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精選19篇)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
一支由40名俄羅斯老兵組成的訪問團9月1日訪問中國吉林,踏訪反法西斯戰爭遺跡,以此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
在長春市中心人民廣場中俄紀念碑前舉行的祭奠活動,開啟了俄羅斯老兵此行的序幕。當天早晨,長春上空陰云密布,少頃便飄起雨來,但紀念活動并未受阻,俄羅斯老兵冒著細雨如約抵達。
中俄紀念碑上刻有“蘇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中文大字,下部刻有俄文,碑身有用俄文刻的23名犧牲的蘇軍烈士名字。
現場奏起響亮的《國際歌》,老兵們神情莊重,肅立敬禮,并向紀念碑三鞠躬。隨后,俄羅斯老兵為蘇聯紅軍烈士獻上鮮花。
這些俄羅斯老兵均來自俄遠東濱海邊疆區,由濱海邊疆區老兵社會保障協會主席格里格洛維奇上校率領,平均年齡超過73歲,年齡最大的已接近90歲高齡。
格里格洛維奇表示,當年蘇聯紅軍和中國軍隊并肩作戰,一同將法西斯勢力消滅,在此期間,中蘇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作為后人,一定要珍視和平,不要讓歷史重演。
當天,俄羅斯老兵訪問團還向中方贈送了紀念書籍等。據介紹,這支俄羅斯老兵訪問團此后還將赴吉林省吉林市、圖們市等地的多處歷史遺跡。訪問團將于3日返回俄羅斯。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2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3
71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并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座談會2日在北京舉行!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4
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和俄羅斯烏拉爾(北京)藝術展覽館共同主辦的“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一周年俄羅斯美術作品展”于9月3日在俄羅斯烏拉爾(北京)藝術展覽館開幕。
爆發于上世紀前蘇聯時期的衛國戰爭(1941-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最殘酷無情的戰爭。歷時四年的戰爭,使得無數的城市和鄉村變成了一片廢墟,近20xx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遭受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
戰爭結束以來,人們對這場戰爭進行了長期的回顧與思考,從歷史和人性等的多重角度,進一步認清了這場戰爭的本質和危害。前蘇聯和今日俄羅斯的文學藝術界也涌現了大量以這場戰爭為背景和題材的作品,從文學藝術的角度更加深刻和生動地揭示了這場戰爭對人們的和平生活、生命存在和內心深處所造成的傷害,揭示了戰爭的罪惡與善良人們的無辜,歌頌和弘揚了俄羅斯人民可歌可泣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是文學藝術對這場戰爭的關注和解讀。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油畫、宣傳畫和雕塑在內的近百余件作品全部由俄羅斯烏拉爾(北京)藝術展覽館提供,主要出自于(蘇聯)俄羅斯功勛藝術家和人民藝術家之手,展覽旨在以美術作品展現衛國戰爭中的重大戰役、事件和人物,反映俄羅斯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捍衛人類的正義與尊嚴,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的精神,展覽的主要目的是告誡人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對本次展覽展出部分作品,我們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初步解讀。還有一些相關作品,這次我們也一并展出,供大家欣賞與品鑒。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5
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這是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也不該忘記的一個日子。說不忘記,并不是說我們要永遠沉浸在對戰爭創痛的回憶之中,而是要從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所表現出來的誓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以求得民族獨立的英雄氣概中,從中華民族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團結奮戰的不屈意志中,不斷汲取我們今天實現偉大民族復興所需要的精神養料。
中國抗日戰爭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程度之激烈、過程之艱難、波及面之廣、影響之深遠,在中華民族發展也是少有的。站在正義一方的中國人民,在國際力量的支持下,不屈不撓、英勇奮戰、萬眾團結、不怕犧牲,與侵略者血戰十四年,最終把他們趕出了自己的領土,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也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精神,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精神。今天,在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斗中,繼承和弘揚這種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保守外國侵略者欺凌的漫長歲月中,無數仁人志士就在艱苦探尋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找到了一條真正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領導中國取得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才為我們實現這一目標奠定了現實的基礎。與歷任何一個時候相比,我們今天都是離這個目標最近的時候,“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但是,要真正完全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我們面前還有很多不平坦的路要走,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要做。實現“四個全面”,貫徹“五大理念”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其任務之繁復、艱巨,與目標之偉大、前程之輝煌是成正比的。和抗戰相比,我們面臨的雖然不是那種非常殘酷的流血的戰爭,但其所需要的廣大人民的愛國情懷、團結精神、大局觀念、頑強意志、開拓品格、必勝信念仍然是一樣的。
所以,在我們今天紀念抗戰勝利這個日子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通過對抗戰歷程的回顧,來認真回味我們中華民族在這一場關系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中用以抗擊侵略者拯救民族危亡的精神,思考這種精神與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歷史的深厚淵源,以及對我們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展的現實意義。通過我們的努力,使這種精神在我們當前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事業中更好的得到弘揚,發揮作用。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7周年紀念,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織著慘烈、屈辱、反抗、憤怒與自豪……
前不久,我們一家參觀了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們揪心、握拳。
正廳浮雕上,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倒在故鄉貧瘠的土地上;堆積的鵝卵石掩蓋著數百名幼童的尸體,一位母親的雕像立在一側。她一手撫胸悲歌,一手攥拳悵恨。這悲與恨在此凝固了半個多世紀。
