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團日活動總結(通用3篇)
春游團日活動總結 篇1
20--年4月19日,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上午九點,民商經濟法學院20__級4班班主任張蘇彤老師與同學們等一行30多人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前往位于昌平十三陵水庫壩東的蟒山國家森林公園進行春游活動。
蟒山公園最高峰處海拔640米,拾階而上,一步一景。這里的石階由3666塊條石鋪就,是北京最長的登山臺階,如天梯直入云霄。面對雄偉的大山、長長的石階,同學們沒有絲毫畏懼,而是興致高漲,一鼓作氣,沿著曲折的山道,順勢而上。班主任張蘇彤老師一直走在隊伍的最后面,鼓勵落隊的同學,與同學們邊爬山邊聊天,詢問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忘卻了爬山的辛苦。途中,老師和同學們不時地合影留念,留下這難忘的一刻。
一個多小時后,大家都順利地到達了山頂。在山頂的亭子里,大家席地而坐,紛紛拿出自帶的食品和水一起共度午餐。午飯后,大家興致高漲,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在游戲中,大家踴躍參與,師生共同游戲,氣氛十分融洽。
下午兩點,大家陸續開始下山,在途中參觀了北京最大的石雕大佛以及大佛周圍的12屬相。大佛慈面善心,笑迎八方客;12屬相惟妙惟肖,吸引了不少同學與之合影留念。
最后,活動在大家的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此次活動,使大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放松;也使同學們與老師之間有了更進一步地交流,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春游團日活動總結 篇2
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我們電子商務專業在更多時間是對著電腦學習和工作,同學之間的交流少了很多。久而久之同學之間的情誼冷淡了很多,原本應該是朝氣蓬勃的我們漸漸的失去了很多應有的活潑,對很多事情不再積極。這種情況不是一個集體應該有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決定在這次雷鋒月進行一次春游。在我看來雷鋒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
春游踏青不僅能使人開闊心胸、陶冶情操,而且能增長見識、強身健體。置身于青山綠野之中,春風拂面、芳草如茵、鳥鳴雀躍,處處充滿生機,人們會頓感心曠神怡,精神煥發,倍添青春活力。置身自然的懷抱,自然教育,潛移默化。人為的教育缺乏人性關懷,而從大自然獲得心靈啟迪、獲得經驗智慧則如春雨潤物。激發愛心,激發審美情趣。春游,最易使人生發親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懷;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絕妙結合,最易激發人的審美情趣,喚起愛心。當人的夢想與春之美景在剎那間碰撞時,往往會使人的心靈頓悟和升華。啟人反思,催人奮進。春之貴在于其絕美而短暫。正因其時光短暫,人們在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之余,更易反思生命,從而更加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對此次春游活動,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春游結束后大家疲憊的臉上都洋溢著春天陽光般的笑容。在活動中大家互幫互助,玩累了就一起坐下來分享各自帶來的零食,分享各自的心情,原本的朝氣又回到我們身上。
活動中雖然沒有形式上的助人為樂,但卻有實際意義上的積極進取。激發大家的積極性能使大家對學習、對生活充滿樂觀。大家帶著這種年輕人應有的朝氣和活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更能開啟同學們對人對事的熱情和愛心。
春游團日活動總結 篇3
為了積極響應近期開展的增強團員意識系列活動并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我們自動化0407班在班委會及團支部的通力合作精心策劃下,成功地舉辦了主題為親情回報,感恩父母的特色團日活動,活動內容為記載一件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征文比賽,為擴大活動效應,團支部又向全班同學發起了每個人都向家里打一個親情小電話的活動倡議。為了同學們能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感懷以寫好征文,活動時間特地選在了空閑時間相對較多的專業電工實習期間。本次活動旨在提醒同學們家的重要性并給大家創造一個勇敢表達自己親情的機會。在班委會擬訂好主題之后馬上由班長洪文財同學撰寫陶文珍同學制作了校內宣傳版并在班級QQ群里下發了活動征文通知。
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積極響應,認真準備,真正抒發出了自己想對父母說的真心話,一篇篇飽含對父母養育之恩充滿感激之情又頗有文采的文章抒發了同學們對自己父母熱切而真摯的愛,也記錄了自己成長歷程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圖景和一串串飽含歡笑與幸福的快樂音符,盡顯理工學子杰出的文才和理性的心靈。在征集文章的過程中,同學們還開展了形式與規模不等的討論活動,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動人故事和自己成長道路上父母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許多同學的發言都很有見解,道出了為人子女的我們對自己父母的真實看法以及對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貢獻的肯定和褒揚。
