有一大片的垃圾。我們無話可說,心里想著有誰那么缺德仍一大片垃圾呢?這次我們就當一下好人吧!我們立即彎下腰去,小心翼翼的撿著每一片垃圾。垃圾很多,過了一會兒我們還沒撿完反而有些累了,可是為了小區的環境,我們還是決定堅持下去吧,所謂堅持就是勝利,果然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撿完了。我們很高興,相互對視了一眼,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突然下雨了我們趕忙跑到了垃圾桶旁,飛快地把垃圾到在垃圾桶里飛快地跑去躲雨。
忽然我瞟到了,經常有人晾曬衣服的地方,那些人竟然還沒收衣服呢!我跟莫嘉穎和鄧樂行說:“有人的衣服沒收,趁著雨還不大趕快收吧!”她們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我們飛快地沖進雨中,不敢有片刻的停留,飛快地、刻不容緩地收衣服,我們互助衣物,不讓雨淋濕它們。沒過多久我們就收完了,井井有條的放在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雨漸漸大了。我心想:還好我們及時收了衣服,不然這些衣服都該濕了。我長嘆了一口氣。
第二天我們去給乞丐錢,我們給了很多人,雖然只有一點,但他們很高興,我們也一樣。他們說謝謝,我也想說謝謝,我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不也快樂了自己嗎。看到他們快樂我們也快樂啦!
雖然衣服都濕了,但我心里依舊很高興,因為我們幫助了別人也會很高興的,讓大家都行動起來吧!讓世界充滿愛,讓愛把世界相連,別人的笑臉我們也會快樂,何樂不為呢?讓人間再多些愛,多些溫暖吧!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2
在我的身邊有一個樂于助人的人,那就是我的爺爺。
說起爺爺,他一向樂于幫助別人。就說有一次,我和爺爺到農貿市場去買小菜。我跟著他高興地走到了農貿市場門口不遠處。這時,我突然看到市場門口的地上坐著一個老人。他的手一只斷了,一只手指不全,而且兩只腳都殘廢了,不能夠工作。他在不停地向人們乞討,不停地說:“先生,小姐……行行好,可憐可憐我這一個殘疾人,給一口飯吃吃,給一點錢用用……”人們從他的身邊走過,沒有一個向他看一眼,更沒有一個人停下來給他一點東西或者一點錢。這時,爺爺走過去,站著問他:“你是哪里人?怎么會殘疾的?”那個人一一作了回答。爺爺聽完他說的'話就毫不猶豫地把袋中用來買小菜的錢都給了他,說:“我只有這一點買小菜的錢,都給你了。稍微幫助你一些。”那人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你這位好心人一定會有好報的。”
然后,爺爺對我說:“婷婷,現在我們只能夠回家去了。今天,我們就少燒一點小菜來吃,好嗎?好在昨天還有一些菜留著,今天只要熱一熱就好吃了。”我說:“爺爺,你又不認識他,為什么要把袋里的錢都給他了?”爺爺說:“他是殘疾人,不能夠靠自己的勞動來養活自己,我們應該盡一點力來幫助他。你說對嗎?”“噢,爺爺,我明白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樣來幫助那一些殘疾人。”“對,你真是我的好孫女!”
說著,我們就往回走了。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3
教室里,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同學,他就是唐聰。唐聰高高的個子,濃濃的眉毛下面長著一雙烏黑發亮的眼睛,一張嘴就像一把機關槍似的,總是嘰哩呱啦地,不停地說著話。
唐聰在我們班上可是出了名的。他的字寫得一些大一些小,一點兒也不整潔。有時上課他不聽講,愛說話,常常鬧出許許多多的笑話,讓我們差點兒笑破肚皮。在課間休息時,他總愛招惹旁邊的同學,還好我們都不與他斤斤計較。為此,他可沒少挨過盧老師的批評。
但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下,唐聰漸漸改掉了一些壞毛病,還養成了許多好習慣:積極為班級做事,喜歡幫助同學,勸誡那些上課不聽講的同學專心聽講。
有一天,我的椅子不小心壓住了唐聰的作業本,我們為這件事爭執了好久。第二天,我們要進行語文考試。在考試時,我寫錯了一個字,我本想拿改正紙把錯字貼住,可我翻遍了書包、文具盒,也沒有找到改正紙。我便想到找同學借,我環顧四周,發現同學們都在專心致志地做卷子,都沒有改正紙,忽然我發現前面的唐聰有改正紙。一見到唐聰,我就怒氣沖天,心想:就算天下的人都沒有改正紙,我也不用你的改正紙。
可是唐聰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說:“彭慶宸,你是不是要用改正紙,我借給你就是了。”說著唐聰把改正紙遞給了我。我的怒氣一下拋到了九霄云外,連忙笑著說:“謝謝了。”
唐聰的精神真令我敬佩,我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慚愧不已,同學之間應該多一些寬容和諒解。以后我要多幫助唐聰,讓他改掉那些壞毛病,學習成績好起來。簡評:同學之間沒有什么過不了的坎子,珍惜你現在的同學、朋友!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4
講文明,懂禮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基準。尊敬長輩,愛護弱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更應該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并不需要做的轟轟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記得在《今日視線》曾報道過,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記者想要見一見這位好心人時,他總是不愿露面,更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姓名,人們稱他為“活雷鋒”,還親昵地稱他“關微”先生。通過記者的搜索,終于得知“關微”是廣東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來,他共捐款72。5萬元。平時都是通過電話確認救助對象,然后把錢匯過來,唯一一次露面,是在20__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機,取走幾年來的資助發票。見過他的人記得,“關微”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那“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感動了所有人。
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因出車禍流血過多,需要輸血!當《今日視線》發出報道求助時,一位來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趕緊去獻血。當醫生得知他剛獻完不到三個月,不能在獻血。可老人毫不猶豫,不顧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獻了救命的血!他的行為不正詮釋“文明”兩字的含義嗎?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好像奧運火炬手傳遞一樣,經過沒人的手中,都能匯聚、釋放所有人的熱情。
讓我們攜手起來,共同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美德吧。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5
人,不可能一個人生活。我們都需要別人幫助。而幫助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有一排自行車倒了,于是我便去扶。旁邊的人不但不扶,還說是我弄倒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媽媽開導我說:“幫助別人是讓別人快樂,為什么要去理會那些人呢?”我想想也對。
還有一次,我很煩躁。這時,正好鄰居請我幫她找她的小狗。我牽著我的小狗,在小區里轉了一圈。我的小狗便輕易地找到了鄰居的狗狗。突然,我發現,我自己已經不煩惱了。反而變得高興起來。這正是:送人鮮花,手有余香啊!
