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勞動節的感受作文600字(精選3篇)
描寫勞動節的感受作文600字 篇1
“五一”放假,爸爸媽媽帶我去“萬園之園”——圓明園游玩。
圓明園始建于1720xx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和“萬園之園”。
一進圓明園,就能看到極其美麗的景色,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或人工栽植、或野地盛開的花開的正艷,長在草叢中,長在綠樹上,為這歷史長園點綴著美麗。圓明園中常常能見到已快凋謝的桃花,在深綠的樹上一片粉。樹、草也隨處可見,翠綠、嫩綠,層層由淺入深。垂柳和松樹最常見,時時彰顯蓬勃的活力。圓明園樹多、花多,水也多,湖面清澈而不見底,“海岳開襟”后的湖就很美,水面平靜,倒映著岸邊樹草扶風的美景。
我們一邊走,一邊看,圓明園里約49/50的宮殿建筑被毀壞,這的建筑大多沒有,如:寶相寺、澤蘭堂、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這些景致都只有一塊石碑顯示它們曾經存在。存留的遺址,也只有“西洋樓遺址區”了。這里的石質建筑已經坍塌,石塊堆積在一起,有的斷了,有的倒了,可從那些勉強還剩下的壘起的石建筑中仍然能看出它曾經的輝煌和宏偉。“西洋樓遺址區”中有許多遺址,從一個個有大有小的石塊上的浮雕,足以看出古代工匠們的精細的工藝。有花型、有圓形,還有三角形、扇形等等,哪怕只是很矮的石臺,也細致入微的雕上了曲線和魚鱗。
看到這樣的斷壁殘垣,就總是不免想到造成這樣場面的英法聯軍,是他們火燒圓明園,搶奪了無數金銀瑰寶,毀了一座難以想象的“夢中園林”,毀了民族文化和歷史,毀了清朝人們的心血,毀了這偉大的圓明園。但,他們毀不了民族氣節,毀不了愛國之心,梅花之魂,毀不了中國人不服輸、不低頭,維護國家的赤子熱情!
圓明園,歷史園,中華園。這樣一座極為宏偉的園林,代表著中國的恥辱,代表著中國的氣節,中華魂!
描寫勞動節的感受作文600字 篇2
快樂的“五一” 今年的“五一”節我是在奶奶家度過的。五月的農村可美了!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出陣陣清香,小蜜蜂在花叢中忙著采蜜。農民伯伯也忙著采茶、養蠶,到處是繁忙一片。看著這美景,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沖動,決定到田里去顯露一下身手。剛好奶奶要去拔草,我嚷著也要去,奶奶沒辦法,只好答應。一路上我蹦呀跳呀,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田間的草可真多啊!綠油油的一片,其實還蠻好看的。拔著拔著,一只漂亮的蝴蝶在我的眼前飛來飛去。“用它做標本可再好不過了。”我心想,連忙跑去抓,可是最后蝴蝶沒抓到,反倒跌進了水溝里,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奶奶跑來了,連忙把我帶到家里把衣服換了,還關切地問:“佳瑩快嗦,娘娘看看,跌得痛不痛?”看著奶奶那副著急樣,我高興地說:“哈哈,我一點也沒事!” 后來的幾天,我還是跟著奶奶在田里“勞動”,收獲還真不小,抓到好幾只蝴蝶。今年的“五一”真快樂!
描寫勞動節的感受作文600字 篇3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見大人們說:“勞動最光榮,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如今,我已經漸漸懂事了,也逐漸對勞動有了許多新的理解。
勞動是探索與科研成功的奠基石。19世紀的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出電燈造福一方百姓,不懈地探索與追求,通過數千次的實驗,發明了用鎢絲制成的白熾燈,安迪生的成功無疑是勞動的結晶。同是身處19世紀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為了發明更先進的引爆物——雷管來代替威力較低的火藥,堅持不懈地在試驗室里進行實驗,甚至為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但加倍的勞動使諾貝爾在眾多科學家中脫穎而出。到如今,我們依然將他銘記于心。作為21世紀的我們,更理應揚起風帆,朝著目標勇往直前,而能通往成功彼岸的唯一道路即是勞動。“天才只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 。
其實,勞動不僅使許多科學家摘得了成功的桂冠,勞動同樣也是享受生活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如果大家多多留意一下在零食專賣店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們不難發現:“手剝杏仁”總是比“杏仁肉”賣得好;“手剝小核桃”也總是比“核桃肉”賣得快……導致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并非是價格與質量,而更多的來自于人們對生活的享受與品位。在生活節奏快,物質需求大的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吃飽喝足,而是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希望于享受生活,而非成為生活的奴仆,被生活中的種種所操縱,所控制。有時,能拿著鐵鍬去社區的草坪里種上些花花草草,雖是體力勞動,也體味到了生活的意義;有時,讀著小說,手剝著小核桃,雖過程麻煩,但動動手也能品味出生活的快樂……勞動并非直接意味著錢,有時用勞動換點生活的樂趣與快樂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勞動能豐富生活,調動情調。
也許,勞動在有些人看來只是一盤散沙,毫無價值。但事實上勞動不僅能創造物質財富,更能建立起一個完美的精神世界。一個樂于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勤奮、堅持的人;一個善于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聰慧、善思的人;一個堅持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堅韌、頑強的人。有時,一個人的精神品質能夠在勞動中得到展現與詮釋,勞動也同樣會在精神的支柱下得到升華與凝練。雷鋒的光榮事跡之所以被我們中國人代代傳頌,就在于雷鋒的精神在勞動中展現,勞動在精神下更加激動人心。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道不一樣的虹彩。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努力勞動,獲得學習、生活、精神的三豐收。在勞動中探索發現,在勞動中體味生活,在勞動中鑄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