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范文(通用29篇)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
那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烏塔是“我”在羅馬認識的,她獨自一人去游歐洲,自已掙了一半的錢,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的時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xù)往下讀:”喲,這么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
讀過《烏塔》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細心。大膽的德國女孩,她每到一地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不讓爸爸媽媽擔心,或者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寄一張明信片。她細心,肯學習,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了歐洲旅游。烏塔自主。自強,旅游的費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掙來的,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她的爸爸媽媽放開了手讓烏塔去親自體驗生活,品嘗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羨慕和敬佩烏塔14歲就能獨自游歷歐洲。
烏塔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還準備去希臘。
在我的暑假里,時間一般都是有爸爸媽媽安排,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老師留的枯燥的作業(yè)上了,不能像烏塔一樣去旅游。要么,時間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練習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獨自去游玩,但爸媽能支持嗎?當然不能了,所以說我的署假就去少自由。
烏塔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世界旅游計劃,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閱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資料,自己打工掙錢做旅費。
我也到過許多地方旅游過,當然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旅游,旅游的路線當然也是爸爸媽媽安排的,旅費也是從爸爸媽媽的要腰包拿住來的。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3
烏塔是一位14歲小女孩的名字,這個故事講述了這個女孩獨自一人在各國旅游。
當我讀到文中的“這次趁暑假游歷了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時,我大吃一驚,一個才只有14歲的孩子居然獨自一人去了那么多地方。我想起了自己,什么事都要父母幫忙做,就連去書店買書都要纏著父母,猶如一朵生活在溫室中的花,依賴性很強,遇見困難從不會想辦法解決。
我想:中國的孩子現(xiàn)在一定都這樣,吃飯要父母哄著吃,睡覺也要哄著睡,有些甚至連自己穿衣也不會。其實,這些大多因為家長們太溺愛孩子,不知道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意識,總認為孩子這不行,那不行,不愿放手。
這篇文中提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我們親自做了才會認識事物的真正一面。
我想對中國孩子們說:“不要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雄鷹搏擊長空!”也想告訴中國的父母們:“請不要過于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手吧!”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要是換成我的話,,那可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在這篇課文里有一句話讓我知道了西方國家教育孩子方法的不同。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雖是烏塔的反問句,卻讓我知道愛孩子就讓孩子去鍛煉,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
課文講到烏塔自己一人用三年的時間來設計旅游計劃,并且用她的課余時間來為餐館、超級市場發(fā)小廣告來掙錢,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看到這里,我的臉紅了烏塔的這種勇敢、獨立是我怎么也辦不到的。因為我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別說是旅游歐洲,我連一個人去姥姥家都不敢去,都要姐姐陪同。
從文中第七自然段知道,烏塔還是一個細心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一絲不茍,考慮得很周全,不讓家人擔心,并且很有自信心。她的自信心來源于她的父母,父母經常鼓勵她。這也是外國父母與中國父母的不同之處。
我讓媽媽也讀了這篇課文,并說說有什么感受。媽媽說:“我感到很慚愧,要向烏塔的媽媽學習,讓孩子多多鍛煉。”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烏塔姐姐,我要向你學習,不再做溫室里的花朵,而要做一個自主自強而真正飛翔天空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5
《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講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事實證明,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養(yǎng)成勇于發(fā)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從“鬧鐘驚醒了我”可以體會到烏塔的時間觀念很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用鬧鐘控制好自己的起居,該休息時休息,該游覽時游覽。
從她“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都可以看出她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如果生病了,可以馬上就醫(yī),或者請人幫助。
烏塔游歷了歐洲,從家鄉(xiāng)德國漢堡出發(fā),到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此時正身處羅馬,最后還要去希臘。
烏塔做事很有條理,考慮周到。因為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備遭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爸爸媽媽就不會擔心她了。
一個人出游雖然有危險,但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就可以把危險降到最低。烏塔出發(fā)前為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書籍資料,自己打工掙旅費,既減輕了父母的負擔,又能鍛煉自己的實際生活能力。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的這些話想告訴我們: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為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煉的平臺,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我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從中明白一個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懂得了從日常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要學會自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么事、什么問題都依賴父母和老師,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烏塔的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我不僅要學習烏塔待人熱情,很有禮貌,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更要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孩子。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6
今天,我看了《烏塔》這篇文章,它主要是講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立游歷歐洲多個國家的故事。看完后,我拿自己和烏塔一比,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啊!
