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習俗(通用7篇)
萬圣節習俗 篇1
一年一度的萬圣節過去了,記得去年參加媽媽單位的節日派對,那場面至今我都記憶猶新呢!大家都穿上了精心準備的服裝匯聚會場,小小的空間里人山人海,成了“鬼怪精靈”們的世界,真是別有一番節日的氣氛。敬愛的王叔叔扮演的大雕像真的不一般;李阿姨扮的濟公手搖蒲扇,面帶微笑;小陳哥哥化妝成恐怖的魔鬼,手中還拿著令人發寒的兵器,特別是揮著大刀的海盜,真是霸氣十足……
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胖一瘦兩個叔叔扮演的“黑白無常”。他們各自穿著一身黑衣服和一身白衣服,長得如他們的名字。此時,他們準是得了閻王的命令,用鐵鏈捆著一個“靈魂”,想將他帶入地府。我突然想捉弄他們,于是用我的“海盜手”向他們倆發起進攻,解救那可憐兮兮的靈魂。但是“海盜手”無法砍斷堅硬的鐵鏈,我只能用體重的優勢將他們撞倒,讓靈魂趁機逃脫,我也趁他們不備鉆入了人群中。看來黑白無常無法回去復命了。
大游行后,“鬼怪精靈”們又跳起了快樂的兔子舞,歡聲笑語像潮水般在燦爛的陽光中久久回蕩!
萬圣節習俗 篇2
盼望以久的萬圣節終于來臨。學校組織每個班做一個南瓜燈,我班的南瓜燈看似小巧玲瓏,其中也帶著一些陰森恐怖。它的眼睛奇形怪狀的,嘴巴張的大大,像似要吃掉我們一樣。一眼就夜幕降臨,我們把閃閃發亮的南瓜燈擺在中央來照明我們。(當時沒開燈)接著我們就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鬼抓人”游戲。我帶上那流著鮮血的面具,開始像鬼一樣的尖叫起來。
我和一位“土薯人”埋伏在一位女生后面,我拍了拍那個女生的肩膀,而“土薯人”卻學著鬼的冷笑。這個女生顫顫巍巍地過臉來,我們一齊尖叫起來,這個女生嚇得臉色發白,“啊”的一聲捂住臉飛似的逃走了,而我們卻幸災樂禍地在冷處暗笑,慶幸自己成功地嚇走了一位女生呵。另一方面,楊老師正披著一件披風,哪位同學上來她就把誰頭蒙上,誰一但被抓住,其他的鬼魂也會來幫助這個“大魔頭”一起把這個不幸的家伙扔在門外,并派兩名“護魔鬼衛”守住這個“監獄”,不讓他再次進來。玩著玩著,不知從什么地方冒出了一個“要糖隊”,專門向老師或同學要糖果,而且陣容越來越大,在小學部中循環。
我叫同學都去加入這一行列,并說要想法向別人討糖果吃。這個隊的“領魔”帶著我們這群“小魔”毫不留情地闖入一個教室,“領魔”高喊一聲:“口號!”“小魔”們便一起高聲吶喊起來:“給我糖!給我糖!給……”這個場面真是壯觀:老師把一把糖果扔在教室中間,所有“小魔”一擁而上,擠的擠,推的推,搶的搶。最終我搶到了一顆牛奶糖,沒搶到的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回到班級里,我數了數今夜的收獲,嗯,非常好,一共得了十五粒糖。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愉快的萬圣節結束了。
萬圣節習俗 篇3
10月31日是西方一個重大節日--萬圣節。聽說是由基督教挨家挨戶討要“靈魂餅”為代價來祈禱施舍人家的死者早日升天的習俗,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兒童裝成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進行“不給糖就搗亂”的游戲。而在我們中國,就是另一番景色。
在海上世界廣場,許多人都帶上了面具,拿著南瓜燈和一些其他怪物的燈,在哪逛街,小孩子們就展開了一場“小鬼王”的游戲,游戲是這樣的,把人平均分成兩組,然后各選一名隊長,由隊長帶領,看哪個隊要到的糖果多,那個隊就是贏家,贏家就是當天的“小鬼王”輸的就要做贏家的手下。
而我們家的萬圣節,是與眾不同的哦!
