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班級管理心得體會(通用3篇)
規范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篇1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復雜、瑣碎的工作,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作為班主任,需要各種技巧,要細心,要耐心,更要有愛心。第一年擔任新生班班主任沒有什么經驗,只能一邊工作一邊摸索,在校園這個大環境的推動下,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招得進、學得好、留得住、送得出”,這是我校發展的四個重要環節,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重點做好班級的留人留心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樹立學生學習技能的信心
中等職業校園學生最缺少的往往是信心,學生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沒有養成很好的習慣,對自己不夠嚴格要求,使得自己暫時落后。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就不會有學習興趣,由于上述原些帶來的學生違紀現象也不增多。我所帶的班級是數控06級學生,入學之初,我就重點加強學生學習專業興趣的培養。透過專業介紹,使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狀況,了解我校良好的就業前景,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興趣。學一門專業,終身受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有了學習專業的興趣,還要持續學生學習專業的這分熱度,讓學生明確對于職業校園學生來說,學好技能是的出路,要出人投地,走上社會后要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回報父母,就務必首先學好技能。
學生有了目標,有了信心,有了興趣,就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就能有效減少違規違紀的發生,有效的減少流生現象,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我校早在93年就提高“先學做人后學藝”的辦學思想,在管理中力求讓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再使規范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在校兩年的學習生活我們要把所有的不良習慣統統改掉,養成良好的習慣,全面增強自身素質,學好技能,提高自已的社會地位”,這是我在平時教育過程中時常不忘提醒同學們的一段話,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監督——考核”是我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習慣的三大環節。“教育“是指老師把紀律、要求明確告訴學生,要注意一點,對于任何一條紀律及要求不能僅僅簡單的對學生“傳達”,校園制定的每一條紀律都是為了維護每一位同學的利益,要讓學生理解,自覺遵守紀律,務必要講清遵守紀律的必要性及不遵守紀律所帶來的后果及不良影響;“監督”要求班主任在宣布完紀律后要進行檢查,是否已經執行,及時提醒;“考核”是對個別還沒能夠養成好習慣的同學進行鞭策,必要進行批評教育。針對我班學生早上有睡懶覺,不及進起床現象,我首先在班級教育:早上鈴響后能否立刻起床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意志,意志堅強的人往往聽到起床鈴聲后會立刻起床,而懶惰的人往往會告訴自己再睡幾分鐘,明確要求學生及時起床,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我們班每一天都有指定的班干部負責監督不及時起床同學,我也會提早起床去學生公寓監督,對不能按時起床的“懶人”在班級中進行點評教育,分析其懶惰的情理活動,總會活躍班級氣氛,起到教育效果,一段時間下來促使全班同學養成了按時起床的良好習慣,每次出操我班總能最早以整齊的列隊到達操場。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良好的班風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一個班級需要和諧,要有正氣,真正觸動學生的往往是班群眾的輿論,學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級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受損,班級的輿論直接決定學生的榮辱觀,可見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氣氛對班級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營造良好班風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重點教育。
第一,強調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每位成員都要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幫忙、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對待同學要寬容,要學會諒解,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第二,學生在校園務必要遵守校園的各項紀律,要讓學生明白校園制定的每一條紀律都是為了保護每一位同學,是為了維護大多數同學的利益。我向學生提出的每一條紀律都會進行正反兩方面的分析,也就是你遵守這條紀律的會有什么好外,不遵守這條紀律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入學初我班有多名同學課間打鬧,違反了我校規定的“課間要注意禮貌休息,不能追逐打鬧”,針對這一問題我會及時在班級進行教育課間打鬧的危害性:課間禮貌休息能夠緩解疲勞,調節身心,課間在教學區追逐打鬧很容易發生碰撞,引發矛盾,造成事故,嚴重的還會造成人員傷亡。要把紀律講透,把違紀的危害性講透,讓學生充分理解,自覺遵守。
第三,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素質。學生的素質及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能夠有效減少違紀的發生,校園明確提出“先學做人后學藝”,就是要求學生先提高素質。學生的可塑性很強,要求班主任在平時不斷的進行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體現自身價值,要讓學生自覺的理解管理,主動的參與管理。
構建健康、禮貌、和諧的班群眾氛圍,使用心的個體行為,如刻苦學習、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等成為榜樣。
規范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篇2