我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10歲了,還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就說上學,學校離家只有15分鐘的路程,可我現(xiàn)在都四年級了,一次都沒有獨自上過學。再說說做家務,洗衣服是會的,可大多時候都是媽媽幫我洗,或讓洗衣機代勞;洗碗也是會的,可一般都是爸爸媽媽幫忙洗掉的。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我這生長在溫室里的花朵哪有機會練習當家啊!
其實烏塔和我一樣,也出生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德國和我們中國的教育觀念卻相差很大。在我家,爸爸媽媽把我當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永遠跟在我身旁。在烏塔家,他們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各有各的事情做,大家都彼此放心、也都很快樂。
我覺得爸爸媽媽要學會放手;我也要向烏塔學習,也許不用那么獨立,但要會自理,自己會照顧好自己。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7
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她自己掙旅費,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安排旅游計劃,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人通個信。她說她要繼續(xù)掙錢,以后去中國旅游。
烏塔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但她卻能勇敢地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增長見識。沒有大人的陪伴,而且計劃是自己安排的,旅費也是自己掙的。我猜想,烏塔長大一定是個很能干、很有能力的人,她肯定是個成功人士。
而我們中國人,要是想這樣旅游,總要父母陪伴,旅費也是由父母出,一切都是由父母安排好的。我們沒有勇氣獨自到外地旅游,而且父母也不放心讓我們自己出去旅游。
所以我們要向烏塔學習,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動腦、多動手、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好習慣,不能事事依賴父母。我也想通過用收集廢品、賣書、賣報等方法攢一些錢,到外地游一游,看一看,豐富一下自己的才智,鍛煉一下自己的能力。平時還要多干家務活,勞動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8
幾天前,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烏塔》主要講了,我在羅馬遇到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談話之間我了解到她這次趁暑假獨自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和希臘。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頭重重的打了一下,頭腦清醒了,我們是家中的寶貝,父母由于過度的愛我們,讓我們很嬌氣,丟了人生中的三棵大樹自強樹、自立樹、自尊樹,看似溫柔的愛卻毀了一個人,愛中要含著嚴厲,真正的愛是嚴厲,是如寒風的愛,一個人如果由于父母太關心了,一離開父母,就成了別人譏笑的對象。在德國,孩子們都依靠這三棵樹來成長,不依靠父母,看似殘酷的愛,卻讓孩子們能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海上劈波斬浪,奮勇前行,這種國家一定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為了愛,不得不對孩子殘酷;為了愛,你不得不放手。中國孩子哪能有一人去游玩呢?去玩也是去夏令營。與德國人相比,中國人的教育方式是很落后的,不過,只要父母能想相信兒子,支持女兒,我們中國人也會很棒!名人不全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嗎?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每個人不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放飛吧!把我們的手松開吧!為了我們,為了我們未來的路,放手吧!我們要去闖蕩!我們要尋找人生的大樹!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9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沒錯的,光是課本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社會才是真正的課堂。
讀了《烏塔》,我馬上想到我的甜甜妹妹,她膽子很小,別說是自個兒出門,就說吃飯吧。甜甜每次只吃吃過的東西,不敢嘗新。那么,再好處的東西也會膩的,怪不得她的胃口總是那么小。
我非常羨慕烏塔的自理能力,我感肯定,烏塔游遍歐洲后,知識一定豐富了許多。她在每一個國家學一點,數(shù)不清的一點加在一起,就成了很多知識。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是的,烏塔如果在旅行前,不作好充分準備的話,是不會安全的回到家的。
正如作者所說的,中國是不大會有這種機會和勇氣的。中國小孩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就是因為父母過于寵愛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溺愛。甚至有的人沒用到,長大了還要依賴父母。
各位家長,請你們讓孩子們的心更寬廣,對他們說:“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要學做井底之蛙。”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0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對文中的小姐姐烏塔特別敬佩,我們可能一個人游攬重慶的膽量都沒有,出門都是父母陪同,而烏塔卻可以一個人游歷歐洲了!我為她豎起了大拇指!
