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小學生慰問信(精選5篇)
山區小學生慰問信 篇1
貧困山區的小朋友:
你們好!
我是和什中心小學五(2)班的一名學生,叫王馳。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們瘦弱的身影,還看到了你們無助的眼神。你們大都家境非常困難,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可你們卻非常想上學,渴望學到一些知識。
可看看你們的學校吧!一間間破舊的房子,一張張用泥土堆起來的桌子,同學們從家里帶來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沒有電燈,沒有書本,甚至沒有粉筆!有的同學的筆用得只剩手指頭那么長了,還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學的書包是媽媽用一些舊布頭縫成的;有的同學你們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還堅持學習!你們的學習精神真令我們敬佩。
再看看我們吧。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具,漂亮的書本,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書包數不勝數。我們中許多同學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人整天都圍著我們轉,可我們還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學習,整天想著玩。
通過我們的“手拉手”的活動,讓我們都能真正能感受到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一人有困難,大家都應該去幫助。我們可以通過援助,讓有困難的學生不再感到孤獨,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也許我們捐助的東西微不足道。但無論什么,在愛的天平上,他們永遠都是等值的。我相信,當你們收到我們的小禮物時,一定體會到了溫暖!
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向你們學習,長大以后更好地建設祖國,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與你們手拉手,共同進步!
xx年x月x日
山區小學生慰問信 篇2
親愛的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生活在城市的一名小學生。我在電視里經常看到,因為貧困而失學的小朋友們。從你們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對學習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那一支支短小的鉛筆和已經拿不住的橡皮,還有那已經沒有一絲空隙的計算本中,無一不觸動我的心靈。簡陋的教室、殘破的桌椅和教室前樹枝上的銅鈴,都讓我感覺到我是如此的幸福。我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嶄新的書包。如此優越的環境和你們所處的環境相比,卻讓我覺得缺了點什么。缺什么呢?我想,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鍥而不舍、渴求上進的精神。你們從遠處的深山走來,一路崎嶇,一路泥濘,為的是能夠投入到知識的海洋,讓自己擁有美好的明天。但是,現實的狀況總是讓你們一次次的失望難過,好在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偉大的母親,那就是我們的祖國。祖國沒有忘記你們,各民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沒有忘記你們,甚至遠在海外的游子們也時刻關注著你們。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通過我們的捐助,能夠讓你們重新背起書包,走進課堂,能夠讓你們向自己的理想邁進一步。讓我們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參與祖國的開發和建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貧困的地區會越來越少,所有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學去。
朋友們,我在遠方關心著你們,我們都參加了“手拉手”、“一幫一”活動,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擁有美好的明天加油!
xx年x月x日
山區小學生慰問信 篇3
遠方的小朋友:
你們好!我是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的一名小學生。
我知道你們那兒不富裕,在學校里沒有板凳、沒有課桌、沒有黑板,甚至沒有粉筆。
而我們這兒學習用品樣樣俱備,還有多媒體。你們那兒很辛苦,你們有時都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沒有地方住。
現在我們國家有開發、建設山區的計劃。讓你們過的更好。
你們要堅強,不要被困難擊倒。
我們課本上有“手拉手”活動。要幫助你們。我希望我們的心能連在一起,一起奮斗,好好學習,讓祖國變的更強大、更美好!
有空再聯系,再見!
祝健康、快樂地成長!