我們家的萬圣節開始,爸爸媽媽掛了彩帶。我也帶上了我精心挑選的面具。“看,那邊來了一個鬼。”妹妹大聲地叫喊。哥哥看了,那起棒子,。我沖他吼了幾下,哥哥的棒子拿緊了,哥哥對妹妹說:“我喊一二三我們沖上去!”妹妹說:“好!”“一、二、三!沖啊!”“我滴媽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趕快躲到房間里去。妹妹和哥哥玩真的,在我房間門口敲來敲去,我被逼得無路可逃,天啊!我怎么這么倒霉啊!我想了一想,我想到了一個妙計!
我走出去,對他們說:“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們比看鬼片!怎么樣!”哥哥和妹妹都答應了。
我放了一部我在同學家看過的鬼片,因為看過了,所以就不怕。而哥哥和妹妹嘛!嘻嘻!他們只說了一句話——好可怕啊!。最后,肯定是我贏啦!
最后,妹妹提議。我們一起跳著兔子舞一邊結束了這美好的萬圣節。很開心,就是不太會跳。
在萬圣節里,我覺得妹妹真膽小,不過還是玩挺高興的。
萬圣節習俗 篇4
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前夜。那天下午,我參加了“聯大”的“走進萬圣節,感受萬圣節”聯歡會。 下午四點,我準時來到了聯大的303教室。首先,每個人得到一個棒棒糖。
我找到一個座位,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棒棒糖,一邊聽一位老師介紹萬圣節:萬圣節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年年都會慶祝的秋季節日。這個節日實際不是一個真正的宗教節日,而主要是孩子們的節日。在萬圣節這一天,人們最主要的慶祝方式是:1、制作南瓜燈。2、孩子們提著袋子挨家挨戶串門,說:“trick or treat,money or eat.”意思是:不款待就搗亂,給錢還是吃的! 于是大人們就會把準備好的零用錢或糖果放在他們的口袋里。“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好不好?”老師問。“好!”同學們都開心得叫了起來。 體驗完“要糖果”,我們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可愛的面具。最后進行最重要的一項:制作Jack-o"-lantern(南瓜燈)。
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個桔黃色的小南瓜,然后由外教帶領我們制作。 我先用鉛筆在小南瓜上畫出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我畫的是可愛型的,咧著嘴巴在哈哈大笑,還有一雙瞇成一條線的眼睛。形狀畫好了,就開始刻南瓜了。我用刻刀對著眼睛的輪廓一刀扎了下去,可是因為南瓜太硬了,沒有扎透。抱歉,小南瓜,我于是把刀從南瓜“肚子”里拔出來,然后瞄準好位置,使出全身力氣,這回終于扎透了。沿著畫好的輪廓扎幾刀,用力一拔,眼睛部分就掏空了。按照這樣的方法,我依次掏空了另一只眼睛和嘴巴。唉,只是南瓜太堅硬了,我有次差點扎住手,看來制作南瓜燈真是不容易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小時的精心打磨雕刻,我的南瓜燈終于完成了。它看上去很開心,好像在感謝我“創造”了它呢! 老師給每人發了一根小蠟燭,我把蠟燭點燃,放進小南瓜被掏空的“肚子”了,桔黃色的溫暖燈光立刻照亮了小南瓜。呵呵,好像冰心筆下的“小桔燈”啊! 忽然,教室的燈被關滅了,黑暗中無數“南瓜小妖怪”在沖我們微笑,我們也開心地笑起來!