我特別想對我的父母和中國的許多父母說:爸爸媽媽,過度的愛有時候反而是壞事,只會讓孩子們坐井觀天,無法真正認識外面的大千世界。你們?yōu)槲覀儞纹鸬谋Wo傘并不能為我們撐一生,那么給我們多一些鍛煉的機會,也是一種愛!我們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個個是小公主小皇帝,可是我們長大了怎么辦,離開了你們怎么辦?如果習慣了你們的溺愛,習慣了處處依賴,那我們會失去獨立自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將來同齡人的競爭中,你們辛辛苦苦寵大的孩子將輸?shù)靡凰俊?/p>
爸爸媽媽,請收起你們的保護傘吧!我們需要沐浴陽光,也要迎接風雨才能茁壯成長!請收起你們的“翅膀”吧,讓我們展開自己稚嫩的“翅膀”慢慢學會飛翔。“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許多中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再不改變你們的教育方式,等我們再大一些就晚了,放手讓我們自己去拼搏吧,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1
現(xiàn)在,能獨自出游的未成年人是少上加少,如果你能認識一位,你就可以稱為幸運兒。我在課本中認識了一位名叫烏塔,在14歲就獨自游歷歐洲的女孩。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里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我讀后感到烏塔很偉大,她獨立、大膽、有禮貌、不認生,烏塔還有更強的提高自理能力和開闊眼界的欲望。烏塔將來應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發(fā)達國家靠的就是烏塔身上的種品質,那種性格。
我也夢想過一個人游歷亞洲,可我連一個人坐公交車的勇氣都沒有,根本不能自己出游。我應該一點一點鍛煉自己的膽量,把自己變成一個大膽的女孩。
我們應該自己多做些事,多自己行動,多想想烏塔。這樣我們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2
烏塔是一位14歲小女孩的名字,這個故事講述了這個女孩獨自一人在各國旅游。
當我讀到文中的“這次趁暑假游歷了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時,我大吃一驚,一個才只有14歲的孩子居然獨自一人去了那么多地方。我想起了自己,什么事都要父母幫忙做,就連去書店買書都要纏著父母,猶如一朵生活在溫室中的花,依賴性很強,遇見困難從不會想辦法解決。
這篇文中提到“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我們親自做了才會認識事物的真正一面。
我想對中國孩子們說:“不要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雄鷹搏擊長空!”也想告訴中國的父母們:“請不要過于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放手吧!”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3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偶遇德國女孩烏塔,聽烏塔講了她獨自周游歐洲,使我很有感受的事。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觸頗多。在中國像烏塔一樣大的孩子自理能力這樣強嗎?自己敢周游世界嗎?答案當然不是,即使有也是占極少數(shù)。說到這我自己也深感慚愧,我自理能力很差,作業(yè)總要媽媽幫忙,每回做手抄報都是媽媽幫忙選材、畫畫。別說出去旅游了,就是過馬路也得大人牽著手。
在中國,孩子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在德國可不是這樣,德國法律明文規(guī)定,滿13周歲的孩子必須幫家長上街買啤酒,干自己所能做到的所有家務。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出德國孩子比中國孩子自理能力強很多。再說動手則動腦,在動手幫父母干活、做家務時就可以開動腦筋,開發(fā)智力,增長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多為家長干一些家務,多培養(yǎng)我們的自理能力吧!不做溫室中的小花,而要在暴風雨中成長。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4
前幾天,我們學了第六課《女孩烏塔》這篇課文,我有很多話想對她說呢!
“烏塔,你可真厲害!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而且你還有耐心讀那么多的書,好厲害!我們中國孩子可沒有這么好,不能一個人暢游山水,我們多希望像你那樣啊!我特別喜歡你!你說你以后回來中國,中國可大了!而且,有很多有雕刻的老房子,我會帶你去看的。我可以帶你去西安,那里有個種各樣的老房子,兵馬俑。 還有很多的小吃,很好吃的!