在校園的這一段時間里,我感觸很多,深切的感受到那里濃厚的教學氛圍和民主化、透明化、人文化的管理環境。在那里我有收獲也有壓力。我也很珍惜這樣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平臺,這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齊交流學習。我認為班主任工作其實也是自己的一個成長過程,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成功的經驗談不上,在那里我謹談幾點自己成長的心得體會,愿和大家一齊分享。
班主任工作勞力費神,自從你當班主任那天起基本上永無寧日。在當班主任這幾年里,我一向在思考如何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讓班主任工作既省力又能管好一個班級。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和不成熟的看法,期望我們能共同交流。
一、如何做才能省心省力
1、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當你真正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你會發現真正能用到工作中也許并不是你的專業知識,而是你為人處世的潛力和決定事情及處理事情的一種潛力。而我此刻和學生交往的潛力恰恰是我上學時候當班干部積累下來的一些東西。所以注重班干部的培養,不僅僅僅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力,你自己管理也會很省心。因為你用心培養十幾個人要比你費心管理幾十個人省力很多。管理班干部并不是把班里的事情都大撒手推給學生,而是需要你預示性的教他如何做,做錯事情后如何去處理等。前半年培養幾個得力的男生,后半年宿舍管理基本能夠不用費心。所以你要學會給孩子們一個舞臺,他們真的能夠還你一片精彩。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讓學生信你,服你,攻心比強硬管理效果更好。這時你需要和學生真正的交心,把你真實的想法,感受,經歷告訴他,他會很容易理解,并很快和你建立一種信任的關系。我一向堅信:“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對它微笑時,它也會對你微笑。”學生管理也是如此,只有你對他付出真感情時,孩子們能感知的到。我一向堅信,如果用感情做不到的時候,用打罵更做不到!所以務必要對學生投入真感情,教育是用情感營造的一種事業。班級管理固然缺不了制度,但師生感情是遠遠不能用制度去衡量的。班級管理我始終堅持用感情贏得感情,用真誠換取真情。一旦抓住學生的心后,你會有一種超凡的指揮潛力,班級管理才會得心應手。
3、找到適合班情的管理方法。
走近學生了解班情動態,善于發現問題,從實際出發用心相印對的辦法,正確的方法能夠讓你事半功倍。
4、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我一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理解不能改變的。”我覺得學生管理亦是如此。我初當班主任時接的第一屆學生,是一個臨時組成的班級,因為到了初二插班生太多,班容量過大,所以校園決定把年級里所有插班生重組一個班級,那里的學生都是從鄉中轉過來的生源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很差,壞毛病有多,很難管理,再加上我又是初當班主任,年輕氣盛,方法簡單,恨鐵不成鋼,總是認為學生就就應聽老師的話,班主任就是班級的,我一向強行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管理學生,結果構成很被動的局面,但是我又不能認識自己的管理不足,老是抱怨孩子難管理不聽話,不能客觀的應對學生的現狀和理智的對待自己的工作。當時自己也很困惑和委屈,但是我記得引薦我當班主任的盧老師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被辭退的老師,沒有被辭退的學生。我覺得很有道理,一個校園不可能因為學生的難管理而換掉一個班級,被換掉的只能是那個不能擔當的老師。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務必要學會冷靜的理解學生的現狀,理智的去想辦法改變學生的壞毛病。
之后我開始試著走進學生與他們真誠交流,和他們做朋友,工作局面很快得到扭轉,那一屆學生我雖然沒有經驗卻是我付出最多,收獲最多的一屆。
5、學會借助任課老師的力量。
團結任課老師,和諧的同事關系能夠助你一臂之力。我們經常要求學生要與老師溝通,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任課老師的力量。要經常和任課老師聊班情,交流學生狀況。這樣會讓老師“不得已”的多關注多關心多費心。有時候個別難搞的學生你總也攻克不了,不如找他比較信任的任課老師,分包下去各位老師構成合力,定會事半功倍。相信群策群力比你單槍匹馬更給力!
6、做學生心中的偶像。
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崇拜的自己,這樣你既能夠過一把明星癮,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又能夠增加學生對你的信服程度,一舉兩得。我是這么做的,時刻讓自己擁有良好的心態,把的精神面貌呈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時刻感覺到你的活力和活力。
無論做什么工作,一段時間后,都會產生職業倦怠。班主任工作瑣碎繁雜,勞心費神,很容易讓自己產生疲憊感和無奈,影響工作情緒和生活質量。每個班主任都就應學會擁有良好的心態,時刻充滿自信和活力。我們要懂得善待自己,所以擁有一個用心的心態很重要,讓學生時刻感覺到你的活力和快樂。昨日岳教授也講到幸福感和幸福力。我覺得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快樂就是一種心態。自己的幸福永久都在別人的眼里,而快樂的情緒能夠相互傳遞。
快樂是一種很神奇的力量,它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是一種無形的吸引力,能夠把學生團結在你的周圍。
我在班級工作中中途接班的經歷比較多,如果你應對一個新的班級,還沒有很好的想法或班級管理還沒有良好的對策,那你就先選取做一只勤勞的蜜蜂。
二、勤能補拙
1、腿勤。多轉,多走進班級,走近學生,及時了解班情學情,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全面了解狀況,這樣才會對你的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礎。
2、眼勤。多看,多觀察。有人說班主任務必要具有兩雙眼睛,一雙眼睛要看你能看到的,另一雙要看到不能看到的。這就要求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中隱性的狀況,不要只看表面,隱性的才是最危險的。
3、嘴勤。多說,發現問題后多說,多強調。強化性德灌輸是最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4、用心。用心學習別人成功的做法,用心積累別人的長處,才會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我經常告誡自己,你能夠不是秀的,但務必要做最勤奮的那一個。
我們教育學生不是也是如此嗎?
