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傳奇與使命專題片觀后感(精選3篇)
2023傳奇與使命專題片觀后感 篇1
總有一些事物以自己獨特的生命靈性,用堅強的毅力,勇敢的氣魄,頑強的精神,讓自己平凡的生命在孤獨中,在艱難中,在平凡的堅守中,在靜好的歲月里負重前行,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創造出令人感動而又敬仰的生命奇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政治部在伊犁州公安局、哈密市公安局、塔城地區公安局、博州公安局的配合下,于近期拍攝完成紀錄片《傳奇與使命》,向大家講述的一匹馬、一頭牛和一棵樹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新疆這片神奇土地上的傳奇。
哈密伊吾縣的軍功馬、博州博樂市玉科克邊防哨所的阿黑牛、塔城裕民縣小白楊哨所的小白楊,它們都是在祖國的邊疆,在最艱苦的地方,在最需要的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軍功棗騮馬和邊關大黑牛詮釋了責任,哨所小白楊染綠了荒漠,為我們矗立起豐碑,帶來了希望。它們書寫的生命傳奇,正是我們廣大默默無聞、不計得失、無私奉獻,根植于這片沃土,守衛邊疆安全穩定和人民和諧幸福的人民警察的真實寫照。
歲月不居,精神永恒。
物猶如此,人何不往?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就是最生動的許國,奉獻就是最可貴的報國。在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奮斗。位卑未敢忘憂國。偉大時代,不以弱小而喪志,不因平凡而不為。偉大時代,需要寬闊胸襟和豪邁情懷,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需要“受命之日忘其家,臨陣之時忘其親,擊鼓之時忘其身”的責任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在實現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征程中,共同譜寫出扎根邊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時代華章。
2023傳奇與使命專題片觀后感 篇2
剛剛看完美國的一部影片《一條狗的使命2》,時間100分鐘。
講述了一個叫伊森的小男孩有幸養了一條狗——貝利,這條狗陪伴他度過了童年,伊森上大學的那年,因為同伴嘲笑他的爸爸是酒鬼而打了他,同伴報復伊森,晚上在伊森家門口從窗洞里放鞭炮,結果一起火災,這些被貝利發現,當背離意識到伊森有危險時,趕緊跑回去救它,伊森救了媽媽,也救了貝利,當自己從窗口往下跳的時候,腿摔傷了,大學沒有和親愛的女朋友在一起,也因為自己的腿傷而主動與女友分手。后來伊森腿傷好了以后,去大學繼續求學,只能把貝利放在家里,年歲很大的貝利,在最后離開人世時見到了心愛的伊森。貝利死后有托生了一條狗,是個母狗,而且還是個非常出色的警犬,在這一生中,出色的完成了很多任務,在最后一次執行任務時,光榮的完成任務,而且還救了自己的主人,不幸的是中槍了。犧牲了。第三世是一只可愛的小型犬,陪著黑人女孩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也見證了女孩與丈夫的結合,養兒育女,過得很幸福的一生。第四世是第一世時的樣子,女人很喜歡他,但她的丈夫不喜歡,而且還把它扔在了遙遠的地方,貝利離開了城市,貝利決定找到伊森,它聞到了熟悉的味道,也真的找到了伊森,但伊森不能認出他,伊森把它送到寵物收養所,由于自己孤苦伶仃,所以又把貝利接了回來,他們生活得很愉快。可是貝利感覺到了伊森不生活得不高興,他又出去找到了當年伊森的女朋友娜娜,此時的娜娜已經是外婆了,女兒有了孩子,還懷著孕,是回來幫助、照顧女兒的。貝利找到了娜娜,很開心,當娜娜看貝利的狗牌時,娜娜心動了,開車把貝利送回來,見到了當年相戀的伊森。伊森得知娜娜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又想起了當初與娜娜分開后,后悔了一輩子,所以又表達了自己的情義,很幸福的是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美滿幸福。此時的貝利還想做的事,就是讓伊森知道他就是當年的貝利。狗狗到儲物房間找到了當年和伊森一起玩的橄欖球,叼出來請求與伊森玩,在玩的過程中有玩起了伊森童年時與貝利經常做的動作,伊森很吃驚,就叫起了貝利的小名狗老大,伊森叫一聲,貝利回應叫兩聲,就此往復,伊森很驚訝,你就是貝利,貝利回應著。幸福感爆棚,幸福時光。狗狗在最后還在總結,自己的使命:甘于平淡,與主人幸福的生活,活好當下。
在看的過程中幾次被感動的橫流,影片中人與動物之間的交流恰到好處,對狗狗的眼神的特寫細致入微,心理活動展示的出神入化,使觀看的人秒懂。影片真情流露,故事情節完整,銜接自然,主人公的情感貫穿整個過程,一部好的影片。點贊。
2023傳奇與使命專題片觀后感 篇3
在舉國戰“疫”共克時艱的攻堅階段,“平安天山”重磅推出公安廳拍攝的紀實專題片《傳奇與使命》,無異于為我們打贏這場持久戰注入一劑強心針。通過認真收看,收獲三點啟示。
若有戰 召必回 戰必勝
片中講述了三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在新疆伊吾保衛戰的危急時刻,一匹棗騮馬,可以獨自冒著槍林彈雨,穿越敵人的重重封鎖線,英勇無畏、機智敏捷地一次次將軍需物資送到前線陣地,為打贏伊吾戰役立下了赫赫軍功;一頭大黑牛,可以堅持十七年如一日,從危險重生、陡峭冰封的山中踏出一條牛腸小道,獨自為邊防哨所送去后勤補給;一棵小白楊,可以在惡劣的氣候、艱苦的環境中扎根邊防哨卡,茁壯成長,鼓舞著一代代新疆軍警民保衛邊疆,保衛祖國。物猶如此,人何不往。當疫情防控戰打響,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時,公安民警更應該沖在前,打頭陣,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堅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力奮戰在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線。
守初心 擔使命 戰到底
大愛無言,大道至簡。專題片中的故事,并不是廣為人知,但它們的奉獻不是為了名垂青史,也不是為了贏得鮮花、掌聲和光環,正如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正如一代代新疆軍警民奉獻終生,建設新疆,保衛新疆,這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源于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考驗面前,我們更要學習這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堅持疫情不退我不退,誓死戰斗到底,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勇傳承 再奮斗 鑄忠誠
專題片喻意深遠,以物喻人,借事喻理,以史明志,雖是從三個故事入手,卻是在謳歌新疆精神,給我們上了生動又深刻的優良傳統教育課。精神的傳承,這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在疫情警報拉響后,全國公安全警動員,全力以赴。全體民警來不及告別家人,就迅速到崗到位,投入戰斗,體現了“受命之時忘其家,臨陣之時忘其親,擊鼓之時忘其身”的使命擔當。據統計,全國已有59個公安民警輔警犧牲在戰疫一線。用生命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我們要傳承“忠誠勇敢、愛民奉獻、團結進取、公正廉潔”新疆公安精神,化悲痛為力量,繼承英雄遺志,發揚不怕艱苦,連續作戰的精神,為奪取疫情防控戰的最后勝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