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服務心得(精選3篇)
大堂服務心得 篇1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擔任大堂經理已經兩年了,“服務源自真情”是我不變的服務理念,在為客戶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過程中,微笑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
眾所周知,銀行的每個崗位都是對外服務的窗口,通過每個窗口反映出的是一家銀行的整體面貌和信譽。有人曾這樣說過: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服務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快樂;服務別人,得到的是自我價值的肯定。我的工作,每天都要與客戶直接打交道,既忙碌又繁瑣,可我卻喜歡這份工作,喜歡看到客戶希冀而來、滿意而去的表情;喜歡看到客戶在我們的建議下得到意外收獲時的驚喜;滿足于因為我的堅持原則而使銀行和客戶的利益得到保障的成就感。享受快樂的同時,工作中也會有煩惱,有時會因硬件設施上的不足,通過服務手段去彌補客戶的遺憾,也不得不接受客戶沒有達到目的時不滿的宣泄,每逢這時,微笑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寬容的微笑就能化解客戶原有的怒氣。
記得有這樣一次,一位怒氣沖沖的客戶不知為何在大聲吵鬧,同事見狀微笑著迎了上去,結果被問:“你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同事的回答很機智:“老師,微笑服務是我們的基本服務準則”。一句巧妙地回答使氣氛由凝重變成了輕松,這位同事耐心聽客戶講述對個別業務的不理解后,她既不急,也不惱,依然面帶微笑,并細致的向客戶解釋該業務的有關規定及業務操作流程,直到客戶臉上流露出滿意的微笑。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誠可以相互傳遞。只要你真誠的對待別人,別人也同樣會感受到你的真誠。
從“銀行的服務”到“服務的銀行”,銀行的服務理念正在發生質變。服務源自真誠,讓我們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客戶,這樣,你才會贏得潛在客戶,你的每一天將會被愉悅包圍!
大堂服務心得 篇2
數數日子,從2月18號到今天的4月21號,已經歷了兩個月的實習時間。回想當我第一次來到賓陽支行時,盡管周圍是陌生的人和物,但是心里卻充滿著很多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經歷了引導員,柜員的工作,每一個崗位帶給我的感觸真的非常深刻,也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能明白。
從剛開始的引導員,每天站在大堂里,那個時候賓陽支行還沒有設低柜,每天來來回回不間斷的人們,我的工作就是引導客戶,可忙碌的人們總是迫不及待,總是希望我能把他們的事情最先解決,一個人在大堂里措手不及,何況還只一個新來的實習生,對各項業務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想起可剛來的那會兒,經常要請教保安和老伯,直到后來漸漸地,自己越來越熟悉了各種單子的填寫,也簡單地了解一些業務的流程,可我知道這只是開始,在銀行實習學到不該僅只于此!
而枯燥煩亂的大堂引導員生活也并沒有讓我有任何的放松與泄氣,空暇時間,我就練會兒點鈔,我明白點鈔這項技能是作為銀行員工最基本的入行條件,我也時刻告訴自己做為一名金融學院的學子,在眾人眼里專業是最對口的,我的表現應該是最好的。
3月13號,由于裝修,行里搬遷到樓上設立了一個臨時場所,同時設立了三名低柜人員,又增添了一臺網上銀行,4月1號,辦網銀貸記卡有禮活動開始,4月10號,自助機開始異地收費,這一切的措施無異于一次瘋狂的辦網銀,貸記卡活動,人們競相辦理網銀,溫州商人卡,我的工作場地從“單子柜臺”遷到了“網上銀行”,下載證書,解釋網銀的操作,盡量做一筆金融性交易,而這些事情帶給我的是在混亂中冷靜,讓客戶等待的時間轉化為無形,做為一家業務十分繁忙的銀行,每天的客戶流量之高,是我們必須要應對的,如何讓客戶滿意不僅要學會扎實的技能,也應該懂得一些方法,把握客戶等待的時間與客戶交流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反之則不然。
在柜臺的學習直接接觸了我的日后的工作,想起第一次上柜時,大腦一片空白,似乎總是丟三落四,無法理清思路,不知道如何讓這一切的動作順序連貫起來,第一天的上柜對自己的打擊很大,可我知道總有一天,我要獨立面對這一切,之后的幾天,我一直在旁邊觀看老師的操作順序,也將平常用得到的交易碼記在筆記本上,隨時翻看,老師十分信任我,閑暇時間并讓我上柜,遇到不懂的時候并在旁邊告訴我如何正確操作,之前賓陽支行一直沒有設立的低柜,所以高柜人員也要處理一些對公業務,對于電匯票據之類的業務,我一直很難理解它的流程,雖然在課堂里也學到過之類的知識,可脫離了書本才發現一切都是從頭開始。老話說,書本和實際是有距離的,到那時,我才明白這兩者之間有一段非常大的距離,如何跨越,如何聯結是我要做的當務之急。
之后,低柜分離出來后,高柜人員僅有4人,逢二,三,四,五并只有3人,而雙休日只有2人,這無疑加具了高柜了的業務量,排隊的隊伍從一條直線蜿蜒得如條山路,在這段時間里,我上柜時腦子里的思想從一片空白變成一片混亂,僅管這些聲音都隔著一層玻璃傳進來,可我聽得無比煩躁,老師在旁邊告訴我一定要鎮定,思路不能被這些聲音破壞,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偉人說“有壓力就有動力”,我盡得真傳。
在實習中我不僅僅只是對銀行的業務有了個了解,我接觸到的老師與客戶,也讓我明白得了許多。銀行作為一個面向大眾的企業,營業場所即是一個公共場所,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許多老師的無奈也體諒客戶的難處。從最簡單地排隊說起,為何隊伍會如此之長,客戶把所有的不滿意都拋向銀行,他們又何曾想過其實許多金融交易并非一定要在柜臺上解決,并不是所有生意都要見現錢為真,銀行有多種電子渠道,安全,方便,省時,節約。這么多的優點在客戶眼里變成了不安全,不信任,不會用。是的,在我為客戶下載網銀時的確碰到許多問題,電腦這個載體雖已經一個普及大眾的電器,可還是有許多人不會用,那么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呢,人們的心理總是怕麻煩,也害怕學習,就連普遍得如同空氣一樣的取款機,依舊還是有人為了取千百來塊的錢排個半個小時的隊,銀行的人要如何處理,排了這么久的隊伍,直接回絕也不免于心不忍。可見,銀行的排隊現象,是要等國人素質集體上升的那天才能得于圓滿解決!
