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敬老院的慰問信(精選3篇)
給敬老院的慰問信 篇1
您們好
祝所有爺爺奶奶們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在祥和、和諧的氛圍中,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老人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人們常把老年比作夕陽,比作晚霞。這說明年老并不僅僅意味著年紀大,更不等于老朽無為。年老更意味著經驗和智慧,大度和超脫,更意味著人情練達和世事洞明。我們相信:只要老驥志千里,總是夕陽無限紅!我們也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的老齡工作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老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一定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人的壽命是不確定的,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人身難得,不可虛度,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力累積善根,修持福慧資糧,才能不浪費寶貴的人身。才能不浪費寶貴的人身。 最后,由衷地祝愿全體老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福如東海水長流,壽比南山松不老!
給敬老院的慰問信 篇2
:
你們好!
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向你們送上我衷心的祝福和問候,獻上吉祥的哈達。并準備了酥油人參果與養老慰問金,想必你們都已收到。不成敬意,聊表心愿,只希望你們過一個歡歡喜喜、輕輕松松、愉愉快快的新春佳節。
人的壽命是不確定的,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人身難得,不可虛度,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力累積善根,修持福慧資糧,才能不浪費寶貴的人身。我曾游訪過尼泊爾、印度、東南亞等多個國家以及中國各省市許多地方,見過各地敬老院里各種不同種族膚色的老人,在這些敬老院中有條件十分優越的,也有比較窘迫的。但像我們馬爾康這樣有繞佛的佛塔、做八關齋戒的佛堂、有指導佛法的上師的這樣殊勝條件的敬老院,卻是非常罕見的。可見各位也是在過去世中也是累積了不少的福報,才能在有如此殊勝條件的地方安度晚年!所以,希望我們能珍惜現有的條件,好好修行,不讓寶貴的時間在不知覺中流過,才能不浪費寶貴的人身。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背景、有著不同想法,尤其是老人。當在一起時,雖然大家也能在生活上修行上做到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可是有時候還總免不了會發生一些摩擦。人的習性是相當難改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我們既然有了佛教徒這個身份,學習了佛陀的教言,就應盡量拋棄珍惜自我的我執,擴大愛護幫助他人的慈悲心。這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這一切希望你們牢記在心頭,千萬不要忘記啊!
藏地有句俗語:“說話太多,像是麝毛,行動才是麝頭。”說了許多,希望各位老人家能珍惜人身,愛護他人,保重自己!
____年__月__日
給敬老院的慰問信 篇3
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更應當有責任和責任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育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快樂。3月是學習雷鋒月,我們瓊海志愿者團于這一個月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們,獻出一份關愛,送去一片真情。
下午時分,外面仍然細雨蒙蒙,惡劣的氣象正考驗著這群充斥著愛的青少年。平生第一次來到敬老院,原來現場的感動遠遠大于電視中的動人,他們--各位爺爺奶奶,是一群非常平常的人,可卻有著非常不平常的事,每個人都是一部歷史,心酸史,血淚史……
他們年紀已高,談起傷心往事卻仍抱以感恩之心,生活的窘迫,日本的侵占,沒有打垮他們,因為在他們的心理充斥愛。“曾經的磨難過去了,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生活富裕了,多虧有了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引導人民解放了,現在男女平等了,女孩也可以上學了,祝賀國家繁華昌盛。你們個個身體健康,步步高升!……”這是一位70多歲的奶奶說的話。
當時,聽了,哭了,流淚了,心痛了……為什么?我們會哭了,痛了…… 為什么他們在經過了那么多風雨,那么多磨難,仍然健康地,積極地,豁達地生活著,并且給予我們這么一段平常而又經典的話語,而為什么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充裕的社會里,卻不能從容地面對生活。
不知是我們的真摯打動了他們心,還是我們的人情熔化了他們的心,他們諺語給了我一個上面最精確的答案。“用愛去做事,做人,并心存感激感激,上天就會眷顧你……” 或許是我們的愛感化了爺爺奶奶,而爺爺奶奶帶著愛與感激又融進了我心,很感激志愿者團,讓我能有一次這么特殊的愛。
愛與感激,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懂得愛與感激,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通過與院長的溝通,我們大致了解了一些老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愛好,我們的任務就是:表演文藝節目、陪老人們聊天、消除衛生、等等。當我們邁入門口的時候,有許多老人臉上都綻放出了笑容。首先,送給他們的是我們的慰問品,伴隨著我們學生代表的優秀節目。
與此同時,同窗們與老人聊天。老人是很渴望與別人交換的,他們并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念,同窗們耐煩與他們談話,他們的努力給老人帶來了喜悅,幸福和滿足。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這么殘暴,全部敬老院充斥了他們的歡聲笑語。然而,部分同窗消除了敬老院內的各個角落,使得全部敬老院煥然一新同窗們自然是忙得一不意樂乎,拖地、倒水,雖然辛勞,但是看見老人的歡笑他們自然也不在意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上午就逝過去了,我們依依不舍的向所有老人們及院長道別,隨后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