烏塔你一定要記住!你要來中國哦!我希望你能把自己國家的知識、書本、語言、政策分享給我們! 我們也會分享給你一些小秘密哦!
最后我祝愿你,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年年如意!哦對了,你來到中國我會教你中文哦!當然我也會給你介紹一些很好的朋友,我估計,我們英語老師會很喜歡你的!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5
最近我們上了一課名叫《烏塔》的文章,它主要講了:一個14歲小姑娘烏塔,一個人獨自游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她從三年前就開始收集資料,而且這次旅行的費用都是她每個周末到超市或餐館發(fā)廣告單掙來的。她還立下了一個愿望,等掙夠了錢,就來中國玩。
我覺得烏塔是個勇敢、獨立的女孩子,可以一個人完成一件讓我難以置信的事。自從看了《烏塔》這篇文章后,我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我想:我已經是一個四年級的孩子了,不能再依賴父母了,要學會獨立,這是一個青少年應該學會的。我還想大聲地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長大了,請你們對我放手吧!我不再是一朵溫室里的小花,我要茁壯成長!”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6
學過《烏塔》這篇課文后,我非常佩服這個德國的小女孩,因為她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有主見的烏塔
烏塔覺得從電視和書籍里認識的世界不完美,自己和大人的興趣不同,就獨自一人游歐洲。
而我們中國孩子呢?是家里的寶貝,可以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自己的意思和大人的不一樣了,也不和大人說,就是說了,大人怕不安全也不會同意。我們要向烏塔學習,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
考慮周到的烏塔
烏塔在家就設計好日程,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號碼,以便遇到困難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個平安。
我呢?不是作業(yè)忘了,就是作業(yè)本忘帶了。有一次,我忘了拿作業(yè)本,跑回學校去拿,在路上看見我們班的同學正在玩石子,五點多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肯定急壞了。
獨立的烏塔
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我想到哪里去玩,從來不是自己掙錢,而是問爸爸媽媽要的。
烏塔真是一個有主見、有準備和能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7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烏塔》。課文講了:”我“去歐洲旅游,遇見了獨自一人游歐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
老師讓我們自由讀課文,還要城市污染我們讀通語句,讀準生字,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讓我們在能感觸的地方寫好感受……
下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在課后去想想:”烏塔斯社有的優(yōu)點你有嗎?“我進行了分析,烏塔有的認真我有,烏塔有的安全生存意識我也有,可她有的一種品質我卻沒有,那種品質叫自立。我去過的地方很多,可獨自一人出遠門卻從沒有過。
在課文的第8自然段,烏塔說了一句話:”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事實說話他們獨自出門?“我想:不讓他們單獨出門,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啊!讓他們去離家近的地方,家長都不放心,何況是外國那么遙遠的地方啊!所以,我在第5自然段旁寫上了感受:一個14歲的小孩就獨自去了那么多國家,真不簡單啊!
我從《烏塔》這篇課文分析出了我的不足,你呢?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8
現(xiàn)在,能獨自出游的未成年人是少上加少,如果你能認識一位,你就可以稱為幸運兒。我在課本中認識了一位名叫烏塔,在14歲就獨自游歷歐洲的女孩。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里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很偉大,她獨立、大膽、有禮貌、不認生,烏塔還有更強的提高自理能力和開闊眼界的欲望。烏塔將來應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我們應該自己多做些事,多自己行動,多想想烏塔。這樣我們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19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么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么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么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么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0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可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獨立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小孩呢?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的呵護,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于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我呢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
我還從“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周末去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不僅細心,獨立性很強,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烏塔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于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jié)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自已掙錢游歐洲,想想看游歷歐洲需要那么多錢,她卻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掙,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女孩兒!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游歐洲,并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里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yè)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約好了樓沁菲、金玲云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著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寶貝!”。