從那以后,我每次煩惱的時候,都主動去幫助別人,這樣,我自己也也不由自主地會越來越高興!而且,多幫助他人,他人也會幫你,大家和睦相處,多好啊!
同學們,多多幫助他人吧!這樣不僅讓他人高興,還讓自己的送“花”之手都有余香。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6
雨一直下,窗外的雨淅淅瀝瀝,一向活躍的我此時也變得安靜。世界仿佛在剎時間凝固,靜謐無聲,只剩下雨水掉落的聲音。
"慘了,我竟然忘了。"我連忙穿上雨衣,拿著傘,跑出家門。4點30分了,妹妹應該放學了。怎么辦,妹妹身體剛剛才好,千萬不能淋雨,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想著想著,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風雨仍舊下個不停,沒有一絲減弱。"哇,我要媽媽。"一個童稚的聲音吸引了我。我循聲望去,腳步竟不自覺的停了。仿佛身體不聽使喚。不能自已。我的腳步慢慢地移向了那個小孩。"小妹妹,你怎么了?""我,我,我想回家。"女孩抽搐的答道。"大姐姐,你送我回家,好嗎?"我猶豫了一會兒。"那你家在哪兒啊?來,姐姐背你回家。"小妹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沒關系。"我沿著小妹妹指的方向,走著走著,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呀,妹妹,該死,我竟然忘記了。怎么辦?
不如先把她放下,去接妹妹,再送她回家。不行,做人怎么能這樣。妹妹是我妹妹,她也是我妹妹啊,還是先送她回家把。我的腳步越發快了。可是老天好像在和我作對,雨更猛了,風也更大了,我也寸步難行,傘也抓不穩。我身上有雨衣,可是她。。。千鈞一發之際,腳下一滑,幸好我抓住欄桿,沒有跌倒。可是豆大的雨點在她身上頻頻出現,我急忙脫下雨衣,給她穿上,又繼續向前。我邊跑邊唱:"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我感覺好像輕松了些,安安全全地把她送到了家。慘了,妹妹,我掉頭就跑向了學校。傘,雨衣又忘了拿。在風雨中奔跑。到了學校,教室里空無一人,我連忙又向家奔去。到了家,我已經變成了落湯雞,全身都濕透了。
令我一驚的是,剛才的小女孩正在和我妹妹下棋,小女孩身后還站著她的媽媽。再一看,妹妹身上一點雨漬都沒有,頭發也是干的。妹妹看著我,說:"姐,你怎么?"妹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隔壁的叔叔去接他的孩子,順便也把我接回來了。她是我的朋友,她媽媽是來謝謝你的,順便送雨衣。"我聽了之后,不由得笑了起來,忙了半天,白忙一場。
原來助人為樂的事處處可見。彼此的關懷,填補心靈的空白,彌補生活的遺憾。朋友,伸出你的雙手,讓你靈魂中的閃光點凌駕你生命的道路。
助人為樂的心得體會 篇17
在森林里,有一只小老虎,它生來喜歡幫助別人,而它的三個好朋友:小獅子、小鹿、小豬它們恰恰相反,它們喜歡惡作劇。小老虎勸過它們很多次,但它們不聽。
有一天,小獅子、小鹿、小豬在路上挖了個坑,并在上面鋪了些稻草,讓其它動物掉進去,而它們躲在一邊偷看取笑。
過了一會兒,有幾只動物過來了。只聽嘭——的一聲都掉了進去,而它們三個卻在上面幸災樂禍地笑著。小老虎等它的朋友走了之后,就拿出一根繩子放下去,讓掉下去的動物都上來了。大家上來以后憤怒的說:“是誰!是誰!是誰害我們掉進去!?”大家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是誰弄的。但小老虎知道,但又怕告訴別人,而傷了朋友。
那三個動物又挖了一個坑,想讓別人再掉進去。
就在這時,象警長發現了它們,并氣沖沖地說:“這次看你們怎么跑!”象警長的話音剛落,它們三個就像飛出的箭一般的跑了,于是象警長追了上去。就在這一瞬間,它們掉進了自己挖的坑里。象警長說:“哼!看你們往哪跑,好好反省吧!”
過了一會兒,小老虎跑了過來,把他們救了上來,告訴它們:“助人為樂是快樂的,而惡作劇只會令別人更加討厭自己!”
從此以后,小老虎和自己的朋友開始一起幫助別人,也不再惡作劇了。因為它們銘記著:助人為樂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