聚會結束了,我捧著暖暖的南瓜燈回家了,好興奮!這是我第一次體驗萬圣節,而親手做的南瓜燈是我在萬圣節收到的最珍貴最美麗的禮物。
萬圣節習俗 篇5
10月31日是西洋萬圣節前夕,美國的街上四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臺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這場嘉年華盛會的由來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10月31日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將鬼魂嚇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圣節的意義逐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征萬圣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的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萬圣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杰克燈”跑出去玩。“杰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
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后,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涂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涂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圣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圣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后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萬圣節習俗 篇6
今天晚上,我要去夏恩英語學校參加“萬圣節”活動。
一路上,我聽見余老師說萬圣節的由來,原來萬圣節還叫“鬼節”。不知不覺到了夏恩,我看見許多小朋友穿著奇形怪狀的服裝,有海盜、僵尸、龍特別是老師們扮得非常嚇人,我扮成了一個蜘蛛俠。游戲開始了,大家拿著游戲券爭先恐后地去玩游戲了。
一共有11個游戲,最有趣的是4號游戲。我拿起老師準備好的大撒子往上一拋,“咚”,撒子落地了,我一看,原來是“2”,我走上樓梯,敲了兩下門說了句英語,突然門開了,助教獎給了我一支鉛筆。
最恐怖的是”鬼屋“。我們走進一個漆黑的房子,里面沒有一絲亮光。助教給我們講起了故事:“從前,有一群男孩放學回家了,但一個男孩跟他的媽媽失蹤了然后,我們看見了男孩子們的試卷,都是零分。再往前走,大家看見了一個書包,老師讓我們去打開,但沒人敢去,老師便自己打開了,只聽“啊”的一聲尖叫,一只血淋淋的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連忙閉上了眼睛,緊緊地拉住了助教的手。助教又叫我們往上看,更可怕的一幕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個小男孩的尸體掛在吊扇上,血肉模糊。原來失蹤的小男孩讓電風扇卷到了天花板上,已經死去了。這時候,大家都嚇得不敢喘大氣,緊緊地靠在助教周圍。突然一陣哭聲傳來,我們一看,原來是小男孩的媽媽在傷心地哭,她背對著我們,披散著頭發。助教讓我們去安慰一下哭泣的媽媽,有人上去了,又聽“啊”一聲尖叫,男孩媽媽的臉一下子過來,露出了真面目,好象是一張黃色的臉,看上去十分恐怖。大家沒仔細看就跑了出來,連禮物都不要了。
這次“萬圣節”真恐怖啊!
萬圣節習俗 篇7
萬圣節快到了,麗都物業同夏加兒美術學校,提前組織了一個“萬圣節搗鬼”的活動。
星期六下午,孩子們穿上鬼裝,來到麗都A區。中心廣場擺放了六張大桌,六個點位,各有一個主題,任由不同年齡孩子自由選擇,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
我選擇了畫臉譜,老師送給我一個白色臉譜,我用深綠色、紅色、黑色畫成一張僵尸臉:紅眼睛、綠眉毛、黑鼻梁、慘白的臉,準備晚上使用。繼后,我又到其它點位觀賞:泥塑、做風箏、石頭畫和粘豆子畫,它們都是那么充滿吸引力?吹侥切┛膳碌墓砟樠b飾、充滿魅力的鬼服,我興奮極了。我想搗鬼活動組織得那么有趣,晚上肯定可以去嚇人!
吃過晚飯,我再次來到了廣場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裝點著廣場:放在地上的有南瓜燈,用卡紙做成的房子貼在門上,吊在門上的有驚悚的圖案。這時,我看見一只斷了的假手放在桌子上,血淋淋的。突然我靈機一動,拿起那只“血手”去拍了拍一個小朋友的肩膀,當那個小朋友的頭剛過一半時,突然看見了那只“血手”,頓時他瞪大了眼睛,迅速地過了身,拔腿就跑,嘴里還嗷嗷大叫著,周圍的人都笑了。
這里有很多活動,比如:畫面具、套鬼娃娃、扔箭(扔中一個鬼娃娃可以得一元錢)、做鬼南瓜……我簡直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真想一口氣把們它玩兒個夠。隨后,我又去套了鬼娃娃。排隊每人可以領到五個圈,所以我只有五次機會。第一個圈,我決定套離得近些的,輕輕往前一拋,沒想到圈到了最大的一個鬼娃娃,我高興極了。我想,第一個圈就拋得那么好,剩下四個,或許能次次套中。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兒,結果剩下的四個圈我都沒套中。接下來,我又去把其它的活動都玩了一遍。
我看了看表,已是晚上八點,可還沒玩兒夠呢。這時,我想到還可以去敲門討要糖果,順便去嚇嚇我幼兒園曾經的同學顯麗。于是,我們幾個同伴來到顯麗家,門口燈光幽暗,我按了按門鈴。沒想到,開門的人竟是一個保姆阿姨,門剛一開,見我們鬼模鬼樣的打扮,阿姨先是一驚,立即我又伸出一只血淋淋的假手。阿姨嚇壞了,驚恐地睜大了眼睛,戰戰兢兢尖利地叫道:“你們……要干……啥?”
“要糖!”我裝出兇惡的聲音,狠狠地答道。
她可能被嚇嚇蒙了吧,“啪!”地一聲關上了門,逃回家里去了。
結果我們什么糖果也沒討到,討到的卻是大家的一場哈哈大笑。真沒想到,她會嚇成那樣,原來,捉弄人是那么好玩兒。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眼間,就到了晚上八點半,我還意猶未盡。
萬圣節真有趣、好玩兒,我喜歡萬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