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后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后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xiàn)在我在學校里寄宿,爸媽也是只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xiàn)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啊!假如我也去游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煉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可現(xiàn)在我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卻表現(xiàn)為讓孩子免受苦、過分溺愛,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故事大致分為四部分: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fā)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蕩。4、中國孩子的表現(xiàn)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1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后,我深有感觸。
課文講述的的是一個叫烏塔的14歲小女孩獨自游歷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里認識了旺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對旺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地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
我們看看烏塔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么小的孩子獨自出門旅行,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吧。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自己一點一點咱的。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子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的孩子,我聽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為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被迫輟學。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們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請讓愛更完美,請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2
前段時間,我津津有味地讀了《烏塔》這一課,心里感觸很多。
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游歐洲的故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烏塔都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在家什么事情都依靠家長,洗衣服、收拾房間都需要媽媽幫忙,生活能力也不是特別強,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遠門,就算坐公交車到學校也是個大問題,更別說像烏塔一樣坐著火車到國外旅游了。
記得去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去北京和北戴河旅游,我總是緊抓著媽媽的手不放,一步也不離,總害怕自己走丟,和一個人掙錢游歐洲的烏塔相比真是差的太遠了!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有深刻的感受,積極嘗試、勇于實踐,才能認識世界,體驗事物真正的美。今后我要學習烏塔獨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賴父母的思想,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3
學了《烏塔》這一課,一個德國14歲的小姑娘烏塔很讓我震驚,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最讓我敬佩的是她沒有向自己父母要錢,而是利用節(jié)假日掙來的旅游費,她還非常細心,在家提前閱讀好了各地的書籍和旅行路線,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請求幫助,讀到這里,我不由得臉紅起來,羞愧不已。
從小到大,我就是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媽媽對我十分疼愛,“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裝在包里怕丟了。”別說一個人出去旅游了,就是串門在別人家玩,也得再三叮囑,生活上,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幫媽媽做做家務的時候,他們也總告訴我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干活有爸爸媽媽呢,你只要認真學習就行了。還記得那次我和我的好幾個好朋友去外面玩,走之前,媽媽叮囑一遍又一遍“跟好別人,別走丟了”,一看就是一萬個不放心。為了我的安全,媽媽特給我買了一部手機讓我隨時能和她聯(lián)系,于是,我便出了門,剛和朋友坐上車,“叮鈴鈴、叮鈴鈴”電話聲從口袋里傳來,原來是媽媽,我一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媽媽“坐到了車上沒有,一定要跟好隊”。從手機鈴聲一開始就有別的同學對我含褒帶諷地說:“你媽媽還很關心你呢!”我對她們笑了笑,“那是媽媽愛我”。可接下來每過5分鐘媽媽就打來一次電話問我,這下真的遭到同學的笑話,一個同學對我說:“都幾歲了,你媽媽怎么還這樣關心你啊!哈哈!”我也是個長大了的孩子了,同學們都獨立自主了,而我還永遠是媽媽眼中的那個長不大的小不點呢!我也想獨立,自己除了寫作業(yè)外自己能干點什么事情,可是我的爸爸媽媽卻總是對我太過“愛護”了。聽到他們的冷嘲熱諷,我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可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我告訴他們我已經長大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著我,對于他們給我的“過剩的愛”,我沒辦法,只能接受著。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心里也覺得有點孤獨和落寞。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整天把孩子呵護的像溫室的花朵,就會失去自強自立的本領。如果讓孩子自己克服困難,那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4
我想對烏塔說:“烏塔,我非常佩服你。你真獨立,你會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你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請求幫助,并給家里打電話、寄明信片,讓家人放心。
你還用整整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這是我們無法做到的。特別是,為了掙旅費你還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不像我們中國孩子,錢都是爸爸媽媽給的,親人會帶他們出去玩,把他們當寶貝一樣,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我真佩服你啊!”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5