當然銀行也一直在努力,在我做引導員的時候,曾聽過好幾個人說過,現在農行服務變得好了啊,因為他們不識字,辯別自己的業務是哪種單子又要完整地填寫實在一是件困難的事,在我剛進行里的時候,有人曾教我,不要幫客戶按卡號,填寫單子如果有誤,風險就在你的身上,我的想法是,盡可能避免風險可取,但不能為千萬分的風險而讓客戶自己撓頭皮,即使是自助機的轉帳,其風險也是微小的,系統在輸入卡號會自動彈出持卡人的姓名,直到最后一個確實都是可以幫客戶輸入的,第一,自助機的隊伍如今越來越長,我們幫助的不僅是當時的一名客戶,還包括后面排除的客戶,能讓他們減少排隊的時間。第二,就是風險可避免。為何不幫?
在這次實習期間,我對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對這幾年大學里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對未來的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個過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盡管現在的實習還有些不盡如意的地方,但是只要把它們當成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經歷,一次考驗,一種磨練,我想自己可以譜寫出屬于我的那片天空!
大堂服務心得 篇3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共用1251束花束,累計花材共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葉有花,均為純手工制作。獨一無二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這束花中花材各異,導致技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完成這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時長達35小時,制作所有花束耗時將接近5萬小時。
這項任務發動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編結社團共同參與,婦聯與殘聯等組織組成“頒獎花束”項目組,由“海派絨線編結技藝”上海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絨線編結師勵美麗領銜制作工作。
據人民網報道,在上海,參與本次冬奧絨線花制作的都是楊浦區巧手媽媽工作坊的成員。楊浦區巧手媽媽工藝坊于20__年6月成立,旨在扶持無業、外來務工者等困難家庭的女性,以學習、掌握手工編織技能為目標,在實現自主就業的同時,致力于投身慈善公益服務。
此次接到奧運絨線花的制作要求后,她們首先在網絡上公布信息,展開報名,然后海選之后根據特點以及技能情況,分成了家庭制作組和現場組裝組,進行流水操作,總參與人數達到150人。
另據央廣網此前報道,北京冬殘奧會的頒獎花束——“絨耀之花”,還凝聚了超過150名殘疾朋友的辛勤勞動。
“絨耀之花”包含了玫瑰、月季、鈴蘭、繡球、月桂、橄欖和波斯菊7種花型,全部由人工織就。500束頒獎花束,包含79474片花瓣,12560片葉子,共計638萬多針。
對于脊髓損傷者郭媛媛來說,由于二便失禁,上一次廁所更換紙尿褲等整個流程需用半小時,所以她白天很少喝水,要節省時間去趕進度。
郭媛媛的傷友們則通常是根據自己的工作效率,領一定量的毛線回家編織,就這樣,一個個小小的花片在100多名參與者的手中不斷被制作出來,然后匯總到北京市東城區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
那段時間由于過于疲勞,劉曉云的傷腿“像柱子一樣沉”,年輕時因意外事故導致殘疾,她太能理解這份“絨耀之花”帶給殘疾人的意義。它不僅僅是冬殘奧會上的頒獎之禮,也是對同是身有殘疾的“制花人”們,表達匠心、蘊含榮光的“嘉獎之禮”。
到了最后的質檢階段,在北京市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郭媛媛和傷友們會用脖子或身體的其他柔軟部位來夾住花束握柄。“大家的手上都生出了老繭,觸覺變得不那么敏感了。”郭媛媛說。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人動容。她說,沒有上肢的運動員,在獲獎拿到捧花后,也會做出同樣的動作,要確保銅絲不外露,以防傷到殘疾人運動員。
這次參與北京冬殘奧會頒獎花束制作的150多位殘疾人中,有不少年輕人,殘疾帶給他們的,除了精神上的打擊,更現實的,是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如果我們找不到工作機會,就只能在家‘啃老’。”郭媛媛說,她們也希望通過制作絨線花的機會,借助冬奧會,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個群體,讓更多傷友有就業機會。
這些絨線花背后的故事,令網友們深受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