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寒假心得體會800字(精選3篇)
初一寒假心得體會800字 篇1
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家庭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言行是多么的重要。這一點,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更為清楚,也深感家訪的必要性。因此,今年寒假期間,學校將家訪作為寒假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經過幾天的家訪工作,可謂感受頗深。在這次家訪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 家訪中取得的成績:
一是獲得了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通過與學生、與家長的交流,細致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表現,了解了家長的期望和要求,加強了師生情感,對以后的工作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是家長老師互相信任。通過向家長講述我校下學期的工作重點、培養目標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
三是能多角度地認識學生。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很多學校里無法了解到的一些東西,認識了更為真實、更為立體的學生。比如張小禾、范健翔、蓋永慶等在學校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且膽小,有什么事從來不愛和老師、同學交流,可在家里卻非常活潑,和左鄰右舍的小孩瘋鬧,而有些學生正好相反,像宋景樘、王天生在學校的表現,本來覺
得很難管理,家訪了解了他們的一些生活經歷,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引導他們的行為。
四是換個角度看家長。現在的家長覺悟性很高,都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視對子女的學習和教育。有的家長告訴老師對孩子要嚴加管理,不聽話打兩下也行,有什么事隨時聯系;還有的家長講究教育方法,比如蓋永慶家長,經常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這對學校的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是家訪很累也很快樂。講過幾天的時間,對我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全面家訪。我走訪了十名學生,電話訪了十八名學生,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家長。家訪,路途遙遠,天氣寒冷,尤其是馬圈村地處鎮北,一路北行,頂風騎車,騎不動只能下來走,一天下來,腰酸腿疼,確實很累。但家訪中也有快樂。比如,你會接過家長遞上的熱氣騰騰的茶水,你會聽到家長一聲聲的問候、一句句的感謝,你還會遠遠望著家長們在門前望著你的離開等等。每當看到這些,這些累和苦都是值得的。
二、 存在的問題
當然這次家訪讓我看到了不少學生的進步,了解到了一些特殊家庭的情況,增強了我的責任感,使我更加熱愛學生。同時也了解到現代家庭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是現在的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犯了錯誤,也不舍得說一句,容易使學生心里更加放縱,
讓學校的教育難上加難。
二是有些學生家庭條件好,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易使孩子養成驕縱的心理。這樣的學生平時不舍得出力學習,挑三揀四,愛耍脾氣,這也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
三是個別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我的孩子在一年級都考前幾名,怎么現在考成這樣,是不是教的不好?”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家長卻總找理由,給孩子的教育帶來困難。
四是有的學生撒謊,謊報成績,家長誤認為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通過家訪,使家長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要求家校同心協力,共同監督。
家訪結束了,但工作卻剛剛開始,存在的疑問和困難也將隨之而來,如何管理好這個班級,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辦好班級的特色等等。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也深感責任的重大,對今后的工作,一定不會有懈怠之心。我將一如既往、傾心奉獻,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初一寒假心得體會800字 篇2
時間像那無情的流水,朝朝暮暮間滾滾東去。初一上學期已停留在十二月——早已結束。初一上學期已經離我們而去。我們將從初一上學期“晉升”到初一下學期,到達一個新的起點。回憶起初一上學期的學習生活,還真是有點舍不得。轉過身,回顧這半年的點點滴滴,回首這半年的朝朝暮暮,心里百感交集。各種陳雜的感受如泉水一般頓時涌上了心頭。
品味初一,是一種特殊的甜味,還是淡淡的苦澀?讓人深思,能否讓我回味?
在過去的學期內,不斷地學習,使我的成長背包里滿載著收獲。學到不少知識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屬于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過在初一的上學期我并不是很努力,上課沒有百分百的專心,回家的自主學習也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我想我是沒有明白自己的處境。初一的上學期是初中三年的基礎,是地基。在初一的上學期,就要把地基打扎實,打穩固了,到初二,乃至到了初三學習才會輕輕松松。也等于說初一就是一個轉折點,初一的知識穩固了,才會引導你走上更好的學習之路。努力!想想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知道什么,應該領悟什么!
關于本學期的體會:我想,有些事情沒有必要去勉強自己去迎合,說不定那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我沒有必要去刻意去讓
自己融入其中。我覺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并沒有說要把我們塑造成哪一類人,他們也只是引導我們打開思路而已。想不想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并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去想了沒有,怎么想的。不能否認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你的作品,連自己都不欣賞的作品誰又會喜歡呢?
很多事情不是環境將我們改變就是我們將環境改變,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環境將我們改變,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使自己越變越好,而不是越變越壞 時間就像手中的沙礫,可以擁有,卻不能把握。時間就是這么無情的向前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拼命的追逐著,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就這樣,初一的上學期過去了,而我將面對初一下學期。
回首過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依舊燦爛。學習中的收獲,生活中的點滴,思想上的感悟,使我成長。明天的我,吸取教訓,不再讓自己陷入過去錯誤的泥潭中。我將啟航揚帆,駛向我理想的目標。我也不再感到迷茫了,而過多的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讓我以嶄新的自我,更強的自我,去迎接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吧!
加油!
初一寒假心得體會800字 篇3
11月12日有幸參加了實念小學608班家長會,仔細聽了學校校長班主任丘老師和語文老師謝老師介紹學生們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對家長們的要求及對學生的關愛與期望。作為眾家長中的一員,自己深受感動,同時明白了配合老師培養教育好孩子是家長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簡單的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家長樹立家庭教育意識。作為家長,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礎和品質基礎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質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加工的,從家庭,到學前班,現在上小學,這已是第三棒,在學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過程中,離不開正確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都不可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你想,同樣一個教師在同樣一個班級上課,為什么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而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差一些呢?其中關鍵在于家庭教育。
第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我們跟所有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孩子的一生是平安的、快樂的、幸福的。孩子也總希望自己是優秀的,但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為優秀的人。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孩子的心靈就像初生的果實,只有溫柔相待,才不會傷害它。培養孩子自信心的三句話:沒關系,不要緊,我相信你。我們要適時地對孩子每一階段的優點和進步進行總結,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和鼓勵。但孩子進步時多一些表揚,但孩子出現錯誤時少一些批評而多一些鼓勵,并不斷地鼓勵她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就會不斷增強。只要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充分的自信心,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并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三、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家長要更多一點的投入精力關心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管理,了解知道孩子什么時間該上學,什么時間放學,完成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樣,孩子感受到家長對其學習的關注,當然在學習上就會非常用功,努力把學習搞好。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數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們平時多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業習慣,寫字姿勢。學習時段一開始,就必須專心學習,既不允許離開座位,也不允許干任何雜事,大人也不能打擾孩子。一個學習時段結束后,可以起來活動一下,并眺望遠方緩解眼睛的疲勞。另外我們還讓孩子自己掌握時間,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查他們的作業,發現沒學會的知識要及時給他們講解,每天的作業認真完成是學習的基本保障。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形成了安靜、專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