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講了一位14歲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我十分羨慕烏塔,同時又很慚愧,自嘆不如。
我把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把自已和進行比較;我有這個潛質嗎?沒有!我有這個勇氣嗎?也沒有!我們中國孩子為什么不能獨自出門旅游?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l(fā)廣告單掙錢呢?我們怎樣才能掙到出門旅游的費用呢?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飯,自已的事情自已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來充實和磨煉自已,讓自已變得自力自強主見,變得勇敢、自信。爸爸媽媽,請給我們機會吧!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6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邊課文。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敢相信她一人獨自游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么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在中國,像烏塔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導致我們不會疊被子、洗衣服,甚至連衣服也不會自己穿。
父母的過分溺愛,使我們養(yǎng)成依賴的思想,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籠中的小鳥,家長們,您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您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您還能去給他穿衣洗臉嗎?所以,那些把孩子緊鎖著的家長們,快打開“溺愛之鎖”,讓孩子們擁有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吧!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7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認識了一位聰明,勇敢,獨立而熱愛生活的十四歲德國女孩——烏塔。
這個金發(fā)女孩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用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得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烏塔現(xiàn)在已經去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
認識了這樣一個女孩,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當烏塔掙旅費,發(fā)廣告單,在別人家里陪小孩子玩的時候,我在做什么呢?我們可能正在用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錢旅游。烏塔為旅行做的三年的準備,她懂得在困難或危險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如何解決問題,出門在外不想讓家人擔心,到一個新地方就打電話或是寄明信片。這竟然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所做的。
我身上所欠缺的就是這種獨立精神。有時候我還想要媽媽陪睡。一年級的時候我才敢自己一個人獨睡,一個人待在家里,我的依賴心里太重了。做題目的時候,老是依賴媽媽幫我檢查,穿衣服依賴媽媽的意見。不過現(xiàn)在我比以前好多啦,有兩個寒假都都參加了冬令營,離開爸爸媽媽跟著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參加活動上課,膽量大多啦,這就是我的進步。
今后,做題勤于思考,晚上自己獨睡,早上自己起床穿衣,書包自己收好,晚上鋪被子疊被子都自己完成,眼藥水自己滴,我一定要盡力多多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
學習這篇文章讓我收獲多多。烏塔,這個十四歲的金發(fā)女孩給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8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烏塔》這篇文章講了中國的汪曉潔在羅馬的一家青年旅館中認識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烏塔一人游歐洲的事。汪曉潔說:“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如果我是汪曉潔的話,我也不會相信的,我沒想到烏塔竟能如此自立—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更讓我驚訝的是:她竟然放棄了周末休息和玩耍的時間去掙旅費,而且不向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可再想想我,有時候讓我跟陌生人說一句話都是難事,就更別說獨自旅游了。現(xiàn)在中國的許多孩子都缺乏獨立性,處處依靠父母,慢慢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父母也過分溺愛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烏塔不是這樣的,當烏塔問汪曉潔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旅行時,汪曉潔一時語塞。所以回答說:“在中國,向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汪曉潔本想這是一個絕妙的借口,但汪曉潔錯了,她立刻遭到了烏塔的強烈反駁,她說自己也是家里的寶貝,親人們也很愛她,可她們有時單獨出門,有時一起出去。烏塔我真敬佩你,我一定會學習你的獨立性,做一個各方面都好的學生。
《烏塔》讀后感范文 篇29
這篇文章,再結合我平常的生活,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我們的差距太大了!烏塔可以自己掙旅費,還不用爸媽幫忙,并且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有足夠的錢去游歷歐洲。而我呢?還是靠爸媽每半年的那七八塊零用錢,再不就是每天做點家務事,賺那么一兩毛錢,頂多也不過是五塊。這么說來說去,用的還是自家錢,當然,這并不關錢不錢的事。就這么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差距有多大了。看來真的想自立,學會自立,真正自立還是有點難的。但又該怎么做?
我認為,并不是模仿烏塔這樣做,就是學會自立了。真正的自立,肯定還是要從平常生活中起,從最基本的事情上起。以后每天,我都要做點零碎的家務,起碼都要一件。日積月累,這都會被我認為:這都是很平常的事啦!沒什么可驚訝的,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嘛。這時候的我就向自立邁了一大步。
然后,我就可以向烏塔一樣掙錢。只要去垃圾回收的地方賣一些廢舊報紙、瓶瓶罐罐什么的。不需要每天,我同樣也做到了自立的第二步。第三步就不用說了,可以像烏塔一樣,自己出國旅游,也可以用很多其他方式。
那時,我就會覺得:學會自立,就是學會了生活。自立那么簡單,但不一定要學習烏塔那樣。我認為,這才是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真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