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里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里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抗日戰爭對于我們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兒童來說,是一段未曾親歷的特殊歷史,通過此次參觀,使我認識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沉痛災難,也正是這段歷史使我們認清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本質,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防強大才不會挨打、不會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慶幸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我們慶幸我們的國家有許許多多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民族英雄;我們慶幸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帶領我們走向勝利;我們慶幸中國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秀品格,華夏兒女是打不死、嚇不倒、壓不垮的民族;我們慶幸有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反法西斯斗士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我們慶幸世間總是正義戰勝邪惡、真理總在正義這邊;我們慶幸如近東方的巨龍已覺醒。今天的中國已今非昔比,正昂首闊步步地朝著富強、民主的方向大步邁進。我們青少年兒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愿,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奮發圖強,立志報國。我們相信:進步與和平是人類永恒的信念!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7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前夕,我們有幸來到平度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重溫紅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平度抗日戰爭紀念館位于大澤山高家民兵聯防遺址處,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聯防抗日斗爭史展室。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爆發。平度作為膠東半島的西大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心得體會】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心得體會。抗戰八年,有著光榮傳統的平度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武裝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創建了大澤山、河里套、高平路一帶抗日根據地,展開游擊戰、地雷戰、麻雀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平度的抗日斗爭是抗日戰爭敵后戰場的縮影,是膠東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頑強戰斗、英勇犧牲的精神,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展廳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抗戰時期平度抗日斗爭”、“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五個部分。展出照片300多幅,實物120余件。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了侵略的可恥和戰爭的殘酷。仇恨也許可以化解,創傷也許可以彌合,但歷史的教訓不能被忘卻。同時,我們紀念,但決非只為不忘卻。抗戰精神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紀念抗日戰爭正是為了要用抗戰中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偉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努力奮斗。
自1921年7月建黨至今,歷史證明了我們的黨是正義的、先進的、無私的。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不僅是抗戰中維護民族團結的光輝旗幟,而且是今天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光輝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四精神歷久彌新,法院事業催人奮進。作為人民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倍感光榮,也深知責任重大。九十余年前,“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吶喊,喚醒了沉睡千年之中國。當目光穿越歷史的峰巒,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年輕的呼吸。作為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五四”,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更蘊含著發展變革的時代強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曾經深情寄語法院隊伍的青年一代:“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主力軍,代表著人民法院的明天,代表著人民司法事業的未來。希望大家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知行合一,努力爭做踐行‘公正、廉潔、為民’司法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努力爭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的建設者和捍衛者,努力爭做一個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法律、無愧于時代的大寫的人。”我們必定不辜負王勝俊院長的殷切希望,不辜負法院領導的良苦用心,深入學習紅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作為司法機關的青年干警,我們應該本著謙虛、謹慎的態度,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遵紀守法、求真務實,繼續發揚以“不畏強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國的奉獻精神,統一抗戰的團結精神,堅持到底的自強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抗戰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司法為民,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把每一項本職工作做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不辜負單位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幫助。把人民放在心里,把國家放在心里,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堅定不移跟黨走,為構建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8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5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采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5年后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9
當我們生活在幸福之中時,當我們沉浸在歡慶抗戰77周年時,你曾想過75年前,我們的中國是如何的呢?