xx年x月x日
山區小學生慰問信 篇4
同學們:
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這個社會本來就不公平,所謂公平你得自己去拼,去爭取。
當你在今后的求學路上,畢業后參加工作的過程中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你當然有權利去抱怨社會的不公,你甚至可以埋頭痛哭,沒有人嘲笑你,重要的是哭過之后自己能夠冷靜下來,趕快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應對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社會從此下去。
第二,在變革的復雜社會環境下,認清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迷失了自我 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拜金主義橫行,網絡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牢牢的網住了我們每個人——沉湎于虛擬時空,鋪天蓋地數不勝數沒完沒了的炒作,丑聞„„
在這樣一個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中國還很窮,國家還要靠你們,當我們這一代將要把建設國家的接力棒交出去,當我們看到網絡上大行其道的什么“揭秘被包養女大學生”,“大學生去迪廳賣淫大揭秘”等等等等之類的報道的時候,我們的心有多痛,可是,我們再擔憂,再心痛,我們也要把它交出去,我們總歸會老,況且一切擔憂都是多余,歷史不會停下她前進的腳步的,我希望當你們從我們手中接過它的時候你們都可以問心無愧地說自己是稱職的,自己有能力,有資格接過它。”——這是我們一位前輩的話
同學們,當我們這一代看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為這樣的現實感到擔憂,但還不至于因為它們就對我們的將來喪失了信心。這就是現實,我們可以不接受,可以不承認但我們不可以不面對,我們必須正視它,解決它。
三,愛國,我們可以更好地表現在行動上,而不僅是揮舞國旗,狂奔,吶喊。
這里針對一個具體的問題,沒有興趣的同學不必強求。
大學生村官制度
歷史上,我們國家曾有過知青下鄉,支援邊疆建設的運動,因為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最終隨著知青返鄉而擱淺是的,那是一個荒誕的年代,但當年的那些知青,他們為國家的邊疆可發建設做出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國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懸殊,東西部發展嚴重不協調,這些你們話或許已經使你們感到厭倦,但我還是希望如果你們有機會的話還是能夠親自到我們國家的西部去看一看,書上的話總歸是抽象的。同學們,祖國需要你們,人民需要你們,希望你們當中有志為國家農村發展做出貢獻的人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投入到這項偉大的工程中來,把自己的青春獻給國家,獻給自己的家鄉。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這樣的青春才是無悔的。 我們要做的是一項事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肯定會像我們的前輩們一樣吃很多的苦,遇到很多的曲折,但是國家和人民將同你一起解決你工作中上遇到的難題,切實保證并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待遇,盡全力解決你以及你的家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你能夠安心為人民工作。”——沒有必要非讓大家知道這是誰的話。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前輩對我們的忠告,當我們聽到祖國的召喚的時候我們該做什么?!貧困大學生的自述:我很窮 但我不虛榮 “賣血父親尋找兒子”的報道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小良父母為供兒子上學而做出的付出和犧牲深深震撼了,在這催人淚下的故事后面,我感受到了父母對于兒子無私的愛的崇高與偉大。
我也是一名來自貧困山區的大學生。經濟上的貧困一如蛇蝎般困繞著家鄉的父老鄉親。父輩們不分晝夜地辛苦勞作,期盼著能早日擺脫貧困。他們渴望富裕,一如渴望陽光和空氣。
還記得,接到錄取通知書后,我望著父母及村里人臉上的笑容,心潮澎湃而久不能靜。我知道,在別無選擇的現實面前,他們幾乎把擺脫貧困現實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寄托在了如我一樣考上大學的兒女身上„„我用學業上的成功換來了父母面上的微笑,但是巨額的學費卻又使得父母一籌莫展。一連幾天,他們都在為我的學費奔波著。盡管他們臉上依然掛著為我高興的笑容,但我卻深切地感受到了笑容背后他們內心因學費而帶來的辛酸和沉重。我清楚,父母是堅強的,貧困、勞作伴隨一生,他們都毫無怨言。然而,現在,他們卻為無力供自己的兒子上學而感到悲哀,為無力改變的貧困現實而無奈。
終于,我懷揣著父母東借西湊而來的學費,踏上了開往保定的列車。在火車出站的那一刻,我哭了。望著逐漸遠去的家的方向,我忍不住流下了“男兒不輕彈”的清淚。我相信,每一位來自窮苦山區、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心里都會明白,他們能來到大學讀書,背負著父母的多少期望,又凝聚了父母乃至一切骨肉親情的多少心血!
在大學的肥沃土壤里,我茁壯地成長著,編織著自己七彩的夢。但不可否認,家庭的貧困使得我無法在校園里像別的“富戶”一樣表現得那樣瀟灑與從容。當看到有的同學身著名牌行走校園的時候,我只是默默地低頭走過;當面對同學好友真摯的小聚邀請時,我也都是盡量地借口推辭„„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我貧困。我清楚,一張10元的電影票卻需要家鄉的父母付出一天的勞動;我清楚,巨額的學費已經使父母背負了重壓與艱辛。而我,又怎能忍心以自己的片刻享受去加重父母心頭的壓力呢?
............
回顧過去,感慨頗多。我成功了,但我不驕傲;我很窮,但我不虛榮;面對未來,我將踏實而執著地走著屬于自己的路。
xx年x月x日
山區小學生慰問信 篇5
老爺爺老奶奶們,您好!
我們是XX小學三年級學生,20__年春節就要到了,學校組織我們慰問孤寡老人活動,這是獻愛心的具體舉動和實踐。我們要為您擦玻璃、掃地、清理雜物,為您洗頭,洗腳,剪手腳指甲,為您唱歌、跳舞,一句話就是讓您高興、開心!你們快樂,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祝您健康長壽!
XX小學三年二班全體學生
20__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