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心得體會(精選3篇)
抗日戰爭心得體會 篇1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20xx年9月3日全國放假一天,目的是使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中央及各地區各部門舉行的紀念活動,讓抗日戰爭深入人心。這件喜大普奔的事讓許多人謀劃如何利用這個假日,然而假日中脫離慣常的生活人們,有多少人進入紀念情境之中呢?有多少人在假日強化對歷史的回憶呢?
70多年前,中華大地炮火連天、烽煙遍地,中國人民流離失所,受苦受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迫害和摧殘,慘絕人寰的暴行幾乎遍及整個中國,中華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災難。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人民持續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面對兇殘的侵略者和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不甘屈辱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經過多年的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終于迎來了抗日勝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勝利。抗戰期間軍民傷亡3500余萬人,這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然而,有些人會把這個放假的日子變成歡樂和休閑旅游的時機,這并非不可接受,無論如何,人們因為這個假日的名字知道這個休息的日子所為何來。在盧溝橋的講話中所提到的那樣“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如今,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為了讓人民銘記歷史、深刻體會,全國人大會作出決定,以立法形式將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確立為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要記住恥辱和災難,讓民眾真切感知“那種撕心裂肺的痛”。
當務之急是要樹立正確歷史觀。“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歷史是前車之鑒,可勿蹈覆轍,經歷過的恥辱讓我們自省自強,更加清醒、更加警覺、更加堅韌。紀念日讓我們更好的銘記歷史,更深地鍥入國人的生活,融入民族的歷史文化基因。
抗日戰爭心得體會 篇2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1949年十月一日的天安門廣場,億萬萬同胞滿含熱淚,向著全世界奏起了和平之歌,八年抗戰,四年內戰,訴不盡的淚與恨如今,我們的腳下依然是溫馨的故土、沒有槍炮的摧殘,沒有鐵騎的蹂躪,有的是郁郁青青不斷茁壯生命之花。五星紅旗上灑滿了千千萬萬戰士的鮮血,他們前仆后繼毅然決然的沖向戰場,為了只有一個目標,和平!和平!
有人會問,和平?如今難道世界不和平嗎?但你走過圓明園遺址時,你會被這殘垣斷壁依舊遮擋不住的美而感嘆,你會情不自禁的去想,她沒被摧毀時該有多美啊!但你路經人民英雄紀念碑時,你會肅立,你會仰望著它,一座生命之碑,緩緩彎腰,鞠躬,致以你最崇高的敬意,但你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你會震驚,你會茫然,你會悲痛,你會憤怒,三十萬的全民被像動物一樣肆意虐殺,那是一個何其悲慘的場面,有多少老人從此沒有了一手養大的孩子,有多少嗷嗷待哺的嬰兒失去了父母……
都是因為它,戰爭!令人憎惡,又令人恐懼的戰爭!如果沒有它,圓明園還會是那名譽中外的萬園之園,而不會是那繁華只有于記錄中的殘園,如果沒有它,三十萬,不,千千萬萬的人民不會離去,孩子會在父母的教育下茁壯成長,父母會在自己年邁時,兒女成群不離不棄的陪伴其左右,如果沒有它,如果,這只是如果,它不可能成為現實。
在滿天的煙火中,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和平這個詞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它只存于人們的記憶深處,因為人們過得太安寧了,沒有戰爭的侵襲,他們只需忙著生活,忙著賺錢,可是人們沒有發現,烏云正緩緩遮擋住耀眼的太陽,一切都開始改變,震驚世界的九一一,令人驚恐的九一一,隨著美國雙子大廈崩毀于本、拉登的策劃之下時,戰爭,這個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的間回來了,它深深印在了全世界人們的心中,恐慌是它的縮影,會打仗嗎?第三次世界大戰來了嗎?
還記得阿富汗戰爭中發布的一張照片嗎,一位在阿富汗戰爭中失去了一只腿的美軍戰士,在飛機場與自己的妻子緊緊擁抱的畫面嗎?隨著奧巴馬的一聲令下,阿富汗戰爭終于結束了,死傷之人數達四~五萬!這是自二戰后,最殘酷的一場戰爭,當人們沉浸在沒有戰爭的喜悅中時,安信上臺了,它們的一系列的舉措,使得世界又一次不得安寧,修改和平憲法,公然否認南京大屠殺篡改教科書……法西斯恐慌又一次籠罩在人們心頭。
記得國外媒體有一次采訪利比亞一個77歲的小男孩時,記者問他,你現在最想要的是什么?那個男孩毫不猶豫的說出了兩個詞,面包,和平。我看到那個小男孩臉上的無助,我看不到因屬于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純真的笑容,有的只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彎曲的身體。
都是因為戰爭,都是因為那些操控戰爭的人,和平,在他們的眼中,真的一文不值嗎?當整個世界因戰爭毀于一旦時,你還會認清這個事實,和平,多么美好!
抗日戰爭心得體會 篇3
華夏兒女的歷史上,有一段血與淚的歲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歷程。縱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淚,我們也堅強地面對。因為,那依舊是我們中華兒女歷史上最為驕傲的篇章。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徹底將中日戰爭拉開了帷幕。日本侵略者全力進攻中國,踏著中國將士的血泊,在盧溝橋上無數座雄獅的怒視下,邁開步子,沖向北京城。華北人民奮力抗擊,我們沒有戰敗,因為我們沒有畏懼。日軍對中國的發動了第一次侵略后,人們發出了“為保衛國土流血!”“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徹底點燃了華夏兒女的憤怒。但戰爭總是殘酷的,多少母親每日都在期盼兒子的回歸,多少妻子晝夜在想著丈夫的到來。卻始終無法盼到他們的歸來……沒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戰爭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戰爭中悄無聲息的消逝。
為了保衛家園不受侵害;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人們不惜代價,誓死抵抗侵略者。終于,經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奮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于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兒女站了起來,將無情的侵略者趕出國土,結束了殘酷血腥的戰爭。八年的戰爭中,無數的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榮耀與輝煌。因此,我們更因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為我們創造的條件,做好一個學生的本分,學習先烈們大無畏的品質,克服一切困難,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