暑假期間,我們雛鷹假日小隊的成員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揪心、握拳。
還未進入館內,一排排深色的塑像進入我的視野:母親抱著死去的嬰兒痛苦、老人為炸死的男孩閉上雙眼、少女緊抓住零碎的衣裳……每個雕像都有一段文字說明,頃刻間淚水濕潤了眼眶。我一邊走一邊看,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進入館內,我被一幅幅真實的畫面感動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鐵證擺在了我的面前,日軍焚燒房屋,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而且持續幾天幾夜,最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房屋、機關、學校、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滿目荒涼”。日軍到處游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被害者的尸體隨處可見。“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繁華的六朝古都,轉眼變成了血腥的人間地獄!
接著,我來到萬人坑,看到那一具具白色的骷髏雜亂無章的堆在那片廢墟上,瞬間陰風颼颼,耳邊響起一種異樣的聲音,仿佛那些遇難者的靈魂在向人們哭訴自己的冤屈。挪動著沉重的步伐走著看著,走到一塊墓碑前,只見上面寫著遇難者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刻在一塊高六米左右長十米左右的石碑上,我觸摸著他們,心中默默為那死去的30萬同胞哀悼。我還走到更震撼人心的一個滴水裝置旁邊,經導游介紹說每隔十二秒滴一次水,而在這期間就會有一個遇難者死去,旁邊同時出現了一張白色的照片。作為一個參觀者,每聽到一次“叮咚”的時候,我的心就會隱隱的痛。
在史料陳列廳里伴隨著大量的圖片文字實物等資料,從中了解到在日本軍恐怖的屠刀之下,還有一些幸存者,其中有一位是20__年去世的,名叫陳玉龍。07年之前的每年的清明節,目不識丁的陳玉龍爺爺都會來到密密麻麻寫著遇難者姓名長近百米的“哭墻”前準確的找到家人的名字:爺爺、父親、母親、大伯、叔叔、哥哥、弟弟。“日本人給我帶來的傷痛,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這是陳玉龍說的話。
更打動人心的是有幾位幸存者,講述著他們經受的那段血淚史,77歲的夏淑琴老人,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她的外祖父、外祖母、母親、大姐、二姐、小妹都被日本兵殺害,自己也身中3刀,后被送到安全區內避難,才死里逃生。
從紀念館走出來,我的心久久的不能平靜,仿佛心被刺刀深深的刺了一下!有多少孩子因為失去父母那痛苦絕望的眼神!有多少老百姓被日本軍刀一劈兩半的腦袋,還有成千上萬被燒焦的尸體,無數個沒有身體的頭顱……像放幻燈片一樣的出現在我的腦海里,讓我長時間的陷入悲哀激憤的情緒中。
這次的參觀,其實是對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讓我不斷的提醒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把幸福留給了我們,而他們卻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間。在這抗戰勝利77周年的今天,我們要牢牢記住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國旗,保衛了祖國,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獻出自已的一切。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紀念日。
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法西斯進行的一場殊死搏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75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命運前途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斗、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勛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1
每年的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或抗戰勝利紀念日,用以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對同盟國各國遞交降書。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牢記:每年的九月三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同時也是中華民族近代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日子。
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了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中國在9月這3日一天,曾舉辦過多次大型慶祝活動。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日子而命名的!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多時發生錯誤。過去,在很長的時間里,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往往把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的第二天――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連政府部門也曾發生了失誤。
在香港,抗日戰爭紀念日定為每年的8月15日,即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2