在談到自己撰寫征文的時候,蔡望林同學說:一向不夠積極的我開始不打算寫這篇作文。但聽了同學的一句話:你真的沒有一句話對你父母說嗎?我的心被打動了,隱隱作痛。我想這是自責,我應該,不,一定有話說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畫面,父母為我所做的付出,幫助我一天天成長,感激的心情涌上心頭。心理委員鄧位明同學也感慨的說道:來上學時,父母看著我遠去的背影,我向著遠方沒有回頭。但母親一定在落淚。雛鷹長大了,總要獨自去飛翔,或許鷹媽媽還不能接受這種現實,她也許覺得雛鷹太絕情。可是她不知道,其實雛鷹并不想離去,離去只是大自然的規則而已。就連平時很開朗,性格很外向的李紅飛同學也很認真很動情的說:讀書也有十幾年了,寫過諸如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之類的作文確實不在少數,拿到感恩父母這個題目,心情突然就沉重了起來:父母的恩情怎樣感激?我又為父母做了什么?為人子女,對于我的父母,我心中僅有慚愧;而為人父母,對于我這樣的兒子,父母的心中是否會有失望呢?有,一定會有!可是這并不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愛,這一點或許只有到不久的將來我們也為人父母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胡海濤同學說到自己的成長歷程時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說得對,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是多得數不清的,因此而受到的委屈也是數不清的。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意識到父母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用和地位。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沒有父母真情投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表達出你對父母的關懷。感恩是我們做子女的應該做的。感謝父母!
每篇征文的字里行間都包含著為人子女的我們對父母無盡的尊崇和愛戴,每篇文章都是我們用心去反思自己和感受父母博大恩情的結晶。一串串感人至深的話語表達了我們內心深處對父母最真摯的情感下面這些精彩的語句,就是出自于全班同學的妙筆生花:父母是山,父母的愛是偉大的,堅實而又廣博,他使忘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父母是海,他們的愛溫暖無私,淳樸而又細膩。他教我們感恩生命,感恩生活,如何去用心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范飛《感恩父母》
小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嚴厲初中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嘮叨;高中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關心;而現在,我認為母親總是很辛勞。鄧位明《拿什么報答母愛》
爸爸媽媽,對于您們,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了。這短短的幾頁紙怎能承載我對您們一生的愛和感激?帶著您們的愛上路,女兒相信自己一定不會負您們的厚望,實現我的夢想。也請您們千萬千萬為女兒保重身體,好讓女兒今生能有機會償還哪怕是千萬之一的愛。魏月《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我的文字必須像母親的愛那樣樸素,也像母親的人生那樣樸素。我是想把對媽媽的愛藏在心底里,讓這份愛在心里發酵變醇,然后飄出香氣來到我有出息的那一天。張炎《遙想母親》
此次活動篩選出優秀文章17篇并上報學院,發到班級網頁,并由輔導員朱敏老師及班委會進行評審,最終將評選出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以及若干入圍獎和參與積極獎,并對獲獎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本次活動在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和熱心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多平時不善言語的同學,也在活動宣傳的倡議下積極發言、寫稿,他們的辛勤勞動成果也展示出了他們很高的人文修養。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最尊敬的人,當我們在向其他人評述他們的時候我們的一言一語都是飽含真情的,我們所流露出的情感也是最真切而最自然的。這樣的活動也讓大家再次地用心去感受家的存在,用心去感悟父母的點滴恩情,讓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又邁進了很多。除此以外,也讓大家再一次的受到了關于家庭責任感和親情重要性的教育。每個同學都在心理上獲得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收獲。