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么慶祝萬圣節
每年有不少人過萬圣節,西方人尤為重視,那么為什么人們慶祝萬圣節,你了解嗎?萬圣節相當于中國的“鬼節”,到底為什么人們慶祝萬圣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人們慶祝萬圣節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們慶祝萬圣節的原因
萬圣節,每年10月31日的一個慶典,是一個古老的愛爾蘭人凱爾特民式、羅馬天主教儀式和歐洲民間傳統混合在一起組成的一直延續到今天的一個節日。
“萬圣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11月1日,是天主教慶祝諸圣的節日。而在萬圣節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象征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當時二千多年前的塞爾特族人(即目前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過于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他們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而死亡之神Samhain在會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會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
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是塞爾特族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的敬意,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谷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因此,這是游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在10月31日晚上驚駭的時刻,活著的塞爾特人會為了躲避靈魂的搜索,在這天晚會上把家里的爐火滅了,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并刻意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樣,口中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也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的人,而不能夠找到替身;過了這個晚上,第二天就是萬圣節,一切也就回復平靜了。
萬圣節的來歷
關于萬圣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為,那是源于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凱爾特人。凱爾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凱爾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是后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游走于村落間。
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圣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并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的萬圣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據說當天遇見黑貓,就等于遇見了巫婆,一年都會倒大霉,所以在那天,大家都要喬裝打扮,驅走那些不吉利的象征。
萬圣節的習俗
在萬圣節里,最具有節日色彩的傳統就是討糖惡作劇和南瓜燈了。“Trick or Treat”的習俗誕生在萬圣節出現后的公元920xx年,基督教信徒們跋涉于鄉野間,挨家挨戶討要面粉和葡萄干制成的“靈魂之餅”,因為他們相信派發靈魂之餅就能得到上帝的庇佑,能讓去世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
當時人們還相信,萬圣節前夜冥界鬼門大開,鬼魂在人間伺機出動尋找合適的替身,以此獲得還魂重生的機會。因為害怕成為鬼魂目標,這天夜里人們就會用南瓜制成南瓜燈籠(也被稱為“杰克燈”),戴上猙獰的面具,打扮成鬼怪模樣外出巡游,這樣便于用南瓜燈驅趕游蕩在人間的孤魂野鬼。
所以,舊時西方節日的傳統習俗,也就逐步變成今天的慶祝活動:大家都打扮成僵尸、巫婆或吸血鬼的樣子,小孩子提著南瓜燈向鄰居索要糖果。
如果你不肯給糖果的話,生氣的孩子們就會用各種方式開始搗蛋懲罰,比如把垃圾倒在家門口,或者踩爛裝飾用的南瓜燈,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所以這句“Trick or Treat”已經成為萬試萬靈的魔法咒語,也成為了萬圣節狂歡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