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勝利77周年,又是一個輪回,又是一個時間節點可以讓我們駐足回望。這是人類反思深重災難的一天,是鞭撻罪惡的一天,是呼喚人性良知的一天,是彰顯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一天。
75多年前,中華大地哀鴻遍野,災難深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日本企圖滅亡蠶食中國,在中國犯下了種.種泯滅人性的滔天罪行,卻低估了這個古老的民族在災難面前爆發的力量。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的指引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赴國難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14年的全民族抗戰波瀾壯闊、艱苦卓絕。中華民族從沉淪走向榮光,從挫折走向復興,中國歷史在此發生重大轉折,中國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妄圖建立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慘烈、對當代世界影響也最為廣泛深遠的戰爭。而中國,一個一度在工業化時代沉睡的古老民族,以全民族的不屈斗爭和犧牲,展現了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和這個民族抗擊邪惡維護正義的決心與良知。
但是這代價太慘痛了,中國曾經的清秀河山因斑斑血跡和戰火硝煙而疲憊沉重,成千上萬的軍民在這抗戰中流血犧牲或被無辜殘害。“讓奧斯威辛成為絕望的哭喊和人性的警告”奧斯威辛集中營毒氣室殘跡旁的外墻上寫了這樣一行字,但是正如歷史的風雨正在悄悄銷蝕著戰場上古老的斷壁殘垣,這個人類文明史上的恥辱也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失去人們對它的記憶。歷史豈能被人們忘記,對災難的記憶豈能被時間輕易抹殺,歷史悲劇決不允許重演,正義與邪惡決不容混淆,對重大歷史災難的記憶與痛感也永遠都不應當失去,不讓它們在歷史的更新中,在信息的大量集聚中被淹沒。歷史不改僅僅存在在教科書中,更應該存在在每一位有良知的人的心中。光明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溫暖多一些,冷漠便會少一些;清醒與理智多一些,悔恨與憤怒就會少一些。75年前的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還值得我們批判與反思,每一位被卷入戰爭的人所受的苦難都應當使我們同情,每一位為和平為中華民族的勝利做出貢獻的人都應當值得我們尊敬。但是在今天,還是有的國家不能正視歷史,不能正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時犯下的滔天罪行,給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給日本人民留下了創傷。亞洲各國人民和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無不嚴厲譴責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行徑,并且敦促日本政府正視歷史、深刻反省,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然而,七十五五多年過去,從否認野蠻侵略罪行篡改教科書,到參拜二戰戰犯亡靈,再到解禁集體自衛權……這不僅是對歷史真相和公理正義的公然藐視,更是對戰后國際秩序的蓄意破壞。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
叛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我請爺爺給我講講這段歷史。在一天下午,爺爺讓我自己從電腦上看了一些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后,爺爺以他親身的經歷,向我講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
最早從一八七五年日本侵略中國臺灣殺害我高山族同胞開始,到一八三一年九?一八事變侵占我東三省,再到一九三七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對我國發動全面的侵略戰,最后到一九四五年八?十五日本鬼子投降日,日本帝國主義曾侵占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土地。日本鬼子所到之處,到處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在我國的土地上制造了無數的“萬人坑”、“無人村”。
我爺爺于一九三七年生于濟南,出生不久,日本鬼子就侵占了濟南,老奶奶抱著爺爺加入了逃難的人群,逃回了老奶奶的老家肥城縣。可是不久之后日本鬼子又占領了肥城,并且經常到村子里掃蕩,鄉親們被鬼子們追趕的東奔西逃,鬼子給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苦難。1943年老奶奶帶著爺爺又回到了濟南,住在官扎營西街,正好在當時的“新華院”對面。“新華院”是鬼子在濟南建的最大的集中營,關押著中國的抗日軍民。爺爺親眼看見過日本鬼子把中國人捆在樹上,用刺刀將他們殘殺。鬼子還讓大狼狗咬人,將人活活咬死。不僅如此,日本鬼子還在無影山上活埋了大批的中國人。爺爺說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就充滿了對日本鬼子的仇恨。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在一九四五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在八年抗戰中中國人民死傷三千五百萬人,損失的財富更是不計其數。。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國恥,發奮學習,長大了為建設我們的問答祖國貢獻力量,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侵占中國的一寸土地。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4
