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見習心得(通用3篇)
臨床護理見習心得 篇1
今年暑假,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來到自己家鄉的人民醫院,開始了那為期一個月的護理見習生涯!
沒有學院的介紹信,許多人說醫院很難接收。可是我,憑著那份對專業的熱情和信心,踏進了醫院的大門。帶著微笑,我向護士小姐詢問了如何才能到醫院臨床護理的見習。她,一位白衣天使,細心的告訴我說,您可以去門診八樓的科教科找xx科長詢問一下。還是帶著微笑,向她說了聲謝謝。
邁著輕盈的腳步,走到了那里。xx科長很客氣,看了我的學生證之后,讓我填了一份入檔資料,還給我打印了一張見習證件。去了護理部,按照xx科長的要求,我找到了潘老師,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護士。她微笑的接待了我,安排了我去住院部十病區參加見習,聯系了那里的護士長周悟穎老師,還對我說,小伙子,好好干。
于是我找到了自己病區的護士長李,和她說明了情況后,李護士長欣然的接受了我的請求,同意我在她那見習一個月,并安排了我的老師,梁老師。
見習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來到醫院,那時七點半交接班還沒開始,我跟著護士幫病人換被單,幫他們量體溫等等。到了七點半,醫生和護士門準時交接班,值夜的醫生和護士將昨夜病人的情況進行報告,然后各個管床醫生分別開始查房,我也跟著他們,認真的聽他們如何檢查病人和如何詢問他們。看著他們那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我的心里不禁充滿著崇敬之情。首先,醫生們對病人進行詢問,問他們的病癥,比如:有無發熱,有無疼痛,飲食如何,排泄是否正常,有無多尿少尿等等。然后,醫生仔細觀察病人的體征,有時還做下叩診,最后開出醫囑。這時,護士們開始了緊張的比對醫囑,并且按照醫囑進行取藥和進行治療,護士每隔4小時查一次體溫,并且繪成溫度曲線,供醫生參考,另外,每隔半小時進行一次巡房,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在這一個多月里,我堅持的,就是給一位又下肢脛骨曾經骨折,現在還在養傷的病人傷口消毒。他跟別人不一樣,固定的不是內鋼針,而是外面的,四根粗粗的鋼針,硬生生的插在他的小腿上,由于與外界相連,他的傷口常常發炎便紅腫,所以,我們護士每天必須兩次給他消毒,防止傷口的炎癥。因為我在脊柱外科和泌尿的外科的病區,截癱病人很多,所以,作為那里的護理工作人員時而常常要去病房給病人做翻身,叩背,檢查他們的身體皮膚,有沒有褥瘡生成。
有人說,任何一件簡單的小事清,如果能連續做上10年,就是一件偉業!我也記得王老師曾對我說:“干我們這一行,就是要堅持認真二字,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馬虎不得!這是對我們的要求。”的確,生命是脆弱的,何況是身患疾病的人呢。在我見習的那段日子里,曾經有病人從床上摔下,盡管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但給我們帶來的是反省,我們沒有給病人在床兩側都裝上護欄。在普通的病房,雖然基本是家屬在照顧,但是,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沒有一些警惕的意識,所以作為護士,我們要給家屬和病人做好宣教工作以及護理工作,以防止這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臨床護理見習心得 篇2
時光匆匆,轉眼實習已結束,大學畢業在即。經過10個月的實習,想想自己也從一名懵懂的大學生,走上社會,走進醫院,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護士。在校就讀護理專業期間,我深知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認真對待每門課程,也一直以嚴謹的態度和積極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在實習的過程中,雖然有成功的淚水,也有失敗的辛酸,我為我辛勤的扶持寫下在院自我鑒定。
在這日益激烈的社會竟爭中,使我充分地認識到成為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的重要性。
剛進入病房的那段時間,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看著提前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們端著操作盤忙前忙后,心里不由得羨慕,我什么時候才能這樣啊!那時,對于護理工作還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
慶幸的是,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環境,介紹班次及各班次的工作,介紹工作的自我保護,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責任感與慎獨精神。
還記得我們一群人在老師的帶領下踏進了醫院。帶著彷徨與緊張的心情,開始了為期10個月的臨床護理實習。但當真正接觸到病人后,我發現,臨床護理和書本上還是存在著差距,自己不僅有扎實的理論,熟練的操作,還要有愛傷觀點等等。在工作中,我不斷將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做下了實習工作總結,讓現在的實踐彌補過去理論的缺憾。在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憑著對成為一名優秀白衣天使的目標和知識的強烈追求,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態度端正,目標明確,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作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意各方面知識的擴展,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所以我深刻體會到臨床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前的最佳鍛煉。所以,我們加倍的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回想當初醫院實習的第一天,也是我實習的第一站,供應室。對我來說,在這里我們實習的時間是兩周,但由于是我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此充滿了好奇與期待。第一次走進供應室,雖然表面可以理所當然理解為供應東西。但不只這么簡單。看到那些新型機器,高壓消毒鍋,看起來還是那么新鮮。又不敢隨便碰,怕一不小心按錯開關就壞了,價值可都是上萬的。不知從何入手,什么都不懂,心想,這份實習適合我嗎?我可以做下去嗎?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心靈的某個角落傳來一聲慰藉“偉人也不過是從零開始,相信自己,堅強地走下去”。
臨床護理見習心得 篇3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的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兒科的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都是本著為小孩著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輸液技術,將病人的痛苦減至最輕之外,還要向病人家屬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廣,比如:飲食教育,環境,衣著,心理護理等。向家屬宣教完之后,他們對我表示非常感謝,我自己心里也覺得特別欣慰,勞動成果得到賞識。
了解了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許這些心得體會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無垠沙漠中的沙礫一顆,但對我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財富,就好像在廣闊的沙灘上,一陣浪打來,留下無數閃閃發光的貝殼,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憶。也許這些收獲相對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積累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之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進入兒科科室,我從帶教老師那兒了解到,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內科、外科的各種疾病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兒童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小不會或不能準確描述病情,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兒科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的生活護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
一個月的兒科實習階段轉眼即逝,時間從指縫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陰,猶如白駒過隙。一個實習的結束同時又是另一個實習階段的開始,準備著實習階段又一個接力。
作為一名實習護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許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確認識了“護士”這一角色,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將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力求更好。
實習是我踏出臨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著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艱辛,我不會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挑戰!“工作”這座大山等待我無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將前進! 我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