在班級管理中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我的發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規范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篇3
1、“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評價班主任工作的標尺。
2、教育是偉大的事業,人的命運決定于教育。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沒有心理上的修養,體力的、道德的、審美的修養就不可能想象。
5、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必定是學生心靈的引導者、呵護者。
6、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
7、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和諧一致的教育。
8、環境不僅能制約一個人學習、工作的心情,更會對一個人品德的培養、習慣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9、班級環境設計和布置具有教育、培養和熏陶的目的。
10、“有序”是學習型集體的創建與運行,是學生身心發展遵循的規律,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目標。
11、一個好的環境可以促使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好的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習慣成自然,最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12、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形成團結、向上的氛圍,就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13、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級秩序是靠班級制度來保障的。
14、任何優良的風氣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慢慢的培育過程。
15、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
16、班主任熱情、公正、民主、平等的優秀品質會對班集體中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不自覺中促進學生身心良性發展。
17、教育的秘訣就是尊重學生。
18、我們要能善于發現,并給孩子創造施展才華的條件,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優點的存在,讓孩子逐步克服自卑,增強自信心,走向成功。
19、一個人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生路途才會有明確的方向,才會有奮斗的動力。
20、作為班主任,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一味地壓制時沒有作用的,只有正確的引導、轉化,才能消除學生的對抗心理,讓教育水到渠成。在師生間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梁,力求做到知心知情,充分尊重學生,以溝遙求信任,以溝通求融合,以溝通求理解。對學生不妨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引導、多一份寬容,還給學生自尊。
21、學生責任心的培養,班主任要與家長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以環境作熏陶,以課堂為主渠道。
22、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方法、措施。
23、對于犯錯的孩子,我們應該主動關心愛護他們,與他們親近交流,循循善誘地啟發他們,讓他們自己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師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用耐心和真心去感動學生的童心。
24、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是教師與學生家庭的零距離接觸,更是一座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25、贊美是全世界最具震撼力的營養品。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興奮劑、潤滑劑。
26、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同時也教會孩子了解、欣賞、贊美、鼓勵父母、親人和他人的方法。
27、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進步和影響是終身難忘的。而父母對孩子的的影響尤為重大,往往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
28、家長教育孩子應細心、耐心,父母要懂得只有對孩子嚴格要求才是真正的疼愛。過分的遷就溺愛孩子,會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孩子養成凡事依賴別人的習慣。
29、教育過程中與孩子溝通,要擴大溝通面,這樣親情感受才能走進孩子的心理。教育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態,就離不開有效的心靈溝通。
30、對逆反心理重的學生教育,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不能唯為獨尊,以自我為中心。
31、在班級工作中,對學生的愛心教育尤為重要。一個班級里如果學生對集體、對老師缺乏愛,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優良的班集體;一個社會里如果成員對環境、對同事缺乏熱情,就不可能構建一個溫暖的和諧社會。
32、誠信是人格組成的重要部分,丟掉了誠信,人生就缺少了一部分。
33、對兒童進行教育,最容易而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應該做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用榜樣人物的先進思想、高尚情操、優秀品質、模范行為教育學生,使養成教育形象化、具體化,通過榜樣的示范作用,給學生一個更感性、更直觀的認識。
34、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班主任應全面關心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品德的成長,而且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身體健康和審美追求;不僅要關心學生校內的活動,而且要關心學生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行為。
35、“讓每一朵花都開放”。在素質教育的原野上,班主任用全面發展的理念演繹著“希望教育”、“個性教育”和“成功教育”。相信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發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壯成長,每一朵鮮花都能自由開放,每一個果實都能散發芬芳。
36、不要讓孩子去適應教育,而是讓教育來適應孩子。
37、生活在批評中,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寬容中,就學會了理解。
38、作為班主任,要以寬容豁達的心態參與班級管理,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這樣就能營造一種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和諧的班級氣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39、教育工作者用一雙智慧的眼睛去關注、去呵護孩子,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個兒童,知道他們的長處和短處,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測量評價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潛能,走向成功。
40、教師應深知每個兒童的內心世界,學生方能用心靈感覺出教師的情緒,并以好心還好心。
41、從本質上說,每一個學生都是好的,都存在極大的潛能,就看你如何去挖掘和培養。永遠不要對學生說“你不行”,永遠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永遠不要讓他產生失敗感,即使是在他遭遇挫折的時候。
42、老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要面向全體,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去點歸缺點,成績歸成績,不為“成績”這片樹葉障目,破除“一白遮百丑”、“一丑遮百俊”的思維定式,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