75年前的9月3日,是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日子;而75年后的9月3日,正是一個值得紀念先烈的日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發動的一場全球性的戰爭,那時的法西斯想在天下稱霸。在那時,地球上硝煙彌漫,戰火紛飛,其中我國的共產黨沒有很好的武器,人民為了防止被洋人侵略這片神圣的土地在戰場上前仆后繼,許多人為了和平而犧牲了,保護了這片神圣的土地。人民團結一致的品質和勇敢無畏的精神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帝國主義的洋槍洋炮面前,眾多人民壓制住了強大的帝國主義者的侵略,使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今天,我們在和平的陽光下學習,生活。我們時刻緬懷著是75年前的先烈們,是你們用生命換來了世界的和平。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5
4月10日下午,天氣明朗,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周郡學校,參觀周總理紀念室。我受益匪淺。
踏進周總理紀念室,一股涼爽的風撲面而來。我一進周總理紀念室,就看見在玻璃隔著的獎杯、獎狀,在墻上有著周總理的照片,上面記著周總理從年輕開始的事跡。我們以周恩來總理為榜樣!
參觀童年周恩來童年讀書生活的地方,看到了不少珍貴的圖片資料。周恩來在自己77歲時,因為家里發生變故,家庭經濟拮據,必須撐起家里的一片天,像男子漢一樣維持家庭的生計。這讓我不禁愧疚,到現在我還依賴父母的零用錢。更讓我敬佩的是少年周恩來在77歲時就一個人坐船北上求學,東渡日本,為實現中華之崛起而到處奔波。老一輩革命家的功績是我們成長在社會主義紅旗下的新青年的便策力和動力之源。我們要爭取在前人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努力做得更好。
參觀周恩來紀念館,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談簡樸了。從其生活起居到辦公場所都是那么簡單實用,與中華民族一貫的簡單林約相吻合。總理一生不忘支持民族工業,他當上總理后一直乘坐紅旗轎車就是我們民族品牌,戴的是國產表,可見總理的良苦用心。
總理的才干也讓我非常景仰。他在77歲時就當上中國第一任總理,展現出杰出的外交才能當上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的風采。他做了27年總理,直到累到在工作崗位上,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今天參觀了周總理紀念室真是受益匪淺,3點30分我們依依不舍地乘車回學校。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6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的明鏡,也是一部絕好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國恥,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不容忘記。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記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記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戰爭反法西斯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知恥而后勇。”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才能從內心伸出激發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才能高揚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不斷激發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就是要銘記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重溫歷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化恥辱為悲憤,化悲憤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強、自勵,進而確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而奮斗!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講,必須牢固樹立國恥的意義、憂慮意識和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對自己民族遭受的恥辱,往往比得到榮譽更能刻骨銘心。而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憂慮意識,更是當代青少年建功立業的現實壓力和動力!目前一個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日子里,在偉大祖國通往現實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們廣大青少年理應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變壓力為動力,把愛國精神和國恥危機轉變為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朋友們,我們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要樹立起強烈的觀念:居安思危。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7
看完影片《地道戰》后,我深有感觸,感到日本侵略軍的殘道不仁,對日本鬼子的痛恨頓時更深了。
《地道戰》講述了在抗日期間,各地人民團結起來對抗日本鬼子的事。其中冀中人民挖的地道出口有尖刀,只要敵人一不小心,就會掉下陷阱,那他的小命就沒了。就算日本鬼子躲過了尖刀,后面還有更厲害的等著他們:在地道里,有一些迷惑洞,只有一條路是對的,其他的都有地雷等著他們。選對了路也過不了“孑口”。“孑口”只容一人通過,只要在后面一個人提著一根棍子,就能把“孑口”守住,敵人休想通過。這樣堅固的防守使得敵人無法攻擊我們的軍隊。接著,敵人想出了自以為巧妙的方法,都被聰明的人民群眾巧妙地_了:敵人放火,人民在洞口準備著土和沙,可以滅火;敵人用毒氣攻,人民在“孑口”裝上木版,放下來擋住毒氣;對付水攻的方法更妙,人民把地道與水井連接在一起,水從洞口進,從水井流出,根本攻擊不了人民群眾。
現有的地道戰遺跡有冉莊紀念館。它興建于1959年,當時隸屬冉莊村,隨著需要,紀念館幾度變更,里面有幾張榮譽證書,有“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等。
地道戰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每個人做事都應該先用腦子去想,再去做。每個人都有腦,做事前要先用腦去想后果。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了讓中國人勿忘國恥,不要像清政府那樣腐敗無能,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保護我們的祖國,不讓它再受到傷害。
10月1日就要到來,1949年的10月1日意義重大,這天,宣布“新中國成立了”。
地道戰是人民的智慧的結晶,才會把日本鬼子打走,因此,我們要學習他們用腦的方法。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8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最好的明鏡,也是一部絕好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國恥,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不容忘記。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記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記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戰爭反法西斯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知恥而后勇。”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才能從內心伸出激發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才能高揚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不斷激發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7周年,就是要銘記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重溫歷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化恥辱為悲憤,化悲憤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強、自勵,進而確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而奮斗!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講,必須牢固樹立國恥的意義、憂慮意識和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對自己民族遭受的恥辱,往往比得到榮譽更能刻骨銘心。而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憂慮意識,更是當代青少年建功立業的現實壓力和動力!目前一個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77周年的日子里,在偉大祖國通往現實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們廣大青少年理應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變壓力為動力,把愛國精神和國恥危機轉變為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朋友們,我們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要樹立起強烈的觀念:居安思危。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心得體會 篇19
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了。今天,我們追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紀念那場偉大勝利,我們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吸取偉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啟發,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日軍占領南京后,進行了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日軍用個種火器射擊里燕子江邊來不及逃散的5萬多難民,頓時血肉橫飛,尸體遍地。日寇將搜到的數萬名青年綁縛下關煤炭港槍殺,然后將尸體拋入長江,鮮血把江水染得赤紅。
日寇還將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萬多人用鉛絲捆扎,驅至先關草鞋峽,先用機槍密集掃射,再用刺刀捅死傷者,最后在堆積如山的尸體上澆灑煤油,以火焚燒。日寇還把中國人當作實彈射擊和練習的靶子,甚至開展“殺人競賽”取樂。有兩名日軍少尉進行了誰先用軍刀砍殺100名中國人的比賽,結果分別殺了105人和106人,軍刀都缺了口。在滅絕人性大屠殺中,慘遭日寇凌辱殘害的婦女不計其數,日寇用了各種殘酷的手段,殺害了30萬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為尸橫遍地,瓦礫成堆的人間地獄。這就是震驚世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永遠會記住這個血債。
75周年過去了,我們回想歷史,紀念勝利。同學們,歷史就讓它永遠成為歷史,不要再讓歷史重演,我們應“勿忘國恥”、“刻苦學習”、“振興中華”、“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